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字數:5107   加入書籤

A+A-


    第三十二章

    一個月很快便過去了,唐朝在兒子滿月的當天收到了全家人脫籍文書。

    他們是家生子,隻要贖身的時候,以李漱太爺爺那輩的名義脫籍,到李漱這輩正好是第四代。還是可以科舉的。

    張氏是個會做人的,不但將唐朝兒子的改成了三代後的良民,就連李漱的良民身份也辦了下來。

    至於唐朝和李狗蛋的,便是張氏送的人情了。而唐婆子更像是買一送一回來的。

    張氏也是在為唐朝之子辦良民戶籍時,才恍然發現賈家的奴仆實在是太多了。

    賈家家生子,後來每年買進的仆役。還有每個太太奶奶帶進門的陪房們,那真的是多的數也數不清。

    要知道這個年代是沒有計.劃.生.育這種政策的,所以死勁的生,拚死的生。

    然後一回頭,喝,好大的一家子。

    張氏被這密密麻麻的人名冊嚇到了,立即便想到要打發一些人出去。本來這事,那年她就想要辦了,隻是一來二去的,便拖到了今天。

    隻是他們這樣的人家,隻有買人的,沒有賣人的。所以隻能如之前說的那樣,開恩放了出去。於是在唐朝還沒有出月子的時候,張氏便拿著那幾本人名冊子去見了史氏。

    府裏的哥兒和姐兒是有幾位,但問題是生產的主子就隻有那麽三瓜兩棗的,但下人奴才卻是忒能生了。

    於是放人吧。再不放人,早晚得出事。

    史氏一看那名冊,也是一驚。聽了張氏的想法,思慮再三,最終也同意了這個要求,尤其是張氏還有一個她不能反駁的理由,為賈敏祈福。

    當然,唐朝去見張氏的時候,還並不知道府裏要大批量放人的事情。

    一番拜謝後,

    張氏叮囑唐朝此事不要讓人知曉了。畢竟一人脫籍和全家脫籍是兩回事。而且唐朝之後還是要在賈家做事的。

    一般人家誰會願意用良民的仆役做工呢。幸好一個是二房針線上的,一個是馬房侍候馬的。還有一個,年紀最小,卻也隻是陪著讀書,陪著玩的。

    “馬上就要到年底了,我已經說服了太太,在年底的時候放一些家生子出去。你們的戶籍正好是跟這批人一起辦的。雖是辦了下來,但以後仍是要留在府裏的。”

    之所以要留唐朝在府裏,一是這家人婆婆都是知曉得。二是瑚哥與璉哥都與這家人有一定的情份。再一個便是唐婆子畢竟是二弟妹的陪嫁,雖是嫁到了賈家,但男人沒了,卻是事實。

    於情於理,這家人都是應暫時留下的。另一個原因卻也是張氏有考慮過這家人放出去後的生計。

    小叔子小,男人又木衲。老娘年紀也大了,小孩又剛滿月。這樣的一家人放出去,那是早晚得喝西北風去。

    就算她知道這家人有些家底和土地。但成了良民,若沒有府裏可以靠,那稅就夠他們一家喝一壺的了。所以好事做到底,還是留他們一家在府裏罷。

    這丫頭看著精明,但畢竟年紀在那裏呢。雖知道這一家是一定要出去的,但若真的讓她們一家現在都出去了,那不是成全人,而是害人了。

    而且她的二兒子,還正經的很喜歡唐朝的小叔子。就算是為了兒子,也應該留他們一家。

    更別說唐朝當年救下瑚兒的恩情也在這裏呢。

    至於戶籍不過是個甜棗罷了。以他們家的能力,今天能讓他們脫籍,明天犯了事,照樣有辦法讓他們變成奴籍。

    而且唐婆子是二房奶奶的陪嫁。若是不留著唐朝一家在府裏幹活,天知道這家人會不會一出去就餓死了,到那個時候誰知道唐婆子會不會去找王氏說情呢。若是讓王氏以為張氏在針對她做什麽。實在有些麻煩。

