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揚州鹽商

字數:5172   加入書籤

A+A-




    明雅翻著明代一位不知名人士寫的有關於微商在揚州的崛起,他們利用皇權對鹽的壟斷從中謀取利益,用銀子喂飽官員,代代在兩淮這個地方紮根繁衍,陝西的商人和山西的商人逐漸被精通公關的徽商所排擠出暴利的販鹽行業,這次徽商直接將公關做到了迎接聖駕的地步,絕對會讓現代的公關能手們汗顏。

    “爺,皇阿瑪以往不是住在江寧織造府嗎?怎麽這次會停留在揚州呢?”明雅簡單看完後,問著對麵品茶的四爺,船上沒什麽娛樂活動,明雅也沒將紙牌弄出來,賭博不是個好習慣。

    四爺放下小巧精致的茶杯,拿起明雅剛才看的書籍,講鹽商的,“不是每次都會住在曹家的,揚州有很多富裕的商人,尤以鹽商為最,此次兩江總督上書,為了迎接皇阿瑪的聖駕,鹽商們特地修建了一座別致的宅院,為了不辜負百姓的苦心,皇阿瑪特意讓聖駕在揚州停靠”

    明雅哦了一聲,然後起身做到四爺身邊,湊近四爺的耳邊,小聲的說,“爺,是不是曹家沒錢了啊?”

    暖暖的呼氣讓四爺的耳朵起了紅暈,咳了幾聲,“坐好,沒大沒小的,別人見了像什麽樣子?”

    明雅憋著笑,挪挪屁股,“又沒有別人進來,這就坐好,不過爺,明雅猜的對不對?小聲告訴雅兒吧,不告訴別人”

    四爺看著小福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頭疼的點了頭,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此前兩次接駕,曹家的銀子沒有多少剩餘的了,在戶部還欠了大筆的官銀,又碰上鹽商主動上書,皇阿瑪順著接接受了,據說還要賞出資最多的幾個鹽商,自己想到的就是賜匾額,不過就怕這些商人利用禦賜牌匾為非作歹。

    “此次有功的商人,皇阿瑪要看賞,讓爺幾個皇子上幾個賞賜辦法的折子,雅兒你有什麽好辦法嗎?”四爺想著小福晉在小道邊豎牌子的注意就不錯。

    十三回去提了幾句,皇阿瑪就用在了皇家獵場和皇莊這樣的地方,自己上書可以在水深的江邊和湖泊立警示牌,今年溺水的人明顯比起往年上了五成,小福晉的腦子裏注意還是很多的,鄒先生對明雅的評價也很高,不涉及朝政大事到時可以和她討論討論。

    明雅見著四爺是真心想和自己討論,不過為了確認還是要先問問清楚的,“爺,這不是朝廷大事嗎?明雅是後宅婦人啊”

    “隻是賞賜幾個商人罷了,沒什麽要緊的,”四爺寬寬明雅的心,“雅兒有什麽注意嗎?和爺說說,”

    “賞銀子的話是不是太俗了?大鹽商本就有錢,此次他們的舉動除了向朝廷表忠心外,是不是有什麽別的要求啊?”明雅問著四爺,沒有人會白白出錢吧,沒有利益的事傻子才會幹。

    四爺點頭,示意明雅繼續,“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會不會要求地位啊?”明雅說著自己的猜測,現在的西方醞釀著商人的造反,難保不會有消息靈通的或是思想上的同步,獻莊子是一次試探吧。

    “雅兒說的也有道理,可是皇阿瑪不會同意的,再說了,地位不是那麽好提的,幾千年來商人就是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這次皇阿瑪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那邊漢人該輪番上書了”四爺就是沒有好的辦法,或是說思想被禁錮了,習慣於幾代王朝更替的社會等級排名,沒有打破陳規舊習的決心。

    “可以每家給個考科舉的名額啊,至於考不考的上,又不是皇阿瑪說了算的,”明雅說完,四爺就接下去了,

    “對啊,雖說打破了商人三代不得考科舉的規定,但是對於向朝廷表忠心的商人,一個名額也沒什麽,爺這就向皇阿瑪稟報,雅兒等著爺”

    四爺迫不及待的乘小船前往康熙的龍船上,明雅真想提醒他組織好語言啊,露餡了怎麽辦,事實證明,是明雅白擔心了,像四爺這樣的學霸,是不怕臨場發揮的。

    “皇上,雍郡王求見”小太監在外稟報,李德全看了康熙一眼,起身向外走去,“雍郡王,聖上請您進去”

    四爺向李德全點點頭,整理下衣襟,進去船艙,在李德全這個康熙的心腹太監麵前,即使是皇阿哥也會不妥大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太子爺,不管在哪個人麵前都高高在上的。

    “參見皇阿瑪,皇阿瑪吉祥”四爺請安後,聽著康熙叫起,

    “老四啊,起來吧,說說什麽事情,等不及上岸再說嗎?”康熙對四兒子還是了解的,幹實事,沒有緊急的事情,也不往自己麵前湊,

    “稟皇阿瑪,兒臣聽說此次出資建造皇家別院的商人跟在兩江的官員們後麵,迎接聖駕,此前皇阿瑪命兒臣和兄弟們想幾個賞賜商人的辦法,兒臣覺得要是在碼頭當場賞賜,更能得商人的心,讓他們更加的忠心。”

    四爺解釋著自己前來的原因,康熙聽了,放下禦筆,“這麽說老四你有了好辦法了,快說來聽聽,皇阿瑪有賞”

