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琳衣(上)
字數:7353 加入書籤
威武侯府邸。
琳衣一大早起來,先到“福安苑”劉老夫人的跟前請了安,伺候老太太吃了早飯。稟完了事情,方才告退回到自己的冬苑。
直到走進了冬苑,琳衣才算是鬆了一口氣。緊繃的心弦放鬆了下來。雲兒帶著小丫頭擺上了點心與茶水,雨兒為琳衣淨好手。琳衣在盤裏揀了一塊玫瑰糕咬了一口,輕輕歎了口氣,揮手讓丫頭們都退下去,“雲兒、雨兒,”她頓了頓,“我——,”又頓了下,“乏了,你們在門口守著,有人來了再喚我。”我字拖得音長長的,長得有了種讓人一聽就忍不住心酸的滋味。
雲兒和雨兒互相看了看,然後臉色嚴肅,有些擔心的退出了屋子,在屋外靜靜的守著。再過一刻,該是府裏各管事和賬房來回事了。
終於有了可以輕鬆一會兒的時間,琳衣慢慢咀嚼著點心,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了房間,照在了琳衣的身上。但是琳衣卻感覺不到一絲絲的問你安,反而覺得那刺目的陽光,冰冷刺骨。是的,雖然這陽光是那樣的亮,卻冷的令人發寒。琳衣端起茶盞,在繚繞的水氣中,漸漸出神。往事一幕幕的出現在她的眼前……
琳衣的哥哥曹大柱現為威武侯劉鄖手下的一員參軍,與劉鄖有著非同一般的親密關係。原因在於,曹大柱的母親曹嬤嬤是劉鄖的乳娘。曹大柱與劉鄖同年,兩人從小一起學習一起玩耍,除卻主仆關係,以及是他妹夫的身份,他們兩還算是一對可以稱兄道弟的好友。
當年劉家遇難時,年僅十五歲的大公子劉鄖正與曹大柱在雲峰山拜師學藝,對家中發生的事情絲毫不知情。當日劉府被圍,乳娘曹嬤嬤的丈夫曹伯正巧帶著八歲的女兒琳衣到街市采買東西,聽得消息,曹伯立刻回家告知妻子。要妻子帶著女兒去雲峰山給大公子送信,自己則留在府邸守著老爺和夫人。劉家被先皇下旨滅門,曹伯也不幸冤死刑場。
曹嬤嬤帶著八歲的琳衣喬裝改扮,變賣了身上的首飾,一路乞討方才趕到了雲峰山。由於一路上餐風露宿,曹嬤嬤不幸得了風寒,病倒在荒野。幸好路遇一好心的商隊,救了她們母女二人。並將她們母女二人帶到了雲峰山下腳的村落。好心的村民上山送信給劉鄖和曹大柱,四人才得以相見。曹嬤嬤支撐著身子將府邸發生的變故告知劉鄖後,便一病不起,纏綿病床多日方才恢複。
劉鄖幸虧得到曹嬤嬤的及時送信,易容改裝才逃過了當地官府的緝捕。劉鄖和曹大柱在邊城找到了劉鄖父親的軍中好友。在他們的安排下,兩人隱姓埋名在邊疆從軍。而曹嬤嬤也帶著琳衣一路追隨劉鄖,在距離軍營較近的一處邊疆小鎮隱姓埋名落戶。
劉鄖從軍後,便從最底層的士卒做起。他兵道精湛,武功高強,不久便在軍中立下軍功,顯露頭角,得到上司的重視,升其為軍士長(相當於現代軍隊裏的班長)。五年後的劉鄖,已升至軍中的一名都司(相當於現代軍隊裏的正團級軍官),手下有了上千號人馬。
也就在這一年裏,曹嬤嬤得了一場大病,幾經治療也不見好轉。陳嬤嬤也許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她托人送信到軍營,要劉鄖和兒子曹大柱回來見她最後一麵。曹嬤嬤在病榻前將十三歲的琳衣,含淚托付於劉鄖照顧。
劉鄖答應了曹嬤嬤的請求,他跪在地上朝曹嬤嬤叩了三個響頭,語氣堅定的說道,“嬤嬤盡管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琳衣的。”
征得曹嬤嬤的同意。劉鄖第二日便與琳衣舉行了婚禮。劉鄖邀請了全鎮子的鄉親父老來為自己和琳衣的婚禮做了見證。曹嬤嬤看著女兒琳衣身穿大紅嫁衣嫁與劉鄖,方才安穩的閉上了眼睛,安心的撒手西去。從此,琳衣便一直跟隨劉鄖生活在一起。算起來,到如今已是成婚八年了。三年前,琳衣為劉鄖生下一個女兒,取名菱兒。
