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江東二俊(求推薦與收藏)
字數:3599 加入書籤
nbsp; “啥?棄城跑了?”
正商量著如何圍城時,有斥候報了個大消息。
林牧目瞪口呆,這會不會太幹脆了一些?艾縣從地理上來說,相當於揚州釘入荊州的一顆楔子,還是非常有戰略地位的,說放棄就放棄,這位未來的孫吳掌舵人,還真是……有膽魄……
孫權也是無奈。自己現在要兵沒兵,城又被圍困,等下去不是被俘就是被殺。
“我還是個孩子啊!”這是他內心的怒吼,誰樂意十七歲就掛掉啊,雖然老孫家一直有英年早逝的傳統,但自己小時候可是被相過麵,有長壽的命格的。
而且,如今本就是亂世,地盤昨天打下,明天就丟,是常有的事,要真為了一個小縣城把命拚掉,那才是腦子有問題。
不過,這倒是給林牧出了個難題,這艾縣,究竟是占領了好呢,還是放任不管好?
理論上講,自己震懾戰的目的已經達到,生擒敵將一名,殲滅對方騎兵,斬獲無數,還把縣令孫權給趕跑了,可謂是超額完成任務。
可是,要想占領一地的話,必須有足夠的駐軍保護才行。自己區區數百人馬,留在此地,將來肯定會是孫策頭號打擊的目標。
糾結。
“姑爺,機不可失,如今天下正亂,艾縣雖小,多少也是一處地盤啊。”高以從則是覺得,眼下有個根據地是非常要緊的事情,一直呆在長沙,要想活動,總歸有些掣肘,哪裏比得上外放一方來得自在?
“高叔,艾縣屢遭荼毒,民生凋敝,若以此處為根基,一則缺兵短糧,二則腹背受敵,恐非起事的良地啊。”林牧苦笑著說出自己的看法,他理解高以從的心情,但是,這裏真不是啥好地方。
“那……姑爺欲待如何?”
林牧沉吟了一下道:“留三百人於此,維持治安,一切吃穿用度,均由某來承擔,不可擾民、搶掠。若有敵軍來襲,即刻撤走,不與交戰。”
高以從很是不解,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姑爺此舉是為了?”
“留一個種子吧。”林牧的眼裏閃著一絲狡黠,雖說泥腿子們成不了大事,但若是留下一個仁義之名,將會對之後的行動起到很大幫助,至少在攻城之時,當地百姓不會覺得迎來了一支殘暴之師而奮起抵抗。
曹操當初因為殺父之仇,取得徐州之後竟縱容部下屠城,以至於民心大失,之後再有類似攻城的行動,他人就都存了一絲疑慮:徐州慘案究竟會不會重演?
相反,劉備依靠仁義之名,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歡迎,竟硬生生被他闖出了一方天下。沒有大義在手,也非世家豪族出身的林牧,自然要借鑒這種邀買人心的手段,為日後做準備。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恩小惠什麽的,回報率還是挺高的。
高以從雖然還不是特別理解,但既然已經唯林牧馬首是瞻了,也便不再多言,當即命陳大有為統帥,領了三百人馬在此地駐紮,其餘人則是班師回去了。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與此同時,正浩浩蕩蕩殺往江夏的孫策也已經接到了孫權提前發來的戰報。
和那位仿佛異種入侵的弟弟不同,孫策的相貌稱得上是美男子。星目劍眉,麵朗神豐,若非一身甲胄,換成是錦袍冠帶,出去也能說是濁世佳公子了。但就是這麽一位略有書生氣的人,綽號是“小霸王”。
曆史上記載,孫策為人性情闊達,喜歡說笑,是個極富人格魅力的領袖。當然,因為年輕,難免有些盛氣淩人,所以得罪的人也不少。
此刻在帳中,他便狠狠地發了火,將戰報怒擲於地:“仲謀誤我!”
“伯符,可是艾縣有甚不測?”
從旁一位羽扇綸巾的青年人不由起身問道。
“我以太史慈將三千甲士,駐守艾縣。誰知那長沙軍複來,不但盡沒了騎兵,還逼得子義出城迎敵,以至被擒!”
孫策怒容更盛,拔高了聲調道:“可你瞧瞧仲謀,這報上竟說艾縣已難禦守,人在城在嗎,人亡城亡,不等敵軍來襲,自顧自撤了!公瑾,我昔年十七歲掌兵,麾下不過區區幾人,又曾怕過誰來!不過是點長沙軍罷了,何至於怕成這樣!”
從旁的青年人正是孫策的總角之交周瑜。
他同樣是個美男子,比起孫策,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且,這位是實打實的公子哥,從小養尊處優,在孫堅起兵討董時,就是他接納了孫策一家人在府上住,可謂是通家之好。
與孫策長於武藝不同,周瑜是個知識分子。不僅謀略出眾,見識廣博,還是個相當了不起的音樂家。時人有雲:曲有誤,周郎顧。意思是,誰的曲調如果彈錯了,周瑜都能給你指出來。估計屬於有著絕對樂感之類天賦的奇才。
他對孫權自然也很了解。這位孫家的二少爺,為人落落大方,處事冷靜,跟孫權是兩個模子刻出來似的。讓他像孫策一樣,十七歲就帶著一群殘兵抗擊取得大勝的長沙軍,自然不可能。
甚至,在周瑜看來,孫權的做法非常正確及時。第一,軍隊的大部已經戰沒,再耗下去隻會加大損失,討不了便宜;其次,果斷撤軍後,能夠避免艾縣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否則以後再打回來,隻能得到一座毫無生命裏的空城;最後,即使撤了,他斷定敵軍也無力占領,換句話說,根本不必擔心地盤會丟失。
隻是,顯然自己這位知己對於他的弟弟如此“懦弱”很是不滿,隻得勸道:“仲謀之舉,亦無不可。他非是伯符這樣的勇將,讓他帶兵作戰,猶如讓鼓手去吹笙,不合適呀!”
“哼,即使如此,又怎可墮了我孫家的威名?”孫策也知道,自己對於弟弟是有些苛責了,但還是不滿,不過氣已經消了大半,“更何況,子義與我情同手足,如今被俘,真不知會後果如何!”
說到這兒,周瑜也有些頭疼,江東軍裏,能夠獨自領兵作戰的大將不算多,太史慈文武兼備,雖然性格也有些衝動,但還算是一員上將。就這麽在艾縣不明不白被俘獲了,損失確實很大。
“不如……嚐試與長沙交涉,看看能否贖出子義。”
“也隻得如此了……”孫策歎了口氣,莫名覺得,本該很穩的江夏攻略,如今,懸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