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城】
字數:4569 加入書籤
寧成貪汙一案也算是震驚朝野的大事了!於是派誰去查案就是個大問題了,竇太皇太後屬意竇嬰,可是劉徹更想讓田蚡去——一方麵看看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能辦實事兒;另一方麵要告訴朝堂上的某些人,他王氏一族還是有可以用的人的。省的大家一提起王氏外戚都是一副輕蔑的樣子,連帶著他這個皇帝也麵上無光。
竇太皇太後倒是也沒強堅持,畢竟老太太說過,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隻要劉徹不幹什麽動搖祖製的事情,老太太樂意讓劉徹鍛煉一下用人的能力。於是……現在田蚡可謂是朝堂上除了韓嫣以外最鬧心的人了。
畢竟大家對他的期望實在是太高,王娡企圖靠他能在朝堂插上一兩句話,竇太皇太後想看看劉徹看人的準頭,而劉徹幹脆直接道:“務必給朕查清楚!”言下之意,查不清楚你就別回來了。
於是下朝的時候韓嫣看向田蚡眼裏有那麽一絲同情,劉徹看了看向來精明的田蚡苦著一張臉駝著腰垂頭喪氣的樣子同樣莫名想笑。隻不過劉徹看了看慢悠悠就是不動彈的竇嬰,似乎是像是有什麽話要跟自己說似的,但是卻又表現得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劉徹垂下眼簾思索一下,最後還是瞅著大殿裏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後走到竇嬰麵前問:“魏其侯有什麽事兒嗎?”
“老臣見過陛下。”竇嬰輕輕地對劉徹一行禮,劉徹笑著虛扶起竇嬰。老頭子輕輕的清了清嗓子道:“老臣確實有些話想告訴陛下,也是太皇太後的意思。”
“皇祖母的意思?”劉徹微微皺起眉頭,眼裏有一絲絲的抗拒。可是即使萬般不願意,劉徹還是慢慢的開口道:“皇祖母有何指教?”
竇嬰也知道劉徹跟老太太有點兒政治上的矛盾,一邊哀歎著自己又要做戰火的炮灰一邊緩緩的把竇太皇太後的意思告訴了劉徹。
劉徹抿著嘴,想了想後點了點頭,並沒多說什麽隻是淡笑著對竇嬰說:“朕知道,皇祖母煞費苦心為了大漢的基業,朕倍感感激。時候不早了,侯爺且回去休息吧。”
竇嬰瞅了瞅劉徹暫時看不出什麽的表情後,微微的鬆了一口氣道:“老臣告退。”
……
下了朝後,韓嫣伸了個懶腰錘了錘自己的後背,越發覺得自己現在跟個老頭子一樣。懶洋洋的曬著太陽,自己上次的話劉徹確實聽了進去,於是隻好苦了衛綰了。一想到那個累的氣喘籲籲的老頭子,韓嫣忍不住為自己的不厚道暗暗的檢討了一下。
隻不過讓韓嫣沒想到的是,衛綰不但沒有埋怨他,反而還挺感激他。因為因著劉徹的命令,衛綰這邊弄完儒生的相關考題後又轉戰了一下其他領域,不恥下問的樣子讓那些其他學說的大臣們頗為意外。要知道這個老頑固平時可是很驕傲的一個人啊!於是大家即使知道衛綰是為了選官的事情來學習但是也挺佩服這個老頭子的,無形之中衛綰的口碑倒是好了一些。
隻不過這些韓嫣暫時都還不知道,隻是看著對麵的衛綰一副情緒高昂的樣子,他倒是苦了一張臉。——這個老頭子做事情要不要這麽認真?韓嫣欲哭無淚的看了看衛綰列的一大堆的資料,硬著頭皮抽了一卷出來翻了翻,貌似自己拿到的是縱橫學派的,老頭子稀裏嘩啦的列了一大堆蘇秦的見解,其實縱橫學派可以歸納為如下兩步——第一步是談判,最後一步還是談判!隻要有了舌頭,走遍宇宙都不怕!
但是衛綰居然情緒激昂的寫了一大堆,還加了些自己的見解。韓嫣看了看那邊跟自己一起忙碌的衛綰,莫名覺得有點兒頭暈。
“哈哈哈,阿嫣啊,說實話,老夫以前總覺得儒學很不錯,比其他的學說要好很多。可是如今一看啊,其他學說也有很多的優點值得提倡!”衛綰這個老學究在知識的海洋裏得到了無比的滿足,頭一次對韓嫣說話語氣帶笑。
韓嫣有些受寵若驚的道:“老師高才,學生隻是紙上談兵說了些建議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老師莫要怪罪才是。”
“唉!”衛綰不讚同的搖了搖頭:“此言差矣,老夫倒是覺得這樣倒是能學到很多東西,老夫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造福百姓,讓天下……”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謂大同!”韓嫣撓了撓鼻子,這篇全天朝的初中生都會背的《禮運大同篇》啊……
“你居然也拜讀過儒學?”衛綰頗為驚訝的看了看韓嫣,要知道曾經自己一講儒學,閃著眼睛聽的永遠是劉徹,那個溜號跑神兒的永遠是韓嫣。自己曾經問過韓嫣為什麽不喜歡儒學,韓嫣倒是挺委屈的道:“反正打匈奴也用不上儒學,還不如留出點兒腦子多背背兵法。”
“嘿嘿,這不算什麽。”韓嫣虛偽的低頭看自己的東西。
衛綰欣慰的忙到自己的,雖然他很欣賞其他學說中的很多優點,但是他骨子裏還是個儒生。於是見到自己的學生也拜讀過儒學還能記住!老頭子還是很欣慰的啊,雖然這次不能扶植儒學成功的打壓下道家,可是不代表沒有希望啊!
