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有悲歡離合
字數:6613 加入書籤
人家根本就不是王氏,那王家的宅子跟他們秦家也根本就沒有關係,如果說這個楊氏一直霸占著王家的宅子的話,他們秦家還可以借機生事兒。
可是人家偏偏就把宅子還給了王家的族人。這讓他們就是想要鬧事都鬧不出來,秦海跟翁氏不愧為母子,兩人心肝兒疼得都要裂開了。
這偌大的王家的宅子跟他們再也沒有關係了。因為秦江死了,王氏也死了,這房子成為了王家族人的了。
那麽跟他們當然就沒有關係了。若是王氏還活著他們還可以仗著王氏是秦江他媳婦兒,時不時地來鬧鬧事兒撒撒潑。
可是現在人家根本就不是王氏,他們又有什麽立場找上門來?而且孩子也不是秦江的,他們就更沒有理由帶走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這個楊氏還是新任鎮長的親妹妹。而且那個小白臉兒,竟然是鎮南侯府的公子。
話說他們這些有權有勢的公子哥兒去哪裏玩兒不好?居然非要跑到這犄角旮旯裏麵來逗他們玩兒?是不是太悠閑了?
秦海的麵色極其的難看。可是也不得不無奈的離開了。因為楊秉仁的關係,隻要還在康平鎮,他們就不敢來找楊曉敏的麻煩了。
可以說這個王氏的身份一直是壓著楊曉敏的一個枷鎖,現在終於能夠解開這個枷鎖了,而她跟秦進燁也正式成為了夫婦。
她又有什麽好煩惱的呢?現在鋪子的事情就交給了秦進燁和蕭銘易。因為她已經不是王氏,蕭銘易本來就不是真正的王大郎,自然也就一筆帶過了,新的身份是路上救過楊曉敏的人,楊曉敏已經認作了義兄。
楊家人對他十分的客氣,在他跟紅絡成親的時候送了豐厚的禮物。隻是楊曉敏想著,如果他們知道當初那個劫持自己的就是蕭銘易的話,不知道會怎麽想。
但是這件事情楊曉敏覺得她一定會一輩子把它留在心裏,誰也不會知道,當初劫持自己的就是眼前這位義兄。
楊曉敏極力邀請楊母還有幾個弟弟妹妹都住到自己的莊子裏麵來,可是楊母卻說什麽都不願意。
最後隻讓妹妹楊曉淑跟在楊曉敏的身邊,而她自己也時常來看望楊曉敏。楊秉恭跟楊秉禮兄弟兩人則上了學堂,一天到晚都不在家。
楊曉敏的外甥毛毛現在由楊母帶著,嫂子汪氏操持家務。也正因為如此,楊曉敏也沒有強求。
楊曉敏隻覺得現在歲月靜好,一家團聚了。她隻想安安穩穩的把豆豆跟豆包撫養長大,這一世也算是圖個安穩日子了。
可是人有悲歡離合,分離的日子總是有的。蕭銘易在跟紅絡成親半年之後有了身孕,蕭銘易想帶著紅絡進京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楊曉敏十分舍不得,可是紅絡卻覺得自己過了門了,卻不拜見公婆是為不孝,堅持要跟蕭銘易進京。
可是楊曉敏總覺得這件事情不會那麽簡單,蕭銘易的身世十分複雜,楊曉敏雖然不願意紅絡牽扯進去。
可是畢竟是她自己的選擇,望著她一臉幸福的模樣,楊曉敏張開的嘴巴又合了起來。罷了,各人自有各人的因緣際會,既然紅絡選擇了蕭銘易,那麽她就勢必要去承受一些東西。
楊曉敏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十分理智的人,即便是知道前路一片坎坷,隻要是自己選擇了,她就絕不後悔。
不管是當初離開侯府的選擇也好,還是重新選擇秦進燁,跟他成親也罷。這都是她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就算是錯了,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既然選擇了,那麽她勢必要學會承受一些選擇的後果。同理,既然紅絡選擇了蕭銘易,那麽她勢必也要學會接受蕭銘易的一切。
並且也要接受蕭銘易身上的一些擔子。楊曉敏是支持她的。不過法外尚且容情,紅絡現在懷有身孕。楊曉敏的意見是先留在康平鎮。
