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姚平仲偷襲金營
字數:7511 加入書籤
五代群英!
趙佶離開京城後,截留了許多南方送到開封的重要文件和物質。趙桓很生氣,上朝時臭著一張臉,心裏的台詞是難道我攤上的是假爹?李綱說“當初是我勸他禪位的,我再去把他請回來好不好?趙桓說好。趙佶回來了,住在龍德宮。和所有退居二線的領導一樣,趙佶在一些必須簽署的文件上書名老拙,稱趙桓為陛下。
趙佶本來是五月端午那天出生,嫌端午不吉利,改為十月初十,並把這一天定為天寧節,舉國歡慶。退居二線後的第一個天寧節,趙桓率領緊要的大臣和皇親到龍德宮賀壽。家宴上趙佶先喝了一杯,又倒上一杯請趙桓喝。趙桓堅決不喝老爸倒的這杯酒,無論誰勸都不喝,坐了一會兒便以不打擾老爸休息為由從龍德宮退出。
趙桓怕徽宗害他,不過虎毒不食子,徽宗應該不會害他。而且當著許多皇親國戚文武大臣的麵,趙桓死了他麵子往哪兒放?
趙桓走後,趙佶在宮裏嚎啕大哭。
這日正值欽宗設朝坐殿,進本官俯伏啟奏“兀術大兵五十餘萬已近黃河,望陛下即速發兵退敵。”趙桓問“誰能擔任統帥指揮抗金?”李綱答“白時中、李邦彥身為宰相,撫慰將士抵抗金兵乃是他們倆人的職責。”白時中道“臣觀滿朝文武全才,無如李綱、宗澤。聖上若命李綱為元帥,宗澤為先鋒,決能退得金兵。”欽宗準奏,於是任命李綱為東京留守,負責保衛東京抵抗金軍。
正在這時,內待報告說皇後已經準備動身離開開封了。宋欽宗一聽臉色都變了,急忙離座說“朕不能留在這裏了,朕要同皇後一起啟程。”李綱跪下一邊流淚一邊磕頭,以死挽留趙桓。趙桓對李綱說“朕今接受卿的請求留下來。治兵禦敵的事由你全權負責,萬萬不可稍有疏忽。”
輔左大臣勸宋欽宗向襄陽一帶逃跑。李綱對趙桓說“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給陛下,您卻打算棄之而去,這合適嗎?”趙桓默然不答。
宰相白時中、李邦彥說都城守不住,隻有避一避。李綱反駁說“天下的城池哪個能有都城堅固?而且宗廟、社稷都在這裏,怎能丟掉呢!為今之計,應當整頓軍馬團結軍民,堅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師。”
當天夜裏,宰相白時中、李邦彥連夜進宮勸趙桓盡早離京,趙桓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動身。第二天早上李綱入朝,看見禁衛軍整裝待發,皇上的乘輿也準備好了。李綱著急地大聲問道“你等究竟願意留下來守衛宗廟社稷,還是願意跟隨皇上逃跑?”禁衛軍齊聲道“父母妻子都在這裏,我等願意死守京城!”
聽了禁衛軍的話,李綱急忙入宮對趙桓說“陛下已答應留下,怎麽又要啟程了?禁軍父母妻子都在這裏,陛下強迫他們護駕出走,萬一中途四散回都,誰來保衛陛下?況且金兵已經很近,如果探知乘輿尚未走遠,用健馬快追,陛下如何抵擋得住?”趙桓這才醒悟過來,下令召回皇後。為了穩定人心,李綱立即曉諭軍民說“聖上決心守城,敢有再說離開京師者,斬!”禁衛六軍一齊高呼“萬歲!”
李綱正在部署守城,金軍就到了都城西北的牟駝岡。趙桓得到消息大吃一驚,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李邦彥說“都城兵微將寡,勤王兵一時又到不了,除了割地求和,沒有別的法子。”李綱反駁道“金兵孤軍深入,所帶糧草不多,我們萬一出戰不利,可以閉城固守,同時急招各路勤王之師,那時內外夾攻,一定可以打敗金軍,千萬不能割地求和!”
