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A+A-


    對於匈奴這個曆史遺留問題,從大漢建國開始就是所有皇帝心頭的大患。雖然這漢朝一直都是秉持著“和平至上”的原則跟匈奴總是保持著和親的政策看起來沒什麽骨氣的樣子,這匈奴都打到家門口了,還靠女人來維持著這可笑的太平盛世。

    其實這麽窩囊也是無奈之舉,大漢其實曾經也硬氣過一把!

    當年楚漢之爭告一段落後,大漢成功定都長安,恰好匈奴不知死活的勾結了韓王信……也就是韓嫣的太爺爺?按照輩分應該這麽算,不過這老頭也算是傳奇,叛完大漢坑匈奴,最後還回到了長安享清福……其實他應該才是穿來的那個!

    當年的戰爭頗為轟動,造就了著名的“白登之圍”,大漢的皇帝差點被當時冒頓單於給幹掉!於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去,一敗餘地的歸,憋著一肚子氣殺了一群忽悠他匈奴可打的使臣……最後,劉邦為了安邦定國,便有了和親的舉措,同時跟匈奴定下約定以長城為界、每年還得給連地都種不利索的匈奴送棉花、糧食等等。曆史上說得好聽兩國結為兄弟,實際上怎麽回事兒,大家心知肚明。

    當時大漢剛建國的時候是剛剛結束了秦末亂世、楚漢之爭。生靈塗炭、百廢待興,皇帝出門馬都湊不利索一個顏色,還得養著那群蠻夷,哪個有血性的皇帝忍得了?況且時代不同了,經過了幾代皇帝兢兢業業的操持,才有了大漢現在的“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而不可食”的盛世場麵。

    這國力強盛了,作為皇帝的肯定就不會安分的任由匈奴欺負到自己頭上!再加上兒時自己的親姐姐差點被送去匈奴和親,劉徹從小就跟匈奴不對付,從小就立下了“馬踏匈奴”的宏大理想!

    當然,理想很完美,現實很殘忍。雖說現在這皇帝是劉徹不假,但是朝堂被外戚把持的緊緊的,長信殿那位說一不二。而且,長信殿那位老太太還是個固執的保和派,總是把黃老之言掛在嘴邊教訓劉徹,導致這祖孫倆屢次翻臉。

    說實話,要不是逼不得已,劉徹才不去見那個古板又老是教訓他的老太太。隻不過,這次事關重大,劉徹也不能先斬後奏,不然誰知道到時候朝堂又能冒出什麽幺蛾子來?而幾個竇氏外戚上奏的時候特別隱晦的“建議”劉徹有事兒不妨跟太皇太後商量一下。

    所以即便內心怎麽不快,不想給大臣留下彈劾自己把柄的劉徹縱使內心千不甘萬不願,他還是站在了長信殿的大門口。

    算了算了,忍一時海闊天空。哪個皇帝在當政前不是經曆過不隨人願?忍了!劉徹內心自我安慰著在長信殿門口團團轉著等著通傳,渾然不知韓嫣雖然給他舉得例子是勾踐,內心吐槽的卻是劉邦。

    老宮女腿腳不太好的走出來親自迎接劉徹,笑眯眯的道:“陛下隨老奴進來吧,太皇太後已經恭候多時了。”

    劉徹很是尊敬的衝老宮女笑了笑後,跟著走進了長信殿,卻正好看到了帶著阿嬌往回走的館陶長太主。劉徹停下來衝館陶一禮,館陶麵色不善的衝劉徹點了點頭,阿嬌跟在後頭衝劉徹略微一行禮。不知為什麽有一絲尷尬的氣氛蔓延了上來,看著走遠了的館陶跟阿嬌,劉徹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最近一忙反而把阿嬌給忘了。估計館陶這是又不痛快了,唉……今晚還是去陪阿嬌吃飯算了。

    “陛下?”走在前頭的老宮女看到劉徹站在原地不知道又在琢磨什麽的時候,出言提醒了一聲。劉徹回了神趕緊跟了上去。

    老宮女邊走邊說:“陛下請恕老奴鬥膽。”

    “但說無妨。”劉徹對這幾個妖魔級別的老人們還是滿尊敬的,再加上她是竇太皇太後身邊的人,從代國一直服侍著老太太,這資曆拎出來在宮裏也是數一數二的。

    “謝陛下。”老宮女略微一行禮,然後道:“陛下不知道,其實太皇太後還是很關心陛下的,太皇太後總說陛下是個做好皇帝的料,就是年輕氣盛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怕陛下將來早晚捅出簍子來於是太皇太後才會什麽事兒都寧願被陛下數落也要橫插一杠的不同意。這次匈奴的事情,老奴知道自己不應該插話,但是還是要說,陛下不應該跟太皇太後硬來。陛下好好跟太皇太後說說,說清楚了太皇太後會支持陛下的。”

    劉徹聽著老宮女的念叨著,心裏忍不住苦笑一聲。他何嚐不想跟自己的皇祖母好好說話?隻不過這個固執的老太太……唉。

    說話間,一行人便到了大殿的門口,老宮女恭敬的引著劉徹往裏走。看到竇太皇太後正靠在軟墊子上用柄小錘子敲著腿,聽到聲音後,淡淡道:“陛下來啦?”

