八二章 號角乍響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堪堪兩個月工夫,麻臉猴手中那張銀行卡裏的錢已被用去一半,所有物件也終於做好了。
八件小巧卻價值不菲的瓷器,兩幅不大但價值連城的古畫,已然全數仿製出來,不得不衷心歎服兩位贗品大師的功力。
麻臉猴自不必說,畢澄早已見過他的很多作品。至於方半張的手藝,畢澄隻看了一眼那幅按圖仿製的《照夜白圖》,便徹底放下心來,真就是隻有一個詞可以形容——以假亂真!
按照畢澄的要求,麻臉猴專用仿製標記仍舊悄悄存留在贗品的某個角落,方半張更是大咧咧的在畫麵上留下一方印章,上書“打眼祖師”四個大字,隻是這個印章是用特殊顏料配置的,因此乍看之下空空如也,隻有方半張自己知道如何讓印章顯露原形。
隻是出乎畢澄的預料,麻臉猴做的物件數量多,卻隻花了不到十萬,而方半張隻做兩幅假畫,卻足足花去二十多萬。
略略想過,畢澄便明白了,陶瓷無非是找到適合的土質,以及一點適當的顏料點綴,其餘全靠師傅對手工和火候的經驗掌控。而假畫卻遠非這樣簡單,除了精湛畫工之外,紙質、顏料、裝裱、畫軸無不需要對應年代的材質,這些物件能夠找到已屬不易,至於價錢,自然不菲!
為了便於攜帶,畢澄交代絛蟲一項任務,為十樣贗品訂做一套便於攜帶的容器,要求隻有兩個:小巧和堅固。絛蟲效率奇高,半月不到,一大一小兩個量身定做的箱子便送到了,外層航空鋁材,可承受兩噸重壓,抗扭性也是極好,裏麵還有海綿軟襯,尺寸也十分合適,一個分裝八樣瓷器,一個容納兩幅假畫,真是再合適不過!
這期間,耙子還根據大肚匯博物館的圖紙和建材,專門設計了幾樣獨門工具,然後找到一家姑蘇的機械廠一一製造出來,等到實物送來,耙子牛b兮兮的演示一遍,大家便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這耙子,太牛了!
剛剛將兩隻裝滿贗品的箱子和耙子的自創盜竊工具交給曾一鳴專門安排的空運公司,米莉就到了,同來的還有仁厚典當行的老會計,現在已經退休,此來魔都是受畢澄所邀,跟麻臉猴敘敘往日情誼。
老同事見麵自有一番唏噓感歎,畢澄卻沒時間多陪,而是簽回自己房間,跟米莉好一番郎情妾意喝耳鬢廝磨。
一起吃過晚飯,米莉便找來絛蟲,針對大肚匯博物館的服務器和郵件係統做了一番長談。
兩天後,米莉返回帝都,臨走之時,米莉將一個光盤交給畢澄,囑咐第二天再打開。
等到米莉走後,畢澄立即打開,便發現裏麵全都是近幾年的高科技盜竊案例集錦,並附有技術詳解和手段分析,似乎是公安係統的內部培訓資料。畢澄不僅暗自發笑,根本不用問,肯定是米莉從那位趙叔叔那兒磨來的,這個米莉,簡直是"chi luo"裸的揩公家的油!不過嘛,這油揩的真好,省得四人天天看美國盜竊大片找靈感了!
