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泰山的收獲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泰山位於魯省泰按市中部,乃華夏五嶽之首,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號稱“天下第一山”,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陡峭的石階,蒼鬆巨石的烘托,雲霧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唐代詩聖杜甫《望嶽》讚曰: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雲層,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傳說當年盤古開天辟地之後,用力撐起天空,最後力竭羽化,其頭顱幻化而成泰山,因此,華夏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古以來,曆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祭祀、建廟塑神和刻石題字,曆代的文人雅士也喜好來此旅遊,留下許多詩文佳作,故而形成了泰山獨特的古建築群和摩崖石刻群,展現了各個時代的華夏文風、書法技藝和人文曆史,是華夏不朽的藝術寶庫,泰山已成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雲飛來到泰山腳下,準備象普通人一樣徒步登泰山,領略五嶽之首的神奇意境,此時已是晌午,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遊人或穿著雨衣、或打折雨傘冒雨登山,雲飛不想招搖,準備找個小攤買把雨傘,忽然發現山腳下的一個攤床前人生嘈雜,有很多人打起雨傘遮擋,還有人在撥打120急救電話,雲飛細一聽,原來是一個出攤的孕婦在攤位前生產了,此女為了養家糊口,懷著足月身孕還出攤,結果把孩子生在雨地裏,“哇”!嬰兒嘹亮的的哭聲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雲飛為新生命的出現感到欣喜,買了傘,心情愉快的向山頂走去。
一路上蒼鬆翠柏、細雨霏霏,摩崖石刻隨處可見,字體或大氣恢弘、或俊秀蒼勁,與周圍的山色融為一體,雲飛仿佛徜徉在曆史的長廊裏,觀覽華夏曆朝曆代的文化精髓,好不愜意;忽然,見前麵台階上有一位老者駐足歇息,老者滿臉皺紋如刀刻,精神矍鑠,手拄一根藤杖,微微氣喘,雲飛走到近前問道:“老人家高壽”?老者回答:“八十有一了”!雲飛:“這麽大歲數還來登山”?老者:“不大,還能登上山頂呢,哈哈哈哈”!笑聲中中氣十足,旁邊幾個想坐纜車上山的年輕人聽到老人的話,慚愧的放棄了坐纜車念頭,下定決心徒步向山上攀登!
雲飛繼續攀登,經百丈崖、走雲步橋,過奇鬆石,來到泰山著名的五鬆亭,亭前赫然立著一塊石坊,石坊上有“五大夫鬆”四個蒼勁的楷書;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中途遇到大雨,遂避於路旁一顆大鬆樹之下,後來因此樹護駕有功,秦始皇封該樹為“五大夫”爵位,後世被人們訛為五顆鬆樹,該樹後來被天雷所毀,清雍正年間,欽差丁皂奉詔重修泰山時補植五株鬆樹,歲月流逝,今僅存兩株,拳曲古拙,蒼勁蔥鬱,被譽為“秦鬆挺秀”,亦是泰安八景之一。
雲飛估計,這“五大夫”鬆幾千年來吸取天地之精氣,有了靈性,最後修煉成妖,在度化形天劫時被天雷毀滅,不知能否象秦檜那樣留下殘魂,所以特別關注這顆鬆樹的遺跡,雲飛在亭子裏歇息了一會,就去查找“五大夫”鬆渡劫留下的痕跡,正尋找間,忽然,雲飛看見山下峽穀中有一個怪人,此人60歲模樣,白麵無息,清瘦健朗,穿著園林清潔人員常穿的橘黃色馬甲,在五鬆亭邊的山崖下穿行自如,如履平地,把遊人扔到崖下死角的飲料盒、塑料袋、衛生紙等垃圾一一撿起,雲飛再看向登山的遊客,他們好像看不到這個人,有的繼續登山,有的在五大夫鬆下合影留念,奇怪!雲飛迅速隱身,向那人飄去,那人見雲飛過來,驚訝的問道:“小友能看見老夫”?
雲飛點點頭說:“老人家坐下歇歇,咱們聊聊吧”!
兩人坐在山崖下的一塊巨石上,雲飛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您就是五大夫鬆吧”?
五大夫鬆:“小友慧眼,正是老夫”!
雲飛:“看來您化形失敗了”?
五大夫鬆長歎一聲:“哎!2000多年前,秦始皇在我的綠蔭下避雨,並賜我五大夫爵位,同時也賜給我了一份機緣,之後500年裏我感悟天道,逐漸成妖,吸取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修煉至妖丹境界,在度化形劫時被天道不容,一記曠世滅妖雷擊毀本體,幸好我的元神逃入當年秦始皇避雨時遺落的“和氏璧”裏,躲到如今,雖然修煉至元神化神境界,卻不能離開“和氏璧”百米距離,隻得在這裏撿撿垃圾,維持這一片山林的清潔”!
雲飛心想,原來和氏璧在秦始皇那年躲雨時就丟失了,看來後來人們掌握的傳國玉璽是仿造的,怪不得傳說中傳國玉璽因戰亂毀壞一處,大概是仿造的功夫還不到家,出現了瑕疵的緣故吧;
雲飛:“老人家,您被天雷擊毀的遺骸在哪裏”?
五大夫鬆指了指崖上說:“在五鬆亭西側五十步左右的地下”!按照五大夫鬆的指引,雲飛用神識掃視那個位置,果然發現地下約150厘米深的地方殘留著一節被燒得碳化的枯樹根,樹根的旁邊有一塊圓形中空的碧玉,雖然埋在土裏2000多年,但是那碧玉卻依然晶瑩透亮。
雲飛用意念包裹著碧玉取出一看,正是秦朝立國玉璽—“和氏璧”!碧玉通體翠綠、晶瑩溫潤,**成圓盤形,中間有圓形孔洞;雲飛用神識探查,發現和氏璧內部有一個1萬平米的次元空間,空間裏蘊含著濃厚的水木兩種屬性的能量,這和氏璧竟然是一件空間法寶,雲飛放下和氏璧,說道:“老人家,您既然是化神期的修士,就一定感覺到近年來這裏自然環境的異樣吧”?
