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宋恭帝母子出家

字數:5054   加入書籤

A+A-




    五代群英!
    卻說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經過多次戰鬥,人困馬乏,饑腸轆轆。忽必烈猛地想起家鄉的來肴——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火夫宰羊割肉時,探馬突然氣喘籲籲地飛奔進帳稟告敵軍大隊人馬追趕而來,離此僅有十裏路。但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麵下令部隊開拔,一麵喊著“羊肉!羊肉!清燉羊肉當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來讓主帥吃,怎麽辦呢?這時隻見主帥大步向火灶走來,廚師知道他性情暴躁,於是急中生智,飛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裏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撤上細鹽、蔥花和薑末,雙手捧給剛來到灶旁的大帥。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進口中,接連幾碗之後,他揮手擲碗,翻身上馬,英勇地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生擒敵將。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戰前吃的那道羊肉片。這回廚師精選了優質綿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腦”嫩肉,切成均勻的薄片,再配上麻醬、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種左料,涮後鮮嫩可口,將帥們吃後讚不絕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顏開。廚師忙上前說道“此來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一邊涮著羊肉片,一邊笑著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眾位將軍以為如何?”從此,涮羊肉成了宮廷佳肴。
    元軍南下逼近臨安,文天祥召集幕僚開會商討對策,文天祥道“事已窘迫,如之奈何?”座下一人康慨應對“一團血”,文天祥問他“什麽意思?”“相公既死,我們也不獨活,大家共赴國難”。
    文天祥笑了,他講了一個故事過去有個叫劉玉川的人,愛上了一位名妓,兩人情意綿綿,海誓山盟白頭到老。這位名妓閉門謝客,一門心思放在劉哥身上。後來劉哥及第拜官,名妓認為劉哥必定會帶上自己一同赴任。不想劉哥擔心影響不好,就忽悠她說,紀委規定不能攜帶家屬,你我情深意切,既然不能長相廝守,我願意和你共赴黃泉。名妓說好。劉玉川馬上置辦了毒酒。信誓旦旦地說,感情深一口悶,你先來吧。小三接過毒酒一飲而盡,再看劉哥時他跑得比兔子還快。小三殉情而死,而他卻心滿意足地赴任去了。
    文天祥講這個故事,是不相信個個都會言行一致。果然,跟隨文天祥轉戰南北顛沛流離的幕僚一共有七人,這些人有的望風而逃,有的死於亂兵之中,還有的投降元軍了。文天祥兵敗被執後,讓手下一個叫孫禮的人攜帶詩書告別詩友,並給他家裏報個信,不曾想孫禮苟且偷生不辭而別。隻有一個叫劉榮的人不離不棄,甘冒斧铖一直陪伴在左右。
    經過魯港之役,南宋部隊損失慘重,士氣嚴重受挫。伯顏繼續沿江東下,德右元年十月,元軍自建康分三路向臨安挺進。伯顏親率中軍進攻常州。常州地處交通要道,扼守臨安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伯顏在此投入了20萬軍隊,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陳炤等奮勇抵抗。伯顏驅使城外居民運土填充護城河,甚至將運土百姓也用作堆砌材料,最終築成環城堤防。十一月十八日,元軍總攻,兩天後常州城被攻破,元軍進行了野蠻的大屠殺,上萬人被害,隻有為數不多的人幸免於難。常州大屠殺產生了蒙古入侵者所希望的震懾作用,隨後,當元軍逼近時,平江守將未經接戰便獻城投降。
    隨著蒙古鐵騎的逼近,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為保身家性命,帶頭逃跑。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簽書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簽書樞密院事倪普等人,竟暗中指使禦史台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禦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謝太後下詔說“我大宋朝建國三百餘年來,對士大夫從來以禮相待。現在我與繼位的新君遭蒙多難,你們這些大小臣子不見有一人一語號召救國。內有官僚叛離,外有郡守、縣令棄印丟城,耳目之司不能為我糾擊,二三執政又不能倡率群工,竟然內外合謀,接踵宵遁。平日讀聖賢書,所許謂何!卻於此時作此舉措,生何麵目對人,死何以見先帝!”然而,太後的譴責在蒙古鐵騎的威脅之下顯得如此蒼白無力,根本不能激起內外官員為宋室而戰的信心。德右二年正月短暫的休戰後,僅有6名官員出現在朝堂上。官員的逃跑瓦解了軍心、民心,使宋王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擅權誤國的賈似道被殺,此時朝廷如果能夠振作起來,任用賢臣,局勢或許還可以扭轉。但恰恰此時,朝廷卻犯下另一個嚴重的錯誤,即任命陳宜中為相。在陳宜中的主持下,宋朝終於陷入萬劫不覆的深淵。陳宜中是一個狂妄自大、欺世盜名的兩麵派,慣於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調言辭,譴責任何妥協退讓的主張和行為。統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提出遷都建議,他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家中殺害。
