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A+A-


    劉徹似乎沒看到韓嫣揉肩膀的樣子——其實可以算作故意沒看到!哥倆好的將胳膊搭在韓嫣的肩膀上,連忽悠帶拽的把人扯去了太子宮。

    稀裏糊塗的韓嫣坐在案幾前,瞪著大眼睛看著宮人們熟門熟路的擺上了茶點和茶水後大門一關,一聲不吭的恭謹著退去。眨眨眼,看向正坐在他對麵一本正經的整理著衣擺的劉徹,後知後覺的用著修長的手指摳了摳臉頰——我怎麽到這兒來了?

    “殿下……”韓嫣尷尬的張了張口,難道把自己叫來就是為了品茗吃茶點?可是這大漢朝的茶有什麽可品的?花椒大料鹹鹽一頓煮,這分明是湯!來個饅頭都能當午飯了。

    “哦,阿嫣,我有些課堂上的東西想跟你討論。”劉徹笑眯眯的將糕點推到韓嫣的麵前。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韓嫣嚴陣以待的看著劉徹:“殿下有什麽不懂的?”

    “你覺得……太傅今天說的儒學怎麽樣?”劉徹的眼睛亮閃閃的看著韓嫣,正在啃糕點的韓嫣一口卡在了嗓子裏。

    “咳咳。”認識到自己失態了的韓嫣趕緊裝模作樣的擦了擦嘴角,一副微微不解的樣子看著劉徹:“殿下怎麽想起儒學來了?”

    該不會是被衛綰的那套“大一統”的理論給忽悠成功了吧?韓嫣微微咽了咽唾沫,這附近說不定就有長樂宮的眼線呢,這套理論要是傳到了竇太後的耳朵裏……韓嫣想了想那個瞎眼老太後的暴脾氣,不自在的扭了扭肩膀。

    “阿嫣你怎麽了?沒休息好麽?”注意到了韓嫣的異狀,劉徹倒是不再琢磨衛綰那套儒家學派的言論,反而關切的看向了韓嫣。

    “是啊……昨晚沒睡好。”韓嫣幹笑了兩聲,所以我要回家啊……

    “哦,怪不得你上課都沒精神。”劉徹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韓嫣默默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其實我上課沒精神是因為懶得聽衛綰宣傳儒學。

    “那麽你應該沒有聽全太傅上課講了什麽……”劉徹一臉可惜的看著韓嫣,韓嫣趕緊點頭,所以你就放我回家吧!

    “不過沒關係!我可以講給你聽!”劉徹一副“我很夠意思”的模樣拍了拍韓嫣的後背。

    “。。。。。。”韓嫣幹笑著應著道:“那可真是有勞殿下了。”

    “無妨!”劉徹大氣的一揮手,開始嘰裏咕嚕的跟韓嫣講起衛綰的那套理論。

    戰國時期,諸子爭鳴;秦用法治,二世而亡。而漢朝自從建立起了這片統一的國家,那時的思想緊扣著一個“順應無為”脈搏,所以在漢人對秦亡漢興的曆史路程中,本來被秦朝打壓下去的儒學又漸漸的露出了曙光。

    兩任太子的太傅都是儒學的尊崇者,明裏暗裏給兩任太子灌輸儒學思想。比起黃老的“清靜無為,順其自然”來說,儒學的某些“人治”理論真的對中央集權政策很有推動力——尤其是當這份推動力在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麵前,它的誘惑力足以讓這位皇帝為它瘋狂。

    尤其是過了董仲舒的口變過味了的“新儒學”!

    劉徹口若懸河的講了一大頓,看了看韓嫣沒什麽興致的模樣問:“怎麽你覺得太傅說的沒道理嗎?”

    韓嫣張了張口,人治的好壞從亞裏士多德那輩起就糾結的沒完沒了,但是事實證明,法治要比人治有利的多,隻是……韓嫣苦惱的撓了撓頭發,這些理論也沒法跟劉徹講,要符合眼下的時代背景,於是隻好清了清嗓子道:“文景盛世順應黃老的清靜無為,以民養民的政策使得我大漢從剛剛建立時期的困頓變成了現在富饒的國度,百姓安居樂業。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粒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不可食。”

    “可是你說的都是表象!最近我在宣室殿幫父皇處理政務,發現有的奏文上書曰‘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以至於農民們都被迫反抗起來,你說要是再推行黃老之言,會不會引得‘吳廣起義’的曆史再次出現呢?”劉徹認真的反駁著韓嫣。

    “但是各家有各家的優點,道家清靜無為,無事無欲,兵家用兵法來練兵抵禦外寇,法家以各種明文規定使得國家井井有條,哪個都不錯呀!”幹嘛死盯著儒學不放?忠君愛民那套,你隻要“愛民”了,自然民就“忠君”了嘛。難不成現在有民不愛你爹這個君?

