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字數:4485   加入書籤

A+A-


    對比一下最近越來越興奮,越來越向上的劉彘,韓嫣依舊是一副燒不開的白開水樣子,不溫不火的吊著自己的成績,不鹹不淡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絕對不去做那個出頭的鳥兒,打算這樣安安靜靜的熬到出宮那天就好。

    似乎一切都很平淡,在這風起雲湧的大漢宮廷下倒是一份難得的閑暇日子,少了栗姬這個強勁對手,王娡最近臉上的笑容是越來越多了,因為所有的傳言都在說景帝有立她為後,立劉彘為儲君的打算,而那冷宮裏的栗姬,估計是沒人惦記了吧?

    文武百官的意見很明確,那就是堅決反對立梁王為太子,竇太後見自己終究無法改變父死子繼的皇位傳統後,倒是也沒以前那麽著急了,可是這個熱愛黃老之說的老太後卻有著自己的執著,長公主看了看竇太後一臉的憔悴樣子,倒了一杯熱茶雙手奉上笑著問:“母後最近總是麵帶愁容,所為何事啊?能不能跟兒臣說說?說不定兒臣可以幫襯著琢磨一二?”

    “倒也沒什麽。”竇太後接過長公主遞過來的茶水,微微一歎氣道:“這儲位空懸,到現在也沒個定數,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各懷鬼胎,心裏怎麽想的哀家都知道,竇嬰為什麽這幾日抱恙不入朝堂?當真以為他是真的忠心於劉榮麽?他忠心的隻是他培養的儒學太子,周亞夫之流則是因為跟栗姬綁的太緊脫不開了,這劉德是個不錯的,可是我大漢的天子可不能隻知道啃書本啊。”

    “那……母後覺得彘兒怎麽樣?”長公主微微一笑,拋出了個名字。

    “彘兒……”竇太後若有所思的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哼笑一聲,轉過頭來一雙無神的眼睛望著長公主:“怎麽想起他來了?”

    雖然這位太後眼睛已經看不見了,可是那空洞的眼神卻依舊看的心裏打著小九九長公主脊背發涼,於是長公主斂下眼瞼思索了一下笑著道:“當然是覺得這個孩子不錯了,年紀雖小可是卻知進退,是個孺子可教的。”

    “隻是因為覺得這個孩子好麽?哀家可還記得你跟王娡可是親家關係了吧?”竇太後收回了目光,聲音雖然緩慢,可是卻帶著一絲威嚴:“別用你那些心思來糊弄哀家。”

    “母後說的這是什麽話,兒臣怎麽可能用我大漢的未來開玩笑。”長公主眼神閃了閃,斟酌了一下語言道:“母後,這能養在宮裏的皇子除了劉榮以外可就隻有彘兒和幾個還需母親照顧的小皇子在了,宮外那些皇子,母後就真的放心他們繼承皇位麽?”

    “你這句話什麽意思?”竇太後端起茶碗看了一眼長公主微微不解,隻聽長公主笑了笑道:“母後,我大漢治國順應了黃老的無為而治,所以順其自然的後果就是出現了百家齊迸的局麵,別說別人,就連前太子的太傅都是好儒學的人,企圖扶植劉榮為儒家的政治代表,這眼皮子底下的都尚且如此,那宮外的就更不必說了。”

    長公主看了看太後嚴肅的若有所思的模樣,不動聲色的笑了笑,繼續道:“而宮裏的皇子,也就彘兒年齡適中,更何況彘兒現在年齡尚小,日後還可以在培養,雖說阿武是個喜愛黃老之說的,可是於情於理他也做不了皇帝,倒不如……”

    “行了,哀家心裏有數了。”竇太後一揮手打斷了長公主的話,拄著拐杖站起來後,慢騰騰的走了兩步,長公主趕緊站起來扶住竇太後的胳膊,隻聽竇太後微微一歎氣道:“朝堂之事,哀家管不了了,隻要陛下覺得好那就行。”

    於是這就是鬆口了?長公主低垂著目光微微一笑,看著竇太後的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漂亮的眼睛轉了轉,隨即開口講了講宮外和朝堂的趣事哄竇太後開心,直到天色不早了,長公主才笑著告退。

    “阿嫣阿嫣!”一聲雀躍的孩童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臉上蓋著竹簡正打盹的韓嫣不用睜眼都知道是誰,於是慢騰騰的拿下來臉上的書簡,用著不高不低的聲音看著劉彘問:“殿下不是在正殿陪王美人和長公主說話麽?”

