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深入狼穴(四)
字數:4366 加入書籤
nbsp; 在侯召九的巨無霸畫舫上,一場有驚無險的小風波平息之後,眾人開始推杯換盞暢飲起來。侯召九頻頻向軒轅昭敬酒,大家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不瞻前不顧後,喝起來十分豪爽。
賈懷道作為半個東道主,自然得陪著嶽鍾麟和畢宗卿兩位冶司上差喝上幾杯,不過這個銘山縣太爺的酒量確實難登大雅之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他已經喝得找不到自己的嘴了。
嶽畢二人一時喝得興起,哪肯放過這個蔫頭巴腦的老幫子,左一杯右一杯的與他交盞相碰,很快賈懷道便被灌得人事不醒。軒轅昭一邊與侯召九周旋,一邊掃視賈懷道,見他已經被嶽畢二人灌醉了,心下頗為遺憾,本來準備宴飲完畢之後,聽他透露所謂九侯是何許人也,如此看來今日怕是什麽都問不成了。
侯召九的酒量著實了得,他與軒轅昭差不多旗鼓相當,兩人喝了四瓶玉液瓊漿之後,居然都沒有表露出明顯的醉態,不過看上去也都有六七成的醉意了,再看嶽畢二人,嶽鍾麟還好一點,隻是兩腮微紅而已,很明顯他從一開始就控製了自己的酒量,而畢宗卿就沒法看了,早就暈得東倒西歪大腦袋左右亂晃。
軒轅昭怕畢宗卿酒醉之後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來,趕緊給嶽鍾麟使了個眼色,嶽鍾麟一把奪過畢宗卿的酒盞收起來,不讓他喝了。
畢宗卿意猶未盡,抹了抹嘴唇上的酒漬,搖搖晃晃站起身,結結巴巴道:“俺,俺畢老二,從,從來沒喝過這麽好的酒,侯,侯大官人,改,改天能不能到你的城堡裏繼續喝,喝玉液瓊漿啊?”嶽鍾麟起身將他一把按在圈椅裏,不讓他再亂說話。
侯召九看上去明顯有點喝高了,臉色白得像一張紙,聽了畢宗卿的話之後,突然十分放肆地哈哈大笑道:“隻要提點大人同意加入共進社,各位大人天天來九侯堡喝玉液瓊漿都行!”玉液瓊漿酒是宮廷特供的禦酒,他大嘴一張竟然承諾天天都能喝,姑且不說這酒一瓶就值個萬兒八千錢,難道皇家禦酒庫是你家開的?
軒轅昭眉毛一挑,侯召九的話裏明顯透露出重大信息,正想套他一套,不料嶽鍾麟卻搶先問道:“侯大官人,什麽是共進社?”軒轅昭三人六隻眼睛同時瞪向侯召九,他們一本正經洗耳恭聽他的解釋。
侯召九突然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這麽早就把底牌亮了出來,顯然不在事先預謀之中,他有點尷尬地幹咳了一聲,急促地瞥了一眼爛醉如泥的賈懷道,知道此時此刻他不可能爬起來給自己解圍了,隻好硬著頭皮說道:“說得通俗一點,所謂的共進社,就是社眾們同進同退,大家是一條繩上栓的螞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聽起來這個共同社倒像是兄弟拜把子的堂會。
軒轅昭倒吸了一口冷氣,原來他們在暗中已經結成了一個秘密組織,這個所謂的共進社,應該是把寧江府的所有官吏都一網打盡了。如今淮西冶司衙門的人初來乍到,侯召九既想竭力拉籠他們,又擔心他們立場不明壞了大事,是以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隻是點到為止而已。
嶽鍾麟更加疑惑不解了,為什麽要大家加入共進社這個組織,究竟在裏麵做些什麽勾當?他正想刨根問底,不料老三搶在他前頭說道:“今日大家都喝的差不多了,酒後的話可作不了數,所謂共進社之事,改天再議也不遲嘛。”俗話說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在沒有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最好還是謹慎行事,免得落入人家蓄謀已久的圈套難以脫身。
酒足飯飽之後,已經是日落西山,落日斜陽照在碧綠的湖麵上,別有一番詩情畫意。軒轅昭見天色不早了,準備起身告辭,下船乘馬原路返回,不料卻被侯召九笑著攔住了,原來他們的三匹戰馬早就已經牽到畫舫的後艙裏去了。
走水路去銘山縣衙是一條直線,遠比返回三叉路口節省時間。侯召九一聲令下,艄公立即拔錨起航,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九侯湖的西岸。軒轅昭三人牽著馬下了船,與侯召九揮手依依惜別,彼此都表現出相見恨晚之情。