    “可是……”劉徹扁了扁嘴,還想繼續說什麽,韓嫣伸手順了順劉徹的毛兒,笑眯眯的道:“殿下現在無需為這些操勞。殿下現在隻需要學著壯碩自己的羽翼,有些為君之道不是您現在就能參透的。”

    隨後笑眯眯的在劉徹的耳朵旁輕輕開口道:“殿下,長信殿。”

    你可別忘了,竇太後雖然現在明麵不顯,可是內心裏還是有那麽一個小小的聲音在不斷的叫囂著“兄位弟承”。您現在滿口嚷嚷著儒學,這不是等於往槍口上撞?竇太後不崩了你才怪呢。要知道在思想這一方麵,能跟竇太後同一頻率的隻有梁王。

    果然,一聽“長信殿”這三個字,剛剛還情緒激昂的劉徹瞬間就變得萎靡不振:“你非要在我麵前提皇祖母麽?”

    “太後娘娘的執著不是空穴來風,有時間的話殿下不妨去長信殿同太後娘娘聊會兒天。說不定太後娘娘會給您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議。”韓嫣眼神幽幽的瞥向緊閉著的窗邊,但笑不語。

    “可是……”劉徹皺了皺眉,看了看韓嫣一副恭謹的樣子一擺手道:“隔牆無耳,你說話用不著那麽認真。”

    隔牆無耳?韓嫣端起茶碗順了順口幹舌燥的喉嚨。別跟我說剛才悄悄溜過去的黑影其實是跑錯門了的貓!

    看了看仿佛渾然不知的劉徹,韓嫣放下了茶碗。這就是他為什麽在宮裏住了這麽久了可是仍舊沒有培養心腹的原因。萬一培養一個雙麵間諜出來,那不等於自己坑自己麽?無論是竇太後,長公主還是現在的王皇後,她們在宮裏苦心經營數十載,那盤根錯節的勢力豈是你一個剛剛當上太子的小毛孩兒能隨隨便便清理幹淨的?

    即使這是景帝安排給你的人馬,但是你又怎麽能肯定這裏麵沒有景帝的心腹呢?看似這宮裏的人都各忙各的,各過各的,可是這幾雙眼睛,暗地裏那一隻離開過太子宮?

    借著竇太後打擊了一下劉徹對儒學的追捧,韓嫣識趣兒的岔開了話題,講了講宮外的見聞,講了講市井雜事,哄笑了劉徹之後,韓嫣謝絕了劉徹要他留下來住一夜的提議。早早的回了家啃他的《孫子兵法》,管他儒學道家,要想能砍匈奴建立軍功還得靠孫武的著作!《論語》和《道德經》能教他怎麽打仗麽?

    長信殿內,竇太後慢騰騰的拄著拐杖,讓身邊的宮女攙扶著自己在院子裏溜著彎兒,曬了曬太陽,緩緩地開口道:“這衛綰第一天給太子上課,太子學的怎麽樣?”說實話,竇太後絲毫都不放心衛綰給劉徹當太傅,儒學的話說的都太漂亮了,劉徹這麽年輕,很容易幾下就被繞進去。

    一名小黃門畢恭畢敬的趴在了地上跟竇太後匯報了一下太子宮剛剛發生了的事情,原本曬著太陽心情頗好的竇太後,一聽到“太子誇讚儒家思想”這幾個字後,老太後手裏的拐杖重重的敲在了地磚上。

    一旁隨侍的宮女太監趕緊告罪跪了一地:“太後恕罪!太後息怒。”

    竇太後沒理這些戰戰兢兢的宮人們,而是一臉“早知如此”的樣子對身邊攙扶著自己的老宮女說:“看看,看看!哀家說什麽來著?陛下的想法哀家自然明白,這太子多學多看對將來我大漢的發展也有好處,哀家也不是個老糊塗。可是這衛綰……擺明了就是在攛掇太子將來在朝堂上作為他們儒學的代表。”

    “太後您息怒,畢竟這太子還年幼,有些事情琢磨的還是不全麵,您多跟太子說說,太子也不會駁了您的麵子。”老宮女笑著勸慰著竇太後。

    竇太後在老宮女的攙扶下往回走,隨後想了想問:“聽說……韓頹當的那個孫子似乎不是那麽喜歡儒學?”

    “韓公子出身將門世家,應該是跟他爺爺一樣,喜愛兵家的學說吧。”老宮女想了想,半為猜測的開口道。

    “嗯……這太子身邊有這麽一個不待見儒學的也好,太子有些話不願意跟哀家,跟皇後,跟陛下說,但是跟既是同學又是玩伴的同齡人肯定是沒什麽秘密的,尤其是這課堂上的事情。”竇太後笑了笑道:“有這孩子潑潑儒學的冷水也不錯,省的衛綰說什麽太子聽什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