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風波

字數:5493   加入書籤

A+A-




    申時,有一隊從北方來的商隊到冀州北城門,為首的一名青衣護衛出示了路引,要求守門士兵立即將自己一行人員放進城去。守門的衙役指了指城門處張貼的官府公文,不耐煩的說道,“看見公文上寫的字嗎?所有想要進城的人員,都必須到臨時安置點觀察五日,經大夫查驗後,無任何異常情況,方能進入冀州城內。”他拿出一塊木條,在上麵寫上二十,而後交給那名護衛。指著離城門不遠的一處村落,說道,“那裏就是臨時安置點,你們過去後,把這個木條交給那裏的守門人,他們自然會給你們這些人安置吃住。”

    商隊後麵的一名黑衣護衛走上前,悄悄的塞給那守門衙役一些碎銀,笑眯眯的說道,“大人,我們老爺的生意實在是耽擱不起呀,您看是不是能夠通融一下,放我們進去……”

    “不行!我可不敢私自放你們進去。”那衙役急惶惶的將碎銀塞回護衛的手裏,認真的說道,“ 那是要掉腦袋的!我們州令大人嚴命,沒有在臨時安置點,經過大夫確認無異常情況的外來人員,均不得進入冀州城內。”

    身著藍裳錦緞的商人沉著臉尚未說話。圍著他身邊的那些護衛卻是一片嘩然,一位粗壯的護衛嚷道,“什麽狗屁州令,簡直是混官一個!憑什麽不讓我們老爺入城?……”這些護衛跟隨著自家主子走南闖北的,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窩囊氣,到了這小小的冀州城門居然給人擋在城門外,不讓進城去。

    旁邊經過的冀州百姓,聽得有人在城門處謾罵州令大人,紛紛表示強烈的不滿,七嘴八舌的上前阻止他們,“不準你對我們州令大人無禮!”

    “罵了那個昏官又怎麽樣?別說罵他了,就是揍他一頓也是應該的,誰叫他敢不讓我們進城去的。……” 眾護衛趾高氣揚的繼續口出穢言,謾罵不止。

    “不準你們罵我們大人。你們根本不是好人!就是不讓你們進城!”守門的衙役生氣極了,大聲喊道。

    “我有重要事情要麵見冀州州令!立刻開城門讓我們進城去,否則一切後果爾等自負!”商人這聲音中氣十足,雖於嘈雜喧鬧的場合,仍清清楚楚傳入在場一幹人耳中。

    “我們州令大人是好官!”“你們才是壞人!敢辱罵我們州令大人。”今年大齊北方遭遇大旱、蝗蟲災害、瘟疫,其他的州府不知道餓死、病死了多少人,唯有冀州目前為止,損失最小。而冀州百姓此番能夠渡過災害的侵襲,全是得益於州令大人的一番舉措,以及楊家的一片善心。冀州百姓們早已將州令大人敬若神明一般,平時就連旁人說的半句大人不是也不原意聽到。如今又怎麽能夠容忍他人當眾辱罵自己心目中如神一樣聖潔的州令大人。百姓們群情激昂,漸漸圍了上來要驅趕商隊人員,堅決不準這些壞人進入城內。

    商隊的護衛們見勢不妙,連忙拿出刀劍,將身著藍裳錦緞的商人團團護住。眼看著一場大規模的群體鬥毆事件,即將發生。守門官見勢不好,急忙派人回衙門報信。接到報訊的府衙值班官員,一麵立即派出人手趕緊的去楊家找楊輕眉過來商議此事,一麵召集全體府衙的人員統統趕往冀州北城門處,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此前,州令楊雲山曾再三與衙門的官員交代過,若是一時間找不到自己(自己不在冀州期間),而冀州城裏有什麽緊急事態發生,一定要多多聽從楊輕眉的意見行事。

    滿頭大汗、渾身汗濕透了的府衙官員趕到北城門處,一見到北城門處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嘈雜喧鬧的場合,全都慌了手腳。這樣的場麵,稍微處置不當,就容易引發大規模的群體性鬥毆,他們急忙湊在一起緊急商討應對措施,如何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商隊裏有一麵容清臒,手搖折扇,文質彬彬葛衣文士湊到藍裳商人的耳邊低聲說道,“……爺,千萬不能將事態鬧大了。鬧大了,對我們十分不利。我們的目的是想辦法借到糧食,不是來與人爭個高下的。…….一定要讓弟兄們克製自己,千萬不能與冀州百姓發生爭鬥才是……”藍裳商人聞言神色一緊,微微頷首表示同意他的意見。他出聲喝道,“虎子!叫弟兄們住嘴。不準與人再發生爭吵。都給我往後退兩步下來!”