可私下裏趙桓卻接受李邦彥的意見,派使者李棁前往金營議和。李綱問趙桓為什麽不派他去。趙桓回答說“卿性格剛直,前去議和不合適。”李綱奏道“金軍兵臨城下,勤王之師又沒有到來,暫時議和也可以。但議和條款要恰當。如果朝廷迫於威勢答應他們的要求,金軍就會輕視我們,那樣後患無窮。”趙桓不聽,仍讓李棁出使金營。
果然李棁到了金營,嚇得什麽話都不敢說,隻是帶回了金軍提出的議和條款給金軍五百萬兩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稱金帝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把金軍送過黃河。李邦彥勸趙桓接受這些條款,而李綱堅決反對。他說“金軍索要的金帛,竭盡天下之財都無法滿足,一個京城怎麽夠呢?三鎮是國家的屏障,割給金軍,還怎麽立國?至於人質,宰相可以去,親王不能去。應該派能言善辯之士前去同金軍商談條件,隻要拖幾天時間,勤王大軍就會到來。那時金軍所提條款就不必實現了,他們也不得不趕快退去。”李綱和李邦彥等反複爭辯,趙桓卻默無一言。但是等李綱一退出去,趙桓就交給了張邦昌一個“美差”——與金和議。
這次和議,基本上把張邦昌逼進了死路。張邦昌向欽宗要割地聖旨,欽宗不予,要河北印綬,又不予。可見欽宗根本沒有讓他回來的意思。
不過這次和議促成了張邦昌與康王之間的革命友誼。欽宗派康王同去,估計對康王也是早有忌憚。
去金國做人質是有生命危險的,很可能有去無回。宋徽宗有31個兒子,卻隻有年僅19歲的趙構挺身而出。而正是因為趙構敢於為國赴難,不但在靖康之變時幸免於難,而且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康王拜別欽宗,欽宗召集兩班文武問道“今有康王願至金營為質,你等眾卿,誰保殿下同去?”當有新科狀元秦檜出班奏道“臣願保殿下同往。”徽宗道“若得愛卿同去甚好,等待回朝之日,加封官職不校。”當下欽宗退回宮內,百官退朝。
趙構回家跟夫人告別後,進宮去見母親。宮人報告說韋妃去了太上皇的寢宮,趙構趕緊跟了過去。他剛一進門,就看到母親跪在地上,正抱著太上皇的大腿失聲痛哭,頭上的首飾掉了一地。太上皇神色尷尬,還有幾分不耐煩。徽宗說,九哥有膽有識,你應該為生下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他願意為國盡忠,你幹嗎不讓他去啊?韋妃說,我隻有這麽一個兒子,他要是死了我也沒辦法活了。言外之意,陛下您有31個兒子,他對您來說隻是三十一分之一,就是死了您也不心疼。太上皇說,這樣吧,我現在就晉封你為賢妃,你的寢宮可以安在孤家的寢宮邊上。如果趙構能夠平安回來就封他做太傅,加節度使。可韋妃還是抱著太上皇的腿哭個不停。趙構走過去向父親行了個禮,又把母親攙扶起來,說孩兒是自願的,能為國盡忠我很高興,母親不要哭,也不要為難父親了。宋徽宗聽到這話非常高興,尷尬的局麵可算解除了。趙構又向徽宗施禮,說兒子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請父親多加保重,說完就告辭了。
第二天,宋欽宗帶著文武百官為趙構等人送行。分別時趙構跟欽宗講“如果朝廷有機會出兵,不要管我,該打就打,死了我也認了。”跟他一起出使的宰相張邦昌一聽這話就哭了。趙構回過頭來對他說“相公這是何意啊?大丈夫報國理所當然,我剛19歲,年紀輕輕的都不怕死,你那麽大歲數,哭個什麽勁兒呀?”
