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出謀劃策
字數:4697 加入書籤
“我不會對你們進行體能訓練,現在是戰時,你們要隨時準備出發。首先我告訴你們什麽特種作戰,特種作戰就是專門偷襲、破壞敵重要目標,如指揮部、通訊、炮兵陣地等……”
易仁開始訓練這支突擊隊,但隻交他們基本作戰技能。
晚飯過後,趙飛被請到了妙高寺,當了一名軍部的小參謀。的確如趙飛所想,宋希濂要的是他的謀略,而不是他的兵。
宋希濂是黃埔出身,黃埔出來的軍官都有一個毛病,重儀表、講排場,趙飛何嚐不知。如果穿著素服前去有失體麵,於是穿上了迷彩服,軍銜少校。
在指揮部,趙飛的“奇裝異服”力壓全場,成了異類。
宋希濂出於好奇,問道:“趙參謀,你的軍服很特別啊,把我們這些軍官服都比下去了。有什麽講究嗎?”
每次穿上迷彩服都有人這麽問,趙飛簡單回道:“這叫迷彩服,就是用來迷惑敵人視線用的。”
“不可思議,好了我們開始吧。”
隨即,宋希濂開始部署防禦,下達作戰任務,並嚴明軍紀。如有臨陣脫逃者,不論士兵、軍官,就地槍決,不用請示。
趙飛邊聽邊覺心裏發涼,這就是一場標準山地攻防戰,是矛與盾的衝突。守方占據了地利優勢,攻方占據兵力、裝備優勢。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兩敗俱傷。
作戰會議上,趙飛一直沒有發表意見。雖然是少校,還是軍委會任命的,但在這群人中,他是最小的。
大家一直在討論如何有效防禦,各抒己見。宋希濂見趙飛一言不發,於是問道:“趙參謀,這裏不分職位高低,竟可暢所欲言。霍山一戰,你已經證明了你的能力。”
趙飛道:“打仗還是那句話,知己知彼。日軍有兩把利器,炮擊和拚刺,喜歡步炮結合。我兩個朋友參與了禹王山和岷山的戰鬥,富金山的戰鬥可以借鑒。”
宋希濂帶著些許期待,道:“哦~說說看。”
趙飛道:“先說岷山吧。日軍在空軍的掩護下,地麵發起攻擊,王耀武將軍就命令部隊放棄陣地直接衝鋒,和日軍展開白刃戰,這樣敵人就發揮不了空軍優勢。”
宋希濂點了點頭,岷山的戰鬥才發生不久,這些他並不知道。與其在陣地被飛機轟炸、掃射,還不如拚刺,多殺幾個鬼子。
趙飛接著說的:“再說白刃戰,日軍的拚刺技術遠勝於我們,兩個鬼子就能拚掉我們六到八個,我們耗不起。在禹王山,張衝將軍發明了拚刺飛雷戰術。以小隊為單位,前麵士兵和鬼子拚刺,後麵兩個士兵為觀察手,用手榴彈往鬼子密集的地方,或身後扔出手榴彈。這樣一來,鬼子陣型會亂,有利於我們。”
宋希濂道:“說的好!命令各部,連夜學習這種戰術。我們的傷亡大部分來自炮擊和白刃戰。這樣一來,會大大減少我們的傷亡。”
趙飛拿出兩塊染料,放到桌上,道:“鬼子的槍法也不是蓋的。陣地戰守方士兵隻漏出臉部,把這個給士兵們把臉劃上,能夠讓鬼子的射擊角度出現偏差。”
“哦~”宋希濂感到一連串的驚訝,問道:“這是什麽?怎麽用?”
趙飛拿了起來,黑一道、綠一道,分別在臉上劃了起來,完事後道:“這個是染料,縣城、鎮子都買的到。我身上穿的叫迷彩服,臉上畫的叫迷彩裝,都是偽裝之用,能大幅度減少士兵的傷亡。”
所有人都看著趙飛,那臉仿佛鬼神一樣。邊上的鍾彬歎道:“如果和鬼子正麵交鋒,還能起到震懾之用。我現在看了,都有點不寒而栗。如果我們的士兵夠勇敢,對敵人將是很大的心裏震懾。”
鍾彬都這麽說了,宋希濂立即命令道:“命令後勤,大量收購這種染料。趙參謀,你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舉手之勞而已。”趙飛最後道:“我們還要防兩件事。明天必然是場血戰,日軍久攻不下會幹兩件事。一,用毒氣彈、催淚瓦斯;二,迂回包抄。每個班準備一桶水,每個士兵準備一條毛巾。至於迂回包抄,前沿哨兵嚴密監視。如果發現後不用去阻擊,讓他們進來。富金山地形複雜,我們可以關門打狗。”
這時,4師師長深有體會,感歎道:“我們軍就是吃了毒氣的虧,一個連就這麽沒了。後來,鬼子迂回包抄,我們才不得不撤離六安。”
宋希濂慶幸,還好把趙飛留了下來,他會是自己很好的助力。
會議結束之後,趙飛閑來無事參觀這座千年古廟。後堂那座破鼓,以及堂上那些排位引起了趙飛的注意。
“趙參謀也喜歡這些古跡?”
