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西夏國王

字數:6413   加入書籤

A+A-




    五代群英!
    卻說唐僖宗時,黨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收複長安,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李思恭及其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部分黨項羌武裝也被稱為“定難軍”,正式領有銀州、夏州、綏州、宥州與靜州等五州之地。
    五代十國時期,不管中原是何人當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稱臣”,換來該地的統治地位和大量的賞賜。
    經過兩百多年的建設,平夏地區非常富饒。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許之世襲”。
    當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上台後,情況有所變化。李繼捧因不能解決家族內部矛盾,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親率族人入京朝見宋帝,自願獻出銀、夏、綏、宥四州八縣地方。
    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李繼遷“生而有齒”,“勇悍有智謀”,十一歲時李繼遷率眾出獵,遇到一隻猛虎,隨從嚇得不知所措,李繼遷令屬下躲在林中,他自己爬到一顆大樹上,將猛虎射死。
    李繼遷因此名噪一時,當時的府主大王李克睿很愛惜他。
    北宋乾德年間,趙匡胤派王全斌平蜀,卻一直攻不下雅州和黎州。此時曹光實家族被他仇敵的軍隊包圍,他背著母親破門而出,揮戈突圍異常勇猛,敵人都避開不敢接近。他逃走後,曹家三百多人被殺。曹光實背著母親到成都,獻上雅州地圖,希望報仇雪恨。王全斌命他帶兵攻打雅州。在攻下雅州和黎州後,曹光實就任雅州和黎州第一任知州,並兼任都巡檢。後來趙匡胤經常派他到全國各地平亂。
    雍熙元年九月,曹光實夜襲李繼遷,攻破李繼遷的族帳,並俘虜了李繼遷的母親和妻子、牛羊等戰利品“以萬計”。
    李繼遷不是曹光實的對手,於是到城門外詐降。曹光實信以為真,僅僅帶了百餘騎隨從前往,在葭蘆川遭到李繼遷突襲,曹光實力戰不支殞命沙場。他侄兒曹克明搶回了他的遺體。曹光實時年55歲。
    李繼遷的母親被宋軍俘虜。這個消息報到朝廷後,太宗就想處死這個老太太,以懲戒那些與朝廷作對的人。當時寇準正擔任掌管全國軍事的樞密副使,太宗單獨召見了寇準,跟他商量此事,準備在邊境上大張旗鼓地把李繼遷的母親殺掉。
    寇準從太宗處回去時,經過宰相的辦公地,呂端猜想可能是要與他商議大事,就對寇準說,邊境上的日常事務,我沒必要知道。如果是軍國大事,我位居宰相,你應該告訴我。雖然不是軍國大事,但寇準也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呂端說,這樣做好像不太合適,請你暫緩處理,我去找皇帝說說。他來到太宗麵前說了一通道理從前楚漢相爭時,項羽抓住了劉邦的父母,想要把他們在陣前用鍋煮了,可是劉邦說如果你一定要煮,那麽分我一杯肉湯喝吧。做大事的人不會顧慮到他的父母,更何況李繼遷這樣的蠻夷叛亂之人呢?陛下今天殺了老太太,明天就能捉住李繼遷嗎?如果捉不住,那隻能結下怨仇,更堅定他的反叛之心。
    太宗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就問他,那你說應該怎麽辦呢?呂端說不如在延州陝西延安妥善安置老太太,對李繼遷實行攻心戰,雖不一定能招降,但他母親總還在我們的掌握中。太宗連連說好,多虧了你,幾乎誤了國家大事。後來李母病死在延州。
    從太平興國七年到雍熙元年三年中,李繼遷一直處於打遊擊狀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李繼遷重返銀州,自稱定難軍留後,並封一些虛銜籠絡其他各部酋長。豪族野利氏還把女兒嫁給他。李繼遷又在黃羊坪聚集力量。
    看上去局勢一片大好,但蕃部又哪能打得過宋國的正規軍呢?濁輪川之戰,在王侁李繼隆的攻勢下,李繼遷慘敗,追隨的酋長也或死或降,李繼遷被迫放棄銀州出逃。
    縱觀局勢,李繼遷決定依附契丹做小弟,借力打力發展自己的勢力。
    雍熙三年二月,李繼遷向契丹稱臣。遼國也想借李繼遷的勢力牽製宋國,一拍即合。遼帝授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
    為了鞏固聯盟,十二月,李繼遷又向契丹請婚,遼帝又痛快地許以宗女。
    李繼遷依靠契丹,肆無忌憚地侵擾宋國邊境,成為宋國西部的威脅。
    宋國無奈,打了他跑,走了他回來,隻好改變策略,詔諭李繼遷歸順,李繼遷不肯上當,越發頻繁地侵擾邊境,還屢屢得手。心胸狹窄的趙光義就多心了,認為在朝的李繼捧向族弟李繼遷泄漏朝廷事。
    李繼捧被遷到崇信軍,地方狹小位置偏僻還沒有實權,心裏不痛快,覺得在這裏不受信任還不如回到老家去。就向趙光義提出願意回去招降李繼遷。趙光義立即批準了李繼捧的請求。
    李繼捧本來就因為群情不附才被迫入朝的,李繼遷威望已經大漲,讓李繼捧去招降李繼遷豈不是笑話?
