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苦命野鴛暮成雙

字數:3809   加入書籤

A+A-


    提起翡翠丫頭的遭遇,想想也是忒倒黴,小小年紀啥都不懂的時候,就被老太太因為個糊塗夢胡亂塞進老爺房裏當了通房,好日子還沒過幾天,就被老爺冷落到一邊。賈老爺還占著茅坑不拉屎,隨便給個不要錢的名分,就把人家姑娘的幸福斷送了。就算翡翠忍不得寂寞給老爺戴綠帽子不對,可賈家仗了有權,把人家好好的姑娘剃了頭做姑子,毀人家一世,可就更是地主惡霸的做派了。

    顧姨娘現在作為老爺院裏說話算話的人物,對前任領導太太手裏出的這件陳年舊案頗為看不慣。她天生心腸軟,一想起在庵裏受苦多年的翡翠來,就覺得賈府先前做下的這樁罪過難以化消,沉重得就象是砸在了她這個後繼的當家人頭上一樣。

    雖然有過爭寵的小別扭,當年顧姨娘和翡翠其實相處得還不錯,這些年逢年過節的時候,她還讓出門的婆子去庵裏給翡翠捎過幾回東西。一者是可憐她在庵裏受窮,還要受那些貪俗姑子們的氣,過得艱難;二者也是因為養了六姐兒,要了人家的娃,於情於理都該多少幫幫孩子的親娘。自顧姨娘掌了老爺院子的事後,送到庵裏的東西更是加厚了幾分。

    有了這些不算太多的援助,翡翠在庵裏雖然過著清湯寡水加從早到晚做活的受氣日子,但總算是熬到了現在還平安地活著——能做到這點很不容易,顧姨娘隱約聽說過,老太太當年也曾把幾個老太爺房裏不聽話的丫頭送到庵裏出家,結果這些丫頭沒幾年就都死了個一幹二淨。偶爾提起這事的婆子們都念著佛說是那幾個丫頭命賤沒福氣,但顧姨娘再不長腦子,也能從中聞出一些險惡的氣息來。唉,不管後宅還是受太太奶奶們供養的庵堂,仔細翻翻都能翻出一堆汙糟事啊。

    雖然人傻運氣好,顧姨娘個人受宅鬥迫害比較輕,可一想周圍發生過的那些擺不上台麵的惡心事,還是忍不住心累,翡翠的悲慘遭遇啥的,也都是後宅文化大背景下,倒黴人的不幸套路罷了。

    六姐兒一年年長大,已經很懂事了,好好的一個乖巧聽話的小姑娘。她親娘的事,必定也瞞不得她多久。到時候孩子問起來,總不好對她說,你親娘是個淫~婦,因為和野男人偷情,被罰當姑子受苦去了吧,讓這孩子心裏怎麽過得去?還不如說她娘是改嫁出了府的丫頭好些呢,起碼名聲好聽點。

    顧姨娘在老爺跟前提起了翡翠,勸老爺把人放走,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也給六姐兒積點福。她本以為“被背叛”的老爺對那點不光彩的往事還在耿耿於懷,得多勸兩次才能順過氣來,沒想到現在老爺年紀大了,越發想得開,已經不太在意那遙遠的綠帽了。倒流露出“當年不該輕率納這麽年輕的女子入房,出了事也怨不得別人”這等愧悔的意思。

    承認錯誤的賈老爺值得表揚,可提起他那些年的花花荒唐事,顧姨娘就氣不憤,這何止是納翡翠進房這一件啊!又是蓮房又是秋桐的,那幾年都要惡心鬱悶死她了好不好?

    怒氣上頭,顧姨娘幹脆放飛自我,借著這個話頭的東風徹底翻了一次舊賬。一手把屋門閉了,命令老爺跪在床頭聽著,自己將他那些不要臉的風流事兒從頭數落了一通,直說到賈老爺額頭冒汗,向著正在作河東獅吼的愛妾連連作揖求饒才罷。這正是教子須慈,馭夫當嚴,顧姨娘已無師自通地領悟了其中三味。

    雖然被訓斥的狼狽,但老爺實在應該慶幸,愛妾就算生氣,也還隻是讓他跪軟床,舍不得讓他這把老骨頭跪搓衣板,可絕對是真愛啊。

    訓老爺訓累了,顧姨娘才結束這段插曲,放老爺起來,對他說起正事。道是人家翡翠就是因為老爺行事不尊重,貪花好色,品行敗壞,才倒了黴被耽誤了這麽多年。如今害得人家夠了,也該讓人從庵裏出來過幾天安生日子了吧?