    商隊的一眾護衛,聞言大為不解,為首的一名護衛還想出聲問些什麽,被那名葛衣文士狠狠的瞪了一眼,“沒聽見爺剛才說的話嗎?還不往後退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等著回去再和你們算賬!”

    葛衣文士走到眾護衛的前麵,大聲的對圍觀的百姓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們,我們並沒有什麽惡意。”他伸手拉過身後的一位青衣護衛,對眾人繼續說道,“我們這位劉護衛是你們冀州楊家莊的人,多年在外飄泊,一直沒有時間回到冀州家中。此番我們爺到冀州辦事,特地帶上他,讓他可以回家看望一下家中的老娘和妹子。可眼看著到了城門,卻不能進去與家人團聚,弟兄們才不免有些情緒激動起來,說了粗話。我在這裏代表說粗話的弟兄們向大家陪個不是,請諸位看在我們這位返家心切的弟兄麵上,予以諒解。”

    守門的衙役上下打量了那名楊護衛一番,出聲問道,“你是楊家莊的人?你認識楊宏林老爺子嗎?”

    劉護衛回道,“當然認識,我小時候還跟著楊老伯學過武藝呢。我娘和妹子就住在楊府裏。”

    “你娘是府裏那一位呀?說出來聽聽。我就是府裏的人,這楊府上下沒有我不認識的。”聞此言,人群中的一位年輕小夥子聞言高聲問道。

    “我娘是楊夫人身邊的劉嬤嬤,我妹子叫紅兒。”劉護衛答道。

    “難道你就是劉嬤嬤的兒子——劉承恩!”那小夥子驚詫的叫道,他摸了摸頭,疑惑不已,“不是說你從軍去了嗎?現在怎麽跟著個商人當護衛?劉嬤嬤整天的念叨著你呢。”

    劉承恩激動的問道,“我娘好嗎?我妹子好嗎?”

    那小夥子連連點頭回道,“她們都很好。……哎呀,隻是你不能馬上回家去見她們的。我們州令大人有令,所有想要進冀州城投親訪友和做其他事物的外來人員,都必須在臨時安置點觀察幾天,經檢查,身體沒有任何異常情況才準入城。我們每個冀州人都知道官府的這個規定。要不這樣吧,我回府裏去告訴你娘和妹子一聲,讓她們想辦法過來與你見上一麵。”

    劉承恩高興的連聲道謝,“多謝你了,小兄弟。你叫什麽名字?”

    小夥子不好意思的回道,“家裏人都叫我小明。都是楊家的人,您就別客套了。”小夥子轉身欲走,想了想又回過身對劉承恩不好意思的說道,“誌遠大哥,麻煩您也勸勸您的那些同伴,別再為難守城大哥了。他們也是按規矩辦事,並不是存心刁難你們。……”

    小夥子轉身又與守門的衙役交代道,“衙役大哥,這可是我們府裏劉嬤嬤的兒子,你可得好生安置一下他們,我回府裏通報一聲。一會兒興許我家主子也會和劉嬤嬤一起過來看看的。畢竟劉嬤嬤在我們府裏的身份不一般呢。”

    很多不了解情況的冀州百姓,聽到市井傳聞,說是有一些外來的商隊人員不但在城門處辱罵州令大人,還意圖出手傷人的消息,紛紛操起手裏的家夥,從四麵八方潮水般的湧往北城門處。局勢越來越失控了。冀州府衙的所有官員都趕到了北城門,極力勸阻百姓們返回家中,但群情激奮的百姓們根本不聽勸阻。楊輕眉等人趕到時,一眼望去,城門處黑壓壓的到處都是人頭。

