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字數:5134   加入書籤

A+A-


    第十八章

    張氏一笑,道:“昨兒晚上,媳婦就賞了她。太太不知道,那小廝叫的什麽名字,忒逗人了些。”

    “什麽名字?”史氏聽了也沒當回事,就著丫頭的手喝了口茶。

    “不是媳婦說,太太是再猜不到的,——叫李.狗.蛋。”

    “噗哧”,史氏一口茶便噴了出來。濺得裙角都是茶水。

    唐朝見了,連忙蹲下用帕子擦試。一邊還輕聲地問史氏,是否現在換身衣服。

    史氏看了不過是濺上了一點茶水的裙子,搖了搖頭。唐朝見此,便輕輕地擦淨了水,便又退了回去。

    “嗬嗬,別說太太了,媳婦當時聽了,也跟您一樣的反應呢。這父母是怎麽想起這個名的?”

    史氏笑著擺手,“不是他父母起的,是你們老爺起的。”

    “......”,唐朝睜圓了雙眼,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您老是在開玩笑嗎?

    這麽高大上的名字,竟然是賈代善起的?

    唐朝覺得她好像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秘密。原來傳說中的國公爺,還可以這麽接地氣。

    張氏也無語了,但她的眼睛至少沒有唐朝睜的那麽大。她無法相信她的公公,她英明睿智的公公會起這樣的名字。

    史氏看了一眼張氏,又看了一眼屋中的坐人,搖頭道,“別說你們不相信,當年剛聽說時,我也是不信的。”

    然後史氏便話起了當年。當年李狗蛋的爹便是養馬的一手好手。國公爺當年正經有幾匹好馬,就是李狗蛋的爹在飼養。

    而李狗蛋這個名字,便是當年賈代善在一次喝醉了酒後,又聽說人家新得了個兒子,一高興,順嘴塗魯了出來的。

    事後,雖然也覺得這名字起的‘太有水準’了,但也下不來麵子說起的不好,你們別用,或是我再重新給起個不叫‘狗蛋’的名。

    於是李狗蛋他爹用著一種即糾結,又要深感榮幸的心理給了長子用了這麽個名字。

    史氏說完,唐朝和張氏的心中不約而同的升起了一股對李狗蛋的同情。

    唐朝想的更多,尤其是按著這個年代,或者說是按著賈府的習慣,那些成了親的仆婦,便會加上男人的名字,如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將來李狗蛋的媳婦,在外的稱呼,便是‘李狗蛋家的’。

    這麽一想,唐朝都有一種渾身惡寒的感覺。

    “這丫頭想什麽呢?”張氏一抬頭,便看見了打了一個哆嗦的唐朝。不禁想著問她。

    唐朝下意識的回了一句,“李狗蛋家的”。

    這話不要緊,但所有人都明白了話中的意思。不禁都有些好笑。

    一個名字起不名,不但男人自己要遭人嘲笑,連老婆孩子都不落下。

    “還別說,也許真有這個原因,不然那李狗蛋也不會眼瞅著上了二十,還娶不著媳婦。”張氏笑過之後,有些感慨地對著史氏這麽說道。

    史氏瞪了她一眼,有些好笑地罵道,“盡知道胡說。還不去看看瑚兒他們小哥仨昨天晚上就怏著要吃的炸鵪鶉如何了。別說他們小哥仨了,連我這老婆子都想吃了。”

    張氏一見,立馬換了話題,“太太放心吧,昨個回來就吩咐廚下了。不但他們哥仨有,就連大爺和二爺那裏,媳婦也吩咐了人準備了。您看要不把他們哥仨的午膳就擺在您這吧。祖孫四個對著吃鵪鶉,豈不有趣。”

    史氏聽了,笑著罵了張氏一句狹促。便也就這麽安排了,畢竟一個人吃飯過於孤單了些。

    “赦兒和政兒兩個上朝辛苦,中午可不能太簡薄了。”

    “太太放心,媳婦明白。每個月都會讓廚房報菜色上來。大爺愛吃肉食,二爺愛吃素。所以都是按著口味給準備的,大爺的那份肉食多一些,湯便是素的。二爺的那份青菜多一些,湯便加了滋補的。”

    “赦兒五日一朝,政兒卻是日日都要早朝,爺們出門跟著的人都要打點好了。萬不可有失,知道嗎?”

