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一樣的一戰
字數:3610 加入書籤
條約簽訂完之後,參與各國出於各自的理由,飛快的完成了交接工作,其他列強國家倒還好,畢竟已經見慣了各種政治交易,而日本國內則是另外一個樣子了,畢竟他們好不容易才從殖民地翻身,這還沒有多少年呢,竟然連連遭到米英鬼畜的打壓,先是三國幹涉還遼事件,讓他們不得不把遼東半島這麽好的一塊肥肉吐了出去,然後就是這一次的多邊協議,讓他們不得不把旅順要塞這個進入遼東的最後跳板也吐了出去。
這件事情不管是在民間還是軍隊,都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軒然大波,陸軍勢力好不容易才借助西門子事件,把海軍出身的山本權兵衛內閣扳倒,長州藩出身的大隈重信出麵組建新內閣,並且順勢推出了大舉擴張陸軍勢力的新一輪擴軍方案,預備將現有的十八個常設陸軍師團擴充到二十四個,以應對新中國增長速度飛快的皇家陸軍。
這次條約的簽訂卻給了海軍身後的薩摩藩東山再起的機會,他們立刻大肆鼓吹現任內閣為****,將帝國數萬軍人犧牲換來的土地隨手相讓,新任內閣上台還沒有幾個月,還處於立足未穩的時期,加上守夜人提供了一些黑材料,結果大隈重信內閣不得不宣布總辭職,換上了海軍出身的加藤友三郎重新組建新一屆內閣。
新內閣上台後還沒有幾天,就大刀闊斧的砍掉了陸軍的擴軍計劃,重新把常設師團的數量打回了現有的十八個,替代的是雄心勃勃的八八艦隊計劃,該計劃提出日本海軍需要裝備艦齡不足八年的戰艦,其中主力艦必須包括八條戰列艦和八條戰列巡洋艦,並且需要增加配套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數量,以便構成完整的混合作戰艦隊。
該計劃到1920年時,海軍將裝備扶桑、山城兩條扶桑級戰列艦,伊勢、日向兩條伊勢級戰列艦,長門、陸奧、大和、武藏四條長門級戰列艦,金剛、比睿、榛名、霧島四條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高雄、愛宕、摩耶、鳥海四條高雄級戰列巡洋艦,總計五十萬噸的新銳主力艦,加上輔助船隻的噸位之後,海軍總噸位直逼八十萬噸。
各國收到消息之後還沒有適應過來,更加震驚的消息就從加爾幹半島傳來,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首府薩拉熱窩發遇刺,並且雙雙當場遇難身亡,世界各國的目光立刻被這個小小的半島吸引了過去,各國政府立刻高速運轉起來,各種台麵下的交易不停出爐。
林封深知新中國目前外強中幹的本質,除非不顧之後的發展潛力,不然很能改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畢竟協約國有著廣闊的殖民地給他們輸血,又有著美國這個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做強援,開戰之前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是並不意味著不能給大英帝國多放點血,為戰後的世界格局早作準備。
所以他偷偷的和德皇威廉二世簽訂了一份密約,向德國提供了突擊炮、煤化油、煤化工等關鍵技術,還有空軍剛剛秘密定型的凝固汽油彈技術,換取一大批的民用技術來彌補目前的工業技術短板,而且兩邊互相交換了大型一些大型飛艇技術,雙方雖然在研發方向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底層設計上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的,互相彌補下對兩邊的飛艇量產工作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德國人得到這些東西之後,對戰爭的勝利信心更是暴漲,在他們暗地裏的支持下,奧匈帝國以皇儲被殺為借口,與1914年7月14日向塞爾維亞宣戰,比曆史上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星期,雖然戰爭發起的時間略有變化,但是戰爭的進程卻還是變化不大。
