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忠義侯也知自己所說過於虛幻,複又解釋道:“兩脈的目的雖都帶有善意,實則針鋒相對。守護國脈是順應大勢,守護當朝當代;而竊取國脈則是逆天而為,人為加速一個朝代的衰亡,衍生新的朝代。雖說我非佛道中人,卻也知道各朝各代國脈之力不同,如何能合而為一,創永世太平?”
琉璃聞言點了點頭,又疑惑道:“外祖父如何會知道這些?”
忠義侯苦笑著彎下身子,輕撫琉璃的頭頂:“非是外祖父自大,宇信王朝除了惠明大師再找不出比我還了解此事的人了。萬歲爺雖然睿智,怕也想不到這裏麵去。我年輕之時曾經是戰場上的頭領,那些不自量力、膽敢侵犯我朝的邊陲小國,有一半是滅在我的手上,難免就發現一些不同尋常的人、不同尋常的事。好了,這些事你也不用過分擔憂,先與六皇子回家去,如今你身體大好,往後可要時常來看看我這個老頭子。”
琉璃認真的點了點頭:“那我們就不多耽擱外祖父的時間了,先走了。外祖父也毋需太著急,此事隻是個苗頭,應有回旋的餘地。”
因兩人是搭著劉氏的順風車來的,回府自然也需要忠義侯府給安排。劉氏百留不住,隻得命人將兩人好生送回了沈府。
自從忠義侯說了國脈之事,六皇子就異常沉默,眼下馬車上隻有他和琉璃兩人了,也不見他開口說話,怎麽看怎麽別扭。
琉璃輕歎一口氣,問道:“你這是怎麽了?雖說此事不小,可也沒成定論不是。清須子的能耐咱們不清楚,但惠明大師咱們還是了解幾分的。能一眼就看出你重生之身的人,怎會沒有點手段?況且,眼下我朝四方太平,國脈穩固,咱們又占有先機,大不必惶惶不安。”
六皇子突然將琉璃的雙手攥緊,精致的臉上難得有些茫然:“你說的這些我不是不清楚,我隻是在想,前世我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你可還記得,蘇冷梅說是我動用國脈逆轉了時空。我原隻當她是胡言亂語、肆意攀咬,並沒有當真,可是,也不知怎的,聽了老大人一席話,我竟隱約覺得,我朝的國脈我是見過的,可要細想,卻又沒什麽頭緒。”
“那就不要再想,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蘇冷梅不過是清須子手裏的一枚棋子罷了,她說的話豈能相信。此事,咱們暗中關注一下也就罷了,大不了直截了當地問慧明大師,畢竟是有過協議的,他總會告訴咱們一些實用的。”
六皇子先是點了點頭,待恢複冷靜又盯緊了琉璃,語氣緊張:“什麽協議?我怎麽從來不曾聽說過?”
琉璃一滯,才想起當日護國寺之行因六皇子懷疑她換了芯子,在她醒來之後,有段時間是不在她身邊的,偏偏那個協議就是在他不在的時候,與慧明定下的。想到那時,琉璃就有些失笑,畢竟剛剛蘇醒那會,她腦子裏不僅沒有前世琉璃對六皇子的諒解,還滿心憤慨,因沈家的厄運遷怒六皇子,所以才使計故意氣走了六皇子。
“並非什麽大事。當時,慧明大師並不知道幕後之人是誰,他施法保留了前世琉璃的記憶,一部分自然是出自他的慈悲之心,另一部分也是想借此點醒我,好助他尋到幕後之人。而我,則趁機要求他護住沈府上下的安全。”
六皇子也是想起了那個時候,忍不住冷哼一聲,酸溜溜地道:“你倒是信他信的緊。”
出了這檔子事,兩人也無心在沈府多待,是夜再度與沈清商討一番便各自歇了。
次日送了沈美鈺出發去江南之後,兩人便收拾好心態回宮去了。後宮之人回宮,自是該先拜見皇後娘娘,難得的這次皇後娘娘沒有委屈自己,直言身子不適,連琉璃的麵都沒見就打發她去了慈寧宮。琉璃倒也不張狂,在玉坤宮外恭恭敬敬地給皇後行了禮,才轉身離開。
“她走了?”玉坤宮內皇後是真的身子不適了,她半靠在床上,臉色很是不好,問了這句話,就輕咳了起來。
“是。皇後娘娘,萬望保重鳳體啊。太醫都說,娘娘您是憂思過度才風邪入體,娘娘萬請寬心。”計嬤嬤規規矩矩地站在床邊,聽到皇後的輕咳也不敢上前。
皇後冷笑,語氣裏帶著一股恨意:“咳咳,本宮如何寬心的起來。太後和皇上都說沈琉璃是宇信王朝的福星,可本宮冷眼瞧著,宇信的福星竟是本宮的克星不成!自她入宮,本宮可過過一天的好日子?若非藍旖那丫頭不中用,本宮也不至於……本宮留她的時間夠長了!”
