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密會張角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A+A-


    管承進來施禮,道:“屬下見過主公。”

    薑述道:“六叔祖信上言,讓你在路上阻住車隊,為何來了東萊?”

    管承道:“屬下奉命截下車隊,已至東萊境內,現已安排妥當。有件機密大事想向主公匯報,因此趕來拜見主公。”

    薑述見管承神色鄭重,打發下人出去,道:“說吧。”

    管承道:“屬下原籍東萊長廣,因臨淄一支長房無後,家父過繼頂祀此支。屬下親兄名叫管亥,十餘年前跟隨一位道長遊曆在外,多年未得訊息。數日前兄長派人送信給屬下,稱其現為黃巾將領,擔心連累家族,讓屬下秘密將其出籍。”

    管亥為張角首徒,最受張角信賴,往昔與張角見麵之時,薑述曾與管亥共宴,有一麵之緣。管亥武藝出眾,又讀書識字,舉止沉穩,為文武雙全之才,史上也為名人,薑述對其甚是關注,卻沒想到管亥竟是東萊人,而且還是管承親兄。正值與張角談判之時,這層關係應該可以利用,薑述略一思忖,道:“你大兄可不簡單,為張角眾弟子之首,最受張角信任。我近期要與張角會麵,你隨同我一起去吧。”

    管承本來擔心已是官身,管亥之事一旦為人舉報,自身定被罷職去官,還會連累舉薦之人,此次來給薑述打個招呼,是讓薑述提前準備,以免事發受到連累。此時聽到薑述要與張角見麵,管承雖然有些才智,腦子一時也轉不過來。

    薑述與張角秘密接觸之事,除了數位絕對核心人物,餘人皆不知此事。薑述見管承如此模樣,笑了一聲,道:“往昔與張角見麵,曾經見過你大兄,他文武全才,確實是位人才。薑家借亂世而自立,與張角暗中有約,既然提起你大兄之事,這些隱密也不瞞你。”

    薑述遂將與張角認識的過程、兩家盟約內容與管承說了一遍,道:“除了我身邊數位心腹,即便薑丁等也不知詳情。此事關係重大,千萬不要泄露風聲。”

    管承知曉此為誅滅九族的大事,薑述如此推心置腹,更覺感激涕零,行下大禮,道:“屬下能有今天,全是主公所賜。今日之事若讓他人知曉,管氏一族必遭天譴。”

    薑述扶他起身,道:“你將手頭事務交給他人,明日隨我同赴渤海,六叔祖處我自去信言明。”

    渤海城內,張角正在憂心糧草之事。黃巾軍此時兵力多達六十餘萬,張梁、張寶各率十餘萬分別在豫州、兗州,張角統領近三十萬主力在冀州,劉辟等分散各地的小股黃巾軍總和也有十餘萬眾。以目前地盤養活如此多兵力,是異常艱難的一件事情,所幸前期劫掠大量富豪錢糧,短期內足可支撐。如果戰事進入相持階段,地盤賦稅不足以養活如此多兵丁,黃巾軍將會陷入空前危境。

    張角諸弟子武藝尚可,兵法大成者廖廖數人,善治政者更是鳳毛麟角,張角不得不啟用投降官吏。這些官吏即使竭盡全力,治政之法與朝廷仿佛,如何滿足許多大軍的糧草?

    張角這才徹底明白當年薑述所言:如不能解決糧草問題,起事必敗。想起那位稚容少年,思事之細密,慮事之深遠,確實讓人佩服之極。若得此人輔以政務,或許能夠尋到解決之道。

    正在此時,親衛頭領周倉進門,走到張角近前小聲說了幾句。張角聞知薑述前來,不由大喜,欲待起身相迎,走了數步,感覺不妥,小聲囑咐周倉幾句,讓他從旁門接薑述一行進來。

    周倉請薑述等人進院,讓人陪著郭嘉等人至客廳奉茶,引薑述前去張角書房。張角早在門口相候,將薑述迎進房內,打發眾人下去,道:“昌邑侯大駕光臨,本應出中門相迎,奈何不想人知,失禮之處莫怪。”

    薑述笑道:“非常時期,安敢見怪。”

    張角道:“近日為糧草之事鬱悶,正好昌邑侯趕到,望解我心中之憂。”

    薑述笑道:“莫非錢糧已盡?”

    張角道:“錢財尚足,但是糧草緊張,朝廷封鎖商路,即使有錢也無處購買。”

    薑述道:“陸路能夠封鎖,海路能夠封住嗎?”