    “再不趕快把百姓疏導出去,恐怕會出大事情的!”楊輕眉一見此狀,立刻命陳虎去找個銅鑼過來。她對洪捕快交代了一番,告訴他一會要說些什麽話。

    “鐺鐺鐺…….”突然,人群外圍傳來一陣陣響亮的銅鑼聲,接著就聽到衙門的洪捕快中氣十足的叫聲,“大家讓一讓,楊公子來了。……”雖然人群裏是一片的嘈雜喧鬧,但這一陣子銅鑼聲和洪捕快的叫喊聲,仍清清楚楚傳入在場的一幹人耳朵裏。

    “楊公子來了!太好了。讓他拿個主意吧,我們聽聽他是怎麽說的吧。”剛剛還吵吵嚷嚷不休,不依不饒的人們一聽到楊家小主子來了,一個個麵帶笑容,興奮異常,自覺自願的漸漸往兩邊散開,給楊輕眉等人讓出了一條道。

    眾人定睛看去,一身著白色衣裳,年約十二、三歲的少年公子跟在敲著銅鑼的洪捕快身後,慢慢的走進人群,走到城門處。他的身後還跟著兩名身材魁梧的大漢,一路護衛著他。

    冀州府衙的官員們一見楊輕眉終於到了,忙迎上前來,圍住他七嘴八舌的不停的解釋當前的事態。楊輕眉微微頷首道,“諸位大人,你們看這樣處理行不行,先想辦法讓百姓們散去……..,接下來再處理商隊的事情?”

    府衙的官員互相征詢了一下彼此的意見,均表示同意這個建議。輕眉遂招呼劉班頭過來,與他低聲說了兩句話。劉班頭神色一喜,連連點頭稱是。他爬上城門處放置的一張桌案上麵背對城門,麵朝著眾人站好。拿過洪捕快手裏的銅鑼使勁的敲了一陣子,高聲說道,“請諸位靜一靜,楊公子有話要與大家說。”

    楊輕眉爬上了桌案站立好,眼光掃了全場一周,大聲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們,眼下正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秋收時節。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趕緊的將田裏那些已經成熟的莊稼收割下來,守護好我們自己的勞動果實才是。現下這天氣說變就變,若是耽誤了田裏的莊稼收割,那可是我們大家的損失。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輕眉的這一番話合情合理,極具影響力和號召力。

    楊輕眉的話音剛落,果然在場的眾人紛紛應聲道,“是!楊公子說的對!”“就是就是,這老天說變就變,地裏的莊稼可是不等人的呀。”“對呀,田裏的莊稼可是我們一家人的命根子呀。”

    劉班頭拿起手裏的銅鑼又使勁的敲了一陣子,高聲說道,“靜一靜,楊公子的話還沒有說完呢,請大家安靜一會!”

    楊輕眉輕咳了一聲,繼續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們,我和府衙的諸位大人都非常感謝你們對州令大人的愛護之心。我們也一定會將此事轉告與大人知曉的。現在,還是請大家立刻散去,不要在這裏圍觀堵塞城門,因為一方麵天氣這麽熱,大家擠在城門處容易中暑,引發疾病。另一方麵,田裏的莊稼也等著諸位去收割不是嘛。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交與府衙的大人們處理好了。這也是他們的工作,你們說對不對呀?大家都是大齊王朝的守法國民,應該相信官府一定會妥善處理好此事的。請大家還是散去吧!”輕眉不愧為調動群眾情緒的高手,三言二語就將眾人說動了。

    藍裳商人默不作聲,一直看著那少年公子——楊輕眉,眼裏充滿了欣賞和讚歎,“好聰慧的小公子!稍許幾句話,就讓百姓們自覺自願的散了去……”

    旁邊站著的那些冀州府衙的一幹官員們,也紛紛上前勸說百姓離開城門處,回去收割田裏的莊稼。輕眉冷眼旁觀,見還有一部分人不但遲遲不肯離開,還在一旁撩撥他人,起哄鬧事,意圖渾水摸魚,趁亂撈好處。輕眉遂低聲對劉班頭吩咐了幾句。

    劉班頭拿起銅鑼使勁的敲了一陣子後,語氣嚴肅的說道,“倘若有人不聽勸阻,故意借機鬧事,擾亂治安。官府將予以嚴懲!絕不輕饒。”他停頓了一下後,手指著某處,厲聲說道,“吳老幺!你最好本分點。我可是一直盯著你呢。……還有其他的人,名字我就不一一點了。自己心裏清楚就是了,別以為可以趁亂撈點什麽好處去。小心撈到牢裏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