7月16日俄國宣布進入戰爭總動員狀態,7月17日德國宣布戰爭總動員,7月18日法國宣布進入戰爭總動員,7月19日德國向法國宣戰,並且進攻永久中立國比利時和盧森堡,7月20日英國宣布戰爭總動員並向德國宣戰,7月21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7月2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全麵打響。
在林封穿越前所學到的曆史上,德國人雖然一開始順利的拿下了比利時,但是卻在馬恩河一線被英法聯軍擋住,一直到二戰打完都沒有能夠往前一步,在這個德國人被打了雞血的位麵,他們打得更加出色和奔放了,隻用了三天就拿下了比利時全境,幾乎就是一次出色的武裝遊行,然後揮師往西進攻法國,8月20日就已經打到了馬恩河一線。
英法聯軍是依靠著內線作戰的優勢,及時的沿著河岸布置了相對嚴密的防線,滿懷希望的等著德國人在堅固的防線上撞得頭破血流,然後他們就可以順勢反攻,東西夾擊之下輕鬆的解決德國這個巨大的威脅,可惜他們等來的確實第一次真正顯示威力的空中打擊,德國人依靠之前的幾次交易,還有自己強大的工業產能,硬生生的組建起來一隻上千架鷹式戰鬥機組成的空軍。
龐大的機群組成了鷹之牆,護送著三十多條重型飛艇撲向了馬恩河防線,雖然協約國集團手裏也有幾十架鷹式戰鬥機,但是麵對如此懸殊的數量差距,就像是往水裏丟了塊小石頭一樣,隻是濺起了幾朵水花就消失不見了,然後這些龐大的飛艇懸停到了戰壕上方,緩緩的打開特製的彈倉,投下了密密麻麻的凝固汽油彈。 》≠》≠,
防線上的士兵立刻就被火海淹沒了,麵對這看似怎麽都無法撲滅的火焰,整段被選作突破口的數公裏防線,全部都被來自地獄的魔火燒成了白地,就算少數沒有被火焰波及的士兵,也完全沒有了任何的士氣可言,全部都嚇得丟下手裏的所有東西,用最快的速度逃往戰線後方,並且發誓再也不參加戰爭了。
預先集結在附近的德軍趁勢進攻,隻用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成功的突破了這條至關重要的防線,然後大量的部隊順著這個突破口湧入,並且順勢席卷了整條防線的側翼,短短三天的時間就讓英法聯軍的馬恩河戰役企圖徹底破產,並且順勢推進到了法國首都巴黎,一直到這裏重新遇到頑強的抵抗。
德國人之前在馬恩河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實際上他們一直處於燃料缺乏狀態,對這種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的新式彈藥並沒有多少好感,那批丟下去的凝固汽油彈是他們的所有庫存了,發現密集使用的實戰效果異常出色之後,雖然馬上就投入了全部力量進行大量生產,但是短時間內前線還是得用傳統的航空炸彈了。
身後就是自己國家的首都,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朋友全部都在那裏生活,看到馬恩河被燃燒的慘狀之後,那些法國士兵全部爆發出了驚人的作戰意誌,一時之間倒是把德國人擋在了巴黎城外,但是任何一個協約國高層都知道,要是不能很快拿出阻擋德國人飛艇的辦法,巴黎的失陷也隻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時間上的問題了。
巴黎的得失並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牽涉到整個協約國戰略布局的大問題,因為隨著之前受到的慘重打擊,法國內部的投降主義開始抬頭,要是巴黎真的被德國人所奪取,很可能會導致法國推出這場戰爭,本來俄國還打算在東線戰場施加點壓力,看看能不能逼迫德國從西線撤回部分部隊,減輕一下西線戰場的壓力,結果在德國人密度空前的機槍火力下,幾天的時間就損失了十多萬人。
這下子再也不敢亂提進攻的事情了,大家隻能從防禦上多想想辦法,看看怎麽把德國人擋在巴黎城外了,就算做不到這一點,也至少要保住巴黎不會丟失,麵對自己家軍隊如此難看的交換比,俄國人可不敢想象單獨麵對沒有了雙線作戰煩惱的德軍,英國人也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和整合了整個歐洲的強大德國隔海相望。
想要解決飛艇的威脅,最切實的辦法就是湊出足夠多的飛機,衝上去把所有飛艇打下來,對大家的工業產能來說,飛機的機身之類倒是不難,現在困難的是,除了德國之外的歐洲列強都造不出合格的發動機,裝上自家產發動機的戰鬥機都變成了飛行板磚,想要解決發動機的困境,某個東方國家的地位就必須得到重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