    陳宜中長期通過這種嘩眾取寵的表演和豪言壯語來獲得權勢,提高自己的威望,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優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德右元年春夏之交,戰事最為激烈的時候,朝野內外紛紛要求他親往前線督戰,他卻猶豫畏縮不肯出城。顯而易見,陳宜中不可能為宋朝冒生命危險。七月份,他離開臨安,逃到了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要求朝廷在這一地區給他安排職務。他拒絕朝廷派來請他回朝的命令,太皇太後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在他母親的幹預下,陳宜中回到都城任職。太學生對陳宜中的逃跑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抨擊,指責他畏首畏尾、膽小怕事,是一個言過其實的兩麵派。
    陳宜中當國,行事搖擺不定,徘回在和與戰之間,不能作出決斷。德右元年年底,局勢在他主持之下,朝著越來越不利於宋朝的方向發展,除了徹底投降以外,已沒有其他回旋餘地。文天祥、張世傑提出遷都到東南部地區,以圖背水一戰,膽小的陳宜中否決了這項提議,一意求和。德右二年正月十八日,謝太後派大臣楊應奎向元軍獻上降表和傳國玉璽,哀乞伯顏念上天好生之德,對宋朝皇室從寬處理。元朝要求與宰相麵對麵會談,陳宜中被這種要求嚇破了膽,便再一次拋棄太後和年幼的皇帝,於當天夜裏逃離臨安。
    陳宜中逃走後,蒙古鐵騎已兵臨城下,局麵已無可挽回。謝太後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蒙古軍營談判。文天祥正氣凜然,被伯顏扣留,謝太後又派賈餘慶出使。
    二月初五,臨安皇城裏舉行了受降儀式,趙顯宣布正式退位。三月二日,伯顏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臨安。元世祖下達詔書,要伯顏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見,趙顯同母親全氏和少數侍從離開臨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謝太後因有病在身,並未同行,但不久也在元軍的逼迫下啟程北上。
    趙顯到了北京,忽必烈很快召見了他,封他為瀛國公。全皇後、謝太皇太後都封了爵位,基本上都得到了較好的安置。南宋不同於金國。蒙古人對南宋並沒有直接的仇恨,金國被蒙古所滅後,完顏皇家宗室被全部殺死,一個也沒留。
    趙顯和他的母親在北京雖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處處被監視著,時刻得不到自由。
    可以肯定,在北京的幽禁生活是枯燥而單調的。而趙顯被俘後的曆史記載又十分的少,隻有些零零散散。據記載,1282年,趙顯已經12歲,從北京被遣送到上都開平生活了6年。1288年,忽必烈“賜瀛國公趙顯鈔百錠”。
    忽必烈忽然不打算再養著他們娘倆了,為他們找了個“有前途”的職業瀛國公趙顯學佛法於土番,全皇後出家為尼。一對母子都被安排出家,從此骨肉分離,天涯各自。
    趙顯出家學佛的地方是土番,即西藏。其後漢文史籍再也沒有了記錄,但在藏文材料中偶有蹤跡。趙顯十九歲到西藏喇嘛廟裏出家,得法號“合尊”,皇天不負有心人,不數年,趙顯在藏佛界嶄露頭角,成為把漢文佛典譯成藏文的翻譯家,並且還擔任過薩迦大寺的總持,成為當時西藏的佛學大師。
    公元1323年,宋恭帝才結束了他的喇嘛生活,也結束了他47年的俘虜生活,這一年他54歲了。算下來,他在西藏定居了35年,其間再也沒有踏入過中原那片魂牽夢繞的江南故鄉!
    三十五個春夏秋冬,在混合著雪水的清甜和酥油的暗香的土石寺院裏,在星月流逝不見異同的誦經日程裏,故國的回憶是否會偶爾襲上心頭?是否一如當年李後主憑欄小樓“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悵然瀟涼?是否一如先祖宋徽宗趙佶在五國城獨覆冰雪“踏花歸去馬蹄香”之暗然追憶?當年幽禁李後主的宋太祖宋太宗可曾料到他們的子孫竟然也有此歸宿?一個在北海風霜,一個在西藏誦經?莫不是冥冥中李後主的刻意之為?高山峻嶺的喇嘛寺廟裏,席地端坐的僧侶,可知當年西湖的荷葉,臨安的梅花?可知在哪一座寺院的油燈下撚動佛珠的母親,是不是真的被青藏高原的寒風吹散不知去向了呢?
    有個傳說,朱元章成立明朝後,供奉曆代皇帝時,一直納悶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的像,怎麽看都象個漢人,和宋恭帝趙顯長得相似。
    元順帝的母親曾經去過西藏,呆了幾個月,與趙顯討教過佛學典章。後來有了身孕。
    這時元明帝被元泰帝派到基層體驗生活,這個基層就是西藏,元明帝有次到寺廟遊玩,偶然和一個美麗的女子不期而遇,這個女子就是合尊大師的枕邊人。元明帝執意要將女子帶回府中,女子進府不久生下了一個男孩。
    元泰帝死後,元明帝繼承皇位,又一場宮鬥之後,他從西藏帶回來的小王子成了元順帝。元順帝的畫像和宋恭帝的畫像除了服飾和背景不同之外,麵容和長相就好像複製粘貼一般,絲毫不差,不差絲毫。天上的星星不說話,但是屬於趙家的那些星座都在捂著嘴直樂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當時元文宗曾昭告天下,稱元順帝並非元明宗之子。
    元順帝被趕出大都以後,朱元章遣使招降他,順帝作《答明主》一首,詩曰
    金陵使者渡江來,
    萬裏風煙一道開。
    王氣有時還自息,
    聖恩無處不昭回。
    信知海內歸明主,
    亦喜江南有俊才。
    歸去誠心煩為說,
    春風先到鳳凰台。
    後來朱元章就讓元順帝存於大漠,並不打算剿滅他。
    更加可笑的是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洪吉喇氏,後來被朱元章立為貴妃,當時她已懷了元順帝的遺腹子,也就是朱棣。朱棣後來搶了建文帝的皇位。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朱棣就是元順帝的兒子,趙顯的孫子。以後天下又是趙家的了。
    野史曆來備受爭議,不過仔細看,元順帝還真像宋帝,朱棣也象元順帝。如果是真的,朱元章逐鹿天下,原來也不過是為人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