五大夫神色鬆黯然道:“是的,近年來,我感覺到天地間的能量湧動異常,地心似乎有種強大的能量要釋放出來,一場巨大的劫難即將來臨,華夏生靈大都不能幸免,此乃天意,是人類自己毀壞自然的惡果”!接著寂寥的指了指眼前茂密的山林有說:“我雖然有元神化神期修為,預感到了劫難的來臨,但因為是元神之體,不能離開寄居的和氏璧,在劫難到來之前,不能為這些子子孫孫做點什麽,慚愧呀,如果和氏璧在劫難下破碎,我也就墜入輪回了”!
雲飛聽了心中一動說道:“不瞞您老,我就是應劫之人,現在正尋找資源應對將來的災難,老人家,我有一個次元空間,正缺一名管家,怎麽樣?到我這裏來,我保證您的安全,您還可以把你的子子孫孫接引到次元空間裏,為華夏留點樹木種子”!雲飛自見到化神期的老人,就有了拉攏他的心思,因為往“玄天幻界”裏引入動植物很費魂力,化神期的老人真正適合這項工作,而且“玄天幻界”確實需要人來打理。
五大夫鬆眼中充滿希望的說道:“多謝小哥成全,我願做你次元空間的管家”!說完放鬆神情,讓雲飛收入“玄天幻界”裏,並且用自己的魂力把山崖下的一些樹木花草也收進去,這些都是在魂力掩蓋下進行的,普通人看不見。
雲飛把和氏璧收起,繼續登泰山。
走過慢十八盤,雲飛看見前麵有個中年人,麵色灰暗、步履蹣跚、一步三歇、氣喘籲籲,雲飛用神識一掃,發現這中年人已經是肝癌晚期,生命進入了倒計時,但仍然堅持著登泰山,神情中透出堅毅與頑強,還有對生命將逝的不甘,雲飛不禁暗暗佩服,同時也感慨人類命運的多舛!
超過那人,雲飛進入泰山最後也是最陡峭的一段路——緊十八盤,此處兩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塊,陡峭的石階鑲嵌在崖壁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蜿蜒曲折,考驗著人們的信心和勇氣,雲飛健步如飛,登石階而上,踏過1500米的標高線,終於登上泰山最高峰—玉皇頂!這時,雲開霧散,雨住天晴,雲飛沐浴在陽光裏,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心情格外舒爽,真有一種“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超脫感覺。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大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民間又叫極陽石,象征著男性的生殖圖騰,據說常有些陽事不舉的男子登頂觸摸此石,希望改變自己無奈的命運,是否有效,隻有他們自己知道;極頂石西北十幾米處有“古登封台”碑刻,是曆代帝王登封,封禪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玉帶”,極目遠眺,雲海茫茫,讓人流連忘返;雲飛剛來到山頂,就有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吸引著自己,尋著感覺而行,穿過玉皇廟,來到到著名的“極頂石”前,用神識掃視,發現石下50米處埋著一把造型古樸的青銅壺,壺身呈四邊形,水雲圖案雕刻,四隻腳,壺蓋成雲龍望嶽型,壺蓋上有三個篆字:“煉妖壺”!據史料記載,煉妖壺古稱九黎壺,乃上古異寶之一,曾經被蚩尤擁有,此壺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能造就一切萬物,也有驚人的毀壞力量,內部有著奇異的空間,空間之大好似能將天地收納於壺內。當年女媧創造蒼穹各生命,卻又發覺本性大多凶猛殘暴,為不破壞天地太極均勢,便鑄造一能淨化凶殘之氣的青銅壺,望藉壺之煉化,將過於殘暴之妖、獸、魔物等升華,以維大地之和諧,不知什麽原因流落到此處。雲飛興奮不已,自己又找到了一樣上古神器,現在隻差昊天塔了!
雲飛乘遊人不注意時,運五行土之力把煉妖壺取出來收進“玄天幻界”裏,這次登泰山之行收獲頗豐,不禁暗暗感激秦始皇,雲飛安耐住興奮地心情,心滿意足的開始下山,下到一半時,忽然發現石階邊有一條無人走的岔路,路上布滿荊棘,異常陡峭,看樣子已經很久沒人走了,雲飛索性放棄原路,沿著此路而行,快到山下的時候,發現前麵一小塊平地上,有一座破敗的道觀,此道觀依山而建,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順著這條小路進來,還真不容易發現,雲飛信步走進去一看,道觀裏殘破不堪,已經許久沒人住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道士,盤坐在道觀裏,身體已經風化,看樣子已仙逝多年了,雲飛心想,這又是一個悟道未成而進入輪回的求道著,不忍讓他暴漏於荒野,於是在道觀前挖個坑,又從“玄天幻界”裏拿出一身衣服給他穿上,掩埋了,並且立一塊木牌,上寫:“無名道士埋骨四個字”,在默默做著這事的過程中,雲飛忽然醒悟,自己一路上山下山,體驗了生、老、病、死的人生四象,看到了芸芸眾生在命運麵前的無奈和抗爭,感慨到想要打破命運的束縛是何等的艱難,自己不就是在走著一條布滿荊棘的路嗎?雲飛發現自己登泰山的一路,收獲的不僅是和氏璧和煉妖壺,更重要的收獲是對人生苦厄的體驗和感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