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本文

字數:5334   加入書籤

A+A-




    晚上薛蟠回到家裏的時候,薛王氏和寶釵已經吃了飯。母女兩個正對坐在燈下,寶釵正在燈下繡著什麽,薛王氏卻是斜斜地靠在枕頭上喝茶。一個體態輕盈眉目秀美的小丫頭坐在腳凳上,替寶釵理著繡線,卻是香菱。

    看見兒子進門,薛王氏登時眉開眼笑,“這麽晚才回來,吃飯了沒有?”

    “吃過了。妹子這是幹嘛呢?”薛蟠湊過去看了看,東西不大,二尺見方,上邊繡得花團錦簇的,倒是亮眼的很。看樣子,是做插屏用的。“咱們家裏又不是沒有針線上的人,妹子何苦大晚上的做這個?沒得熬壞了眼。”

    “也沒有常做。”寶釵拿起精致的小銀剪子,剪斷了手裏的線頭,笑著起身來給親手給薛蟠倒了杯茶,“原是做著玩兒的。今兒姨媽那裏打發人來說,三月初四是三表妹的生日,請我過去聚聚呢。我想著姐妹間倒是也不必送別的了,自己做的針線更顯心意。”

    薛蟠接過茶來喝了一口,撇嘴道:“你過生日也沒見她們過來呐。”

    薛王氏伸手給了他一下子,“說什麽呢,你妹子生日又沒請人家。”

    “那也不必自己費這個神啊。”薛蟠歪著脖子躲開了,“咱家鋪子裏什麽沒有啊,妹子要什麽,打發人去取來,豈不是方便?”

    寶釵掩口而笑,腕子戴著的金玉鐲子叮當作響,“哥哥財大氣粗。”

    薛王氏也笑了,溫聲道:“你哥哥不懂你們這些個閨閣女孩兒的東西。”

    又對薛蟠道:“你姨媽家裏的三丫頭,雖然養在她們老太太跟前,可到底是個姨娘肚子裏出來的,再者也不居長。咱們來的日子不算短了,也沒聽說她們給二姑娘做過生日。所以這禮倒是不好送。隻是你姨媽既然說了,也沒個不去的道理。罷了,橫豎你妹子整日在家裏也是悶著,出去走動走動也好。”

    薛蟠聽了,低下頭想了想。也是,本來自家在京裏來往的人家就少。滿打滿算的,至親就兩家,舅舅還出京了,隻剩下舅媽和表哥在京裏。舅媽跟榮國府裏的那個好姨媽一般,眼界高著呢。叫他來說,那就是有點兒裝。明明對著自家的那些個好東西眼饞心熱的,偏生還要拿捏著架子,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範兒來。也不怕裝癱了那張臉!

    不過,這麽一來,自家就更沒處去走動了。

    “要不這麽著,天也轉暖了,這兩天杏花都開了。再過幾日,那桃花啊梨花啊也都到了花季,不如我帶媽和妹子到城外頭去賞花踏青,也散散悶子,如何?”

    薛王氏尚未說話,寶釵卻是眼睛一亮。她也不過十幾歲的年紀,正是豆蔻年華,整天悶在府裏,就算是再穩重的性子,那也難免要感到枯燥。來了京裏這許久,薛蟠一直忙著外邊的事情,還真的沒有帶薛王氏和寶釵出去過。

    聽了薛蟠的話,薛王氏沉吟了一下,道:“這樣好嗎?你這天天忙得不能著家的,有功夫和我們一塊兒出去?況且釵兒到底是個女孩,拋頭露麵的,也不大好。”

    薛蟠被她一句不能著家說的有點兒心虛,撓撓頭發,再瞧瞧寶釵臉上先是期盼後又有些失落的神色,笑道:“也沒啥大不了的,一兩天的功夫還是能騰出來的。再說,我往常在外邊也常看見街上有女眷出行呢。媽十分不放心,我先打聽著,看有沒有那景致又好,又清靜些的地方也就是了。”

    “那……也罷了,橫豎我跟你妹妹在家裏也是無事,出去轉轉倒是也好。”薛王氏也悶,不過她寡居的身份,平時也不好出門。因此兒子這麽一勸,倒也歡歡喜喜地應下了。

    寶釵索性也不管那插屏了,叫香菱收拾起來,自己坐在薛王氏身邊,歪頭想著出去的事情,如同桃花一般鮮嫩明媚的臉上笑意盈盈。

    薛王氏因又想起來,薛蟠早上出門的時候跟她說過要去拜見林如海,忙拉著兒子問道:“今兒去見了林大人,可還順當?帶過去的禮也不知道合不合人家心意。”

    “媽這話說的,林世伯是讀書人,再不會把禮看的多重。當初咱們在金陵的時候,我開玉坊沒少得了林世伯的幫忙,如今也就是表表心意罷了。我看妹子預備的就挺好。”

    一時又想到要替林家采買嫁妝一事,薛蟠托著下巴問母親:“媽,這女孩子出閣兒,都得預備什麽東西啊?”

    “你問這個做什麽?”薛王氏看了一眼寶釵。

    “林世伯家的千金已經定了親了,世伯說,想讓咱們幫著采買大宗的木料做家具呢。”

    薛王氏驚訝,“林家的姑娘,如今才多大呐?”

