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走進死胡同
字數:5663 加入書籤
nbsp; 軒轅昭哥仨從史遠道的吏部左選司官廳出來,依舊排在外麵的長龍隊伍後麵。就算是不能改做京官,那也得拿到選人的官憑告身和職務差遣吧,不然到哪裏領祿米填飽肚兄啊。
一直等到日跌時分才輪到他們辦理庶務,坐在桌案後麵的是一名年輕的幹辦官吏,隻見他腦袋左右晃動,不住地緩解著僵硬的脖頸,顯然伏案大半天乏倦的很,好歹還剩下最後三位了,於是勉強打起精神問道:“姓名、發解地、科甲名次?”
軒轅昭忙道:“軒轅昭,廬州漕司,一甲第三名。”
年輕幹辦官吏仔細瞅了瞅他道:“你就是軒轅昭?那他們倆就是嶽鍾麟和畢宗卿了?”
畢宗卿忙上前一步嗬嗬笑道:“是是是!如假包換!我就是畢宗卿,五甲第五十五名,嘿嘿,五五五,可不是嗚嗚嗚,不過差一點就嗚嗚嗚了。”
年輕幹辦官吏聽他前言不照後語,眼睛一瞪道:“瞎胡扯什麽?一邊呆著去!”
嶽鍾麟趕緊把畢宗卿推到一邊去,上前一步陪著笑道:“書辦大人莫要見怪,這位同科年兄一向喜歡開玩笑,甭理他也就是了。”
年輕幹辦官吏下巴微揚,頗為傲慢地拉著長腔道:“嗯,你們三個的情況比較特殊,司署長官特意叮囑要妥善安置。喏,拿著這份銓選公函,到吏部官告院去領取你們的官憑告身吧!”
三人接過各自的銓選公函,上麵除了寫明官階品級之外,根本沒有實職差遣,而且依然是選人身份,依然是原來做武官時的對等品級,除了表明由武官改為文官之外,什麽也說明不了。
史遠道果然是個睚眥必報小肚雞腸子的偽君子,剛剛拒絕加入天道宗不到半天,這麽快就開始落井下石磨刀霍霍了?
軒轅昭冷冷問道:“就算沒有朝臣的舉薦不能改遷為京官,但是遵照吏部的章程,有官身的新科進士,可以依照選人身份直接授以實職差遣吧?”
年輕幹辦官吏一聽,嘴巴撇得像爛柿子一樣道:“你說的倒是輕巧!有官身的新科進士就得給你們安排職差啊,你當吏部銓選司是菜市場賣菜的?實話告訴你們吧,現如今僧多粥少,官多位少,哪有那麽多空餘職位安置你們這些大頭武夫?回去老老實實守官待闕吧!”
嶽鍾麟咽了口唾沫,實在是心有不甘,他急忙問道:“需要等多長時間吏部才能給我們實授職務差遣呢?”
年輕幹辦官吏站起身收拾起案卷夾在腋下,邊走邊說道:“那就要看你們的運氣嘍!少則一年半載,多則嘛,十年八年也是常事兒。”說完自顧自的揚長而去了。
三個人捏著各自的銓選公函,怔怔立在原地,這算是什麽事兒?曆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熬到文官科甲正途,人家兩手一攤告訴你,守官待闕,回去安心等吧,等到鐵樹開花。
人家吏部代表的是朝廷,胳膊扭不過大腿,還有什麽好說的?隻能拿著銓選公函,老老實實地去吏部文告院,換取各自的官憑告身,有了這一紙文書,就算正式成了炎宋皇朝的一名文官了,可惜卻是一個無所事事徒有虛名的文官。
三個人來的時候像是打了雞血,回去的時候則像是發了雞瘟,一個個無精打采地往回走。畢宗卿手裏攥著那包醬香驢肉,此刻也沒什麽胃口吃了。嶽鍾麟走在最後麵,他看上去狀態稍微好那麽一點兒,一直在低著頭作沉思狀。
畢宗卿停住腳等了他兩步,一把將那包醬香驢肉塞到他手上,賭氣道:“吃吃吃,都給你吃,吃了這頓可就沒下頓了!”可不是嘛,沒有了實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差遣,僅僅隻有正八品的空殼官爵,俸祿隻能領到之前的一半都不到,三個大肚漢恐怕從今往後要勒緊褲腰帶過活了。
嶽鍾麟拿起那包驢肉默默地咬了一口,嚼了嚼感覺味道有點怪怪的,吐出來一看,原來驢肉裏竟夾雜著一些雜物,再仔細一看,牛皮紙裏沾了好多腐爛的樹葉子,可能是之前老三扔掉地上沾上去的。
嶽鍾麟忽然靈機一動,他瞬間由樹葉子聯想到了葉正途。禦史中丞兼諫議大夫葉正途現如今在朝中炙手可熱,如果能找他做舉主,豈不是既可以改為京官又可以拿到實職差遣?
