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字數:4026 加入書籤
隻不過公車署裏鬧成什麽樣子,那些遠在未央宮的大臣們都是不知道的。他們知道的隻是馬上又要有人來跟他們搶飯碗了。隻不過大多數的文武百官對這事兒抱著的是蔑視的態度,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裏,朝堂的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基本都是來自那些世家門閥中出身顯赫的天之驕子們。這些來自寒門的子弟們說實話打死都入不了這些天生就自覺高人一等的他們眼裏。
這種想法在那些寒門子弟們麵聖時那唯唯諾諾連說話都磕磕巴巴的時候就得到了更加肯定的認證。隻不過劉徹反倒興趣濃厚的很呢,大臣們就算興趣缺缺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站在原地做個稱職的陪考。
恰好這一日閑來無事的館陶準備進宮看看她的寶貝女兒順便去給太皇太後請安,路過公車署的時候看到那亂哄哄的公車署有些好奇的問:“公車署今兒個人怎麽這麽多?”
“回稟長太主。”侍衛把劉徹折騰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館陶,館陶聞言心中一動:“老太太有什麽看法?”
“回稟長太主,太皇太後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表示。”侍衛恭恭敬敬的回著館陶的話。館陶聽後點了點頭,隻是有些若有所思,又看了一眼公車署裏麵吵吵鬧鬧的樣子後便覺得乏味的離去。無論什麽人在她的眼裏都沒有阿嬌重要。
隻是心下有些嘀咕,這熱衷黃老之言的老太太這會子怎麽就鬆口了?館陶想了想,還是做好了嚴陣以待的準備,雖然自己現在是越來越不待見王娡,可是自己的掌上明珠還是她的兒媳婦,劉徹倒台了對於她來說可以點兒好處都沒有。
踏入長樂宮的時候,正在邊走邊想心思的館陶成功的碰上了出來散心的王娡,館陶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頭,看著笑的一臉花兒的王娡走過來跟自己行禮道:“皇姐怎麽來了?”
館陶看著王娡給自己行禮卻一點兒反抗都沒有,看著就像天經地義一般。雖說自己理論上是王娡的姐姐,但是她可是這大漢的太後,當今皇上的生母,這幅舉動倒是看得館陶有些不悅——這不是等於給劉徹掉價麽,一邊扶起王娡道:“太後不必多禮,我正想去看看阿嬌跟母後,沒想到先碰見你了。”
“皇姐說的哪兒的話,那麽弟妹就先不耽誤皇姐了。”王娡說著又要行禮,被眼疾手快的長公主托住了,道:“你現在是太後了,別動不動就給人行禮。”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個親家怎麽帶著女兒欺負你呢。館陶默默地在心裏補了一句,現在外麵不知道是誰放出的消息,說阿嬌在宮裏如何如何的囂張跋扈,如何如何不尊敬婆婆,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雖然阿嬌不是個蠻不講理的人,可是這脾氣上來了也不是一般人能治得住的,就衝她時不時的就跟劉徹打架的事情就能看出這個年輕的皇後脾氣有多嬌蠻。可是館陶是知道自己的這個女兒雖然衝動了點兒,可是分寸還是有的。畢竟是皇室出身的,該有的規矩她還是明白的,於是生怕這謠言傳到阿嬌耳朵裏惹得阿嬌再跟劉徹打起來坐實了這個傳言的館陶才這麽急衝衝的進宮。
王娡看著館陶的背影,臉上的溫婉恭順一掃而去,漫不經心的扶了扶頭發上的發飾對一旁的宮女道:“走吧,本宮聽說牡丹花兒都開了是吧?”
“諾。”宮女們跟著王娡的步伐往花園的深處走去。
“對了,最近怎麽沒見武安侯入宮給本宮請安呢?”王娡伸手折了一支盛開的嬌花擺弄著,一邊看似無意的問。
站在最後的一個小黃門聞言後小跑走了過來,低聲道:“啟稟太後娘娘,前段日子武安侯受到了趙綰、王臧等人的牽連,現在……”小黃門一五一十的把事情都說了出去。
王娡聽後有些不悅的道:“趙綰他們觸怒的太皇太後……憑什麽……憑什麽還要……”王娡氣的差點把大逆不道的話衝出口,身邊的幾個宮女趕緊勸住正怒火當頭的王娡:“娘娘息怒,娘娘息怒!”
不過好在,王娡這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忍,於是王娡深呼吸了一下,緩了緩心中的怒氣,精致的妝容勾勒出纖細的眼形,王娡瞥向一旁的並蒂而開的鮮花。若有所思的撫摸著嬌弱的花瓣喃喃道:“這自古一宮不容二主,哀家到要看看……誰才是這未央宮的主人!”
