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落子無悔

字數:5887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姚氏果真帶著子女們回來了,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兒要帶了丈夫子女回娘家拜年,可如今姚氏也是有兒有女的,到了初三便不得不回來了。去的時候烏泱泱帶了大包小包好些東西,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也有不少。

    聽說了這件事情,卻沒有為難楊曉敏,隻抿了一口茶,不大在意地說道:“既是世子爺做的主,便給楊氏送幾個人過去,由她挑選,也算是補償她。”

    馬媽媽聽了,直言夫人慈惠。二姑娘坐在姚氏身邊,她如今越發的有大家風範,姚氏看得心裏滿意,總歸是記得過了元宵,五姑娘便要入宮的,五姑娘與自家親生的二姑娘不同。

    二姑娘是親生女兒,哪有個不好的?況且她是個懂事的,可是五姑娘到底還是隔房的,既然巴望著她日後有出息的時候念著舊情,姚氏待她要更加不同一些。

    想著便問女兒:“你五妹妹那邊可去瞧過了?”二姑娘笑得溫婉,“大年吃多了油膩的,女兒給五妹妹的吃食挑素淨精細的,倒是瞧著她多吃了一些。”

    馬媽媽心道二姑娘過門是敏王妃,五姑娘將來卻是聖人的妃子,比著輩分還是二姑娘的庶母,真真是亂了套,也不知上頭是如何想的。

    總歸是聖旨下來了,老爺夫人們沒說什麽,她們這些下人更不敢說,前兒她聽見一個下人嚼舌根兒就說起了這件事情,叫她威嚴的訓斥了幾句。

    姚氏點了點頭,這個時候下人進來說三夫人想要趁著這天氣好,搬出去。

    這次卻再沒有難聽的話,姚氏也懶得再看見她,空出來的院子還能做些旁的,巴不得她早些住出去,如今也算是撕破臉皮了,隻寧氏是個皮厚的,她卻不是。

    寧氏身邊的聶媽媽一臉為難,姚氏看都沒有再看一眼,隻馬媽媽眼觀鼻,鼻觀心的,總歸都是下人,多嘴一句:“聶媽媽可還有事兒?今個兒是大姑奶奶回門的日子,若是聶媽媽無事,我們夫人累了兩日,怕是要去歇息。”

    聶媽媽也不是個傻的,知道馬媽媽這是變著法兒的幫著她呢,原本也沒有甚事兒,隻是六姑娘受了罰,寧氏如今不敢跟姚氏對著幹,卻想著五姑娘再如何也是她們三房的姑娘,想要爭取爭取。

    若是能把五姑娘跟殷氏一起帶出去,到時候捏圓捏扁還不是她一句話?寧氏聽信了六姑娘發脾氣說的氣話,便真以為姚氏會答應她這樣的事情。

    就連聶媽媽都知道,大夫人費盡心機的幫助殷氏母女,這五姑娘不可能傻乎乎的隻以為大伯娘是個好的,偏生三夫人母女隻為了出氣,她也不敢勸,隻好跑腿來受氣。“我們夫人問了,五姑娘那邊是否也跟著出去?”

    說著不由訕訕笑了兩聲,“好容易咱們五姑娘是個出息的,我們夫人覺得五姑娘日後入了宮,自然不能在三老爺跟前兒盡孝,如今三房要出去,自是要帶在身邊親近親近。”

    心裏卻明白,甚個親近,不折騰就不錯了。

    姚氏抬起頭,那聶媽媽雖說嘴裏說著好聽的話,卻不敢抬起頭來看姚氏那逼人的眼神。

    隻覺得這位大夫人果真是定國公的大小姐,氣勢逼人,斷然不是他們夫人能比的。背後汗涔涔的,若不是冬日裏穿得多,怕是要浸濕了。

    姚氏雖然氣寧氏不長進,卻也不會跟個下人置氣,對馬媽媽使了一個眼色,馬媽媽立即會意,笑著說道:“五姑娘雖是三房的姑娘,可如今就要入宮了,說出來也是咱們鎮南侯府出來的姑娘,我們夫人的意思是還是不動罷了,五姑娘如今身子精貴,不敢隨意挪動。若是傳到上頭的耳朵裏麵,還以為咱們鎮南侯府不敬聖人呢。”

    聶媽媽不過是個尋常婦人,寧氏在這鎮南侯府本就伏低做小,她也就在三房一幹下人麵前才稍微有些臉麵。

    知道馬媽媽跟她說這樣的話已經是抬舉了,嚇得連頭都不敢抬,更遑說要與聖人做對了。卻聽見一聲嗤笑,竟然是二姑娘發出來的,更恨不能把頭都邁進地裏去。

    聶媽媽明知道此次不會如願,也早就做好了準備,譴走了這聶媽媽,姚氏饒有興趣的問女兒,“你方才那聲嗤笑,分明是意有所指?”