前些年,琳衣與劉鄖一樣隱姓埋名,沒少跟著擔驚受怕。劉鄖這些年來身邊隻有琳衣一名妻室。一是劉鄖常年征戰沙場,沒有什麽機會去親近女色;二是劉鄖一心想著為父報仇,不是他真心信得過的女子,他也不敢輕易納入身邊。自從四年前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劉鄖這才恢複了自己的真實姓名。
齊昊元年三月,與狄戎的一戰,劉鄖一戰成名天下知。皇帝陛下親筆手書“威武將軍劉鄖”,從此世人皆知“威武將軍”。齊昊二年三月,劉鄖沒有辜負朝野上下的期望,再一次率軍大敗敵*隊,一直打到狄戎國的都城戎城城下,逼使狄戎國的國主簽得城下之盟,並以其二王子為質,凱旋而歸。皇帝陛下晉封劉鄖為威武侯,賜號神威武侯。並為劉家平反昭雪,賜與劉鄖威武府一座。
一股酸楚之意湧上了琳衣的心頭。琳衣覺得自打進了京城,夫君劉鄖被皇上封為威武侯後,生活仿佛全都變了樣。先是自家夫君三不五時忙於官場應酬,成天出入酒肆花樓,回家的時辰越來越晚,有時候甚至夜不歸宿。自己和女兒能夠見到他的時間越來越少。
琳衣從懂事開始就被母親教育:女人是依附於男人而生活的,男人是女人的天。女人要遵從“三從四德,禮義廉恥”琳衣很早就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夫君未來的生活裏,身邊不會隻有自己這一個女人。隻是她卻沒有想到這樣的日子來的這麽快。
回到京都沒有多長時間,外麵便傳開了,自家夫君有了相好的女子——京都的出名人物,京都“迎春閣”的頭牌花魁雲春豔。夫君出錢為她贖了身,甚至在府外購置了別院安置她。也許是夫君忘記告訴自己,又或許是其他的原因,夫君從來沒有在自己麵前提起過此事。這些事情琳衣之所以能夠知道的這樣清楚,還要拜“好心”上門解釋的雲春豔所賜。昨日可是這位雲春豔,夫君新娶進門的女人,特特地地的來到冬苑,與琳衣親親熱熱的嘮了兩個時辰的家常裏短。等到雲春豔走的時候,那些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事情,琳衣全都知道的清楚明白。
夫君的身邊會有其他的女子出現,原本就在琳衣的預料之中。倒也不算是太過打擊她。令她整日煩惱,疲憊不堪的則是要應付府邸裏那位難纏的人物——自家的婆婆,劉老夫人。
自打一年前劉老夫人帶著二公子、三公子以及一大幫子下人仆傭從家鄉來到了京都府邸。隨著劉老夫人的現身京都,府邸裏一下子又多了許多以往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親戚友人。每天的接待應酬,迎來送往,數不勝數。
再加上那位劉老夫人來了府邸之後,一直不安分,儼然以一家之主自居,一心急著要掌控這侯爺府。她急功近利,在府中頤指氣使,張揚跋扈,任人唯親,排斥異己。什麽事情都想插上一腳,可偏偏腦筋又不太靈光,被她攪和的事情結局總是亂七八糟的。府裏府外的人,隻要提起這位劉老夫人,沒有不搖頭歎氣的。
琳衣不是個難相處之人,礙於劉老夫人是自己的婆婆、長輩,對她多有忍讓,凡事都順著她的意思,總希望能夠息事寧人。但這位劉老夫人卻得寸進尺,從來不知道收斂,日漸愚鈍刁鑽。短短一年時間,侯府原來的管事和賬房,大部分都被老太太七挑八撿的尋個理由給打發了,提拔起來之人全都是她自己的親近之人。
後來竟在有心人的慫恿下,做出一些令人不可理喻之事。這次威武侯府之所以會被皇上指婚,不得不與李丞相家結為親家,也是這位劉老夫人惹來的事。她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心,居然罔顧劉鄖的幸福,私下與慧妃串通,定下計謀。利用皇上的旨意,逼得劉鄖不得不迎娶李丞相之女為王妃。
劉老夫人為了鞏固自己在府邸的地位,一到京都沒多少日子便把貼身的兩個丫頭給了劉鄖,讓他收房。指望著能以女色收住劉鄖,可是劉鄖卻堅持不收。劉老夫人幾次三番當著劉鄖和家人麵前哭訴,自家這一枝宗親太單薄,為了劉家列祖列宗作想,劉鄖作為嫡長子,僅有一個女人是不夠得,傳宗接代是件大事情。哭求劉鄖娶妻納妾,為劉家散枝結果,延續血脈。弄的劉鄖煩不勝煩,隻得應承。
