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鄭俠怒上流民圖

字數:4480   加入書籤

A+A-




    五代群英!
    1074年3月,河南大地已如焦土,半年未落一滴雨水。禍不單行,大旱後的蝗災並沒有放過這群貧苦的百姓。餓殍遍野,流民塞道,身無完衣,以致茹木食草充饑。但即便是這般景象,為生存而掙紮的百姓們依舊要向官僚們交重稅。王安石要求變法的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政策,被一群歪嘴和尚念成了平民身上的枷鎖。心係百姓的鄭俠心如火煉。
    這位因王安石提拔重用而走上仕途的人,最終成為終結他恩人政治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
    嘉右四年(1059年),鄭俠的父親任江寧酒稅監。由於父親官卑職小,鄭俠的弟妹又多,家庭生活十分清貧。鄭俠的唯一出路就是失誌攻讀苦學成名。當時王安石為江寧知府,聞其才華出眾,對他十分重視。不但邀請他相見,還給予嘉勉慰藉,勉勵他成為國士良材。
    不久王安石委托門人楊驥去看望鄭俠,當時正值大雪,楊鄭二人開懷痛飲,最後鄭俠即興題詩一首
    濃雪暴寒齋,
    寒齋豈怕哉?
    漏隨書卷盡,
    春逐酒瓶開。
    一酌招孔孟,
    再斟留賜回。
    醺酣入詩句,
    同上玉樓台。
    當王安石看到楊驥帶回來的這首詩時,立馬意識到這個叫鄭俠的毛頭小子不是一般人,將來必定高中,還發出了“真好學也!”的感慨。
    有了這次互動,王安石和鄭俠的交往開始頻繁起來,鄭俠甚至成了王安石的門生,跟隨他學習。王安石被彼時尚且名不見經傳的鄭俠的學識和思想所驚豔,而鄭俠則被這位已經名動天下的先生所折服,說二人互為知己並不過分。
    治平四年,鄭俠在27歲時高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熙寧二年(1069年),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視,擔任參知政事(即宰相),實行變法。他立即提升鄭俠為光州司法參軍,主管光州的民、刑桉件,凡是光州的所有疑桉,一經鄭俠審訊清楚上報,王安石立即按照鄭俠的要求給予批複,鄭俠感激地把王安石當作知己,一心要竭智盡忠為國為民。
    熙寧五年,鄭俠任期屆滿,入京述職時拜見王安石。當時朝廷頒布用考試新法的辦法選舉人才,考中者可以越級升為京官。鄭俠目睹新法的弊端,不同意施行新法,就以不熟悉新法為借口婉辭拒絕。他曾多次謁見王安石,直陳青莆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施行過程中給人民造成的弊端,王安石沒有回答。鄭俠離開後就不再去見他,但是依然屢次寄書給王安石,陳述新法給人民造成的危害,希望他改弦更張。但“安石不可諫”。
    其實王安石讓鄭俠考試新法本是好意,並無私心,可是在性格耿直的鄭俠看來便不是這麽回事了。他在給王安石的信裏寫道“俠自浮光入京,本求一席地,執經丞相門下。不意丞相一旦當路,發言無非以官爵為先, 所以待士之來者,如此而已。”也就是說王安石讀書隻是為了做官。
    話說到這份上,言外之意溢於言表,鄭俠認為自己錯看了王安石,而誠心要重用鄭俠的王安石聽到這話,恐怕心也涼了半截。
    於是鄭俠將他所見到的人間煉獄用畫筆描繪下來,便是《流民圖》,附在奏疏裏上報上級,但是被拒絕。絕望之下,鄭俠冒著欺君之罪,假稱軍情緊急,拍馬直遞銀台司越級上報。“銀台司,掌受天下奏狀桉牘,抄錄其目進禦”。
    神宗正在懷憂,忽由銀台司呈上急奏,當即披閱。在奏折裏鄭俠這樣寫道
    竊聞南征北伐者,皆以其勝捷之勢,山川之形,為圖來獻,料無一人以天下之民,質妻鬻子,斬桑壞舍,遑遑不給之狀上聞者。臣僅以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於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斬臣於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
    在那個沒有照片的時代,繪畫成為深宮中皇帝唯一了解世界的途徑。隻是這一次,在群臣一片皇帝英明、歌舞升平、天下太平的頌揚中,鄭俠帶來了一副已如焦土地獄般的“王土”,那平民百姓的饑饉與哀嚎,在垂拱殿中回響。
    神宗趙頊決不能簡單地歸於昏君之列,他登基時隻有19歲,而他所麵對的宋王朝已顯出沉沉暮氣,內憂外患,官僚臃腫,軍費開支與遼夏的年年歲幣,令北宋難以為繼,壓力轉嫁之下,農民也因徭役屢屢加重而揭竿而起。擺在這個青年麵前的,唯有改革一途。