其實從春節剛過,畢澄就讓黃峰重新做回了戰術教練,從最基礎的體能儲備開始,戰術素養、手勢口令、偵查與擺脫、倒功與攀爬、戰術器具運用和擒拿格鬥基礎,陸續粉墨登場,隻是因為需要在一個半月內全部完成,這些科目便顯得過於魔鬼,直接的結果便是耙子練成了小號水桶,絛蟲粗壯成豆青蟲,就連畢澄也感覺有些吃力,多虧此時身體已被左手藥指持續滋養的緣故,這才勉強過關。
一旦有空,渾身酸痛的耙子便跟同病相憐的絛蟲湊在一起,一個是理化天才,一個是黑客達人,其中相通互補抑或臭味相投之處,加之兩人住在一個房間,夜間暢聊會竟然每每開成創意策劃會,稀奇古怪的念頭和不著邊際的靈感源源不斷的迸發出來……
當然,畢澄也沒閑著,除了一起接受黃峰安排的特訓之外,還在不斷探索左手的功用,此時已然對這隻天賜之手了解得更為深刻,並且已能更好的駕馭自己的拳頭……
每隔三天,四個人便一頭紮進別墅頂層閣樓,一起研究大肚匯博物館的布局和路線,從哪裏進,從哪裏出,盜寶順序怎樣才更合理,哪些監控設施需要避開,哪些防盜裝置必須破解,若是誤觸機關如何救急……而這些資料都是曾一鳴提供的。
……
嚴冬已去,鶯****長,準備工作已然臨近尾聲,畢澄開始有些著急起來,恰在此時,第二個從米國寄來的快遞到了!
打開,映入眼簾的首先是四本免簽護照,似乎是專門為畢澄、黃峰、耙子和絛蟲四人準備的。
除此之外,隻有性別屬實,其他諸如姓名、國籍、年齡之類的信息竟然全然錯誤,這是咋回事?難道曾一鳴腦子短路了?
畢澄趕緊把四人的單程機票展開,卻發現這上麵的信息倒是與護照信息完全一致,卻是從僧阿婆飛往大蘋果城的,為什麽會這樣?而且,自己怎樣才能先到這個南洋島國呢?總不能偷渡吧?畢澄更加迷糊起來。
此時,耙子已經把另一個密封袋打開了,裏麵竟然又有四本護照和四張機票,正是魔都飛往僧阿婆的,而且這次的信息全部都是正確的。
轉念想過,畢澄終於開始明白起來:“這個神通廣大又百密無疏的曾一鳴!真有你的!”
似乎已經瘦了一圈的耙子捧著自己的護照看了又看,最後竟然擔心的問:“這照片上的胖子是誰啊,怎麽看都不像我啊,你說過海關的時候,人家會不會禁止入境啊?”
大家隻是個笑,卻沒人願意搭茬,因為此時的耙子身上雖然瘦了十幾斤,嬰兒肥的胖臉卻一點沒變。
……
春天說來就來了,同來的還有前來送行的米莉,和已經知情的譚老。
譚老此來主要為給畢澄送行,同時還給畢澄帶來一個虛名頭銜,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理事!
因為那次吐穀渾考古成果極為豐碩,譚老與畢澄聯名發表的論文更是在國內國外引起熱烈反響,於是老爺子舍著老臉順手推舟,給畢澄弄了這麽個差事。
畢澄雖然看輕名利,但這個頭銜簡直太有用了,因為是得到官方承認的,那麽以後遊走海外博物館和拍賣場便可以享受嘉賓待遇,不用再花錢費事還不落好了。
眼見周遭無人,譚老又將一本冊子交到畢澄手中,畢澄展開一瞧,便發現是小半本《魯班書》的轉譯稿,此時已經轉譯完畢並加了注釋。
有譚老提醒在先,更有“缺一門”的詛咒之說,畢澄自然不敢瞻仰這部神書,更是不敢對耙子提及,因為畢澄了解耙子的瘋魔脾氣,這類巧簧機關的大成之學,一旦被耙子看到,他是舍了性命都要研習的,因此畢澄決定暫時按下不提。
因為這才要遠渡重洋,煤球自然不能同去,畢澄早已交代給麻臉猴,雖然小黑馬很難伺候,但此時已經自理能力極強,隻要稍加照拂就好。
當然,麻臉猴不會閑著,因為還有下一個任務,日不落帝國博物館,盜寶目標也就擬定好了!
三天後,徐徐暖風中,一架飛機從浦東機場騰空而起……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