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拳名逍遙

字數:2832   加入書籤

A+A-


    nbsp;   洛小川突破成為宗師和其他人不同,別人突破宗師之境是因為領悟出了【拳意合一】玄妙將自己的一身所學融會貫通才修成了化勁,但洛小川卻不是這樣。他的突破並不是心境到了帶動拳術突破至【拳意合一】之境,而是他的實力和精神力量達到了一個臨界點讓他無法壓製自己的實力,直接以自己憧憬的逍遙自在突破了宗師之境,因此直到現在洛小川還未和正常宗師一樣修成自己的拳意。

    不過這也是必然的,普通宗師哪怕是化勁大成氣力也很難超過五千斤,甚至差一點兒的最多氣力也就三千斤左右。然而洛小川呢,尚未突破至易筋之境就已經身懷三象之力,如今突破易筋之境一身力氣達到了四象不過的程度,足以與古時飛龍一較長短了。別人凝聚不了拳意是因為底蘊不足,而洛小川無法凝聚拳意是因為他的底蘊實在是太強了,甚至找不出一種拳意能夠承載他的力量,洛小川曾經試過以太極、形意、八卦、八極等華夏聞名的拳術凝聚自己的拳意,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不是這些拳術的拳意不強,而是以洛小川對這些拳術的感悟還未達到可以承載自己一身可怕根基的地步。

    洛小川若想突破就必須要凝聚出一種可以承載自己一身力量的拳意,並且這種拳意可以鎮壓身體內一種種拳意雛形。不然要麽這道拳意被自己浩瀚得到氣血之力崩碎,要麽被洛小川體內一大堆的拳意雛形撕裂。可以說洛小川現在遇到的難題,比起他單槍匹馬打入京城再跑到皇宮大內刺殺康熙皇帝都要困難,因為他此時對手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

    洛小川雖然紈絝,卻也是一個特別固執的人,在心性上洛小川有著成功者才有得到堅毅,一旦自己認定的事情哪怕是錯的也會堅持到底,既然以逍遙自在成立自己的武道,那就沒有什麽可以阻止他凝聚自己的拳意。

    洛小川在【黑風寨】的廣場上開支練拳,一遍遍地將自己所學的武功演練一番,一連好幾個時辰洛小川都沒有停下來。

    洛小川一身所學太過駁雜,各門各派拳術都有所涉獵,加上祖傳的拳法,光是上乘功夫就多達十幾種,其餘功夫加起來也有二十來種,多達三十多種拳術的拳意雛形要想融會貫通談何容易。最為可怕的是這些拳意之中涉獵很多種哲學思想,甚至包括道家、佛家、兵家三大學說思想,可以說要想融合這些拳意不亞於和佛家、道家、兵家的學說思想進行一場碰撞。

    佛家子老子化胡之後進入中土,始於漢而盛於唐,自唐代之後雖多有波折卻始終穩穩占據一席之地,將道門都打壓了下去,雖然是域外教門,但是學說思想格局很大,每一位佛門高僧從佛法之中悟出大智慧,因此佛門人才輩出、長盛不衰。佛門以佛法導人向善,佛門高僧佛法有成,一舉一動皆有莫名的氣質,可以導人心中向善、向佛,雖然佛門教義有悖於天理倫常,但在百姓之中聲望卻是遠超諸子百家。

    道家是諸子百家之中的六大顯學之一,道家聖人老子和莊子的學說理念源遠流長。老子清靜無為超然於世,莊子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遙自得入世而出世,千百年來地位無可撼動。道家雖然入世但最終目的卻是為了出世,遊曆天下、紅塵煉心,但最終卻是要在塵世之中悟道,爭得成仙之機。有道高真時而出山輔助明主平定亂世,時而入大劫之中斬妖除魔,待大功告成之時卻是不留戀人間虛名富貴回山潛修,其道德、品性讓人敬仰。

    兵家是諸子百家顯學之一,與法家、墨家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卻與儒家的教義相悖。亂世之時兵家鋒芒無人可出其右,但盛世之時卻是無人問津,甚至屢屢遭人打壓,其中打壓最狠最積極的就是儒家。兵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兵家的大將鎮守四方疆域,所謂諸子百家都沒有生存的土壤。哪怕是再昏庸的君主也不會將兵家將領全部處死,但是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在天下平定之後也的確是君主的心腹大患。因此兵家雖然屢屢被打壓,但卻從未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兵家就會以其赫赫戰功重興於世。兵家主殺伐,核心在於【以戰止戈】,兵家學說認為人性貪婪、散漫、欺軟怕硬,對內,要以嚴格的法度約束士兵,以軍紀和軍陣約束士兵言行,達到令行禁止、戰無不勝的目的;對外,要以強勢的態度壓迫敵人,和平不是在桌子上彈出來的,而是用刀槍打出來的,隻要將敵人殺得血流成河、屍骨成山,敵人自然心存畏懼不敢來犯。因此兵家武學全都是簡單、果斷、狠辣、迅猛,不以招式精巧取勝而是以大勢壓迫敵人。

    佛家、道家、兵家三種學說都是經過曆史考驗留下的精粹,每一種不論是格局還是理念都是近乎真理。不過三家學說的思想都不適合洛小川,佛家教義禁人倫、亂綱常,加上洛小川和佛門有梁子在,以佛家為自己的核心思想是想都別想,若是將來有人滅佛,那八成會是洛小川;道家的入世之道最符合洛小川的逍遙心境,可是道家入世是為了出世,而洛小川並不向往超然物外的日子,反倒是喜歡在紅塵之中打滾。人生百態世事無常,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等著自己,洛小川可不想跑去深山之中靜修,沒有了樂趣就算是成仙也沒有什麽意思;兵家的風格洛小川很喜歡,武學狠辣非常、殺伐果斷,這種對待敵人的態度洛小川十分欣賞,而且嚴於律己的嚴謹態度也很讓洛小川欽佩,隻不過要洛小川給自己設下那麽多條條框框還是算了吧。

    洛小川每一次練拳都是對一身所學的整理,逍遙自在就是洛小川的心境,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殺敵時不手軟,洛小川以莊子的【逍遙遊】和兵家【公孫兵法】的理念為核心,終於整合出了屬於自己的拳意,這道拳意融合兵家和道家的劍意拳意將和自己有仇的佛門拳意狠狠踩在腳下碾碎,在這拳意剛剛成型的時候洛小川就感到念頭通達,心境修為達到了更高的層次,距離大宗師【知行合一】的境界更近了一步。

    拳意有了,拳術自然也有了,洛小川以三十來門拳術推演自己的拳術,以自己的拳意駕馭自己的拳術,卻是發現自己的拳意似乎並不需要拳術套來闡述,因為逍遙就是不拘於規則限製,任何一招一式隻要不拘一格、不約束自己就是逍遙自在的,這就是洛小川的拳術【逍遙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