    目光不由自主地就落到了寶釵身上。

    寶釵覺得微微有點兒尷尬,起身笑道:“哥哥,我前兒說給你做雙鞋,還差鎖邊兒就完了。這會子趕著去縫上幾針,明兒個拿給你試試。”

    “哎哎,別走啊。”薛蟠右手比劃了一下,攔住寶釵,“又沒有外人,隻咱們娘兒三個說說話也不礙的,等一下子我還有話問妹妹呢。”

    寶釵無奈,隻得又坐下了。

    薛王氏便摟了閨女在懷裏,笑對著她說:“你哥哥說的對,隻要大規矩不錯就行了。咱們自己人說話,你聽聽也無妨。”

    又向薛蟠歎道:“要說起來,林姑娘的親娘未出閣兒的時候,我也見過幾回。那時候,她還是國公府的千金呢。平心而說,那真是個妙人兒。生的容貌好,老國公爺掌上明珠一般地養大。一般的閨閣女孩兒都是學些規矩道理女紅陣線的,她卻是能和兄長一塊兒,跟著先生念書識字。我跟著母親出去走動時候,聽人提起賈家的小姐,都是讚了又讚呢。後來兩家裏做了親,你姨媽嫁到他們府裏,許是性子不和,回到娘家時候沒少跟我抱怨她這個小姑子。我也不大清楚這裏頭的事兒,也不好說。隻是到底是命薄了些,年紀輕輕倒是先撒手了,跟前也隻一個女兒。唉,可歎,可歎呐。”

    又追問:“那姑娘你見過沒?多大了?”

    寶釵失笑,扯了扯薛王氏的袖子,“媽說什麽呢,哥哥一個外男,豈是能夠輕易見到女眷的?”

    薛王氏一拍自己的大腿,也撐不住笑了,“隻顧著問了,沒想到這一層。這位林姑娘,原先還是養在你姨媽家裏幾年呢。我聽你姨媽說,那姑娘身子骨怕是不大好,可能還有些小性兒,看著不是個多福的。”

    “媽!”薛蟠皺眉,“這話可別出去說。”

    老媽耳根子太軟,尤其是對著王夫人的時候,那人說什麽,她都能信了。

    薛王氏一時臉上訕訕的,“這又不是我說的,都是你姨媽那兩年寫信告訴我的。”

    “媽媽,哥哥說的是。咱們沒見過林家小姐,姨媽再怎麽說,也不當相信。這話傳出去,不是就落到媽身上了。”寶釵軟軟地勸道。

    拜薛蟠所賜,她對賈政和王夫人都沒什麽好感。小姑娘覺得,雖然每回見著的時候姨媽都對自己慈眉善目的,可是那眼裏總像是算計著什麽。能算計什麽呢?寶釵摸著腕子上的一隻鑲珠嵌寶的金鐲子心裏冷笑,哥哥說的對,不過是看著自家的銀子罷了。

    薛王氏被兒子閨女一通說,也不以為意。“行了,我記得了。這不是就咱們娘三個的時候我才說了一句麽。瞧瞧,倒是招的你們兄妹倆一塊兒朝我來了。既是要替人林家姑娘籌備嫁妝,你一個爺們兒不懂,多去問問老人兒。再不然,我這裏還有一份當年的嫁妝單子呢,你看看也行。不是我說,當初我出門子的時候,嫁給你們父親,你外公陪送可是不少……”

    薛蟠兄妹相視一笑,耐心聽著母親回憶往昔。

    帶著對當年青蔥歲月的一點兒回憶,薛王氏絮絮叨叨說了老一陣子,大到她出閣兒時候陪送的千工拔步床,小到一隻裝首飾的匣子,都說了個遍。末了呷了一口茶,長歎一聲,“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我一想起來呐,還跟昨兒似的呢。”

    摸摸寶釵烏壓壓的一頭秀發,“我啊,那些個好東西都存著呢。”

    薛蟠眨著眼睛取笑:“可不是麽,我也趁著機會多淘換些好東西,給妹妹預備著。”

    寶釵會意,紅暈上臉,拉著薛王氏的手不依:“媽和哥哥取笑我!”

    說著便用帕子捂了臉。

    薛王氏將她的手拉下來笑道:“這可有個什麽,在媽和你哥哥跟前還用害臊?”

    寶釵的性格穩重 ,往日裏都是一派落落大方的。此時難得露出幾分局促幾分窘意,一張臉蛋猶如胭脂染了般紅透,倒是惹得底下伺候的幾個丫頭婆子都忍著不敢笑出來。

    偏生薛蟠還一本正經對薛王氏道:“媽,咱們早就出了孝,妹子正是好年紀,也該給她操持親事了。”

    又看著寶釵問:“妹子喜歡什麽樣的人?先讓我心裏有個底。”

    當著母親和丫頭婆子,寶釵窘迫的不得了,起身一跺腳,嗔道:“哥哥你……”

    話不知道怎麽說下去,索性自己打了簾子快步走了。

    薛王氏忙叫人:“快跟著姑娘,黑燈瞎火的別摔著。”

    又一扭頭,朝著薛蟠胳膊掐了一把,“大了大了說話倒越發沒個忖量了,當著你妹子說這個!”

    薛蟠哎呦了兩聲,揉著胳膊,皺起眉頭,這下子又得青了。

    “我也是好心呐,到底女孩兒出閣了,是要跟人家過一輩子的,可不是得合乎她的心意才行麽。”

    薛王氏對女兒的婚事依舊抱著很高的希望,不過眼下裏女兒還是不急的,兒子才是頭一個啊。

    不過看著薛蟠是個有主意的,她又不大出門,也拿不定什麽,便試探著問道:“蟠兒,這自古長幼有序。怎麽著,也得是先說定了你的親事,再定你妹子的才是。”

    薛蟠登時有一種自己挖坑自己跳的感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