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遭致彈劾

字數:6908   加入書籤

A+A-




    依據大齊朝的律例規定,凡是朝中在職官員娶妻(納妾不在其例),都可享有三日休沐,薪俸照領。稱之為“婚沐”。此舉既彰示皇家對臣子的關愛之情,也算是皇帝給予官員的一項“福利”。

    大齊朝的民風比較開放。尤其在男女之間的相處上,沒有前朝那般嚴苛。這與皇室的狄族血統不無關係。大齊朝受草原民族狄戎習俗的影響頗多,民風的彪悍。對男女間□的態度是自然的、開放的、淳樸的。對於男女間的自由結合、離異,持有寬容的態度,或者視為理所當然。

    大齊建國後,入住中原。遊牧民族漸漸融入到中原人中。隨著朝廷任用的漢族官員的增多,大齊皇室受中原的宗法禮製影響漸漸加深。如今,在兒女婚姻大事上,也如同前朝一樣,遵循父母作主,媒妁之言的婚姻製度。小兒女們私相授受,私下定終身也多為人們不屑。即便是那些出身低層的庶民、寒族,沒有士族高門的嚴格規矩,也不允許兒女私下訂立盟約。因為那些高門大戶、貴族官宦的子女婚姻,往往成為父母、家族利益主導下的交易。成為維係兩個家族間合作關係的抵押品。

    也因此原因,一對新人在進入洞房前,雙方幾乎都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朝廷給予的三日“婚沐”假期,算是給一對新人熟悉、相處的時間,等同於現代的 “蜜月”。雖然這蜜月的時間放在現代來看,實在是短了點。

    不知道別人的“婚沐”假是否過的甜甜蜜蜜,反正對於威武侯劉鄖來說,自己這“蜜月”過的著實不如意。不僅沒有品嚐到新婚的甜蜜,反而給他惹來一身的麻煩。攪地府邸一刻不得安寧。府中各類事件頻繁發作,如同那浮在水上的葫蘆,這邊剛按下去一個,那邊就又浮起來一個。劉鄖頗有些焦頭爛額之感。

    若不是需要自己親自出麵處置那些府中事務,實在是脫不了身。劉鄖早就想甩手走人,去禦林軍大營中與自己的那些軍士在一起。——劉鄖現在擔任禦林軍總統領。

    今日是劉鄖“婚沐”假後的第一日上朝,他早早的就起了身。昨晚他與王妃就如何處置於氏和府邸中犯錯的下人,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不過,劉鄖對王妃並沒有放鬆警惕心。臨出門前,他不但將琳衣和管家劉福叫到麵前,再三叮囑了一番。讓他們務必小心謹慎,別讓府裏再出現什麽意外了。為防不測,劉鄖還將自己的親衛誌宏留在了府邸。

    說實話,劉鄖一大早出門時心裏多少有些惶恐不安。今日朝堂之上隻怕難逃言官的彈劾。此次劉李兩家結親,自個兒府裏做事太不漂亮。讓人說盡閑話。雖然這事全是那於氏私下所為,可也與劉鄖的放任不管脫不了幹係。

    雖說劉鄖做足了心裏準備。隻求言官們在朝堂上彈劾自己時,能給自己留些臉麵,別說的太過分。但終是內心有愧。婚典當日來觀禮的朝中官員可不少。於氏的那些做法又實在是下陳,上不了台麵。如今那些與劉鄖交好之人,也多站在李家千金一方,指責劉家的做法欺人太甚。——你們大老爺們隻管爭來鬥去的,何苦為難人家一個弱質女子?

    果然不出劉鄖所料,跪拜山呼之後。就有一個麵目黎黑、精神矍爍的大臣出列,手持玉笏上奏道,“臣彈劾禦林軍統領、威武侯劉鄖,身為一家之主,治家不嚴。府中奴仆刁鑽蠻橫,竟然對主子不敬。……藐視皇家,不守朝廷規製。寵妾滅妻。縱容府中奴仆欺淩主子……”

    劉鄖側頭望去,瞪大了眼睛驚訝地看著侃侃而談的官員。心底暗暗叫苦,“居然是這老頭彈劾自己,此次恐難逃處罰。”