    可若要留下,誰知道這良不良,奴不奴的,又會給府上帶來什麽風氣。要麽幹脆都是奴才,要麽就都是平民。

    賴家的事情,張氏本來就有些不太同意。尤其賴家人看著也不像是知道感恩的樣子。所以,這才決定放唐朝一家的奴籍。

    就這樣在張氏的一番考慮下,唐朝一家便以良民的身份留在了府裏。當然知道他們一家都是良民的,也不過是區區數人。

    李漱和李狗蛋職位不變,唐婆子繼續回二房的針線房上工。一家五口,除了唐朝在家裏看孩子,或是抽空繡點荷包手帕送到外麵繡坊寄賣外,其他的三個人都是有正經工作的。

    本來唐朝是想要讓唐婆子留在家裏看孩子,她出去上工的。但唐婆子卻覺得唐朝現在還年輕,等孩子再大一點,還會再生下一胎,到時若是再請假,還是耽誤了上工。

    既是這樣,還不如她老老實實地留在針線房呢。

    李漱很得賈璉的喜歡,走哪裏帶到哪裏。除了教賈璉讀書的夫子,看著李漱認真學習的勁頭有些輕蔑外,其他人倒都沒有發現出來什麽。

    一是李漱圓滑,二是眾人都是看人下菜碟的,看到李漱不但得賈璉的喜歡,就連在賈瑚和張氏麵前也能有個笑臉時,便不會不小瞧了他。

    “嫂子,今天那夫子又說什麽仕農工商,奴仆脫籍後三代方可科舉這些話了。”晚飯的時候,李漱一邊吃著唐婆子挾給他的五花肉,一邊對唐朝抱怨。

    “這有什麽,讓他說說,你又不會少塊肉。就算是他說的都對,他一個讀書人還不得讓你這個家生子旁聽嗎?阿漱,咱們家早晚是要出去的。你多學點沒壞處。好好讀你的書,將來考出來了,讓他隻能仰望你。嗯,你也別有太大的壓力。就算是不能科舉出仕,不是還可以去商鋪一類的地方找個記帳的活技嗎?又輕省,又幹淨。能得的工錢還不少呢。”

    “噢,這些我都明白的。就是,就是。”

    “嫂子有句話,你聽聽。然後記在心裏。”

    “嫂子您說”。

    “‘那些潑我們冷水的人,總有一天,我們會燒開了還給他。’這句話,你記住了。那夫子的話,你也不用放在心上。就算是再有本事,他不是還得給你們教書嗎?為了幾鬥米就折腰的人,他也不過跟咱們都一樣罷了。等將來咱們考出來了,你就大大方方地去向他道謝去。謝他今天的鼓勵,你看他到時好不好意思接著。”

    她以前上學時,就最討厭這種看人下菜碟兒的‘園丁’了。

    李漱聽了自家嫂子霸氣側漏的話,有些小激動地點了點頭,不過半晌又抬頭問唐朝,“嫂子,我真的能跟著璉哥兒一起去考場嗎?”

    “當然,咱家的戶籍不是給你看過了嗎?你和你大侄子都是可以科考的。就是你哥,還是算了吧。我這命呀,將來隻能指望你侄子穿鳳冠霞帔了。”

    李狗蛋聽到唐朝提起他,隻是憨憨一笑,啥也沒說。

    “閨女呀,咱們真的脫籍了?這府裏不是呆的好好的,幹嘛要出去呀。外麵的日子可沒有府裏這麽太平。你說這大奶奶到底是好心還是怎地?”

    一開始唐朝隻想著讓孩子脫籍的,也是這麽跟唐婆子說的。可沒有想到張氏竟然給他們一家都脫了籍。唐婆子卻是不太想離開府裏的。雖是為奴為婢,但旱澇保收呀。

    “娘,這事咱們不是早就說好了嗎?而且都已經脫籍了,您老還想賣身進去咋地?咱們這是碰到了好主子,才沒有朝打夕罵,提腳發賣的。但這種事情,誰知道子孫後代能不能遇到呢。再一個,主家好了,咱們不一定好。但主家要是壞了事,咱們也是要跟著一起遭殃的。出去做個平民百姓多好呀。”

    一聽這話,唐婆子眼一瞪,“好個屁。你瞅瞅之前放出去的那幾家,有多少家成天日日夜夜的哭呢。家裏連個出路都沒有,住的房子還要盡快給府裏還回去。一輩子都學著如何侍候人了,你讓這些人怎麽過日子。”

    “怎麽過不了日子了,就說咱們家吧。除了那個小的,除了會吃,隻會睡的。其他人哪個不能掙上幾個銅板呀?就他們矯情,吃不得苦,隻能給人當三孫子。我可不願意。還有,我告訴你李漱,你也給我出息點,要是敢奴顏婢膝的,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李漱連忙咽了嘴裏的東西,連聲保證不會有此想法,唐朝才將臉又看回唐婆子。唐婆子氣得,直想掐她。

    “嗬嗬,娘,你就聽她的吧。她說的有道理。”看到嶽母瞪著眼睛不說話,李狗蛋怕媳婦不高興,連忙傻笑地幫腔。

    “算了,算了,我還有幾年好活。你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吧。隻別後悔就行。”瞪了一眼那對小夫妻,唐婆子又給李漱挾了一筷子青菜。

    “多吃點菜,省得嘴上起大泡。”

    “對,媳婦你也吃,我看你嘴角都起泡了。馬糞肥著呢。回頭我再拿回來點。再種一木槽子小菜。過年的嚼用就有了。”

    “你說什麽呢,吃飯說什麽馬糞,再說這些,你今晚就去馬廄睡去。”

    唐婆子聽了兩人的話,本來就不高興,現在更是不耐煩了,“行了,他說馬糞,你沒說咋地。趕緊都閉嘴吧。”

    唐朝聽了唐婆子的話,在桌子底下踹了李狗蛋一腳,低頭吃飯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