說罷,眼神陡然一狠,狠狠的折掉了旁邊的一枝花。王娡很滿意現在這一枝獨秀的場景,笑了笑後對身後的宮人道:“哀家乏了,回宮吧。”
“諾。”
比起後宮的風起雲湧,這前朝倒是一派平和。劉徹很滿意這些經過多次選拔而留下來的真正的人才,不過讓劉徹印象深刻的隻有滿腹經綸的董仲舒和寫了將近一板車自薦書的東方朔,那頓可謂是堪稱不要臉的自誇倒是逗得原本已經被上一個儒生念經念的昏昏欲睡的群臣們都笑的直聳肩,偏偏那人就跟沒受到什麽影響一般的規規矩矩的站在大殿中。
韓嫣一邊極力維持住自己的形象,一邊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被笑出的淚光——怪不得劉徹即使知道東方朔有大才可是卻把這人當成一俳優來看了,這人真的太能排憂了。
劉徹坐在龍椅上,作為一個皇帝他要保持自己威嚴的形象,所以他並沒有笑出來,隻是有些哭笑不得。同時在感歎東方朔確實是個有大才的人之餘也忍不住覺得這個人實在太過狂妄,需要磨磨性子,說不定以後還可能是自己可以信任的能臣之一呢。
“哎呀,這民間果然高才!董仲舒所言真的是深得朕心!”從回了書房後,劉徹就興奮的滿地轉。
韓嫣默默的潑了一盆冷水過去:“陛下忘了趙綰了麽……”沒錯,這位敢於向這個時代的絕對權威發起挑戰的勇士現在還在大牢裏蹲著呢。
也是因為這位勇士無畏的進言,成功使得竇太後對儒家的厭惡又更上了一層樓!以至於朝中很多無辜的儒家官員都受到了牽連,其中就有極力撇清自己的田蚡跟每次出事兒都代表竇氏擋槍子的竇嬰。這回劉徹又弄了個更加狂妄的董仲舒回來……這是準備氣死那個老太太吧?
不過劉徹也考慮了竇太後的因素,於是他並沒明麵上多麽的器重董仲舒,而是把人打包踢給了劉非給他做個藩國國相。這樣即使竇太後心有不滿也無法,因為人都不在你長安能怎麽攛掇劉徹?劉徹想的很好,先讓劉非幫忙養著,等竇太皇太後不在那麽放在心上了自己再給調回來。反正這人也是個人才,說不定還能幫你治理一下藩國呢。
恰好劉非其實跟劉徹的關係還不錯本身人也沒什麽太大的野心,於是藩國多了個國相他也沒什麽太大的意見,收了便是。
至於東方朔……劉徹眼睛一轉,大手一揮——先留在公車署,再議!然後把其他的該封大夫封大夫,該封郎官封郎官,一時間朝堂裏倒是多了不少不中不上的官員。
不過可能是因著韓嫣這隻小小蝴蝶的關係,這回朝堂裏儒生的比例並不像史書記載的那樣有著壓倒性的優勢。於是竇太皇太後聽聞後隻是念道了一句:“黃老曾經說過‘不尚賢使民不爭’,陛下以後還是不要這麽大張旗鼓的好。”不痛不癢算不上什麽鞭笞的話。
劉徹見老太太沒什麽不滿後,倒是也打著哈哈應了下來。原本的劍拔弩張的場景並沒有出現,這讓許多人都鬆了口氣,但是除了王娡。
新人入了朝堂,就像一隻鯰魚遊進了安穩的沙丁魚塘。讓那些原本安逸準備混吃等死的“沙丁魚”們都活躍了起來。
而“鯰魚”們要在“沙丁魚”們的地盤上成功的落戶下來,也得跟“沙丁魚”們打好關係,再加上來自民間的他們本就比這些出身高貴的世家們低了一頭,於是他們也得自己抱成團兒互相幫助。
於是又是一輪的新政鬥,各個學說湊一塊兒,對自己有提拔之恩的人也要巴結好。這些“鯰魚”們可謂是繁忙。所謂後世的黨派爭鬥跟現在的西漢朝堂上演的學說之爭沒什麽本質上的區別。
相比之下,門庭冷落的竇嬰府上跟田蚡府上可是安靜多了。隻不過竇嬰這個人年紀大了,也管不動懶得去爭了,樂得清靜挺好,於是老頭子被免官在家倒是也沒什麽抵觸情緒,修身養性抓緊時間享受人生。(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