嶽鍾麟想到這裏,趕緊跳著腳跑到軒轅昭麵前道:“老三,咱們去找葉正途作舉主吧?”
哪知畢宗卿聽了大嘴一撇詰問道:“哪壺不開提哪壺!上次被人家沒皮沒臉的撅出來,這麽快就忘了?”
嶽鍾麟眼睛一瞪道:“你懂什麽,上次是上次,這次是這次!上次咱們跟他沒交情,這次不同了,此前海東青刺客一案,咱們老三還救過他葉正途一命呢。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他葉正途作為一代儒學宗師,不會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吧?”
軒轅昭怎麽可能忘記,自己當時還差點栽在那兩名獵鷹手裏呢,隻可惜他們記得沒有什麽鳥用,隻有葉正途清楚是誰救了他才行啊,人家不主動報恩,哪有上趕著去求人報恩的,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畢宗卿覺得嶽老大說的有道理,趕緊拉著軒轅昭的胳膊催促道:“走,老三,死馬就當活馬醫唄,萬一葉正途認帳也說不定呢。他一紙舉薦信,咱們至少可以省去九年磨勘,這種事情太值得一試了!”畢宗卿這話算是說到軒轅昭心坎裏去了,九年啊,有這九年功夫,說不定北朝虜人早就被他打到關外去了。
三人說幹就幹,直接雇輛馬車去葉府,準備來個二進府拜謁。
這個時候的葉府早已煥然一新,連昔日陳舊的大門都用朱漆重新粉了一遍,匾額也換成鑲金邊的紫檀木了。
上次來的時候門前寂寂無人,這一次明顯不同了,說是門庭若市有點誇張,不過大門口的轎子和車馬倒是不少,錦衣華服的官員士子文人們,進進出出絡繹不絕。看來自從葉正途出任禦史中丞兼諫議大夫之後,的確鳥槍換炮了,人氣逐日攀升,眼看就要爆棚了。
別人都是由家仆相跟著,大包小包地往裏送東西,軒轅昭他們這三個新科進士倒好,自己穿的行五行六跟新郎官似的,卻隻攥著兩個空拳頭就來了。
此刻葉府大門口正圍著十來個等候進府拜謁的官宦之人,無所事事之餘,他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哥仨仔細聽了幾耳朵,好像議論的是他們,當然不外乎說他們是生瓜瓤子,不懂官場規矩之類雲雲。
三個人在大門口站了一會兒,葉府的下人迎來送往,忙的腳不沾地,誰有功夫搭理他們,哥仨手裏捏著剛剛製作好的名刺卻無處投遞。正在無比尷尬之時,葉府管家程仲甫滿麵春風地從裏麵走了出來,身旁還有一個身穿六品服飾的官員,他把那名官員禮貌地送走之後,正準備轉身回去,畢宗卿突然上前一步伸手把他攔住了。
程仲甫一見他們三人,立時收住笑容,不冷不熱道:“三位公子,你們此番前來,有何貴幹?”
外麵那些好事之人一看熱鬧來了,趕緊都走過來圍觀,畢宗卿哪裏管得了那麽多,直接開門見山嚷嚷道:“程管家,我們要見葉大人!”
