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曹操袁紹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上次薑述去拜訪蔡邑,與蔡琰見過一麵,蔡琰對薑述才華極為佩服,因為時間問題沒有機會接觸,此次小才子小佳人相見,一路上談經論義,漸至書法音樂,越談越止不住話頭,及到蔡家門口,不免惺惺相惜,約好時日再見。
薑述此時年少,少了許多忌諱,漢時男女之別也沒有宋朝之後那般嚴謹,因此兩小交好,尚不至惹出什麽流言。
衛仲道身體確實很弱,此次吃了一個大虧,又驚又嚇之下臥床不起,被家人接去河東休養。這位曆史上原本該為蔡琰夫君的才子,自此再無機會來洛陽,蔡琰從此也改變了命運。
穿越者皆有名人情節,薑述也不能免俗,一想到將與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曹操把酒言歡,薑述不由生出無數感慨。薑述回到驛館收拾一番,正好曹操派人來請,說是已經在春豐樓相候。
到了包廂,裏麵傳來一陣悠揚的琴音,卻是曹操請了幾個歌妓前來助興。薑述見狀不由暗自咂舌,原來漢末貴族生活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已經超出他的想象。
曹操官職雖然大於薑述,但是不敢托大,在包廂門口接著。進屋之後,曹操引見道:“薑大人,此大將軍府校尉袁紹袁本初,乃本官知交好友。”
薑述聞言,心道曆史上官渡之戰大打出手的兩方首腦,原來卻是至交好友,心中暗自想象,若是彼此知曉十幾年後會兵戈相見,會不會當場便大打出手。
袁紹身高八尺,麵如冠玉,身材修長,麵帶威嚴,比曹操的賣相要強得多,薑述上前見禮道:“久聞本初兄為袁家佼佼者,遠超其餘同輩兄弟,今日相見,果不虛傳。”
袁紹為庶出,雖然繼了伯父一支,但在族中身份明顯低於嫡子袁術,心中早有不服之心。袁紹聞聽此言,如同三伏天裏一股冰鎮糖水滲入心中,非同一般的舒服,喜滋滋還禮道:“得蒙薑大人誇獎,慚愧之極,過獎了。”
曹操、袁紹雖已出仕,但是家中父親健在,許多族中大事不須他們參與,沒有因為《三字經》對薑述蓄意奉承,三人談些經書,繼而轉到風花雪月,弄得薑述心中暗恨,心道:“這本是成年人的事情,袁曹兩人已經成年,勾成心火,自然可以享受美色以消解,可自己身體沒有長成,卻有成年人的心智,弄得不上不下,委實不舒服得很。”
曹操對薑述如此看重,與許邵點評有關。曹操得了許邵點評,名望提升不少,往常對其有所詬病之人也對其另眼相看,這讓曹操終生受益非淺。因為許邵的名望太高,其一生相人無數,精準者不計其數,百姓對許邵的點評幾乎不加置疑。
三人皆是健談之人,薑述因為曆史對袁曹兩人記載甚多,因此熟識兩人性格,所說皆中袁曹所好,因此三人談得熱火朝天,袁曹兩人並未因為薑述年少而輕視,而皆以為此子確為大才,言政多中當下時弊,所語多為警世良言,又能投其所好,引得兩人談興欲來欲高。而薑述與兩人相談,亦感覺兩人見識之高確非尋常文士,言語大膽潑辣,所言所語亦能給自己以啟示,不由長歎,心想兩人後來能夠成為一方諸候,果然非一般人物。
中國的舞蹈音樂在這種土壤裏發展,與後世不同,不是基於大眾需要,而是迎合上層人群的精神享受,因此講究“雅”字。現在演奏的是一名綠衣女子,手抱著琵琶坐好,抬頭仔細一看,卻是生得千嬌百媚,令人砰然心動。此女並非外人,而是曹操的相好來鶯兒,原是洛陽名妓,已被曹操贖身,安置在別院獨居。
名家出手果然不俗,調了調弦,先來一陣前奏,悅耳的聲音傳來,談得熱火朝天的三人頓時止住話頭,傾耳仔細去聽。曲子悠揚,譜曲者應是大家無疑,正聽得出神,清脆的歌聲傳了過來,歌詞是: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一曲即了,歌曲悠揚動聽,歌聲清脆悅耳,歌詞意境美麗,三人拍手稱妙。袁紹更是拍手讚道:“弟妹這唱功欲來欲絕,有如天籟,繞梁三日之美。人好,歌好,曲好,詞更妙。”
曹操呼來鶯兒上前,與薑述引見,道:“這位是薑述薑大人。”
來鶯兒上前見禮,恭聲道:“妾身見過大人,大人之名響徹天下,寫的那詞兒讓我愛不釋手。”