張邦昌、秦檜同了康王前去金營為質。隻見金國的武士們在大帳門口排成兩列,刀出鞘,箭上弦,橫眉怒目,殺氣騰騰。張邦昌先進營去。秦檜保著殿下立在營門之外。
斡離不把趙構留在軍中十多日,趙構每天該看書看書,該練武練武,一切若無其事。張邦昌則是每天都哭,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看到趙構整天悠哉遊哉地念書,斡離不感到很奇怪,裝作很隨意地踱進帳中,斜眼看著趙構,問他看什麽書。趙構說是《孫子兵法》,斡離不一聽仰天大笑,說你們學兵法有什麽用,就你們那樣的兵將,不過是我們的刀下之鬼。趙構手指斡離不身後的一張寶弓說“這張弓是你的嗎?”斡離不說,“是我的鐵胎寶弓,大金國除了我沒有人能把它拉開。趙構說要試一下,斡離不隨手把弓遞給趙構,說你當心,別把手指頭割下來。趙構神色自若地搭上箭,拉滿弓,突然間對準斡離不,嚇得斡離不趕緊竄出帳外。趙構麵色不改地將弓豎起,一箭穿透大帳射了出來。
斡離不一看,這麽一個19歲的小孩居然能把鐵胎寶弓拉開,他倍感詫異,又隱隱不服,便說你敢跟我比試比試射箭嗎?趙構欣然應允。斡離不立了一個箭靶,說咱倆一人射三箭,看誰射得準。斡離不先射,他第一箭高於靶心一寸,第二箭正中靶心,第三箭低於靶心一寸,三箭在一條線上。射罷,他將弓遞給趙構,一副勝券在握、得意洋洋的樣子。趙構微微一笑,拉弓扣弦,連發三箭,皆中靶心,三箭也在一條線上,而後箭箭頭射在前箭箭尾上,水平更高。金太子謂“此必將臣之子,假為親王來質。”語斡離不道“康王恐非真的。若是親王生長深宮,豈能習熟武藝,精於騎射如此?可遣別的皇子來質。”斡離不心亦憚之,複請遣肅王趙樞為質。趙構和秦檜得以回朝。
趙構因為不怕死而得以免死回到宋營,而肅王成了人質留在了金營,最後跟父兄一起死在了北國。
趙構在金營裏坦然自若的表現,不僅使自己免於一死,也贏得了金軍統帥斡離不,也就是完顏宗望的敬佩。
趙構一回來,太上皇和他的皇兄非常高興,晉封趙構為太傅,加封節度使。節度使雖然是一個虛銜,但級別相當高,相當於今天的上將,享受大軍區正級待遇。趙構年僅19歲就官居高位,文封太傅,武封節度,一下子成為皇族當中的一顆新星。
這時京畿北路製置使種師道及統製官姚平仲等率軍到來,共有二十多萬人馬。欽宗聽說勤王之兵來到甚喜,即召二人敘談。
欽宗道”這女真將帥欺朕太甚!要了這樣,又要那樣,朕已忍無可忍。”種師道躬身奏道”女真可以說不知兵事。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況隆冬難過,冰雪初消,民家藏糧早己不多。金人多用騎兵,既無麩豆,就要青草。於今青草未曾報芽.他那幾萬匹馬吃些什麽?這京城有李兵部防守足可無虞。再相持一些時候,他不戰自退,然後臣等以大兵追擊。那怕他不敗!”欽宗手撫短須目視李綱。李綱起身奏道“種經略之言是也。金兵圍京師的號稱十萬,其實隻有六萬人。現我勤王之師已有二十餘萬,怕他甚的?現在派兩支精兵分守黃河南北兩岸,斷絕他的後路。讓他糧秣弓箭都接濟不上。我再派兵攻打,金兵糧草將盡豈能久留?那時於他渡河之時兩邊夾擊,必然大獲全勝。”欽宗點頭道”此計甚好,姚卿以為如何!”