    “為皇阿瑪分憂,是兒臣的本分,不敢居功,兒臣想著商人的地位自古以來就低,要是再本朝稍稍的提一些,比如讓本次出資最多的前三家,可以有一個科舉的名額,不僅體現了皇阿瑪的仁心,也是咱們清朝比起明朝進步的地方,讓漢人更加的歸心”

    康熙邊聽邊點頭,覺得四兒子的計策可以實施,“不錯,具體的可以上個折子,到了揚州,老四你專門負責此事,朕在碼頭當場賞賜程、楊、李三家鹽商,”

    “皇阿瑪,兒臣可以跟隨在太子二哥後麵協理此事,”四爺認為涉及到宣揚朝廷的美名的事情,有收服人心的嫌疑,還是讓太子來比較好,名正又言順。

    康熙沉了沉臉,氣氛有些僵硬,四爺低著頭,想來是太子做出什麽事惹著了皇阿瑪了,也不說話,“你出的主意就你負責,朕相信你能辦成功”

    “是,皇阿瑪,兒臣定不負皇阿瑪的期待,兒臣告退”四爺說完就退了出去,至於太子出了什麽事情,沒那個好奇心去打聽,四爺自小就有種感覺或是危機感,皇阿瑪和太子之間的事情除了他們兩個自己以外,誰摻和上去誰就是炮灰。

    大哥就是很好的例子,論文治武功,大哥不必太子差,就是因為處處和太子比,康熙親手教導出來的太子爺難道比不上那些個大儒教育出來的嗎?大哥就是看不清,不人命。

    “萬歲爺,太子爺在偏廳等著”李德全上前問著康熙見不見太子爺,

    “那個太監處理了?”康熙問著昨夜爬上一國太子床的小太監,要不是自己突然興起去見保成,想要父子二人下個棋,還不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太子,竟然迷上了龍陽斷袖之癖了。

    “已經處理了,萬歲爺放心”李德全這次替康熙辦這個事情,其實也出乎意料。太子爺好美色,什麽樣的女子沒有啊,偏偏喜歡上失了根的小太監。

    康熙揮了揮手,“讓他回去好好反省一番,朕就不見了,另外太子妃失職,賞幾個宮女,伺候胤礽”

    李德全聽從吩咐,選了幾個顏色好的宮女,帶到了偏廳,“李公公,皇阿瑪見孤嗎?”

    放在平時,李德全可聽不到一聲從太子爺嘴裏出來的‘李公公’,可見太子是急了,也慌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麽會在這裏寵幸起了太監,平時可是在自己的書房裏行事的。

    “萬歲爺公務繁忙,太子爺放寬心,不是不見太子爺,萬歲爺記掛著太子爺讓奴才帶了了幾個宮女,伺候太子爺”李德全是把太子當成第二個主子的,所以雖然這次太子行事有失分寸,也沒讓李德全有半分的怠慢之處。

    太子看著那四個美媚動人的宮女,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欣喜的地方,“那就有勞公公代孤和皇阿瑪問好了,孤先行回船”

    說完就走,李德全讓四個宮女緊跟上,自己則是跟在太子爺的後麵,總要和太子妃交代幾句,也好回複康熙。

    明雅見四爺腳步輕鬆,嘴角比起平時上揚了半分,知道康熙是接受了四爺的提議,“爺,皇阿瑪接受爺的提議了”

    四爺拿起明雅剛泡好的茶水,坐下慢慢喝了一口,“嗯,皇阿瑪讓爺全權負責此事,到了揚州,程、楊、李三家的當家和當家夫人們定會拜訪爺,到時候就委屈雅兒接見商婦了”

    明雅可不覺得是個委屈活計,大商人的後院恪是各色女子比比皆是啊,有機會學到一些也是好的,提高宅鬥技能,再說了,經濟的進步靠農民可不行,自己以後有機會提出些改革方案,主要勞動力可是商人,現在先打好關係,以後用起來就方便了不是。

    “明雅不覺得委屈啊,爺的事是大事,放心吧,雅兒絕不拖爺的後腿”明雅保證著。

    船隊很快到了揚州碼頭,兩江的官員們還有破例可以迎接的商人們,以及老百姓,在可以看見康熙乘坐的龍船的時候,便跪下高呼萬歲,知道康熙下船上岸為止。

    康熙下了船,太子爺緊隨其後,大阿哥在太子爺的後麵跟上,然後隨行的人依次下船,

    “鹽商出資建造皇家別院,朕心甚慰,”康熙讓鹽商上前之後,說著給予的獎賞,老四很有才,直接命中了商人們的要害,考科舉入朝做官,地位的提升是一直以來商人的追求,“朕體恤你們的忠心,此次出資最多的程家、楊家和李家,朕特許三家可以有一個參加科舉的人,更好的為朝廷效命。”

    康熙說完,三家的家主喜上眉梢,要不是不能禦前失儀,怕是要喜極而泣了,不停的磕頭以示對康熙和朝廷的感激。

    “雍郡王胤禛,”

    “兒臣在,”四爺上前,知道皇阿瑪十要把此事交給自己,過明路,

    “此事有你負責,務必做到盡善盡美”康熙吩咐著,

    “是,皇阿瑪,兒臣領命”四爺在兄弟和大臣們的不同意味的眼光中接過了康熙的命令。

    鹽商啊,有錢是一定的,此次老四/雍郡王的荷包一定滿滿的,怎麽好事老讓他遇上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