    大媽,您兒子都三十好幾了,還怕給野狗叼走嗎?您這麽養兒子,怪不得能養出賈寶玉這樣的大姑娘式的小夥呢。

    張氏倒是明白史氏這個的心情,畢竟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兒就算是不行千裏,母也擔憂著呢。於是起身恭敬地聽了。

    聽著這對婆媳說了一通特沒營養的話,唐朝哈欠連天,恨不得直接打斷了她們,讓她們說點別的。

    這可惜這種想法,唐朝也隻是想想。和唐朝有此想法的,還有二房的王氏,這個多年來被妯娌壓製的弟媳婦,早就對衝破長嫂的封鎖線不報任何希望了。

    都是大家出身,手段心機都有。可悲卻是嘴上不如長嫂伶俐,本來還可以的口舌,生生比成了渣。看起來就更木訥了。

    此時,王氏心裏就當自己是陪襯的了,不然又能如何呢。

    反正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了。王氏已經不得不讓自己習慣了。

    就連這種明明是吩咐兩個媳婦的事情,她的這位婆婆竟然也隻當沒有看見一般,隻吩咐掌家的大嫂。

    唉,這日子什麽時候是頭呀?

    午膳畢,歇了午覺。此時三歲的璉二爺正和虛歲四歲的珠大爺在親祖母的上房,以下午點心為獎勵,接受瑚哥兒愛的教育呢。

    “這丫頭偷笑什麽呢?”史氏看著下麵的三兄弟在那裏說話,一掃眼便看見站在一側的唐朝笑眯了眼睛。

    唐朝上前蹲身行禮,“回太太的話,奴婢隻是想到了瑚哥小時候教奴婢寫字的情景了。您看,現在瑚哥兒可比那時更有氣勢了。”

    唐朝話一落,屋裏的人都朝那小哥仨看去。還真別說,八歲的賈瑚還真有那麽一股長兄的範。

    “哈哈,我還記得那時候瑚哥兒天天逼著你教功課,可沒把你愁壞了。”

    “可不是嘛,奴婢到現在還想不明白,瑚哥小小的人,是怎麽分辯出奴婢的字今天的比昨天好了,或是不如前一天好了?”唐朝想起那個時候,每天早上吃過飯,瑚哥兒都會檢查她昨天寫的大字。每看一張還要點評一張,動不動還要說這張比前兒個寫的好了,那一張還不如昨天的。

    史氏一聽,又是一陣笑。也不知道是不是身邊養著孫子的原故,孩子的一點小事,都能讓她樂半天。

    “你是要好好練字了,前兒你幫鴛鴦抄的帳冊子,那字寫的,沒有一點圓潤,也忒鋒利了些。我記得上年敏兒送年禮來,除了給瑚哥一套文房四寶,還給了你一本字貼呢。你練了嗎?”

    記得敏兒出嫁前,可是將她和瑚哥一起帶在身邊的,這會給瑚哥準備東西的時候,也沒忘記她。可見是個招人疼的。

    “正練著呢,可是寫了這麽多年的字,還是覺得那字的筆畫太多了,而寫字的筆,毛又太軟了。要是跟眉筆一樣硬,我的字一定會寫的更好的。”雖然現在她的顏體也寫的不錯了,當然是她自己認為的。

    “噗”,史氏一口茶噴出,指著唐朝說不出話來。自己寫不好字,還賴字難寫,筆太軟。有這麽不講道理的嗎?

    那麽軟的毛筆,你都寫出那麽鋒利的字,硬了你還不得把天捅出個口子來了。

    唐朝覺得她鉛筆字,鋼筆字寫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毛筆字,怎麽練都感覺硬了些。張氏看過,說是鋒利太過,不是女兒寫的出來的。

    “你給敏兒的信中,也是這麽說的?”

    “哪能呀,這麽實在的話,奴婢哪好意思讓人帶到南邊去呀?”

    “那你就好意思告訴我?”史氏聽著唐朝說不好意思,她才不相信呢。

    “太太慧眼識人,奴婢又天天在太太麵前,哪好意思像給姑奶奶寫信時,將自己吹成花呀。所以隻好實話實說了。”

    “嗬嗬,你呀。就你那手字寫出來的信,也好意思。”

    唐朝一聽史氏這話,連忙拿起帕子,學著豬八戒不好意思的樣子,逗著史氏。史氏一看,又是哄堂大笑。指著唐朝笑得說不出話來。

    “夫人莫怪,貧生這廂有禮了。”說著放下帕子,行了一個憨憨的佛禮,這一下,別說史氏和一旁的丫鬟了。就是過來回事的張氏,也樂得不行。

    這丫頭就會作怪。一天天地就知道傻樂嗬。

    一時間,眾人樂後,張氏才將來意說了。

    “二弟妹又有了身子,媳婦算了一下,估計生產的時候都要在正月前後了,這事咱家得提前定下產婆。還有就是給林家的年禮,已經有了大概了,媳婦把單子擬好了,請太太您過目。我想著妹妹和姑爺都是愛書之人。今年官造局子新出的那幾套新書,媳婦已經打發人去買了。等得了,再添進單子裏,您看這樣可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