    二姑娘抿著唇笑得十分溫婉,仿佛方才那一聲嗤笑不是她發出來的似的,“不過是白笑一句罷了。”

    姚氏望著女兒那與自己相似的眉眼兒,想著她九月要嫁到敏王府,心裏不由有些舍不得,縱然不是往後見不到麵,可到底往後再見麵也是君臣了。敏王殿下縱然不是聖上鍾愛的帝子,可也是天家。

    將來五姑娘入了宮,總歸是能走到一處,若是五姑娘是個爭氣的,姐妹兩人也有個照應,再加上五姑娘對她也投了誠,姚氏如今要想保住她還是十分便(bian)宜的。

    寧氏那邊得到消息,不敢發作,隻好灰頭土臉的卷了東西就出了府,雖說是初三便這般大費周章的搬家,總歸是有些不好看,因而三房是從小門出去的,最令寧氏咬牙切齒的是,姚氏竟然找了人來盯著他們。

    如今寧氏就算是再傻也看清楚了,姚氏是跟她徹底翻臉了。但是不得不說被姚氏這一激,寧氏原本想好的將這幾個院子裏能帶走的都卷走的心思倒是不得不放下了。心裏縱然是恨姚氏不近人情,也沒有辦法。

    這事兒傳到了楊曉敏的耳朵裏,卻聽出了別樣的心思。這個寧氏到了要出府了還想著膈應夫人哩。

    這大過年的闔家都是團聚的,可她偏生這個時候要出去分家單過,曉得她脾性的知道是她做錯了事情,被罰了之後惱羞成怒自家搬出去。

    不知道的還以為姚氏這位大嫂不慈,大過年了還要把庶弟一家攆出去。可是楊曉敏也知道落子無悔的道理。這寧氏竟然敢擰著性子跟姚氏作對,說出來的話即便是她想反悔姚氏也不會再縱容她。

    還真是活該。因此楊曉敏對她真真是半分同情都沒有。

    去了一個王婆子,這次選進來的婆子姓章,原先是在外院伺候湯水的,整的一手好廚藝,之前紅絡便是外廚房的燒火丫頭,楊曉敏也是特意選的,姚氏的眼光雪亮,這一次秦進燁為了柳氏責罰了她院子裏的人,想必姚氏心裏又不舒坦了,因而對楊曉敏倒是有些縱容起來。

    要不然以她的身份,即便是外廚房伺候湯水也不可能到她院子裏做個粗使的守門婆子。這章婆子雖說是從外院進了內院屬於上進了的,可到底是大材小用了。

    楊曉敏有心抬舉她,雖說是明麵上看門的粗使婆子,卻把小廚房的職位也交給了她。她這閣樓原先沒有小廚房,隻是當初分院子的時候原身楊曉敏的運氣好。

    她的身份不顯,人也不會討巧,因此住在偏遠一些,因而才僥幸有了小廚房。旁的姨娘也就是柳氏才有。便是先前懷孕的許氏先前居住的地方也是沒有小廚房的。

    她見那章婆子一臉討好,麵色卻和善,隻覺得是個會察言觀色的,對她更是親近了一些,能夠察言觀色,至少不是個蠢人。

    她楊曉敏如今縱然不精貴,可也不希望身邊盡是一些蠢人,若是她想要渾渾噩噩的在這侯府過一輩子那便罷了,可是她是要出去的,自然不能叫身邊的人壞了事兒。那章婆子剛一下去,就跟紅絡兩個人說上話兒了。

    紅絡來這舒雲閣的時間長一些,難免多說幾句,她執著章婆子的說:“章媽媽早年待奴婢好,奴婢一直記在心裏,如今咱們又到一處,自然是小心伺候主子,若是咱們主子好了,咱們自然好。”

