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擴軍備戰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聽完這個後世成熟的開發區方案之後,絕大多數的人都立刻動心了,議題很快轉向了要辦什麽工廠,然後股份如何分配等具體條款的商議上,並且很快就有急性子的人開始落實搬家的事情了。
不過大半的人雖然心動,不過做生意的天性讓他們還想先觀望一下,要是先搬來的這些好賺錢,那麽他們才會很快跟進,要是先搬進來的人賠本了,那麽就隻好恕不奉陪了,大部分人可都不是那種願意奉獻一切的革命者。
輕工業方麵的問題,隻要等中興集團上了軌道之後,基本就不用再過多的去操心了,看看後世的工業發展路線就知道了,那些單幹的小資本家隻有被碾壓的下場,剩下的就是軍工企業的問題了。
搞定了這件事情之後,剛準備喘口氣呢,負責兵工廠的李陶庵就跑來上門了,林封先請他坐下,然後才開口問道:“你這麽急跑過來,是因為兵工廠出了什麽事情了嗎?”
李陶庵急吼吼的說道:“林主席,你也知道之前兵工廠擴產了好幾條子彈生產線,而且從投產之後就一直在高速生產子彈,不過造這麽多子彈的話,火藥方麵消耗的很厲害啊,我們這邊又沒有什麽大的硝石礦,之前都是靠進口來解決的,不過最近那些洋行看我們消耗量大,不但開始給火藥提價,而且數量上也越來越難保證了。”
“這樣啊,這件事確實影響到了我們的彈藥生產了,我這邊倒是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還要看你這裏技術工人夠不夠啊?”林封聽到他提起這個問題,還有有一點頭痛的,這個解決起來可不容易啊。
合成氨工藝要到一戰開打之後才普及,現在全世界的火藥都要靠硝石來生產,而這玩意的產量是被人壟斷著的,很難買太多屯起來慢慢用,戰時也不大可能順利的進口,要不然為啥民國軍閥之後就沒幾個能開兵工廠的,基本隻能依靠進口軍火,就是因為沒有可靠地火藥來源啊。
“技術工人的話,我們多管齊下,對外招收和內部培訓一直沒有停下,現在大部分崗位都是一崗雙人的,抽調部分人手出來不會影響到兵工廠的正常運轉,不過你說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呢?”李陶庵略微估算了一下工廠裏麵的人員之後才回答道。
“那麽上過新式學校,有一定的技術功底的人員大概有多少?”搞新工廠除了要有充足的工人,骨幹技術人員也是不可或缺的,林封接著問道。
“上過新式學校的技術工人有三十來個吧,這些人基本都是我從其他幾個機械局拉過來的,其中還有兩個在馬尾造船廠搞過炮彈什麽的。”李陶庵這次慎重了一些,想了快一分鍾才很有把握的回答道。
“哦,有這麽多人的話,問題應該能夠解決了,我這裏有一套用煤炭合成火藥的生產技術,是漢斯那邊剛剛發明沒多久的好東西,設備也早就從國外訂製好了,不過我們之前一直沒有什麽得力的人手,所以才一直壓著沒有搞起來,既然現在有這麽多人的話,你挑一些人出來,去把設備和資料領出來,然後琢磨一下怎麽把它運轉起來。”林封回答道。
“哦,有這種好東西啊,這倒是能徹底的解決火藥問題了,不過既然是從漢斯那裏引進的技術,為什麽不著他們的技術人員幫我們建廠子呢,我們自己摸索的話建廠速度回慢很多,而且說不定會造成事故呢。”李陶庵對技術來源有些不解。
“你也知道這是最近的軍事技術,所以漢斯那邊不是很願意賣給其他國家,我們是通過特殊手段弄到手的,隻能麻煩你們慢慢研究一下了,然後生產過程之中也要多注意安全。”林封隨口扯了個謊,這套合成氨技術和漢斯八竿子打不著,是他從資料庫裏麵翻出來,生產線也是煉金術下的產品,混在進口物資裏麵運進太原的,當然了按照慣例是適合快速投產的小型設備,方便培養出熟練工人之後能大批量複製。