    劉鄖認得那名出列彈劾自己的大臣,正是朝堂內有名的諫官顧同秋。也是糾察百官言行的都察院左都禦史。顧同秋三十歲踏上仕途,如今已是年過半百。據說他在地方官任職期間,頗有政績。入朝任禦史後,“彈劾不避權幸,聲稱凜然。”朝野上下俱稱之為“鐵麵禦史”

    劉鄖與顧同秋交往不多。但多少了解一些他的事。顧同秋一向為官清廉,品行高潔,不畏權貴,不徇私情,公正嚴明。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曾因彈劾工部從五品員外郎柳宏,貪汙受賄一案,與丞相李銳安交惡。

    柳宏乃李銳安大夫人柳氏的娘家侄兒。因李銳安相助,謀得工部從五品員外郎之職,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宮中土木之繕葺,工匠之工錢俱由其劃撥。不想此人上任不足一年,便大肆貪汙賄賂,數目巨大。顧同秋得知情況後,不顧李銳安的親自勸說,執意將柳宏送入大牢免官罷職。

    朝堂之上,顧同秋言辭鑿鑿,慷慨激昂。為了使自己的彈劾奏章更為有力。他甚至列舉了大量具體事實、證人、證言。奏章中將侯府大婚當日所有不符合規製之處,一一點出。比如:作為王妃新房的“秋苑”竟然是一處下人都不願意居住的破敗院落。而兩名小妾居住的“春苑”和“夏苑”,則花費大量錢物修造的富麗堂皇。比如侯府的下人是如何慢待王妃,打傷王妃的兩名陪嫁。還有當日觀禮之人的議論等等。

    風從殿中過,心中一片蕭索。劉鄖見“鐵麵禦史”顧同秋出麵彈劾自己,立時臉色發白,透出窘意。他心裏雖叫著苦,卻也不敢出聲為自己辯駁。他深恐自己出言辯駁,事情反而會更糟。還是先看看朝中其他人的反應再說。尤其是皇帝的反應。劉鄖隻得裝出一副虛心聽取批評的神態,站在武將班列裏。

    顧同秋的話剛一說完,就一石激起千層浪,朝堂大臣,十有七八,竟眾口一詞,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劉鄖。言說威武侯此事做的實在不妥。

    丞相李銳安雙眼裏暴出兩道精光,卻是片刻即逝。今日朝堂言官彈劾劉鄖,與他私下動作大有關聯。雖楊輕眉曾警告他,不得采取過激手段,以免激怒皇上,誤了選秀的大事。但他李銳安是什麽人?想讓他不聲不響的咽下那口氣,這世上還沒人存在。皇帝又怎麽了?沒有我李氏家族,他什麽也不是。

    李銳安走出朝班朝著高踞龍椅的昊帝齊仲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語聲哽咽地說道,“……小女自幼知書達禮,雖居深閨之中,卻也是個得體知禮的大家閨秀。…..蒙皇上恩寵,指與威武侯劉鄖為妻。老臣一家感恩不已。雖老臣與劉侯爺不睦,家人擔心劉家會慢待於小女。……老臣以為劉家畢竟是士家大戶,知書達禮。不同於鄉野人家,蓬門小戶那般不懂禮數。故而並不曾為小女的處境擔驚受怕。……卻不料,事與願違。小女竟然大婚之日,眾目睽睽之下,於威武侯府蒙羞受辱。”頓了頓,李銳安用衣袖抹了把眼角,繼續說道,“小女不過是嬌弱溫柔,手無搏雞之力的芊芊弱質一女子。卻受到侯府這樣的羞辱,讓她如何有臉麵立於世上?…..若是小女想不開,有個什麽閃失……,如何是好?…….求陛下為老臣和小女做主。”

    李銳安這話裏話外的意思,齊仲煌和劉鄖豈會聽不明白?那些話說白了就是:第一,我李銳安原本就與劉鄖不合,從沒打算與他結親。是您這位皇帝陛下,硬要將對立的兩家拉扯在一塊兒的。您是皇帝,我這個做臣子的自然拿您沒辦法。盡管心裏不甘,卻也隻能無奈將女兒打包送去威武侯府。第二,雖說是威武侯府掃了我李家的臉麵,但又何嚐不是掃了您陛下的臉麵?——這婚事可是皇帝陛下的決定。第三,若是我的女兒有個什麽三長二短的,責任全在於你們吧。