姚平仲奏道”孤軍深入不易善歸,誠如種、李兩公所奏。不過肅王尚在金營,臣當乘其不備,帶一支精兵殺入金營,生擒斡離不,迎接肅王而回。”種師道奏道”姚統製此言雖壯,卻非萬全之計。那斡離不紮營我京師郊外,如何不戒備森嚴?萬一不成卻教金人笑話。”姚平仲見種師道麵奏欽宗不許他立功,心中便有些不樂,默然無語。欽宗自也覺得種、李所言不錯,便向李綱道”便依卿所議,約需多少日期方可舉事?”李綱奏道”臣身任親征行營使,必負全責。約三日到五日便可以布置妥貼。
正說著內侍來奏,金營議和使王訥入宮求見。”種師道聽說不覺愕然,問道”深宮之內,這外國使節為何不等宣詔便直撞進來?”欽宗歎口氣道”種卿不知,這金人使臣好生無紮,每次見朕長揖不拜,出言隻是你我,朕為社稷宗廟計,都忍耐了。”種師道奏道”陛下且宣他入來。臣當麵責他無禮。”說時見殿下一人身著胡服登階而上。內侍在金階上叫道”陛下有旨,宣金使王訥上殿。”那王訥大步上殿,見李綱之外尚有兩員大將,便站立殿門向欽宗略一拱手。欽宗指著種師道、姚平仲道”此係種經略,姚統製。”王訥拱手聲喏,姚平仲起身答劄,種師道卻不動身,因道”足下姓王,想是漢人投金為仕,父母之邦君臣大義諒未忘卻。老夫略抱賤恙奉旨賜座,無君命恕不起立。”他聲音蒼老兩目如電。王訥便在階拜了兩拜。欽宗命起立別殿敘話。王訥拱手稱是,由內侍引退。欽宗向種師道微笑道”今日他向種卿拜跪,說明種卿威震蠻夷,有卿在此朕寬心多了。我自與金人說話,卿等且退。”於是李、種、姚一同出宮。
卻說這姚平仲本是西河經略使姚古之子,現任西路都統製,和種師道兄弟都是山西巨室。他十八歲時與夏人戰臧底河,殺彼甚眾。睦州方臘作亂時,道君遣童貫討賊,童貫複取平仲偕行。及賊平,平仲之功冠軍,不願推賞,乃謂童貫曰“平仲不求官賞,但願一見主上耳。”童貫忌之。如王淵、劉光世者皆得召見,獨平仲不得召。
這次種師道率軍勤王,他也率領本部二萬餘人馬駐營西郊。這日奉欽宗之詔入宮陛見,那姚平仲發覺自己威望不如老種,一氣之下又生出別的事故來。
卻說姚平仲那日由宮內退出,回到西郊自己兵營裏悶悶不樂。心中暗自思忖,我姚氏也是山西望族世代閥閱,我父子鎮守西陲哪個不知!官家卻特地看重老種,一切都由他主持。難道我姚氏父子就退不得金人,興不得宋室?叵耐王訥那廝見了老種十分敬重,卻不曉得我姚平仲也是一位名將。他越想越是煩惱,教左右燙了些酒來吃。
次日上午,姚平仲獨自去見欽宗。欽宗在便殿接見,因道”卿獨自入宮求見,必有本奏。”姚平仲道”現我勤王之師號稱二十萬,超過金兵兩倍有餘。有這些人怕他甚的?京師國本所托,非同其他城市,豈可讓金兵長此圍困?隻有出其不備,與金人一戰。否則日久軍心墮喪,臣等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國家了。”欽宗道”種師道也曾仔細向朕奏明,等到春分時節援兵到齊,那時再與金人決一死戰。”姚平仲道”軍家勝敗爭於俄頃。現去春分還有九日,此時和議已成,金人晝間擄掠晚間飲酒,十分鬆懈。正好趁此時機偷襲他一次。臣部有一萬五六千人,隻此便可強襲。”欽宗道”依卿之計,何時可以出戰?”姚平仲道”事不宜遲,便是今晚三鼓,明日天明我當生擒斡離不那賊,並迎奉肅王殿下回營。”欽宗沉吟一番道”終日困坐圍城受那金使逼迫,朕也是十分不耐。卿既有此壯舉朕便依你,你可回營準備,聯自命種、李二人接應。”姚平仲大喜,謝恩出宮。