“看來我們海外的同誌非常努力啊,這麽機密的東西都能搞到手,想必也冒著很大的風險吧,主席你放心好了,我們國內的同誌也不會給你丟臉的,一定會盡讓這條生產線運行起來。”李陶庵聽完之後非常鄭重的回答道。
“嗯,不但要安全運行起來,而且還要注意好保密原則,有外人聞起來就說我們的火藥是進口的。”林封又隨口囑托了一句,不過保密方麵光複會一直做得很好,他一直在cos尤裏大光頭,心靈掃描的威力之下,誰是真正的革命者,誰是投機分子一清二楚,隻是還沒有到清算他們的時候而已。
火藥問題丟給李陶庵解決之後,林封又繼續關注著新軍方麵,在多方麵努力之下,新軍原來的協統在年底之前高升了,然後由威望最高的姚以價接替,姚以價的標統則由另外一個光複會員楊彭齡接任,這下子山西新軍徹底了變成了光複會的所有物,林封立刻約見了姚以價。
“見過林主席。”姚以價進門就行了一個軍禮,大聲說道。
“坐下說話吧,現在新軍幾個主要的崗位都是我們的人,需要馬上展開整改動作,讓這支部隊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你先給我說說現在的情況和難處,我來給你協調解決問題。”林封也不願浪費時間,直接就問起了軍隊的情況。
姚以價也是軍人做派,馬上就給林封介紹起了情況,山西新軍隻有一個混成協的編製,總共才三千多號人,扣掉吃空餉的人數就更少了,再扣掉那些混日子的,基本上隻有兩千五左右的人用得上,而且因為糧餉不夠的原因,基本上一個星期才出一兩回操。
當然了這些問題這在新軍之中是普遍情況,所謂俺大清最能打的北洋六鎮,都隻能做到三四天一操,那些地方綠營啥的基本一兩個月不動彈一下也是有的,林封聽到這裏的時候,隻有一個念頭回蕩‘你特麽逗我’,這還不如他當年軍訓的強度高呢。 c≡miaoc≡bic≡閣c≡
不過他立刻就相信了姚以價的話,因為就北洋六鎮這麽爛的訓練水準,在辛亥革命的時候對上其他地方部隊,戰果基本上都是碾壓式的,要不是袁大頭不願意為俺大清出死力,掃平南方革命黨那些渣渣估計也就兩三個月的功夫。
當然了高強度體力活動消耗很大的,糧食跟不上的話一個月部隊就死光了,那些軍閥部隊不是不知道要多訓練才能出戰鬥力,隻是他們搞不到這麽多的糧食而已,那個時候國內的糧食產量本來就低,加上政權不下鄉的製度,所以根本就湊不出多少糧食來。
國外進口需要大量的硬通貨,大家的硬通貨買軍火都不夠用,誰舍得進口一堆糧食啊,針對這個情況林封決定從美利堅大量進口糧食,反正他美元現在隻愁花不完,而且美利堅的糧食多的要倒進河裏,大家正好相互幫助嘛。
至於姚以價提出的,高強度訓練可能有部分士兵不習慣的問題,他表示不習慣的全部踢出去,那些有官身的就踢回衙門裏麵,從農村選拔身價清白的弟子補上,馬上擴軍還有點不現實,但是可以做到先讓這一個混成協形成戰鬥力,至少要能守得住娘子關,別讓北洋新軍打進來就行。
新軍的招兵工作還是非常順利的,所謂的好男不當兵完全是扯淡,俺大清快完蛋這幾年,到處都是民不聊生的狀態,當兵能夠天天管兩頓飽飯,一個月還能存幾塊大洋給家裏,大規模招兵的告示剛貼出去,募兵點前麵就排開了幾公裏長的隊伍。
別說什麽有人擔心當兵會打仗死人,會這麽說的人完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都是小資產階級無病"shen yin"而已,估計一輩子都沒見過吃不飽飯的人,對那些天天挨餓的人來說來說就算是死,隻要死前能多吃幾頓飽飯也值得了。
林封自己就是農村出身的,他們那裏鄉鎮煤礦年年死人,不過每次煤礦招人照樣一堆人打破頭要擠進去,他有個大伯家裏生了四個兒子,連續有兩個死於礦難,剩下的兩個照樣打破頭去當礦工,那還是二十一世紀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