琳衣起先並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媳婦把能夠做好的事情都做的穩穩妥妥,為什麽就是買不了那劉老夫人的好?不管她如何做,總是會被老太太找出點什麽不是來。這劉老夫人橫看自己不舒心,豎看不順心的。直到前幾日,身邊的丫頭偷聽到了老太太身邊人的議論,琳衣這才算是明白了原委:那老太太忌諱琳衣的母親是劉鄖生母宋氏身邊出來的人,生怕琳衣在劉鄖麵前提及宋氏之事,引起劉鄖對她的反感,故而一再的詆毀琳衣,恨不得將琳衣趕出府邸。
琳衣恍然大悟,原本她心裏對宋氏之事早已經忘的差不多了。現在既然老太太忘不了,琳衣便不由自主的對大夫人宋氏當年發生之事起了疑惑。琳衣的母親原是劉鄖生母宋氏的貼身丫鬟,父親曹平則是劉鄖父親身邊的小廝。當年是宋氏做主將自己的丫鬟許配給了老爺身邊的得力小廝曹平。後來琳衣的母親又當了劉鄖的乳娘。
琳衣依稀記得自己從前,曾聽娘親與人閑聊時提起過,鎮遠將軍劉虎當年並不在京都,而是在滁州。如今這位劉老夫人,娘家姓於,是宋氏娘家的一個表妹。似乎是家裏出了什麽不好的事情,是到宋氏這位表姐家中來避難的。隻是後來也不知怎麽回事,宋氏帶著丫鬟出門上香,表妹當日推說身體不適,留在了府邸。等到宋氏回到家中,卻發現自家夫君劉虎與表妹居然同睡一床……。為了遮掩家醜,於氏很快成了劉家的二夫人。接著便傳出消息,於氏有了身孕。
也不知怎麽搞的,於氏吃的保胎藥被人換成了打胎藥,肚子裏的孩子突然流產。於氏身邊的丫鬟向劉虎密報,是大夫人宋氏命自己下的藥。宋氏因而受責,從此在府邸裏失寵。府邸掌管大權落在了於氏這位二夫人的手裏。不久,於氏再度懷孕,生下一個兒子劉浩——劉家二公子。這年大公子劉鄖恰好年滿十歲。
劉二公子降生不久,大公子劉鄖便被父親劉虎送到了雲峰山學藝。一年後,鎮遠將軍劉虎奉旨返京。誰知道離開滁州的前兩天,劉家再次發生變故。宋氏居然被府邸下人指證,與一陌生男人深夜相會花園。劉虎大怒,氣急敗壞之下命人將宋氏送入柴房關押。誰知當晚柴房竟然無端著火,等到眾人發現後,柴房已成一片灰燼。現場隻留下了一具焦黑的女屍。府邸下人議論紛紛,都認為宋氏是被人所誣陷的。劉虎聞聽傳言,也覺得此事蹊蹺,細查之下,卻發現出麵指證宋氏的兩名下人也在當晚被人下毒殺死。劉虎自此才算是有些明白過來,宋氏出牆之事恐怕是被人所冤。為此,劉虎厚葬了宋氏。
劉虎一家到了京都。二公子劉浩三歲時,於氏再度傳出懷孕消息。不久生下一子,名劉霆——如今的劉家三公子。生下劉霆不到半年,於氏終於達成了自己的心願,被劉虎扶正成為劉虎的第二任妻子。奇怪的是,於氏被扶正後,劉虎與於氏的關係反而不如以往那般融洽。有一次劉虎竟然與於氏發生了劇烈的爭吵,甚至動手打了於氏兩巴掌。隨後兩人的關係越來越淡漠,劉虎從那以後再沒有進過於氏的屋子。
劉家原來那些從滁州帶來的老家人,陸續都被於氏找由頭打發走了。隻有琳衣的父母親,因為劉虎態度堅決,才沒有被於氏趕出府邸。琳衣現在想來,那於氏亦即現在的劉老夫人這般做法,必定是有什麽心虛之處,怕被人抓住,所以才會如此做法。
劉老夫人也許就是有了這樣的心思,才打定主意要為劉鄖納娶新人入府,使得琳衣失寵於劉鄖。也因此,劉老夫人要選過她自己信得過的女子給劉鄖當媳婦。所以她想來想去,想到了自家的一個表妹嫁到了一個商家,有個女兒正是適齡,原來也曾來過信兒想與二公子劉浩攀親的意思。劉老夫人托人捎信過去將自己的意思告知對方,對方一拍即合。
令琳衣無法接受的是,劉老夫人為了羞辱李家千金,做出在迎娶王妃入府的那天將自己表妹的女兒於宛馨迎娶進門的決定。而自己的夫君劉鄖不但沒有表示反對的意見,反而加上一條,同日迎娶原京都“迎春閣”的頭牌花魁雲春豔入府。於是,才有了大婚當日,威武侯府的那場一名新郎迎娶三名新娘的鬧劇。