程仲甫仍然不動聲色但又很禮貌道:“請三位公子稍候,這些人都是要見我們家先生的,總得有個先來後到吧?”他這麽一說,那些本就喜歡亂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舌頭搬弄是非之人,紛紛當麵指責軒轅昭三人不遵秩序不懂規矩,甚至有人強烈要求程管家將三個生瓜瓤子當場轟走。
正在鬧得不開交之際,葉正途陪著兩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從府裏走了出來,喧嘩的眾人立刻噤若寒蟬。
兩位老者一胖一瘦一白一黑,他們都身穿三品的服飾,有熟識的好事之人低聲喊出了他們的名諱和官銜,原來這兩人一個是戶部侍郎陳輔良,另一個是工部侍郎薛繼宣。
兩人都是葉正途的同鄉師友,也是事功宗的中流砥柱,之前和葉正途一樣都被天道宗排擠落職,如今他們能這麽快官複原職,自然得益於朱葉之間的那一紙平分天下事權的契約。
葉正途將陳輔良和薛繼宣送上官轎之後,轉身正想往回走,程仲甫立即趁此空當與他耳語了幾句。
此刻圍觀的眾人自覺排成兩排,迅速給葉正途閃開一條通道,葉正途一邊緩步往回走,一邊笑著問道:“聽說新科探花郎在此,是哪一位啊?可否現身一見?”
圍觀的眾人大都看過本次科考的皇榜,知道新科探花名叫軒轅昭,好像來自邊軍某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卻不知道此人長什麽模樣,聽葉正途一問,趕緊都伸長了脖子在人群中尋找。
軒轅昭正在猶豫要不要出去,也不知道是嶽鍾麟還是畢宗卿,忽然從背後猛推了他一把,隻得一挺身站了出去,於是趁勢躬身一禮道:“中丞大人,新科進士軒轅昭在此。”他雖然已經有了文臣的官憑告身,但是沒有實職差遣,自然不好意思以官員的身份見禮。
葉正途意味深長的上下打量了軒轅昭一翻,然後麵向眾人哈哈一笑道:“據葉某所知,別看這位軒轅公子年紀輕輕,他可是我朝唯一的文武雙探花!”
此語一出,眾皆嘩然,文武雙全就已經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境界了,真沒想到這小子看年紀不過二十多歲,居然是文武雙探花!著實令人刮目相看,剛才私下裏非議他們的人,立馬暗自抽了自己幾個大嘴巴,當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等眾人安靜下來之後,葉正途這才轉過臉笑著問道:“軒轅公子,聽說你專程來到敝舍見葉某,不知所為何事啊?”眾目睽睽之下求人做舉主推薦這種事情,軒轅昭覺得實在難以啟齒,而且不知道為什麽,他明顯感覺到此時的葉正途煞有介事,有點故意在大庭廣眾之下虛張聲勢的嫌疑。如果真想聽聽他有什麽事情,也不至於站在外麵當作這麽多人說吧?
老三自尊心太強,不好意思當眾開口求人,嶽鍾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當下顧不得別人說閑話,他扒開人群徑直走到葉正途麵前,拱手一揖道:“中丞大人容稟,軒轅公子生性靦腆,不好意思開口求人,在下嶽鍾麟與他乃是科考同年,是以越廚代庖替他求個不情之請。
眾所周知,新科進士需要舉主保薦方能改做京官,可是軒轅公子在京城舉目無親,而中丞大人清名享譽海內,是以慕名前來,軒轅公子意欲拜中丞大人為舉主,勉力一薦,不知中丞大人可否予以成全?”
哪知葉正途聽完嶽鍾麟的陳述之後,神色突然變得莊重肅穆,片刻之後沉聲說道:“軒轅昭是當今聖上欽點的文武雙探花,他是名符其實的天子門生,當今聖上就是他的座師,根本無需任何人代為推舉保薦!”說完大步流星的走了。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一點毛病沒有,實際上是直接把軒轅昭扔進死胡同裏了,再也沒有人敢做他的舉主了。軒轅昭鐵青著臉擠出人群,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葉正途一口回絕做他的舉主,而且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這下子糗大了,不出半日肯定傳遍京師,成為官場裏茶餘飯後的笑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