他們與侯召九告別之後立即飛身上馬,沿著一條綠蔭蔽日的官道急馳而去,往前跑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見前麵閃現出來一座土牆圍成的城堡,低矮的城牆,簡陋破敗的城門樓,兩扇鐵皮外包的實木大門鏽跡斑斑,城外一片荒野,連條護城河池都沒有,與九侯堡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總之讓人感覺好像二者錯了位一般。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 城門上方的正中間位置,鐫刻著“銘山縣”三個黑漆隸書墨鬥大字,軒轅昭三人騎著高頭大馬從低矮的城門洞裏緩緩而入,夕陽的金輝灑在馬屁股上,溫柔而又絢麗。
城門口兩側侍立著兩名手持紅纓長槍的老門卒,彎腰駝背,兩腿叉得很豪放,看那樣子都能從襠下過馬車了。街麵上冷冷清清的,兩邊的店鋪行肆沒有一點生氣,三三兩兩衣衫襤褸的百姓穿城而過,看見騎著高頭大馬的官人過來了,驚慌失措的四處張望,一個個像驚弓之鳥,早跑得杳無蹤跡。
縣城的主幹道是一條坑坑窪窪的青石板大街,縣衙就在這條大街的中心地段,而侯召九的昔日舊宅就在縣衙的對麵。
他們在縣衙門口下了馬,看著這座銘山縣的標誌性建築,差點掉眼淚。五間茅草屋頂的門房,廊柱上的朱漆掉得像花狗屁股似的,正中的一副黑漆橫匾“銘山縣衙”四個大字,缺胳膊少腿的,一般人還真認不全。
不過他們轉過臉再看侯召九的舊宅,莫名其妙心情好了許多,一座青磚黛瓦的精致屋舍,兩扇朱漆金釘的大門,廊簷下一溜排八盞大燈籠,雖然褪了色,由緋紅變成了淡黃,但卻依晰有著往日的繁盛。
他們牽著馬正往侯宅的正門裏走,迎麵正好與一個懷抱一堆案牘的老者撞個滿懷,軒轅昭定睛一看,正是冶司衙門的文字官徐經文。
軒轅昭笑道:“老徐,你著急忙慌的這是在做什麽啊?”
徐經文一看是提點大人回來,胖胖的白臉上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神秘兮兮道:“提點大人,下官有重大發現了!”
徐經文把軒轅昭扯到旁邊的門房裏坐下,他從懷裏抽出一份文案放在軒轅昭麵前。
原來徐經文他們一行人在杜佐彪的引領下,在侯召九舊宅裏安頓下來之後,徐經文吃過哺食,閑來無事就踱到對麵縣衙裏轉悠,他和縣衙主薄聊天的時候得知,同安監和宿鬆監在縣衙裏設有一間錢監值房,專門接洽州府上差以及郵傳接收文書等,裏麵有一名文吏當值。
一聽到這些,徐經文的職業病犯了,他就跑到錢監值房裏順便查查賬,沒想到翻了文吏報給州府的人員編製賬薄,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兩大錢監鑄造廠的鼓鑄匠作人員流失嚴重,尤其是最近一個月,一下子走了十幾個人,再一翻往年的賬薄,更令他吃驚,這些登記在冊的匠作人員幾乎被換了個遍,老匠作人員已是鳳毛麟角。
徐經文當時就意識到有重大內情,因為鑄造廠裏負責鑄錢工藝的匠作人員,直接決定了鑄錢的質量好壞和產量成本,他們掌握著各道工序的核心技術,如果這種匠作人員流失嚴重,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有人在挖牆角,而且極有可能是被競爭對方挖去了。
毋庸置疑,錢監鑄造廠的競爭對方,一定是私鑄作坊了,私鑄主一旦有了這些具有精湛技術的匠作人員,他們就可以鑄造出以假亂真的鐵錢,不僅如此,還可以控製成本,提高產量,暗中與官鑄錢抗衡。
徐經文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後,急於去市麵上找一些官鑄錢和私鑄錢,以佐證他的推斷是否屬實,不料正好在出門之時與軒轅昭撞個滿懷。
軒轅昭聽了徐經文的匯報之後,酒醒了一半,他立馬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口,由此順藤摸瓜,或許能夠一舉揭開寧江府錢荒大案的幕後真相。
畢宗卿自告奮勇跟著徐經文去市麵上搜集現行流通錢幣,他們很快便滿載而歸。
果然不出所料,市麵上流通的鐵錢確實有兩種,雖然上麵都鑄著炎宋通寶四個篆書字樣,但是字體筆畫、大小以及開孔的尺寸、光滑度等等,仔細辨別卻有不小的差距。
小鐵錢在市麵上非常稀少,他們好不容易淘換了幾枚作對比,不過看來看去,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主要是當十的大鐵錢,可以明晰地分辨出來有兩種,一種是質量好,字跡清晰,但是重量較輕,一種是相對比較粗糙,但是重量與標準樣錢相差無幾。
經過幾個人反複分析討論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這種重量較輕的鐵錢,很可能就是私鑄的錢鐵,但是推理判斷要以事實為依據,哪一種是官鑄錢,哪一種是私鑄錢,隻有到錢監鑄造廠實地考查一翻,就什麽都清楚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