琳衣對劉老夫人的所為雖然不讚同,卻無法阻止,所以她隻能放手不管。但是她心裏還是對那位可憐的李家千金表示萬分的同情,“父輩做下的孽,為什麽要一個弱女子來承擔?” 琳衣也多次勸說過自己的夫君,不要為難一個弱女子,但每次都被劉鄖以“婦人之見”打回。即使是府邸的下人們,也很少會有人同情那位即將入府的李家千金,他們多站在劉家人的立場上,認為欺負那位李家千金是理所當然之事。
琳衣怎麽也料想不到,那位李家千金居然是這樣一位非同一般的女子。麵對大婚當日劉家人的怠慢和輕視,她不但沒有哭泣求饒,膽小害怕的反應,反而沉著鎮定的麵對這一切。似乎劉家人所做的這一切都早已在她的預料之中。李家千金不但在大婚當日贏得了所有來觀禮之人的同情,更讓劉家丟盡了臉麵,讓劉老夫人丟盡了臉麵。
如果說大婚當日發生的事情,那位侯府的新王妃還沒有讓琳衣有所警惕,那麽接下來第二日膳房發生的事情,那位王妃的處理手段則令琳衣佩服的五體投地。琳衣簡直無法想象,這樣一位閨閣女子,居然會采用那種處理事物的方式,為自己留下最有效的證據。事實證明,王妃的這番舉動沒有白費,也正是有了這些證據在手,侯爺和劉老夫人後來才不得不答應了王妃的所有要求,將參與毆打的仆傭全部趕出府邸,永不錄用。可以說,經過此事,府邸上下再也沒有人敢去隨意撩撥那位王妃了。因為誰都不知道,那位王妃還有什麽手段沒有使出來。
作為琳衣內心來說,她對府邸的這位新王妃甚至是非常感激的。正因為有了這位新王妃的出現,她讓劉鄖的麵子接連被損,使得劉鄖不得不開始反思自己府邸內部的管理。琳衣首當其衝,被劉鄖責罵了一頓。劉鄖指責她沒有幫自己管好府邸,害得自己如今丟盡了臉麵……
琳衣情急之下,不得不將這一年來府邸發生的事情,源源本本的告知劉鄖。琳衣哭問道,“老夫人要這樣做,妾身一個做媳婦的如何能夠違逆她呢?”
劉鄖私下在府邸調查了一番後,心裏不由的起了漣漪。劉鄖對自己生母之死,心裏不是沒有懷疑過這位繼母,隻是人已經死了,又沒有留下什麽證據,他也不想節外生枝。畢竟她還是兩位弟弟的生母。所以他與劉老夫人,自己的那位繼母,沒有什麽深厚的感情。隻是看在她為劉家保住了兩個兒子的份上,才願意善待她。將她們母子三人接到了京都供養。卻不料想這位繼母如此做法,來了不到一年時間,竟然依仗長輩的身份,在府邸裏作威作福不說,還取代了琳衣,成了威武侯府的實際管家。膳房和其他的一些管事都被劉老夫人換成了自己帶來的親信,原本府邸的那些老人走的走,貶的貶,所剩無幾。
劉鄖盡管是個帶兵之人,但畢竟也是個出身世家的子弟,對府邸內院的事情多少有些知道。從前因為忙於公務,對府中之事向來撒手不管,府邸之事均由琳衣做主處理。琳衣待人寬和,處事公正,雖然看上去總是溫和柔弱,平平靜靜的,但並不是軟弱無能的人。偌大的一個候爺府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條,與人來往滴水不漏,就是京都的士族豪門也沒有表示出對候爺府的不滿。琳衣管家時將府邸掌管的妥妥當當,處理候府的事情不是一年兩年了,從無讓劉鄖操過一分心。
這次若不是劉老夫人奪了琳衣管家的權力,府邸裏也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情。所以劉鄖昨日上午當著全家人的麵前,沉著臉宣布:府邸由琳衣掌管,任何人不得插手。不稱職的管事和賬房,以及府邸的那些仆傭,一律趕出府邸。若是有人不服氣,盡管找上他本人理論……。
昨日下午,琳衣征得劉鄖的同意,將原本府邸裏那些被老夫人趕走的管事和賬房先生,陸續請了回來,恢複了他們的職位。琳衣在劉鄖的支持下,重新掌管了府邸,這一點琳衣最感謝的人還是那位李家千金——王妃。琳衣自此在心裏發誓,有她在府邸的一天,便要好好對待王妃一天。絕不讓人欺負她,克扣她應得的分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