    “嬌弱溫柔?芊芊弱質?”劉鄖聽到李銳安吐出這幾個字,他的嘴角慢慢勾了起來,掛著一絲譏誚的笑意,“ 李雲怡那樣的女子居然能稱之為弱女子?任誰也想不到,那女人年紀雖輕,心思卻細膩深沉,若不小心應付,隻怕這世上再強悍的男子也不是她這個‘弱女子’的對手吧。如今自己這番尷尬情形,不全都是拜那個弱女子所賜……。”劉鄖趁人不注意,衝著李銳安呲了下大牙,暗罵道,“什麽樣的父母,養出什麽樣的兒女。老狐狸養出來的女兒就是狡猾刁鑽。” 與李雲怡幾番較量,令劉鄖再也不敢小瞧這位“小王妃”了。

    昊帝齊仲煌聽完李銳安的言語,唇角不為人知地翹了一翹。他在心裏暗暗罵了李銳安一句,“狡猾的老狐狸!” 不過這時候,誰也沒膽量敢盯著皇帝的臉去看,所以也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礙於自己的帝位尚不安穩,昊帝齊仲煌現下還不想與李銳安撕破臉。隻得好言相勸於他, “……劉鄖行事確有不當。……丞相大人放心,寡人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丞相李氏一族,是大齊朝的大士族。追上三代皆列土。現在李銳安的妹妹為宮中太後,兄弟、兒子皆位列朝班,手握重權。太後所生育的兩個女兒玉藍、玉珠兩位公主皆下嫁高門士族。旁係連枝,可謂遍布朝野。李氏家族內有貴為當朝太後之女,外有當朝丞相李銳安。更有兄弟子侄、姻親眾多。至於學生後輩、附傭李氏家族之人更是數不勝數。就連當今天子昊帝齊仲煌,若是沒有李氏家族一力支持,也坐不上龍庭寶座。

    一旦失去李家的支持,自家的皇位必定會有所動搖。畢竟,還有不少人虎視眈眈的盯著他的江山,還有金鑾殿上的那張金光閃閃的龍椅。善於算計的齊仲煌當然明白,自己應該怎麽做,才能平息李銳安的怒氣。他當朝狠狠的訓責了劉鄖一頓,罰其半年俸祿。並責令其回府後與王妃好生相處,再不準生出是非。若再有此類事發生,將予以嚴懲。

    李銳安這才罷休,退回朝班之中,不再發言。

    退朝後,齊仲煌將劉鄖留下,衝著他大大的發了一通脾氣。齊仲煌雙拳緊握,走至跪於殿內的劉鄖麵前,惱怒的責問道,“……你究竟是怎麽搞的?自家府邸那點兒地方都管不好,怎麽去為朕帶兵打仗?……不過是娶了個女子進門,不喜歡可以把她晾在一旁。至於做出那些不堪之事,讓自己沒臉?也給朕的臉上抹黑……。” 他的臉色陰沉了下來,就如崇政殿外的天色,暮色沉沉,帶著寒意。

    齊仲煌一股怒氣霎時湧了上來,說話的聲音越來越高,殿外侍候的宮娥、太監驚懼萬分。他們極少見陛下如此發怒。更少看見陛下對威武侯劉鄖如此嚴厲訓斥。齊仲煌此時是一肚子的火氣。為了不讓太後、丞相以此事為由,處罰劉鄖。削去劉鄖手中的兵權。他不得不與太後妥協,將“選秀”大權交予太後之手。天知道,齊仲煌是多麽不想將“選秀”大權交予太後,這意味著他的後宮這一回,將被李氏家族塞進不少女人。隻是現在他什麽也不能做,隻能靜觀其變。咬著牙硬忍下來。

    劉鄖跪在地上,緩緩抬起頭來,張開了雙唇,半晌之後才說道,“……臣確實有罪,治家不嚴。致使府內事故頻發……。不過,也算是事出有因……”他不僅將如何處置府邸內奴仆的稟報於皇帝,也將查知的於氏一些所為,以及對其如何處置也一一稟報於皇帝。

    倒不是劉鄖真想坦白,隻是他心想,反正這事遲早都會傳揚出去。傳到皇上的耳朵裏,不如讓皇上早些知曉,日後再被禦史彈劾時,也不至於惹的皇上大怒。隻是李雲怡之事,劉鄖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