    “孫兒給皇祖母請安。”劉徹恭恭敬敬的行著禮。竇太皇太後放下了手裏的小錘子,道:“起來吧,陛下事情多,怎麽還有空這個時候來哀家這個糟老太太這裏?”

    “額……”劉徹有些尷尬的撓了撓腦袋,道:“回皇祖母的話,孫兒這次冒昧前來是想跟皇祖母商量一下這匈奴使者入長安一時。”

    “陛下不去跟大臣們商議,跟哀家商量什麽?”老太太語氣不溫不火的,劉徹聽完在心裏忍不住冷哼一聲,跟大臣們商量跟跟您商量有什麽區別?他們還不是看在您的臉色行事?

    “唉,算了。這時辰也不早了,陛下不妨吃完了飯再走。咱們祖孫倆已經很久沒一起吃過飯了,邊吃邊說吧。”老太太招呼來小黃門道:“來人,還不去準備午膳?”

    “諾。”雖然這“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已經流傳了許久,但是這儒家的規矩怎麽管也管不到崇尚黃老之學的大漢皇室的頭上。於是祖孫倆也算是其樂融融的邊吃邊說著,老太太倒是也不跟劉徹討論國事,就是嘮著家長裏短,難得的,劉徹這頓飯吃的還算是順心。

    “其實哀家不反對陛下要給那個匈奴使者點下馬威。”老太太話鋒一轉,原本還在跟水煮菜搏鬥的劉徹愣愣的放下了筷子問:“皇祖母的意思是……”

    “這匈奴確實不像話,也未必太不把我大漢放在了眼裏。”老太太這一句話說的劉徹忍不住跟著點頭,隻可惜老太太看不見,於是自顧自地說:“隻不過啊陛下,凡是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度。不然萬一弄巧成拙了,吃苦的還是我大漢的邊民。”

    劉徹愣愣的看著老太太有一口沒一口的嚼著米飯的樣子,跟春陀對視一眼——老太太這是鬆口了?

    “孫兒明白了。”劉徹按耐住內心的雀躍,還是一本正經的跟老太太道謝。

    “行了行了,哀家雖然有些事情有著堅持。但是哀家也沒老糊塗!”老太太吃著身邊的人給自己布好的菜,邊吃邊道:“這事兒啊還不能找那幾個迂腐到骨子裏了的老臣去幹,找幾個機靈八怪的臣子去著手去做,他們年輕鬼點子也多。總比那幾個見了匈奴人腿就哆嗦的老臣強——總之別給我大漢丟臉。然後還有一事……哀家不知當說不當說。”

    老太太說著,嚴肅的放下了筷子。劉徹有些摸不著頭腦的看著老太太一臉嚴肅的樣子,再加上今天老太太跟自己說的也挺開心。難得祖孫倆沒鬧什麽階級矛盾,於是劉徹心情也不錯,也沒在意事情的嚴重程度,很是大度地說:“皇祖母,但說無妨。”

    ……

    於是至於最後劉徹怎麽出了長信殿的大門,劉徹自己都不知道。當太皇太後一臉嚴肅麵無表情的說:“你可知你在宮外還有個跟你同母異父的姐姐?”的時候,劉徹瞬間就感覺到一盆冷水澆了下來,從頭澆到尾。

    在這日漸寒冷的日子裏,劉徹覺得自己仿佛置身於冰窖中一樣,春陀看著劉徹不知道第幾次沒看清楚台階差點掉下去後趕緊拉住劉徹:“陛下小心。”

    “原來……當年的事情居然……居然……”劉徹搖了搖嘴唇:“怪不得皇姑母當年如此神神秘秘的還趾高氣昂的淩駕於我母親的頭上。”

    “陛下,陛下您悠著點啊。”春陀看著劉徹一副受到了不小打擊的樣子,心疼的出言安慰道:“陛下,這太皇太後不也說了麽,還未調查清楚。”

    “那女人的爹是叫金王孫是嗎?”劉徹淡淡問道。

    春陀愣了愣,然後答道:“應該是的。”

    “那就錯不了了,朕依稀記得當年在漪蘭殿的花園裏的時候,姑母反複提到了這個名字,當時朕還覺得奇怪去找韓嫣問他知不知道這個名字……”劉徹似是回想到了什麽,一歎氣:“辛虧韓嫣當時一臉迷惑的說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話……朕這張臉可就丟幹淨了。”

    “那麽陛下……”春陀眨了眨眼睛。

    劉徹沉吟一會兒道:“把韓嫣和李敢還有……”劉徹巴拉巴拉報了一堆人名,春陀念叨了幾遍後趕緊去派小黃門挨個通傳去了。

    李敢端著酒杯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小黃門,悶悶的把酒喝掉後,對正在把玩著手裏的折扇的韓嫣道:“還真讓你說對了,這酒還真是喝不成啊。”

    “少廢話,快走吧。”韓嫣背著手,溜溜達達的走到前頭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