    賈老爺雖然覺得自己很冤,還懵逼地想,明明是翡翠偷了人被太太處罰,怎麽現在錯的全成自己啦?但過往的事實早已經充分教育了賈老爺,在家庭生活中,辯論和講理都是有害無利的,對一個真正懂生活的老爺來說,服從心上人,徹底聽她的話才是應當的本分,麵子誠可貴,夫綱價更高,若為愛妾故,一切皆可拋啊!

    再說老爺對翡翠的事本就有幾分悔意,這時也不追究到底是誰的錯了,忙狗腿地連連點頭。隻說憑萌萌高興,想怎麽處理都好,怎麽做他都完全讚成,總算把愛妾逗得露出了幾分笑影。

    可笑世間之事大多如此顛倒反複,老爺威風赫赫妻妾丫頭一堆地過了大半輩子,傷過不知幾顆芳心,最後終究是落了個報應不爽,情迷一人,夫綱落地,徹底淪為了妾奴。

    還是顧姨娘房裏的蓮萼丫頭冷眼旁觀見得明,暗地裏想老爺年紀越大,越離不得顧姨娘,甚至有唯她之命是從的趨勢。這兩人情好多年,終是難得分清,是賈老爺改變顧姨娘多一些,還是顧姨娘改變賈老爺多一些了。

    幾日後,顧姨娘就做主直接從老爺私庫裏支了一筆錢,令人在府外買下一個小院子。私下裏給了翡翠恩典,讓她那做下等奴才的父母將她從庵裏接到新購的院子裏住,更是還了她一家人的賣身契,又給了些錢財安置,勸她還俗與父母好好過日。

    翡翠懷羞抱愧多年,心裏受了無數煎熬,又念父母,想孩子,愁得年紀尚輕就生了許多白發。她本以為自己一輩子就困死在庵裏了,隻混沌等死,哪裏想到還有能還俗侍奉父母的一日?此大恩讓她對顧姨娘全心感恩戴德不已。

    雖是思念女兒,翡翠也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隻會讓女兒蒙羞,不如做了陌路對女兒更好,便沒提要見六姐兒,也沒提讓顧姨娘為難的過分要求,一家人順了顧姨娘的意思,安靜地隱姓埋名,閉門過起了自己的日子。

    顧姨娘原以為這般安排,就是翡翠最好的結局了,卻沒想到,居然還有更讓人感歎的事作為續章。不久後,她聽說禁在外頭莊子裏幹苦力,早就殘廢了的墨書竟攢滿了足夠的錢贖身離開了賈府。虧她主事後耳報神多,不幾日又聽得墨書出去後,竟是到處去尋找翡翠,無奈翡翠一家早改名換姓不好尋找,墨書尋了多時,才好不容易尋得了昔年的"qing ren"。

    他們見麵也不知是何情景,隻從此後,墨書就留在了翡翠家裏。翡翠也不嫌棄他殘疾,竟是與他夫妻相稱,生活在了一起。兩人為這一段孽緣風波曆盡,遭了大罪,丟了身份名譽,賠上了青春,父母女兒不得相認,值得安慰的是,最後竟也算得了個善果。

    顧姨娘沒把這事跟老爺說,過去的事已經過去,在人家的愛情故事裏,老爺和她不過是配角而已,就不要再出現添亂了。看看翡翠與墨書的經曆,大概也算“真愛”之一種吧。總之,現在大家都好好過各自的生活就可以了。

    經冬複曆春,又是幾年過去。

    樂春已經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大姑娘,模樣隨了顧姨娘,越長越漂亮,絲毫都不遜於黛玉寶釵正當青春的時候。在這萬惡的封建社會普遍早婚的環境下,雖然顧姨娘舍不得,也不得不考慮嫁女兒的問題了。

    有多年受皇上信重的高官爹,清貴翰林嫡兄和貴妃嫡姐做背景板,就算樂春不是嫡女,想要求娶她的各家公子仍然成群成隊,其中很有幾個被賈老爺看上眼的。可是,這些身份貴重的公子們看在顧姨娘眼裏,那是哪個都有毛病,誰都不配娶她的女兒,絕對不能答應,還狠狠噎了急著當嶽父的賈老爺好幾回。

    顧姨娘可不覺得自己挑剔,聽說那梅家的公子,家世雖然不錯,身體卻弱得很,萬一做了親讓閨女早早守了寡咋辦;至於那個李家的老太太,一看就是個不好伺候的厲害主,樂春嫁到他們家會吃虧的;陳家少爺連舉人的功名都沒有,智商不夠看,直接影響下一代;王家兄弟太多,後院宅鬥肯定複雜,女兒嫁去多辛苦啊;劉家那個聽說年紀輕輕就收了好幾個通房丫頭了,太也好色,誰知道會不會腎虛……看看這些次品,哪個是能讓女兒托付終身的?

    賈老爺急了,難道把京城翻個底朝天,都找不出一個讓萌萌看得上眼的女婿嗎?他就不信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