這時,宋希濂從身後走了過來。
“能看一眼是一眼。”
趙飛言外之意是,戰鬥結束後,這座古廟將不複存在。
宋希濂道:“這座破有個故事。話說嘉慶年間,妙高寺香火鼎盛。後來突然來了一夥兒強盜,殺人放火、血濺廟堂。有一名跳水和尚挺身而出,保護其他僧侶離開。一人於幾十名強盜搏殺。後來殺死二十多名強盜,重傷強盜頭子。”
宋希濂指著那破鼓,道:“後來一名強盜從大鼓背後用刀刺入要害,打鼓上的汙漬應該就是殘留的血跡。後來為了紀念那跳水和尚,後人稱他為祖師,並把大鼓保存至今。”
宋希濂說了這麽多,就是想借古喻今,7軍就是那挑水和尚。他感歎道:“死者已矣,後人當銘記他的精神。”
然而趙飛對宋希濂這人並沒有什麽好感,南京保衛戰,宋希濂有脫不了的責任。
為了那五萬白白被日軍屠殺的士兵,趙飛還是問了一句:“我想知道南京保衛戰的真相。3師負責督戰,保衛下關渡口,為什麽後來撤退這麽混亂?五萬白白慘死,副總指揮蕭山令將軍戰死江邊。”
宋希濂很驚訝,沒想到趙飛會問這個。那次撤退就是一場噩夢,是宋希濂一身抹不去的汙點。
宋希濂臉色一沉,道:“我接到命令,各軍所得船隻,一律繳交運輸司令部保管,不準私自扣留,有我全權負責指揮。如有部隊、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者,拘捕嚴辦。倘敢抗拒,以武力製止。守軍打算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戰。”
趙飛問道:“後來呢?”
宋希濂道:“南京失守,司令部命令部隊正麵突圍。可是,唐智生又下了一道口頭命令,如88師、87師、中央教導團等嫡係部隊不能正麵突圍,可從下關渡口乘船撤離。”
“口頭命令!在那生死存亡的時刻,這麽重要的命令竟然用口頭?慌天下之大謬!”
趙飛有點憤怒,他總算知道慘劇發生的源頭。
宋希濂低沉道:“口頭命令,失去了命令的嚴肅性。可悲的是我沒有接到這個命令,後來和88師發生了交火事件,渡口出現了極大的混亂,並延誤了撤退的寶貴時間。”
趙飛心緒難平,那種危機關頭,一分鍾就可以就很多人的性命,然而卻出現了烏龍事件,真是可悲。
宋希濂長歎了口氣,道:“最可悲的是,一些部隊高層連命令都不下,自己先逃跑了。很對戰鬥部隊在最後一刻都不知道,後麵的部隊已經撤離。”
宋希濂最後傷感道:“部隊撤離順序是,3師是最後撤離。當時江上已經出現日軍小艇,無奈之下上級命令燒毀所有船隻。對岸還有大量百姓、潰逃的士兵。而蕭山令將軍是自己不肯過江,帶領部隊阻擊,讓百姓紮木法過江,最犧牲江邊。”
語氣中,趙飛看的出宋希濂心中的痛楚。燒毀木船的那一刻,對岸的百姓、潰兵絕望了,在痛哭中幾千人大罵3師。也許很多人可以獲救,可最後全部死在了江邊,半條長江都染紅了。
那是一場悲劇,可大部分原因是人為造成的。指揮混亂是原因之一,沒有船也是一大原因。
戰鬥之初,唐智生就命令燒毀木船,開走火輪,報定成仁之心,打算於首都南京共存亡。既然有這樣的決心就不要撤退,既然撤退就不要毀掉後路,死的是百姓、是士兵。
又要做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趙飛心中憤慨。死在日軍屠刀之下有一部分是冤魂,他們本可以不死。那是一種罪孽,永遠洗刷不去的罪孽。
富金山現在麵對的正是日軍3師團、師團,曆史好像又開起了玩笑,他們正事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宋希濂已經下定決戰,3師一定血戰到底。洗刷3師在南京犯下的罪,為南京30萬同胞報仇!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