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深入狼穴(一)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nbsp; 那名押解唐崇璟的司法參軍出言不遜,惹惱了軒轅昭,被他一個大嘴巴打的暈頭轉向,挨完打之後還得向打人者賠禮道歉,你說這尾巴翹的多不是時候。
那名司法參軍認錯之後,軒轅昭冷哼一聲道:“在禦史台沒有審定唐大人罪責之前,他還是六品朝廷命官,你們膽敢造次,落井下石,別怪我軒轅昭翻臉不認人!”
那名司法參軍頭點的如搗米,一個勁地諾諾連聲,周圍的眾位衙役也都俯首稱是。此刻唐崇璟的眼神中閃爍的滿是欽服感激之情,他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提點大人年輕有為,文武雙全,唐某能與提點大人在此處結識,實是三生有幸!”從言談舉中可以看得出來,他說的全是心裏話,絕對沒有半點矯揉造作之態。
軒轅昭急忙左臂折到胸前彎腰一躬道:“唐大人不必客氣,咱們後會有期!”
兩人拜別之後,軒轅昭望著他的背影,輕輕歎了口氣,心中波瀾起伏,在當時那種情形下,不是每一個標榜氣節的讀書人有勇氣借屍還魂的。唐崇璟一不為名,二不為利,能夠頂住壓力探查錢荒案的真相,正所謂名符其實的好官,看上去是一介書生,實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熱血漢子。
唐崇璟走了之後,軒轅昭一直呆怔在原地,嶽畢二人也都在望著唐崇璟的背影發呆,不過他們想的卻是另外一碼事,做官真是個高危行業,一個朝廷六品命官,莫名其妙被卷入叛軍作亂的漩渦之中,又莫名其妙的被革職審查,十年寒窗,九年磨勘,到頭來卻落得如此下場,當真讓人唏噓不已,此時此刻他們二人竟油然而生一種兔死狐悲的滄桑感。
接下來的十幾天裏,程仲甫陪著軒轅昭在府城的醫館裏醫治他右臂上的箭傷,冶司文字官徐經文領著幹辦官李彥乾、檢踏官嶽鍾麟和畢宗卿以及六名吏胥,大家忙著準備去銘山縣開府建衙所需的文書、器具、錢糧、車馬等物。
軒轅昭箭傷完全痊愈之後,他也和嶽畢二人一樣,穿上簇新的從七品官服,頭戴直腳襆頭,腳蹬烏頭官靴,腰係一根黑鋥銀銙的犀牛角大革帶,加之不知不覺之中,他的嘴唇上方長起了一抹濃密的小胡須,看上去從頭到腳像換了個人似的,再也不是當初那個風風火火的邊軍毛頭小將了。
人間四月芳菲天,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經過半旬休整之後,淮西冶司衙門的十一名官吏,正式奔赴銘山縣開府建衙了。
軒轅昭、嶽鍾麟、畢宗卿三人騎著高頭大馬,馬上係著大紅的繡球,他們跂高氣昂的走在前麵,後麵跟著三輛驢車,由六名吏胥負責轅駕,驢車裏裝滿了這些天置辦的各種物什,當然了,多少還給程仲甫、徐經文和李彥乾三人騰了點空地方。
銘山縣位於府城的正北方向,北臨兩國界河,與金源帝國的南京路隔著淮河相望,東鄰淮西首府廬州,西鄰荊湖地區的襄陽府。縣內礦產資源豐富,有大大小小多座鐵礦山,其中最大的一座叫銘山,銘山縣因由此山而得名。
軒轅昭一行從府城的北門出發,順著一條寬闊的沙石官道一直往北走,一路上鳥語花香,芳香四溢,讓人禁不住春心蕩漾。官道兩側垂柳依依,青枝翠蔓,畢宗卿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戰馬,洋洋自得在最前麵開道,他順手折了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枝柳條,輕輕用手一揉,很快便蛻掉了外層的青皮做成一管柳笛,放在嘴裏用力猛吹,清脆響亮,直入雲霄,不過,節奏淩亂毫無章法,既不悅耳也動聽,反而吹得人心煩意亂。
嶽鍾麟一時聽得火起,揚起手中的牛皮馬鞭,照著那匹棗紅色的戰馬屁股就來了一下,戰馬突然遭襲,四蹄亂蹦急速飛奔起來,畢宗卿毫無防備,坐在馬鞍上上下顛簸像坐過山車一般,嚇得嘴裏嗷嗷直叫,手裏的柳笛早就在慌亂之中扔掉了。
在他們後邊徐徐放馬而行的軒轅昭,見此情景急噓了一聲,嶽鍾麟回頭笑道:“老三,不用擔心畢老二,他的馬上功夫可是一絕,你就是把他全身捆成粽子都不會摔下來。”
軒轅昭聽了幽幽一笑道:“我哪裏是擔心老二,我是心疼那匹馬,無緣無故被你抽了一皮鞭,多可憐啊。”
嶽鍾麟騎的是一匹白馬,全身沒有一點雜色,軒轅昭與他相反,胯下卻是一匹黑馬,上上下下也是清一色。他們這三匹馬個個高大威猛,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西涼的寶馬良朐,要知道南方產的生馬既少又小,大都長得四腿矮短嬌小委婉,根本不適合做為戰馬衝鋒陷陣。
炎宋皇朝自從渡江南下以來,一直遭受無馬之痛,普通役馬尚不可多得,更別說這種難得一見的戰馬,宋鴻銘居然從雄邊軍裏一下調撥了三匹上等好馬給軒轅昭的冶司衙門,可謂厚愛有加,其真實用意著實讓人琢磨不透,他知道軒轅昭三人在朝中無門無派,莫非是在向他們變相伸出橄欖枝?
