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半年

字數:4000   加入書籤

A+A-




    第一次蒸汽機試驗不算成功,但也不算失敗,至少,第一次製造的蒸汽機能夠成功的拉動裝滿一車石頭的馬車。

    這說明,設計的思路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了零部件的精準度不高,最終導致能源利用效率太低。

    這需要不斷的改進。

    按照這個方向,蒸汽機的研究中心變為如何提高精準度,提高密封性。

    由於知識基礎在那裏,短時間內是別想有任何成果。

    絕大多數人對物理,對機械沒有一個係統的認知,光是靠現學現賣是跟不上的。所以,真正的發展還要看第一批學員學成之後的表現。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溜走。

    李振江加大了人手和力度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秋兒的下落,然而到現在都毫無頭緒。

    幽州的發展陷入了第一個瓶頸。

    限於當前的社會背景、土地、人口以及科學能力,李振江盡最大努力也隻能使幽州地區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勢力,還遠遠不能稱得上帝國。

    李振江知道,想要大破僵局,就要從其中一方麵,或者幾方麵著手。

    而牽一發則動全身,打破其中一個平衡,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維持現狀,等待時機。其二就是登基稱帝,開始爭霸天下。

    第一種最安穩,不過最後也免不了大戰。第二種雖然激進了些,但是他目前的實力已經夠了。

    其實,他現在更偏向於第二種選擇,隻是秋兒一直沒有下落,他沒有心思用在這方麵。

    兩個月前,陳淑敏順利的為李振江誕下一子,取名李幽雲,其含義就是在幽州風雲際會之時出生的。

    出生那天,李振江就跟熱鍋上的螞蟻,在產房外麵走走停停,嘴中不停的碎碎念,本以為隻在電視劇中出現的情節,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對此,李振江毫無所覺。

    孩子很健康,剛一出生就有八斤九兩,十足的一個大胖小子。

    李振江親自出手查看了一下孩子的資質,驚奇的發現,這孩子具備兩種修煉資質,內力自不必說,靈力的修煉資質竟然與陳淑敏一樣,都是六星。

    孩子長得更像陳淑敏,可以想象,長大後會迷倒多少女人。

    李振江咂咂嘴,“現在都這樣了,長大後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女人,也不知道要欠下多少風流債。”

    “哼!我的兒子能勾搭女人那是本事,要你管?”陳淑敏將孩子抱在懷裏,正在給孩子喂奶。

    李振江感覺這個女人簡直不可理喻,怎麽感覺生完孩子這脾氣更大了?

    “我也沒說什麽啊?”李振江感覺自己很無辜。

    陳淑敏白了他一眼,伸手一指,“出去。”

    李振江瞪圓了眼睛,指著陳淑敏連連點頭,一甩衣袖就出了屋子。

    “王爺。”站在屋外的兩個侍女連忙行禮。

    “免了,照顧好王妃和世子。”

    “是。”

    李振江大早上的討了個沒趣,索性習慣性的來到城牆上,站在城牆眺望遠方。

    初升的太陽照在身上,李振江默默的運轉功法吸收著太陽輻射的能量。

    相比於第一次獲得這個功法的吸收效率,李振江發現他現在吸收太陽能的效率是原來的三倍。這說明他的這具身體在緩慢的進步著,自身的實力也在不停的增長。

    半年過去了,期間李振江做了好幾個手冊下達的任務,獲得的獎勵還算不錯,就是東西比深奧。

    內燃機原理,電學,生物學還有市場經濟理論。

    一共四個獎品,李振江前後一共做了四個任務,得到的全是知識類的東西。李振江懷疑過手冊是不是根據他現在所需提供的獎勵,因為這種情況有過前科,但是也不盡如此。至少那次的隨機傳送符就不是他所需要的東西,結果手冊還是出現了這種坑爹的獎勵。

    “王爺。”西華的聲音打斷了李振江的沉思。

    “什麽事?”他也知道西華很忙,不是有事一般也不會來打擾他。

    “威爾斯來了。就在港口,這次他帶來的東西不少,而且防護力量也不錯。”

    李振江聞言眉毛一動,都差點忘記了威爾斯這個家夥,算算日期,如果一切順利。可不就是這個時候抵達幽州嗎!

    “讓有道去接待吧,另外他都帶了些什麽啊?”李振江對此很好奇。

    西華說道:“目前還沒有上船卸貨,也不知道帶了什麽,而且威爾斯的語言我也聽不懂。”

    李振江點點頭,表示明白。

    至今他都對英語十竅通了九竅。

    “那你跟著去統計一下吧,重點是他帶來的橡膠、土豆、辣椒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前段時間本王跟你說過。”

    “是。”西華躬身後退,去忙他的事情了。

    西方,李振江當然還記得去年答應威爾斯這個黃毛的事情,給他一個可以安在船上的蒸汽機。幽州確實已經造出來了,就是那天實驗有瑕疵,又從新修正好幾次的蒸汽機。

    不過,李振江不打算將這個蒸汽機交出去。

    除了劃時代意義以外,這台蒸汽機的作用非同小可,它是標準製造的起點,有了它,李振江可以在短時間內複製出一台功能差不多的機器出來。

    然後再複製,如此幾次後,就能奠定工業基礎,極大地增加生產力,使得工業走上標準化流水線生產,極大地節約了成本。

    李振江在心中默算了一下時間。

    給威爾斯蒸汽機的圖紙也沒什麽。

    威爾斯即便得到圖紙,以最快的速度趕回英國也需要半年的時間,然後當地的工程師還要吃透圖紙,再不斷地試驗生產,直到最終的投產階段,這個過程沒有個三五年是別想完成。

    而三五年的時間,足夠他一統大楚了。

    手冊上的獎勵李振江一直記得,統一大楚,獎勵的可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全套技術,那意味著什麽,李振江比所有人都清楚。

    而西方隻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步階段,李振江在這裏相比於他們具備先天優勢。

    李振江有完整的理論,有完整的知識傳承,這樣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所欠缺的無非是時間罷了。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