竇太皇太後聽著竇嬰跟自己稟報朝堂上的事兒和選官的事兒,聽到衛綰最近正在拜讀百家後,老太太倒是愣了愣,意味不明的道:“喲,這衛綰不是向來隻忠於儒家嗎?這是怎麽了?轉性了還是吃錯藥了?”
竇嬰訕訕的笑了笑道:“是陛下的意思。”
“陛下?”竇太皇太後冷笑一聲:“他又不跟那些儒生瞎蹦躂了?”
“陛下說到底還是您的孫子,他怎麽會做這種動搖祖製的糊塗事兒呢?”竇嬰還沒說完,老太太便揮了揮手道:“行啦行啦,哀家知道你夾在哀家跟陛下中間難做,哀家也不為難你了,肯定是有人跟陛下說了什麽,陛下那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脾氣哀家知道。隻是這寧成的事兒……到底是王家那個去了?”
“回稟太皇太後,老臣身子骨老了,有些事兒還真是力不從心,不如讓給那些年輕的,畢竟這長途跋涉,老臣這把老骨頭可吃不消。”竇嬰說完後便自嘲的笑了笑,竇太皇太後聽後也跟著笑了兩聲:“你呀你呀……”
“不過……”竇太皇太後那雙無神的眼睛幽幽的“望”向窗外:“隻怕這事兒讓田蚡去了,可能陛下又要頭疼了。”
“太皇太後何出此言啊?”竇嬰有些不解的問道。
“哼。”老太太冷哼一聲:“有人……可是等這一天很久很久了……”
……
“什麽?真的?”王娡欣喜的跳了起來,那個來傳話的小宮女笑著對王娡點頭:“回太後娘娘的話,千真萬確!陛下把這事兒交給了武安侯,侯爺現在正在府裏準備呢。”
“太好了,我就知道我王氏一族不可能沒有一個能人。”王娡欣喜不已的看向長信殿的方向,深吸一口氣道:“哀家等這一天可真是等了太久了,總算這些年的忍氣吞聲沒有白挨。陛下不愧是哀家的親生兒子。”
大殿內的宮人們看了看王娡身上的勢在必得的氣勢,互相對望一眼趕緊行禮道:“恭喜太後娘娘,賀喜太後娘娘。”隻是在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小角落裏,一個小黃門眼神意味不明的閃了閃,把腦袋埋在了寬大的衣袖中間。
相比起來,最平靜的恐怕就是阿嬌的椒房殿了。阿嬌聽著一旁人焦急的碎碎念,一邊試著簪子,一邊不耐煩道:“行了行了,你們跟本宮說這些有什麽用?”
“哎呦我的娘娘啊,這武安侯得勢,那太後勢必也會得勢,奴婢怕她對您……”一旁一個老嬤嬤看著阿嬌這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很是著急。
“怕什麽。”阿嬌將頭上的金步搖摘了下來,放到了梳妝台上,漫不經心的道:“她王娡怎麽當上的太後她心裏有數,自己幹過什麽齷齪事兒她自己也清楚,她有多少把柄在本宮手裏她也不可能糊塗。她若是敢對本宮動手,別說這些,她那個嫁進我堂邑侯府的女兒也別想活!”
老嬤嬤跟周圍的幾個長太主特意調教出來的心腹們對視一眼,默默地搖搖頭。——小翁主長大了啊,也有主意了。
阿嬌漫不經心的繼續看著劉徹派人送來的翡翠鐲子,隻不過那漫不經心的表情下,眼底閃過的是一絲悲哀。不經意間伸手輕輕的撫上自己的肚子,發呆了片刻,還是把鐲子套到了自己纖細的手腕上。
……
劉徹一邊翻著今日的奏章,一邊聽著堂下的王公公跟春陀回報的東西,劉徹深吸一口氣,重重的把手裏的東西拍在了桌案上,兩個老公公一縮脖子隻聽劉徹壓抑著怒火道:“朕就選個官,派田蚡舅舅去查個案怎麽還能翻出這麽多的事兒?都無法無天了是不是?”
王公公跟春陀對視一眼,決定不插嘴。萬一被劉徹的炮火擊中那就得不償失了。任由劉徹在哪兒撐著下巴生悶氣,隻不過王娡跟竇太皇太後那邊兒他插不進去太顯眼的細作,不代表他玩不轉向來心直口快的阿嬌!有些事兒從阿嬌哪兒也能探聽個七七八八,於是劉徹在無奈生氣之餘,他最在意的還是阿嬌那句——自己母後的把柄。(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