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一狗仔隊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A+A-


    nbsp;   李柯心裏想笑,但他告訴自己不能笑。如果不想挨打的話,一定要忍著。

    果然,在程咬金舉著巴掌看了他許久後,終於悻悻罷手,笑道:“小娃娃倒是聰明。”

    小小得意了一番後,李柯更加恭敬的作了個揖:“國公爺謬讚了,小子初來長安承蒙您寬待有加,今日略備薄禮以示感謝。”

    程咬金意有所味的笑笑,再次看了眼手中的禮單,笑道:“金銀五百,糧布五車。這禮……老夫怕是承受不起吧?”

    李柯也不臉紅,及其正色道:“怎麽會!若不是您幫襯著晚輩,這印書作坊又豈能那麽順利的開張。”

    程咬金是什麽人,饒是李柯表現的很呆萌,但眼神中的清澈卻是騙不了人。這個成了精的老狐狸,大手一揮坐回塌上:“既然如此,那東西留下,你可以滾了。”

    “嗯?”

    收了禮還攆人?

    李柯心中暗罵一聲‘老狐狸’,急忙切入正題道:“國公爺想多了,下官今日的確是來送禮的。而且不止是這些,下官還給您準備了一份厚禮。”

    一聽厚禮程家父子不約而同的兩眼放光,其貪財好物的嘴臉醜陋之極……笑道:“那賢侄倒是說說,這厚禮為何物?”

    一聲“賢侄”叫得那叫一個親切,讓李柯一時間有些恍然,這家人的臉皮當真這麽無敵了?

    未免老狐狸回過味來,李柯急忙道:“小侄聽說程家每年都會在宜春園賞酒宴客,便特意為您請了一位長安城唱曲兒的名角兒。”

    程咬金聞言,先是一怔而後坐直了身子,語氣有些冷意道:“李大人口中的這位‘名角兒’莫不是那萬花樓的霍娘子吧?”

    李柯兀做不懂,眨著大眼間認真道:“國公爺可是不喜歡?您有所不知,這霍娘子天資絕色乃是這長安城裏一等一的美人兒咧!”

    一聽是霍雨煙,離著老遠的程處默也湊了上來,不住地點頭。

    估計是剛剛運動過,程咬金看了眼自家兒子忍住了動手的衝動,看了眼李柯道:“趁老夫還不想打人,滾蛋……”

    “那這……”李柯麵色尷尬的看了眼程咬金,歎了口氣,道:“下官告退。”

    看著李柯離去的背影,程咬金目光變化了好幾次,而後猛地回過味來。好小子!這哪是送禮來的,他是想探老子的底呢。

    ……

    出了程家大門,李柯長舒口氣,笑了笑看向對麵那座同樣富麗的宅子……第二站,房家!

    便如程咬金猜測的那般,他今日就是來探底的。既然李恪想主動出擊,那第一步就要弄清這些朝中肱股的態度。

    這些從龍老臣哪一個不是趟風冒雪走過來的,而且他們與世家貴族不一樣。世家靠的的底蘊,而他們靠的則是皇權。隻要李家江山還在,那他們必定福蔭綿長。

    連東市上的那些閑漢都知道霍雨煙是太子宮中的娟客,這些手眼通天的老臣又豈會不知?

    所以……若是他們看好太子,那就斷然不會收下李柯的禮單。

    但如今程家與房家收了禮單,卻對霍雨煙絕口不提,那便從側麵看出了他們的態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 />

    ——太子,並不是他們的選擇。又或者說,這還遠遠沒到表態的時候。

    既是如此,那一切就還有回轉的機會。

    盡管李柯熟知曆史,但曆史歸曆史。他早已是活在當下的人,又豈能被曆史所羈絆。

    ********************

    貞觀九年,元日的最後一天。

    上楊村的莊戶們都已經為元日做足了準備。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就算平日裏舍不得吃肉的貧困戶,今日也多多少少準備了一些葷腥。村裏的孩童們也終於穿上了久違的新衣,一個個都像地主家的傻兒子似的。

    李家同樣是張燈結彩,各種年貨堆滿了庫房。李大莊與李母也終於忙碌起來。準備年貨,蒸年糕,做新衣。

    作為如今上楊村的第一大戶,李家也表現得尤為慷慨,拿出了三百石糧食分發給了村裏的莊戶們。就連鄭家也同樣拿出了米麵糧油分發給村裏各戶。

    中原大國的風氣在這些百姓與官家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

    然而李家的官老爺李柯,此刻卻睡著了。倒不是懶,而是太累了。

    自打那日從房家出來後,他便一刻也沒有閑下來過。帶著楊五叔將二狗子找來的那十多個閑漢狠狠地集訓了三天。

    內容也簡單,就是交給他們如何散播輿論,如何探查消息。說直白點,也就和後世的那些狗仔隊差不多。

    雖然他如今已貴為五品別駕,但手中的勢力還是太薄弱了,與鄭家程家那些新老貴族比起來,他如今的這點資本根本上不了台麵。

    若他還是當初那個上楊村的小娃娃也就算了,可如今他不僅與李恪綁到了一起,更是將鄭家得罪了個通透,若不攢些保命的手段,說不準哪天就會被人弄死在朝堂上。

    所以左右思量後,李柯決定暗中培植一些自己的勢力。雖然不能向那些貴族一般明麵上豢養府兵,但這暗中的勢力若是用好了,不見得就比那些手握權勢的貴族差。

    輿論,便是一把顛倒黑白的刀。尤其是這種消息閉塞的年代,民間坊市的輿論更是尤為可怕。

    ……

    不知睡了多久,書房的房門被打開,一股冷風湧了進來,李柯頓時清醒。

    滿身風雪的二狗子快步走了進來,蹲在火爐旁道:“成了!”

    李柯麵色一喜,而後道:“可有被盯上?”

    二狗子神色中帶著些許崇拜,笑道:“不出你所料,咱們的人剛把消息散出去,東西兩市便多了許多臉生的漢子。五叔說那些人一看就是練過的,絕非普通閑漢,便讓我帶著人先回來了。他善後。”

    “回來了就好。”李柯終於放下心來,笑道:“稍後你去庫房找我娘拿上兩百貫分給他們的家屬們。等過了年再將他們送往江南,讓他們去那裏落戶。”

    一路苦過來的二狗子自然明白掙錢不易,道:“一人二十貫錢有些多了吧?他們也沒幹啥。”

    李柯擺擺手,笑道:“該花的錢一定不能省,我們今日省了一分,說不準日後就會成為隱患。告訴手下的人,隻要忠心辦事,李家保他們家家富貴。”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