    所以李繼遷根本不鳥李繼捧,但李繼捧卻上書太宗說,李繼遷已經悔過歸順朝廷,請賜官職給他。
    這樣的大瞎話太宗也信了,授李繼遷銀州刺史,充洛苑使。李繼遷正忙著娶遼國的公主呢,他當然不接受宋國的官職。李繼捧隻好自娛自樂。
    端拱二年三月,遼國終於把義成公主嫁過來了,還賜馬三千匹。
    李繼捧繼續自娛自樂,他一會兒說李繼遷侵擾邊境自己艱辛防禦,一會兒又說擊降宥州禦泥布、囉樹等二族。趙光義也不核查真偽,加李繼捧特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990年十月,李繼遷圍攻夏州,李繼捧狼狽逃走。十二月,契丹封李繼遷為夏國王,這是定難軍初封國王。
    接著趙保忠李繼捧和趙保吉李繼遷兄弟倆開始玩腳踩兩隻船左右通吃的遊戲你介紹我到宋國,我介紹你到遼國,互相得利左右逢源悶聲大發財。
    李繼遷很忙碌,這邊對宋國請求陝西互市,那邊對遼國遣使入貢。還時不時地去騷擾宋國邊境一把。
    趙光義大怒,第一次派大軍征討,李繼遷聞訊棄銀州奔走漠北,再一次亡命天涯。
    宋朝削奪李繼遷的賜名,毀夏州城,遷民於綏州、銀州。
    李繼遷反複叛降。每次投降,宋廷就會宣布他趙姓,一反叛就宣布剝奪。
    李繼遷在“李繼遷”和“趙保吉”兩個名字中自由切換。我估計他在西夏用的是另一個名字,這兩個名字是專門用來應付宋廷的。
    不過李繼遷(趙保吉)的兒子德明,生下來就叫趙德明,從未叫過李德明,他執政24年一直作出一副忠於宋朝的姿態,所以從未被剝奪過“趙德明”這個名字。
    不過史料為了閱讀方便,行文前後都會統一對一個人的稱呼,李家父子就采用“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這一套稱呼。
    李繼遷去世後,李德明在他靈前嗣夏王位,時年二十三歲。遼聖宗封李德明為西平王。宋真宗也派侍禁夏居厚前去頒詔,並賜給他錦袍、銀帶等物。
    宋景德四年,李德明為表示對宋朝的誠意,獻上馬五百匹、駱駝三百頭,宋朝方麵表示回謝,賜給奉廩,襲衣、金帶、器幣等物。
    宋大中祥符元年,遼國遣使冊封李德明為大夏國王。同年宋朝降詔給李德明,封他為中書令,增加食邑一千戶。
    不過李德明對這些封號都不滿意了!於是營建宮室,追尊李繼遷為皇帝,立李元昊為皇太子,立正妻衛慕氏為王後。
    李德明先為其子李元昊娶母族衛慕氏為妻。為了結好契丹,又遣使向契丹請婚,契丹將宗室之女興平公主嫁給李元昊。
    李元昊對父親的睦宋政策不能理解。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朝用馬匹換取物品,因得到的東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把使臣斬首。李元昊對父親說“從軍的人本來是從事鞍馬的,你現在將使臣殺掉,以後有誰肯被我們使用呢?”李德明見李元昊有這種見識,十分器重。
    李德明死後,遼興宗耶律宗真以“婚好之誼”封李元昊為西夏王。宋朝則授封李元昊為西平王爵兼特進檢校太師、定難軍節度使。但李元昊對宋、遼的封爵都不感興趣,他在接待宋朝使臣時,不以臣禮事宋,對宋仁宗封賜的詔書遙立不跪拜。勉強受詔而心內憤憤,環顧左右大臣說“先王大錯,有如此國,而猶臣拜於人耶!”既而利用設宴招待宋使臣的機會,在宴廳後傳出鍛礪兵器的鏗鏘之聲,給宋使製造精神威懾;在禮儀上又故意刁難宋使,意在激怒宋朝挑起事端。
    青年時期的李元昊,長了一副圓圓的麵孔,炯炯的目光下,鷹勾鼻子聳起,剛毅中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中等身材,卻顯得魁梧雄壯英氣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長袖衣,頭戴黑色冠帽,身佩弓失。常常帶了百餘騎兵出行,自乘駿馬,前有兩名旗手開道,後有侍衛步卒張青色傘蓋相隨,從騎雜遝,耀武揚威。
    邊帥曹韋駐守陝西沿邊,想一睹李元昊的風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蹤。聽說李元昊常到沿邊榷市行走,幾次等候以期會麵,但總不能見到。後來派人暗中偷畫了李元昊的圖影,曹韋見其狀貌不由驚歎“真英雄也!”