可是紅絡自己卻說“我知道師父是為了我好,可是我既然選擇了他,我就要與他同生共死。”
楊曉敏看了她良久,這歎了一口氣說道“看來他什麽都跟你說了。你自己既然選擇了,那麽我就什麽都不說了。”
說著緊緊握住了紅絡的手,紅絡也握緊了她的手,仿佛是將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她一般。紅絡低頭望著自己的肚子。
雖然不奢望跟師父一樣一舉生下雙生子。可是既然是她心愛之人的孩子,那麽不管將來她要生活在什麽樣的環境裏麵,她都要保護好他。
送走紅絡跟蕭銘易的這一天天色灰茫茫一片,似乎也在訴說著離情。不過誰都沒有提難過的事情。楊曉敏知道若是她當麵提出來,蕭銘易夫婦必然會拒絕她,所以她偷偷的在紅絡的包裹的塞了一千兩銀票。
錢雖然不多,可是他們此行到處都要用錢,也算是她的一片心意。等他們發現的時候他們早就已經走遠了。
到時候就拒絕不了了。等紅絡跟蕭銘易看到楊曉敏的這筆銀子的時候果然都快要到京城了。
因為紅絡有身子,因此他們走的很慢,畢竟這一次並不是因為急事去京城的。而是為了祭拜當初埋骨在京城的父母兄弟。
並且蕭銘易也想趁著此次京城權力中心的動蕩,趁機自薦,若是有機會,尋得好的門路就不愁將來自家的情況不會翻案。
他要自己這一家一百多口人報仇,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地下能不受這不白之冤。夫妻兩人決定這件事情完成了之後再回到康平鎮去過平凡的日子。
一年之後,勤文帝駕崩,走的十分突然,勤文帝的諸子為了那個位置,還有後妃們也進行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搏鬥。
眾多勢力受到了波及,京城那邊傳話來,讓秦進燁老實在康平鎮待著,不要理會京城的風波。
可是鎮南侯府似乎涉及到了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成為了眾多勢力的抨擊,鬥爭進入了白熱化。
秦進燁作為鎮南侯的兒子,雖然對自己的父母諸多怨念,可是當自己的父母真正的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不可能真的做到無動於衷。一點反應都沒有。
這樣的話也實在是太冷血,太不是一個男人了!秦進燁首先是一個男人,是兒子,同時他現在也是心愛之人的丈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其中兩個孩子是心愛之人為他所生,更是他的心頭寶。
他不想離開楊曉敏,也不想離開孩子。可是首先他是一個男人,要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他才能夠成為好丈夫好父親。
因此他隻得忍痛離開心愛的妻子跟孩子。楊曉敏縱然十分的不舍。甚至她很想說讓秦進燁拋下京城的一切,自私的讓他隻守著他們母子三人。
可是理智告訴楊曉敏,她愛的秦進燁不是這樣的人,如果說秦進燁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楊曉敏一定會對其十分的鄙夷,根本就不會愛上這樣的他。
秦進燁在楊曉敏心中最為可貴的一點大概就是有一顆赤子之心了吧。哪怕是當年為了柳氏,冒天下之大不韙。敢作敢當,從來都不否認自己所做的所有的混賬事兒。
但是他也勇於去改變,卻承擔,這樣的男人讓她對他心動不已,縱然是有些小幼稚,可是在楊曉敏眼裏,他更多的是可愛。
既然因為他是這樣的一個人才愛他,那麽現在他為了自己的家人要回到京城,回到權力爭奪的忠心去。楊曉敏也不應該阻止。
甚至她還要鼓勵他。秦進燁走後,楊曉敏每天都望著大門,楊母於心不忍,忍不住念念叨叨的早知道今日就不該讓大公子回京城。在咱們這康平鎮過平靜的日子有哪裏不好?