    一五一十全都說了吧。隻怕劉鄖自己也覺得沒臉。一個大男人,居然被一個十五歲的女子玩弄於手掌。幾番相鬥都落於下風,即使皇上能聽下去,他也沒臉說出來呀。劉鄖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有所保留,選擇性的說了一些,沒有全部說出來。他有技巧的說了一些眾人都知曉的情況。比如,兩名陪嫁被打傷後,李雲怡是如何命人出府請大夫的,又去如何去府衙請仵作的。

    齊仲煌聽聞此言後,眼中閃過一絲異色,“這一招好厲害,實在是高明之極。”他心中一動,背著雙手在殿內踱了幾步,朝仍跪在地上跪的劉鄖,輕輕擺了擺手,沉聲說道,“你且起來說話。……你回府後,命人好生留意一下王妃。查探她身邊的高人究竟為何人。” 齊仲煌認為這一招不可能是李雲怡那小丫頭想出來的,定是有人在旁為其出謀劃策。 齊仲煌對李雲怡本身沒什麽興趣,但對她身後的那位“高人”卻興趣濃厚。

    兩人在一起討論了一些軍國大事,齊仲煌才將劉鄖放出了皇宮。劉鄖出宮後,立刻帶著人騎馬去了禦林軍大營。處理了一些堆積在案頭上公文。劉鄖發覺外麵的天色已晚。他猛然想起府邸尚有事未處理,急忙站起身,招呼親衛誌林進來收拾東西,立刻打道回府。

    劉鄖帶著侍衛隨從剛出禦林軍大營,不過一刻。便見前方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響,一騎快馬迎麵馳來。看馬上人的裝束,竟是自己留在侯府的親衛誌宏。劉鄖心裏隱隱升起一股不祥之感,“府裏出了什麽事?”

    誌宏沉聲稟報道,“府裏出了點事,希望侯爺回去處置.。三爺去了蘭苑……。”他騎馬貼近劉鄖身邊,將府裏發生的事簡約的說了一遍。

    “三弟帶人闖入蘭苑,與王妃身邊的人發生衝突動了手?”劉鄖被誌宏所訴驚呆,腦子有片刻的停頓。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第一個念頭便是,“完了。這都什麽事呀。真是怕什麽來什麽。這老天還讓不讓人活了。不就是娶了丞相家的千金小姐為妻嘛,怎麽就弄的府裏雞犬不寧的……。”

    劉鄖這會兒真想找個石頭一頭撞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今日出門起就擔憂三弟劉霆回府後,會衝動行事。可他怎麽也想不到,劉霆居然帶人闖進王妃的內院。還與王妃的那些陪嫁們動起了手。這事要是傳出府去,隻怕又得招惹來禦史的口誅筆伐。

    劉鄖心急火燎的騎馬飛馳回府。走進大門時,劉鄖停也沒停。不等門房向其行禮。便徑直衝進府內。守門的侍衛不禁嗒然若喪。管家劉福守在二門處,遠遠瞧見劉鄖一行人過來。忙迎了上來。急聲說道,“侯爺,您可回來了。……王妃這會兒正著人收拾嫁妝,想要離開侯府。”

    “你說什麽?王妃她收拾嫁妝,要離開侯府?”劉鄖聞言旋風般地轉過身,虎目閃閃生輝,驚愕萬分。

    劉福跟在劉鄖地身後,擦了一把額頭上冒出地點點冷汗,“是的。衣夫人一直在王妃的院子裏守著,好言勸說。隻是......王妃的人守著院門,不讓任何人進院裏。說是…..王妃受了驚嚇,舊疾複發。”

    “受了驚嚇?舊疾複發?可曾請來大夫診治?”劉鄖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眼底閃過一絲驚訝。

    劉福斟酌著措辭,小意回答道,“濟民堂的周大夫已來看過,說是受了驚嚇……。他給王妃開了張方子。”

    劉鄖心中稍安。他一邊往蘭苑疾步而行,一邊心裏直嘀咕,“這李雲怡又想耍什麽花招?想回娘家去嗎?這還真是個麻煩事…..。”

    劉鄖內心當然是巴不得李雲怡這個討厭的女人趕緊離府走人,那邊涼快上那邊去。但理智上卻絕對不敢放她出府。今日朝堂上自己已被禦史數落了一頓,這會兒要是再鬧出點事了,皇帝陛下絕對饒不了自己。自己這個威武侯,禦林軍統領隻怕也當到頭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