    李元昊從祖父李繼遷時就與遼結為姻親,其父李德明又為李元昊向遼聖宗請婚,遼聖宗把興宗的姐姐興平公主嫁給他,還封李元昊為駙馬都尉,晉爵西夏公,又封西夏王。李元昊同興平公主感情不合,夏遼關係日趨緊張。
    此時西夏所控製的領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二萬餘裏”,事實上已形成了與宋、遼三足鼎立的局麵。
    1032年三月,李元昊向境內黨項部族下達了“禿發令”。他率先自禿其發,即剃光頭頂,強令部族人民一律執行,限期三日,有不從者處死。一時黨項部民爭相禿發。
    宋景右五年,李元昊在野利仁榮、楊守素等親信大臣的擁戴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國號稱大夏(史稱西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並大封群臣,追諡祖父和父母諡號。又封野利氏為憲成皇後,立子寧明為皇太子。
    元昊繼位之後即著手創製一種記錄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即西夏文字。李元昊對唐、宋的禮樂製度不以為然。他銳意改革,簡化禮樂製度,裁禮之九拜為三拜,革樂之五音為一音。下令照此遵行,有不遵守者格殺勿論。
    宋廷上下對於李元昊稱帝極為憤怒,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並且在宋夏邊境張貼榜文,懸賞重金捉拿李元昊,或獻其首級。雙方關係正式破裂。元昊向宋朝遞“嫚書”,指責宋朝背信棄義,夏宋之間的戰爭終於不可避免。
    此後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又在河曲之戰中擊敗了攜10萬精銳親征的遼興宗。此時西夏總兵力約50萬人。
    慶曆七年,宋仁宗再賜元昊姓趙,可是他不願意姓趙,改回李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姓趙。
    李元昊好大喜功,據說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為他的疑塚,其後竟把那批民夫統統殺掉。
    元昊在殺戮中長大,以征戰為生,這扭曲了他的性格。他的舅舅衛慕山喜是他祖父李繼遷留下的重臣。公元1034年,舅舅暗中篡權,為元昊識破。元昊大開殺戒,把舅舅一家拋進黃河溺死,又親手毒死母親。他的一名妃子出自母親家族,當時有孕在身,但元昊連親生骨肉也不顧惜,就地賜死。
    和所有遊牧民族一樣,黨項男子的骨子裏充滿了對女性的依戀。元昊立國後,他的皇後是野利氏,野利家族權傾一時。不久,有人向元昊誣告說,皇後兄長要造反。元昊勃然大怒,殺了大舅子全家。
    等到真相大白時,元昊追悔莫及。他騎著馬四處找尋野利家的幸存者、大舅子的遺霜沒藏氏。然而對於野利皇後來說,元昊的這次“反省”才是悲劇的真正開始——沒藏氏是那樣的年輕貌美,他一見之下便據為己有。
    沒藏氏從此享有皇後都不曾有的待遇:行獵途中,元昊帶著她;生孩子時,元昊親自守護,為兒取名“諒祚”。但沒藏氏的美貌還是栓不住他。皇後所生的太子寧令哥大婚,元昊前去主持婚禮。誰知元昊一見到美豔的新娘沒移氏就走不動了。一場婚禮竟演變成為父奪子妻。朝野嘩然大亂!但元昊置輿論於不顧,廢掉野利皇後,立沒移氏為新皇後。
    驚世駭俗的不倫之戀,成了元昊最後的瘋狂。太子寧令哥不堪其辱:舅舅被殺、母親被廢、妻子被奪。恰在此時,沒藏氏之兄覬覦國舅寶座已久,挑唆太子造反。公元1048年一個夜晚,太子闖入元昊禁宮,持刀割去父親的鼻子。翌日早上,元昊因失血過多結束了他的一生。隨後沒藏氏之兄又以“弑君之罪”殺了太子。
    是年冬天,沒藏氏懷抱著周歲的嬰兒諒祚繼位,沒藏氏垂簾聽政。
    元昊時代終於在自己的好色之路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