計嬤嬤一驚,連聲勸道:“娘娘萬不可想左了,沈二小姐可是六皇子手心裏的寶啊,若她有絲毫閃失,您與六皇子的母子情誼……”
皇後卻是鑽了死胡同,冷聲斥道:“怕什麽,沒有了六皇子本宮還有太子。再說了,即便本宮不與沈琉璃出手,六皇子就與本宮親近了?他不親近本宮,本宮自然也當沒他這個兒子,本也沒指望過他,不過是條後路。”
計嬤嬤驚的是冷汗直流,皇後娘娘順遂了大半輩子,竟被這大半年的打擊失了分寸,若她過果真對沈琉璃出手,何止六皇子不饒她,便是皇上也難容她。皇後娘娘自處高位久已,又被禁足這麽長時間,哪裏知道這宮裏的風向早就變了。
她心下著急,不僅是替皇後,更是替自己。她是皇後的陪嫁丫鬟,入宮之後那些個齷齪事沒少經她手,若是皇後果真起意加害沈琉璃,那隻能用她這把老刀了,旁的人想來皇後也不會放心!可現下六皇子已經大了,那雙眼睛什麽看不透,若是玉坤宮果然出手,皇後娘娘仗著太子和六皇子的生母身份不會有事,可她一個奴才秧子,如何能逃得出六皇子的魔爪!
可惜,皇後從來不是為奴才著想的人。片刻後,皇後像是下定了決心,招呼計嬤嬤上前:“玲瓏你上前來,本宮有事吩咐。”
計嬤嬤渾身一哆嗦,臉色煞白。她對皇後知之甚深,此番叫出她的本名,定沒有什麽好事。她本就是個聰明人,又擅長揣測主子的心意,所以那些不大不小的事,主仆兩個向來不明說,隻隱晦提兩句,她便明白怎麽處理,也能處理的漂漂亮亮的。
印象裏,皇後‘玲瓏你上前來,本宮有事吩咐’這句話,說的次數不過三次:
第一次,間接造成了三皇子身死繈褓。當是時,二皇子的生母明貴妃執掌鳳印,被計貴妃攛掇的野心膨脹,給誕下三皇子的竇昭儀,飲食裏下失心散。原本明貴妃所下分量極少,並不足以致其癲狂,明貴妃圖謀的就是細水長流,讓人察覺不到。可當時還是貴妃的計氏,命她暗地裏增添了失心散的分量,所以竇昭儀才會一夜癲狂,親手掐死三皇子之事。
第二次,是直接害死了五皇子。當時的計氏已經因誕下駱子辰而被立為皇後,手執鳳印。隻因五皇子之母王才人多有才學、生的貌美,又為民安帝誕下皇兒,她便惶惶不安。玉坤宮的人出手害死了五皇子卻禍水東引至趙貴妃身上,一箭雙雕。
至於第三次,則是針對六皇子定下的計謀。從一步步將莫離軒塞滿人到惱羞成怒杖責莫離軒所有的宮女,使得六皇子性情大變,這從來就不是慈母情懷。
計嬤嬤越是往回想,越是心驚,皇後能穩坐中宮並非沒有手段。隻是她這些年沒有對手,蠢笨了何止一分兩分。眼下在失勢的情況下,又起了心思對付沈琉璃……可她畢竟隻是個奴才,又受過皇後大恩,便是要了她的命,她也不敢不應。是以,她心下苦笑,卻也畢恭畢敬地走到床前,附耳上去。
計嬤嬤想的多,在皇後眼裏也不過是一個猶豫的功夫,甚至皇後都沒有察覺計嬤嬤的猶豫,等計嬤嬤站穩了身子,耳邊就響起了皇後清冷而陰狠的聲音。
計嬤嬤將這計謀從頭聽到尾,一咬牙:“容奴才準備些時日方能成事,此事一時半刻也急不得。”她說著便打量皇後的神色,建議道:“奴才瞧著,年節倒是不錯。”
皇後娘娘眼神閃爍,好一番思量才妥協道:“是需要個好時機,那便容她再活個把月。”
話音落便轉了話題,淡淡道:“給本宮端藥上來,不喝藥這病怎麽能好。”
玉坤宮的這些個小計謀暫且不提,且說民安帝聽了忠義候的話,果然對清須子其人其事十分重視。而令得他心下最不安的就是,他身為宇信王朝的當代帝王,竟然從不曾見過國脈,隻是聽慧明大師提過罷了。
民安帝煩躁不已,本想著親上護國寺與慧明商討一番的,卻不想,慧明在民安帝動身之前,親自下山來到了皇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