    “姑母說,皇祖母已經默許了父皇立我為太子一事了。”劉彘開心的跟自己的小夥伴分享喜悅的消息,韓嫣聞言微微一挑眉,似乎史書上記載的並沒這麽快啊,雖然心下犯嘀咕,可是還是站起來衝著劉彘一拱手:“恭喜殿下。”

    “別,現在還沒個定論呐,別急著恭喜。”劉彘撩起衣擺坐到韓嫣對麵,韓嫣扁扁嘴,得,我著急了,您不著急的話別跟我說啊,說了還要我低調,這個奇怪的孩子。

    現在的劉彘還是笑嗬嗬的樣子,絲毫不知道未央宮,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風起雲湧,而自己,也差點失去儲君之位。

    “什麽?這事可是真的?”幾天後的清晨,長信殿裏傳出了竇太後氣憤的一聲質疑,坐在一旁的長公主震驚的睜大了眼睛看著地上的小黃門問:“你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栗姬娘娘咳血不止,哭著說自己不知道還能彌留多久,有些事情不說怕是沒人知道了,於是讓奴婢將這封血書帶給太後娘娘。”小黃門趴在地上,著急的說:“奴才所言句句屬實,請太後明察。”

    竇太後手上拿著那張白色絲絹的手都在抖,一旁的宮人們跪了一地,長公主站起來拿過竇太後手中的絲絹,一雙細眉皺的緊緊的,瞥了一眼剛才給竇太後讀信上所寫的那名宮女後,長公主強顏歡笑一句:“母後,這栗姬的話也未必可信,說不定是因為她懷恨在心刻意捏造的呢,您也知道這栗姬是個什麽貨色。”

    “哀家從來不信空穴來風的事情,就算這王娡不是二嫁入宮說不定也跟這個金……”

    “金王孫。”長公主趕緊提醒一下竇太後,竇太後敲了敲自己的拐杖,皺著眉說:“說不定也跟這個金王孫有什麽不清不楚的事情,這樣的女人還配做太子的母親麽?不行,哀家要去宣室殿。”

    長公主一聽不好,趕緊攔住氣哼哼的竇太後,輕言細語的勸道:“母親,這件事到底如何,我們都不清楚,光憑著栗姬的一麵之詞,並不能說明什麽,說不定人家隻是兒時的玩伴,是栗姬小題大做了呢,要兒臣說還是先別驚動陛下,不如讓兒臣……先私下去查查?”最後的語氣甚至帶了一絲試探。

    “你去查查?”竇太後一雙無神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館陶,涼涼的開口道:“你和那王娡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你能查出什麽來?”

    “母後,您要相信兒臣,如果事情屬實,兒臣絕對不會姑息的,畢竟這是我大漢皇室的臉麵,兒臣怎麽能拿這個開玩笑呢?”長公主言辭懇切的看著表情陰晴不定的竇太後,心裏惡狠狠的將王娡罵了個遍,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女人。

    總算勸的竇太後不再堅持要去宣室殿找皇上了後,長公主口幹舌燥的走出了長信殿的大門,一雙美目不安的轉動著,身後跟著的小黃門恭敬的開口道:“公主,我們回府麽?”

    “回府?這個時候你讓我怎麽回府?”長公主怒氣衝天的瞪了一眼那名小黃門,眼睛裏閃過一絲思量後,招呼過身後的那名小黃門:“今天來送信的那名宮人是哪兒的?務必給我查清楚!”

    “諾。”

    長公主看著領命去調查的小黃門的身影左拐右拐消失在了長樂宮後,一甩衣袖:“去漪蘭殿!”

    而此刻一番平靜的漪蘭殿內,不知道風雨欲來的王娡正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看著劉彘正在給自己表演程不識教的軍拳,韓嫣站在一旁看著一招一式都很標準的劉彘,不由得讚歎道,雖然劉彘現在個頭不大,可是打拳的時候,那一板一眼都帶著一絲不服輸的氣勢。

    果然是能個做皇帝的人。韓嫣微微一笑,沒了劉榮和栗姬這兩大威脅,劉彘再也不用壓抑自己的鋒芒,將自己埋藏的的優秀和聰慧都絲毫不掩飾的在景帝麵前表現了出來,惹得景帝每一次來到漪蘭殿都是心情相當愉悅,幾乎每次都要誇一遍劉彘,或許,這一次一切都會塵埃落定,自己也是時候該為以後籌謀一番了。

    韓嫣想罷,微微一笑看向宣室殿的方向,那裏才是他韓嫣要為之付出青春的地方,武帝的後宮還是留給李延年他們吧。

    “娘的彘兒真厲害,打得真好。”一陣清脆的掌聲喚回了韓嫣的神智,隻聽王娡笑著誇完後,張開手臂將一頭汗水的劉彘攬進了懷裏,伸手幫劉彘擦幹臉上的汗水。

    “娘親過獎了,兒子還應該努力。”劉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娡麵帶寵溺的伸手點了點劉彘的額頭,還未等開口,隻聽宮門外傳來了長公主一絲聽不出喜怒的陰陽怪氣:“喲,王美人這裏可真是翻天了,王美人還有心思逗弄兒子說笑,這強悍的心境,館陶還真得甘拜下風。”

    “公主說這話是什麽意思啊?我怎麽聽不懂呢?”王娡站起來盈盈弱弱的衝長公主行了行禮,一臉無辜的樣子。

    “聽不懂是麽?”長公主冷笑一聲從袖子裏掏出一塊帶著紅的絲絹摔在了地上,語氣怒火衝天的質問道:“你自己看你在宮外幹的好事!”

    正在犯嘀咕的韓嫣一聽這句話,馬上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什麽不得了的事情要發生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