    於是宋神宗勵精圖治、銳意進取,成為中國曆史上少有的敢拿祖宗之法開刀的皇帝。“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惜我們回望曆史,大多數的改革是注定要失敗的。
    28歲的宋神宗人近中年,望著這份奏疏反複觀圖,但見圖中繪著統是流民慘狀,有的號寒,有的啼饑,有的嚼草根,有的茹木實,有的賣兒,有的鬻女,有的支撐不住已經奄斃道旁;另有一班悍吏尚且怒目相視,狀甚凶暴。神宗瞧了這幅又瞧那幅,反複諦視,禁不住悲慘起來;當下長歎數聲袖圖入內,是夜輾轉籲嗟竟不成寐。次日,神宗大赦天下,命地方開倉賑災,青苗、免役、方田、保甲並行罷免。共計有十八事,並下罪己詔向天下責難自己。
    那上天恰也奇怪,居然興雲作霧蔽日生風,霎時間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而下,把自秋至夏的幹涸氣盡行滌盡,淋漓了一晝夜,頓覺川渠皆滿碧浪浮天。輔臣等乘勢貢諛聯翩入賀,神宗道“卿等知道此雨由來否?”大家齊聲道“這是陛下盛德格天,所以降此時雨。”神宗道“朕不敢當此語。”說罷從袖中取出一圖遞示群臣道“這是鄭俠所上的流民圖,民苦如此,哪得不幹天怒?朕暫罷新法即得甘霖,可見這新法不宜行呢。”王安石忿不可遏竟抗聲道“鄭俠欺君罔上妄獻此圖,臣隻聞新法行後人民稱便,哪有這種流離慘狀呢?”神宗道“卿且去察訪底細再行核議!”安石怏怏退出。
    呂惠卿、鄧綰入白神宗,請仍行新法。神宗沉吟未答,呂惠卿道“陛下近數年來廢餐忘寢成此美政,天下方謳歌帝澤,一旦信狂夫言,罷廢殆盡,豈不可惜。”言罷涕泣不止。鄧綰亦陪著下淚。神宗又不禁軟下心腸,頓時俯允,兩人領旨而出揚眉吐氣,飭內外仍行新法,於是苛虐如故。
    太皇太後曹氏也有所聞,因神宗入問起居,乘間與語道“祖宗法度不宜輕改,從前先帝在日,我有聞必告,先帝無不察行,今亦當效法先帝方免禍亂。”神宗道“現在沒有他事。”太皇太後道“青苗、免役各法,民間很是痛苦,何不一並罷除?”神宗道“這是利民,並非苦民。”太皇太後道“恐怕未必。我聞各種新法作自安石,安石雖有才學,但違民行政終致民怨,如果愛惜安石,不如暫令外調,較為保全。”神宗道“群臣中惟有安石一人能任國事,不應令去。”太皇太後尚思駁斥,忽一人進來道“太皇太後的慈訓,皇上不可不思!”神宗正在懊惱,聽了這語連忙回顧,來人乃是胞弟昌王趙顥,當下勃然大怒道“是我敗壞國事麽?他日待汝自為可否?”趙顥不禁涕泣道“國事不妨共議,顥並沒有什麽異心,何至猜嫌若此?”太皇太後也為不歡,神宗自去。過了數日,神宗又複入謁,太皇太後竟流涕道“王安石必亂天下,奈何?”神宗道“且俟擇人代相,把他外調便了。”
    卻說王安石自鄭俠上疏,已求去位。神宗令薦賢自代,王安石舉了兩人,一個是前相韓絳,一個乃是曲意迎合的呂惠卿。神宗乃令王安石出知江寧府,命韓絳為同平章事,呂惠卿為參知政事。韓、呂兩人感安石恩,確守王氏法度不敢少違,時人號韓絳為傳法沙門,呂惠卿為護法善神。
    禦史們接著以鄭俠擅自動用馬匹傳遞奏章的理由治他的罪。鄭俠被流放到福建汀州。呂惠卿不想放過這個小人物,他試圖再次加以死罪,神宗皇帝說“鄭俠所言非為自身也,忠誠亦可嘉,豈宜深罪。”乃移徙英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英德。
    百姓並沒有忘記他們的代言人,即便在廣東,鄭俠也受到當地人的尊敬,爭相令自己的子弟向其求學,並為他修建了一所房屋。
    神宗去世後哲宗上台,在蘇軾等人的力主下,鄭俠重回官場,前往泉州擔任地方官。徽宗時又被蔡京上書奪取了官位,自此回到老家安度晚年,至七十九歲時去世。
    回望曆史,鄭俠隻是那浩瀚史書中的一朵小火花。但他以一副《流民圖》為萬民請願,成為少有的直接參與政治鬥爭的中國畫。它承載著對統治者的不滿與抗議,即便這種情緒極為隱忍與謹慎。而這也為後世畫家們了一個範本。每當國有難、百姓流離失所時,總會有藝術家將自己的目光投向無助的貧苦百姓們,這也是他們直接對統治者表達自己的情緒之時。
    縱觀鄭俠一生,確實是耿介絕俗名高天下。他情係生民以民為本,關心弱體群體利益,為小民奔走呼號,不誘於利祿,不動於私情,雖屢遭打擊而失誌不移。雖官卑職小,而能以儉素清廉自持。自言“無功於國,無德於民,若華衣美食,與盜無異”。罷官回鄉時行裝中惟有一拂。邑人仰慕其廉潔,將縣城主要街道名為“一拂街”以示紀念,還在利橋街建“鄭公坊”以頌德,又將其故居改為“一拂先生祠”。百年後的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為鄭俠“一拂先生祠”撰聯
    “諫草累千言,終信丹青能悟主;
    歸裝惟一拂,始知琴鶴也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