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和尚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相公,這個說道底還是道教和佛教之爭,自從佛教傳入中原以來,這個糾紛便再也沒有停止過,直到西天取經之後才停止的紛爭。”
蘇小小臉色平靜的說著,但她的小手卻緊握在了一起。
“西天取經?這個我知道的。”
“相公,我說的西天取經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嗯,我知道的,我從一開始就看出了端疑,隻是不敢肯定。”
“說來聽聽,我想知道相公都知道些什麽?”
蘇小小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是相公第一次說知道一件事情,蘇小小很期待相公能知道西天取經的真相,這樣以後蘇小小告訴相公更加驚人的真相,相公也更加容易相信了。
“西天取經是佛道之爭,在西遊記的前五十回都是天庭的人在搗亂,各種逃到下界的童子和寵物。在後五十回卻是佛門中人在搗亂,各種佛前的妖怪,最後連佛前的尊者阿儺、伽葉兩人都討要錢財為難取經人。”
蘇小小睜大著眼睛看著李明,已經很接近真相了。這是真相前麵的麵紗了。
“相公,我不得不承認你不是一個笨蛋。”
“我說對了?”
李明也覺得很意外,很久之前看到的一本書裏的論點,沒想到卻是真相,真是意外之外的驚喜!
“西天大雷音寺自然有大雷音寺的規則,但中原的寺廟也有中原的規矩。”
蘇小小並沒有給出答案,而是說了一句李明聽不明白的話。
“小小,我聽不明白。”
李明慚愧地想著,剛才那個觀點也不是自己的,也是從書上看來的。
“在這裏佛本是道!”
蘇小小淡然的說道。
“我也是這麽想的,佛本是道。”
李明回想著以前看過的這本書,寫得是真的好。
“太好了!我就知道相公一定能理解我的。”
蘇小小開心地抱住了李明,葉梓看在眼裏心裏就不幹了。
“葉子也要抱抱!”
葉梓說著用力的抱緊了兩人,李明隻覺得自己的內髒快要被擠出來,葉梓根本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力氣。
要死了!
李明臉色通紅的拍打著葉梓的後背,肺部的缺氧和腰部的壓迫力,讓李明完全用不出力氣。
“你們三個還要不要買票,不買票就站到一邊去。”
“還有你們三個要秀恩愛,請出門右轉去西湖斷橋上麵秀,謝謝!”
年輕的售票員已經三十歲了,至今還是一個大齡剩女,在另一半沒有希望的前提下,她來到了靈隱寺當售票員,本來想去尼姑庵的,但這附近隻有大大小小的和尚廟沒有尼姑庵,隻能退而求其次地選這裏了。
葉梓聽到售票員充滿怨恨的聲音,一下子鬆開了李明和蘇小小,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躲到了李明的身後。
李明劇烈地喘息著,對著售票員做了一個三個手勢。
“三張,要三張票。”
終於得救了,被售票員大姐救了一命。
李明感激地看了一眼售票員大姐,“大姐,你真漂亮,不但人長得漂亮,心地也善良!”
售票員小姐雖然已經三十了,但外表看起來還是二十多歲的樣子,加上穿的衣服也是韓流的,更加顯得年輕了。
被李明這麽明著挑逗,大齡剩女心裏也是百感交集,你都有兩個女朋友了還來勾搭我。
姐姐我還是很有魅力的,依然這麽年輕。
“哼!狐狸精!”
蘇小小在一旁小聲的說道,卻還是被耳尖的大齡剩女聽到了,這三十年來練就了一套隻要別人說自己壞話,就能聽到的本事。
“你說什麽!你敢不敢在說一遍!”
李明一看這個架勢不好,眼疾手快地把門票從大齡剩女售票員手裏搶了過來。門票錢李明剛才就用手機支付了。
“哼!狐狸精!”
葉梓學著蘇小小的語氣,指著大齡剩女說道,聲音說得很大,後麵排隊的人都聽到了,都開始指指點點地議論起李明和這個三個女人之間的關係了。
李明拿著門票走進靈隱寺的大門的時候,還聽到身後有人說就是他,看到沒有帶著兩個美女還不滿足,剛才還勾搭了賣門票的小姑娘。
又有人說了,那個售票員都三十歲的大齡剩女了,已經不是小姑娘了。
……
蘇小小對著李明做了一個鬼臉,一臉壞笑地看著李明。
葉梓也學著蘇小小的樣子做了一個同樣的鬼臉,一臉天真地看著李明。
進了靈隱寺之後李明就四下打聽法海的住處,卻被告知現在的靈隱寺是旅遊景點,寺內的和尚都不住在靈隱寺裏的,他們這些人也不是和尚,是在這裏上班的和尚,和真正的和尚還是有區別的。
真和尚是不結婚的,那些真和尚要結婚的時候會還俗,不會一邊做和尚,一邊結婚生子。
最後告訴李明,這裏根本沒有一個和尚叫法海,也沒有一個整天拿著木魚的木魚和尚。
李明這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法海的那個地址可能是隨便寫的,因為醫院在住院的時候要求登記地址,而法海住的地方沒有辦法寫上去。
“施主既然來了,何不在靈隱寺裏逛逛,說不定靈隱寺裏的高僧也可以為施主分憂。我來為施主帶路吧!”
和尚也不管李明同不同意,開了手裏的擴音器就介紹了起來。
“靈隱寺總體規劃是沿中軸線形成五層格局: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藏經樓(下設法堂)-華嚴殿。同時向兩翼布局,先後建成線刻五百羅漢堂、道濟殿(現稱濟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閣、龍宮海藏(藏品陳列);並於原羅漢堂遺址重建五百羅漢堂,陳列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銅羅漢,堂中央另建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銅殿已列為吉尼斯紀錄,占地麵積約87000平方米。此外,每進殿堂建有寬敞平台,美化古刹環境。先後建成了大型《心經》壁、百獅群雕等,並於五百羅漢堂西北建冽泉,借假山疊石形成自然瀑布流入阿耨達池,池邊建有“具德亭”,以紀念清初具德中興靈隱之功。”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