欽宗又召李綱入宮告知此事。李綱聽罷大驚道”姚統製太看輕斡離不了。金兵雖是日間擄掠晚間作樂,他傍我京師立寨,又和我西路大軍對峙,如何不時刻提防。若憑萬餘步卒便可衝破賊兵堡壘,臣早己為之,何待今日?”欽宗道”朕已許他出戰勢難反悔。而且久困圍城徒受金人欺詐,朕也不耐煩。姚平仲自負必操勝券,何妨教他一試。”李綱一看日影已到申牌時分,料已不及向姚平仲攔阻,便奏明欽宗調兵接應。又到種師道營中商議。種師道驚道”不想姚統製任地貪功性急,既是他已備戰,我也不能坐視。但全軍出戰萬一不勝,西郊複為金兵所得,那就內外隔斷益發不便了。隻有分去三停之一的人馬前往接應。李綱聽了力讚此議,便請姚平仲過營商量。姚平仲聽說有人接應後益發膽壯,忙碌著準備廝殺。
到了初更時分,姚平仲部屬奉得將令,飽餐戰飯結束停當。二更時分營門大開,全部人馬摘下馬鈴熄了燈火,就在半明半暗中蜂湧而出。姚平仲手挽大刀,騎了一匹紫騮馬,在萬餘人馬前領軍進行。
卻說斡離不在牟駝崗擁駐七八萬金兵,雖是晝夜作樂,他如何不曉得正與西郊大兵對峙,自有不斷的細作在各處打聽。那姚平仲隊伍由街道繞出郊外,細作早已飛報到中軍帳內,斡離不聽了加緊戒備。姚平仲帶領步卒浩浩蕩蕩殺來並無阻礙。看看將近牟駝崗,隻見斡離不營寨裏燈火照耀,歡笑弦管之聲由半空裏傳出。姚平仲一馬當先橫刀大喝道”兒郎們都隨我來,先捉了斡離不報功。”這萬餘士兵都隨姚平仲向金兵營寨衝去。那金兵營寨卻不見有甚動作。姚平仲以為金兵不曾準備,正好猛攻他的中堅,忽然營寨裏放出幾聲號炮,接著那寨牆上萬支飛箭象暴雨般射來。姚平仲人馬紛紛倒地,他自己右臂也中了一箭。姚平仲將箭拔了,依然揮動大刀督率隊伍進攻。但那金營的箭隻管陸續射來,姚軍連續反撲三次都被箭雨擋了回來。姚平仲到了此時方知金兵已有準備,原來所定計劃都行不得。姚平仲橫刀躍馬撞殺一陣,最後隻帶了七八騎落荒而走。
這時新月沉山,滿天疏星寥落,落月餘光反映了半邊天,尚有半邊天翻著魚肚色。回頭看那北郊,紅光照映了半邊天腳,正是戰後餘火兀自未熄。這時一位裨將在馬上道”勝敗乃軍家常事。我軍潰敗下來多走西郊,統製回去收拾起來還可以集合六七千人。與勤王之師會合作戰,再立功績也不為晚。”姚平仲道”我曾在官家麵前誇下海口,要活捉斡離不,迎回肅王殿下,於今大敗還是小事。那斡離不被我攪亂一夜如何不與我朝為難,縱然聖上寬容我,我又有何目見那種師道老兒。說著回頭看那東京城,一片浩浩大影鋪展在平原上。因在馬上欠身道”臣萬死不足以報陛下,隻有永遠埋名宇宙了!你等隨我作戰並無罪過,可以去見老種求他收容。我便去也。”說著一抖韁繩,坐騎四蹄掀起便向南陽大道飛奔而去。這隨從將校料是追挽不及,隻得由他逃去。
姚平仲來到青城山,度采藥者不能至,乃將乘馬放走,自己得石穴以居。朝廷屢下詔求之,弗得也。至於淳熙年間始出,紫髯鬱然長數尺,其行速若奔馬。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