    張角聞言恍然大悟,道:“一向皆從陸路運糧,確實將海路忽略。”

    薑述道:“我有一計,可讓將軍短期不需憂愁糧草。”

    張角大喜道:“且請道來。”

    薑述道:“青州富豪存糧頗多,今送於將軍如何?”

    張角一愣,道:“這……我們曾有盟約,如何能過境劫掠?”

    薑述道:“不要攻破城池,別傷百姓性命,富豪糧草多在城外田莊,隻需我們配合默契,你取錢糧,我取地盤,何樂而不為?”

    張角道:“難道不怕我占地不還嗎?”

    薑述笑道:“將軍何等人物,怎能行此無信之事?我讓兵馬皆守城池,將軍隻需出三萬兵馬,盡掠富豪大家田莊,糧草至少可以支用半年。”

    張角亦笑道:“以你之智,豈能讓我平白占如此便宜?有何要求但請直言。”

    薑述道:“欲借將軍之手除掉數人。”

    張角笑道:“如此甚易,還有何要求?”

    薑述正色道:“聽聞將軍轄下流民不少,請將這些流民送去東萊。”

    張角長歎一聲,道:“本欲救民,奈何戰亂不斷,戰事波及之地,流民無數,雖然派人救濟,但是效果甚微,正是我一塊心事。轄下無善治政之才,正在憂心,如能解決流民溫飽,也是幫我解決後顧之憂。”

    薑述道:“我可派五十名族人前來,幫助將軍理政,不過需用化名,不能暴露身份。前方戰亂不止,還請將軍體恤族人性命,將其安排在後方心腹之地。”

    薑述所薦之人,與投降官吏不同,不會吃裏扒外暗通朝廷。張角喜道:“多謝相助,皆依昌邑侯之言。”

    薑述又道:“若以三萬兵馬攻打青州,聲勢少些,可在流民中選幾萬壯丁,詐為軍隊,其家小當成劫掠的百姓隨行,如此聲勢甚大,也好讓我多些戰功。”

    張角道:“若行此計,青州重臣皆亡,昌邑侯有此軍功,全麵掌管青州水到渠成,兵不血刃盡奪青州之地,確為妙策。我等出人出力,隻是奪些錢糧,你卻得了地盤人口,這次是你大占便宜才對。”

    薑述笑道:“此互惠互利之事,將軍得錢糧,解決流民問題,我得地盤人口,此為雙贏之策。”

    張角又道:“如今戰事糾纏不清,以昌邑侯之見,我軍大勢如何?”

    薑述道:“朝廷雖然派出大軍,但司隸、三輔仍有大量軍隊衛護兩京。皇甫規統領邊軍平羌族之亂,若無意外,數月可定。待其大軍撤回,會合三路兵馬,將軍要占下風。”

    張角道:“尚請指教。”

    薑述道:“二將軍、三將軍勇武,但缺少謀略;皇甫嵩、朱雋皆名將,善用智謀。不怕正麵敵對,卻怕對方用計。聞二將軍與皇甫嵩相持長社,長社城外草木眾多,若對方用火攻之策,再引精兵偷營,其軍危矣。二將軍部下若敗,皇甫嵩、朱雋兩路兵馬合力,與三將軍爭鬥,平衡之勢已破,三將軍亦危。兩路偏師皆敗,三路兵馬會合平羌邊兵,將軍有勝算否?”

    張角不由怵然大驚,道:“多謝指教,我即讓人赴長社督戰。”

    薑述道:“謀戰先謀敗,若將軍兵敗,家人及親信部下如何安置?”

    張角聽完薑述所言,強烈的危機感油然而生,心道確應留條後路,兵敗之後家人部下有地方安置。但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萬一兵敗,又能退到那裏?張角思忖一會,無計可施,道:“請昌邑侯教我。”

    薑述道:“我留意一處海島,麵積甚大,又有淡水,可安頓數萬兵馬,可為將軍後路。將軍可先將家人遷到東萊安置,日後若是兵敗,可從海路退到此島駐紮,再行他計。”

    張角略一思忖,道:“我隻有一女,此次隨你返回東萊,煩請相助安置。我再安排心腹前去海島,建造房舍,以備不時之需。”

    大方向定好,兩人又合計其中細節,諸事商議妥善,張角讓管亥、程遠誌等和郭嘉一同商定具體事宜。張角讓管亥領三萬精兵為主力,八弟子程遠誌負責召集各地流民,皆在渤海聚集,從流民中選擇精壯,粗訓成軍,家人隨行壯大聲勢,隨同管亥一起進入青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