    章婆子心中一愣,紅絡這丫頭一向有些心眼兒,如今進了這個楊姨娘的院子就被楊姨娘給收服了,足以見得這個楊姨娘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這般無害良善的。隻不過作為一個奴才,忠心那是必要的。隻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這個丫頭也不是一味死忠的,倒是可以套一套話,章婆子頓時抓緊了紅絡的手,“老婆子我早些時間看姑娘就知道是個有造化的,果真如今跟了楊姨娘身邊成了個一等的,縱然沒有夫人們體麵,可咱世子爺情況要不同一些。”說著頓了一頓。

    紅絡眼珠子一轉,就知道這章婆子說的是什麽意思,這是隱晦的說世子爺寵愛粉頭兒,這些個姨娘相比而來那就顯得個個精貴了,世子夫人又是個沒用的,如今闔府上下哪個不看著笑話兒?

    若不是齊府體麵,單是一條善妒無子便要把人休出門去,因而即便是個姨娘,將來若是生個一子半女下來,也算是個依靠了。果真就聽章婆子說道:“老奴這把老骨頭日後就要靠紅絡姑娘了。”

    “媽媽說的是哪裏話?咱們原本就在一處,我哪有不想媽媽好的道理?”紅絡笑著跟她打著太極。

    即便是要為姨娘將章婆子拉攏過來。可紅絡知道這個章婆子有個毛病,那就是愛財,若沒有實在的好處,如今好話說盡都是白說,不過好聽的話誰不喜歡?因此她也跟不要錢兒似的跟章婆子你推我搡起來。

    章婆子見紅絡柴鹽不進,暗道當初看走眼兒了,這個丫頭竟然有這番城府,隻不過太極也打得差不多了,她畢竟是新來初到,便湊在紅絡耳根悄悄說道:“既是姑娘客氣,老婆子我也倚老賣老一次,姨娘平日裏都喜歡甚些吃食?可有忌口的?”

    楊曉敏如今安排她一並管著吃食,她知道自己一乃是新來的,聽說原先那個王婆子就有些拎不清,二來她不僅管著門還要管著吃食。

    她雖然一直在外門,但是也聽說過這位楊姨娘喜動手,素來愛折騰,這樣的人多半也愛挑食,一時之間心裏特忐忑起來。

    紅絡咯咯笑了起來,“瞧把媽媽給緊張的,我們家姨娘素來喜歡擺弄些稀罕玩意兒,若是有各地的小吃食甚的她就會喜歡,不拘著多麽精細,家常就行。”

    “紅絡姑娘這般一說,老婆子我就放心了。”紅絡跟章婆子這一番說話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楊曉敏。

    如今紅絡一心歸附,比起章婆子一個新來的,她自然向著楊曉敏,一一都說了,還順帶說了章婆子那毛病。楊曉敏沒有想到這個章婆子看著是一張慈善臉,卻是個貪財的。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沉吟片刻,便說道:“既是個愛財的,那便先給些好處,不過她如今才來,一沒功勞,二沒苦勞,就說是我給舒雲閣的眾人的喜錢罷。一人賞一百個錢兒。”

    “是。”紅絡立即歡天喜地的下去了,一百個錢兒擱一個粗使的丫鬟那可是一個月的月錢兒,雖然不多,卻已經是不錯了。

    果真到了晚間,小廚房就立即多了些花樣,送了一道炸的脆脆的春卷兒,裏頭的料也放得足足的,香菇絲兒,蘿卜絲兒,春筍兒還有豆芽兒菜兒,入口鮮香,爽脆。卻不顯十分油膩,做的既家常又精細。

    這倒是叫楊曉敏有些意外,原本以為這章婆子隻是一個外廚房的婆子,縱然是再精細也不過是掌管著闔府下人們跟姨娘們的吃食,精細不到哪裏去,如今看來倒是她錯了。

    這些個下人們哪個不是求著上進的,既是主子想,她們就能琢磨著給你弄上來。遑論楊曉敏如今隻算是半個主子,若是夫人亦或是侯爺想吃龍肝兒鳳膽兒想必他們都能給琢磨出來。

    楊曉敏再一次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所深深歎服。畢竟她前世隻是個吃貨,要真動起手來,一次兩次還成,糕點神馬的有著實驗室的經驗,精細控量,一抓一個準兒,可要是真叫她做個廚娘,成天的琢磨,她也不過是白拿著前人的智慧罷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