軒轅昭想了一路都沒想明白,從宋鴻銘的言談舉止來看,這個人確實像之前朝野傳聞的那樣,心係百姓是個好官,但是,自從張黃叛軍間接揭開了錢荒一案的真實內幕,所有矛頭都指向寧江官府,隻有他們才有攪動如此大規模亂局的能量,而宋鴻銘作為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地方守臣,自然難辭其咎。
其實軒轅昭有所不知,就在他們從府城北門出去的時候,從東城門快馬加鞭來了一位傳旨的朝廷欽差,就地免去了宋鴻銘寧江知府一職,令其火速進京述職,否則嚴懲不怠,同時任命淮西轉運判官甄世淮兼任寧江知府,全權署理府事。
原來宋鴻銘此前一直被各種庶務及傷病纏身,遲遲未動身進京述職,朱季夫頂不住葉正途把持的言官一路的壓力,隻得同意暫時革去他的職務,任命事功宗黨人甄世淮為知府。甄世淮正式就任寧江知府之後,宋鴻銘和唐崇璟便隨同朝廷傳旨欽差一起進京了。
軒轅昭一行人不知不覺中已經走了一個多時辰,頭頂的太陽越來越熾熱,腳下的影子也越來越短,就在這時,眼前忽然閃現出兩條截然不同的叉道,一條往東北方向,一條往西北方向。開路先鋒畢宗卿勒著戰馬躑躅不前,這兩條道一眼望不到盡頭,不知道哪一條才是通往銘山縣衙的。
軒轅昭和嶽鍾麟趕上來之後,也傻眼了,他們這些人都是第一次到銘山縣來,沒有人識得路,恰巧這個時候豔陽高照四野無人,連個過路的都沒有。
程仲甫他們的驢車緩緩駛來,眾人下了車,也都望著眼前的叉道發呆。既然暫時沒了方向,那就讓驢和馬歇一下腳喘口氣也好,幾個吏胥趁此空當趕緊給三匹馬和幾頭驢子喂點水,吃點草糧什麽的。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畢宗卿在前麵研究了半天,然後搖頭晃腦地走到軒轅昭麵前道:“老三,要我說啊,就走東北方向這條道,肯定是通往縣衙方向的。”
軒轅昭笑著問道:“老二,你怎麽如此肯定啊?”
嶽鍾麟癟著嘴巴笑道:“畢老二,你又開始瞎掰了。”
畢宗卿嘻嘻一笑道:“嶽老大,敢不敢和我打賭?”
嶽鍾麟不想看他得意洋洋的樣子,於是隨口道:“賭就賭,我還怕你輸不成。”
軒轅昭忽然插話道:“既然要賭,那就賭個大點的,誰輸了誰就拿出一個月的俸銀,開了府建了衙好給咱們大家改善生活。”
此語一出,程仲甫、徐經文、李彥乾還有幾個吏胥呼啦一下圍了過來,不管誰輸誰贏,他們都能坐收漁翁之利,何樂而不為?於是齊聲附掌叫好。
眾人一起哄,嶽畢二人自然不好意思不算數,隻得硬著頭皮賭上了,不過回頭一看,軒轅昭正抬起大袖遮住嘴巴偷著樂呢,倆人突然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但是當著眾人的麵,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再想收回來可就來不及了。哎喲,十幾貫的月俸銀就要打水漂了。
賭是賭上了,可問題是眼下要選哪條道走啊?這個選擇權隻能交給提點大人了,畢竟有可能大家要跟著走冤枉路。
軒轅昭略一思忖道:“這樣吧,老徐,你們先在此處安心歇息,我們三人騎馬前去探路,最多不過一兩柱香的功夫,等探清楚了你們再上路,免得馱著這麽重的東西走冤枉路。”
眾人聽他說的在理,都點頭稱是。徐經文等人坐在路邊的樹蔭下,一邊啃著幹糧喝著涼水,一邊饒有興趣地看他們打賭。
雖然是騎馬探路,軒轅昭也不想來回走冤枉路,他笑著問道:“老二,你說說你的理由,為什麽說是東北方向這一條?”
畢宗卿用手一指右邊那條道,煞有介事拿腔作調道:“兩位大人請看,這條路與咱們剛剛走的官道一脈相承,都是沙石黃土路,又寬闊又平坦。”
畢宗卿說著又大手一揮指向左邊的那條路道:“再看這一條路,雖然也是沙石黃土路,不過顯然比右邊這條窄了許多,而且坑坑窪窪的,一副年久失修的樣子。更重要的是,左邊那條官道上長滿野草,右邊的路麵上卻寸草不生。這說明了什麽?”
嶽鍾麟聽到這裏腸子都悔青了,看來這次輸定了,哎喲,我的一個月的月俸銀啊。他雖然心疼得要命,嘴裏一點都不示弱,沒好氣地詰問道:“說明了什麽?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賣什麽關子!”
畢宗卿大嘴一咧哈哈笑道:“說明左邊那條官道走的人少,右邊的官道走的人多唄!”不管是驛卒官差,還是普通老百姓,肯定都是去縣城裏辦事,既然通往縣城的官道有這麽多人走,自然就不會荒蕪了。
軒轅昭聽了畢宗卿的觀察分析,不由得重重的點了點頭,看來經過錯判書表主事和銀庫主薄死因之事,他已經吃一塹長一智,開始學會動腦子想問題了。這是個不小的進步,不管今日誰輸誰贏,都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