薑述笑道:“此為小道,嫂夫人過獎。”
曹操心思精細,從來鶯兒話裏聽出話來,道:“向來隻聞薑大人詩寫得好,剛才方知對歌詞也有研究。”
來鶯兒嬌笑一聲,道:“方才歌詞便是薑大人大作,奴家還得了幾首,隻是還未得到曲譜,現在不能演唱。”
曹操愛好文學,聞言頓時來了興致,道:“試誦之。”
來鶯兒背誦道:“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詞牌在漢末確是小道,入不得大家方眼,隻在妓院酒樓樂工之間傳唱,大家很少有專門研究詞者。薑述所錄之詞得以流傳開來,是鄭玄上門拜訪之時,孔融、鄭玄臨走時索了部分書法作品的緣故。當初兩人共取走薑述書房內十六幅字,其中詩有五首,詞有六首,都是薑述記憶裏的名篇大作。詩早就流傳開來,同時也為薑述揚名不小。而這詞因是小道,所以流傳得慢,隻在樂工之間傳唱。前些日子靈帝派人去青州調查薑述,將這些詞作收齊帶回宮中,宮中樂府見詞作工整,意境又好,如獲重寶,派人譜曲演唱,迅速在京城流傳開來,薑述在樂工歌妓當中有了偌大聲名。
還有一首詞,全文是: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三首詞字字珠磯,都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薑述十分喜愛李清照大作的婉約典雅,練習書法時便默寫了數首,也被孫乾抄錄了去。這些詞皆可流傳千古,即使在詞不登大雅之堂的漢末,隻要流傳開來,若是無人欣賞,就沒有道理了。薑述此時在樂工歌妓裏的名望,若是身入妓園尋歡,恐怕也會與柳永般,有人為得好詞而貼錢奉迎。可惜薑述年歲太小,即使有心也無力罷了。
袁曹兩人方才不知就罷了,既然知道此事,借著酒興,非要薑述作詞一首,以答來鶯兒獻歌。薑述苦辭不得,隻得苦思冥想,從腦中搜刮出一首詞,寫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若論李清照的名作,以這首詞寫得最好,題為“秋情”,賦秋就是賦愁,這裏的愁可以解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也可以解為詞人經曆國家危亡,飽經離亂之深愁,濃愁,無盡的愁。“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並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詞人的主觀感受,創造了冷落、淒清、寂寞的意境。淒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後堆砌的愁苦迸湧而出。
這首詞即使在宋詞之中,也是著名大篇,袁曹都是飽學之人,在旁一邊吟誦一邊琢磨,越琢磨感覺越好。來鶯兒一字一句琢磨,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及到最後,體味出其中的淒愁,竟然落下兩行珠淚,繼而感覺有些失態,抹幹眼淚,上前對薑述行禮,道:“妾身謝過大人。”
還有那幅字,來鶯兒也未放過,拿在手中,卻是如何也不舍得放下。一夜燭光之下,眾人一醉方休,高興之餘,連薑述也多少喝了點小酒,弄得紅光滿麵。
大漢京城一片歌舞升平,唯獨薑述知道大變即將來到。如何躲過此劫?呆在洛陽可以躲過黃巾之亂,但是想起黃巾之亂後青州赤地千裏,薑述頓覺壓力大增,不得不振奮精神,勞心費力,遊走於洛陽達官貴人之間,以奠定日後的基礎。
不知不覺在洛陽已有月餘,已經接近年關,薑述辭了劉辯,欲返回青州。漢人最重春節,劉辯與薑述相得,心中雖然不願放其離去,卻也不好讓薑述與母親家人骨肉分離。
洛陽,十裏長亭,一大群人停駐在那裏,其間都是得了風聲知曉薑述要回鄉的官員和朋友。遠遠見洛陽城方向來了一隊甲兵,簇擁三人過來,正是劉辯、王越來送薑述。
薑述未想到竟然有如此多送行之人,向劉辯告罪一聲,對眾人施了一個大禮,謝道:“薑述何德何能,得諸位如此看重。”(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