楊曉敏會回過神來。“娘,您又來了。今天怎麽沒有帶毛毛過來?”楊母順手抱過了楊曉敏手中的豆豆,楊曉敏則從奶娘手中把豆包抱起來。
因為有兩個孩子,楊曉敏的奶水並不夠,因此不得不請了一個奶娘,可是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楊曉敏自己奶孩子。
她可不想到時候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孩子還跟自己不親。這對楊曉敏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所以對於這個請來的奶娘,也隻是當地的婦人,家裏有夫有子,有需要的時候過來奶一奶孩子。
平時還是楊曉敏自己帶。紅梅的父母則天天的念叨陳景,這些年了,楊曉敏的孩子生了,紅絡也嫁人了。可是陳景跟紅梅的事情還遲遲沒有著落。
這讓紅梅的家人十分著急,隻不過現在他們也知道這京城的形式不夠樂觀。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加擔心陳景那個孩子。
因為他們的生意是直接跟忠王做的。這忠王乃是勤文帝的親弟弟。太後可是支持自己的小兒子做皇帝的。
因此這個忠王也成為了權力爭奪的一個有力的競爭者,在忠王手下做事當然也要十分的小心,如果不小心說不定就直接著了道了。
因此他們擔心他跟紅梅的婚事倒是一回事兒,更多的還是擔心這個孩子的安危。隻不過康平鎮跟京城路途遙遠。
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隻好幹著急。這段時間嬌顏堂的生意雖然照做。但是因為京城的動亂,小鎮雖然影響並不大,可是也影響到了。
現在的嬌顏堂包括珍脂齋的生意都一落千丈,所有的人都擔心這皇位爭奪戰持續的時間更長,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啊。
到時候萬一到了康平鎮,他們哪裏還有心情打扮自己啊。就是花樓來采買的也少了。現在全國人人自危,自然逛花樓的也少了。
有一些原本就經營不善的鋪子幹脆直接關門,掛出了轉讓的牌子。楊曉敏在擔心秦進燁之餘,更是花了大價錢盤下了好幾個鋪子。
這些鋪子有酒樓,也有布莊。古人雖然也不笨,可是對於政治的變遷顯得有些盲目。
如果這其中沒有涉及到自己的男人,這政治地位的變遷是收攏資本最好的時機。因為一旦政治穩定了下來,她就占了先機了。
這個道理別人不懂,可是楊曉敏卻十分的明白。可是楊曉敏卻發現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人也在大肆地收購鋪子。
一查才發現竟然是方員外,摒棄這個人的人品不談,現在楊曉敏倒是有些佩服他了。對於商機的把握十分的敏銳。
等這一次皇權穩定下來之後,若是能夠把方員外這個人收攏到自己的手下那就好了,隻不顧做了多年的方員外。
他可不是一頭無害的綿羊,而是一頭貪婪的狼,與狼共舞,也要小心被狼給吃了。但是隻要有足夠的籌碼,還有一定的幕後勢力,不愁這個方員外不歸附。
期間因為方員外的幹預,楊曉敏收購的幾家鋪子價格平白的高了好幾倍。若是沒有人競爭,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因為賠本賠的厲害才開始出售鋪子的。
現在有利可圖,自然是高興的。但是讓楊曉敏更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他們兩家的競爭,竟然讓很多的根本沒有到賣鋪子的地步的鋪子主人都動了高價出售鋪子的主意。
可是他們想著讓楊曉敏跟方員外鷸蚌相爭,他們就能夠漁翁得利。實在是太小看他們兩人了。
這樣一來,兩人反而是不買鋪子了,這讓一批人後悔不已。早知道就不那麽貪心了。可是已經晚了。
以楊曉敏嬌顏堂的暴利,現在她手下已經收購了十間鋪子,其中還包括高價收購了潘嬸子家的雜貨鋪。
潘嬸子一家打算賣了鋪子回鄉下去買地做地主了,自然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楊曉敏。楊曉敏也沒有占他們的便宜,直接開了兩倍的價格買了下來。
潘嬸子的兒子跟媳婦兒自然是對楊曉敏客氣了許多,可是潘嬸子卻有些為難,這讓楊曉敏記住了她的好意。
在潘嬸子離開的時候還偷偷的給她塞了五十兩銀子。這一時之間,康平鎮物是人非,很多人來了又走了,有些人紮根了許多了,最後也走了。畢竟跟城鎮比起來,若是一旦皇權競爭的厲害,鄉村要更加安全一些。
等到時候穩定下來,他們還是可以東山再起的。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當然或許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又會是另外的一番情景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