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劉辯東歸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斜刺裏突然射來一箭,夜色正濃,黃忠救護不及,箭中劉辯心窩。見劉辯身負重傷,黃忠顧不上他事,忙將劉辯救回太子府,府內頓時亂成一團,此時周異引兵過來,道:“西涼太守董卓言奉太後詔,入城平賊,已經進了西門。”
荀攸道:“此為袁家與太後聯手,董卓為外援,今外兵入城,太子傷重,事已不可為。請皇後下令,眾人出城,先尋一處安置,再設法恢複。”
何後六神無主,聞言點頭稱是。眾人迅速回去取了家眷,皆在太子府聚齊。正待起行,一彪人馬過來,為首一人正是王越,何後道:“城中已亂,太子重傷,卿速護駕出城。”
諸人兵馬合在一起,聲勢不小,又有太子府旗號,亂軍紛紛避讓。將至東門,有西涼騎兵攔路,黃忠呼喝一聲,一馬當先,率領眾人殺出一條血路。出了城門檢視,太子親衛已失一半,隻餘四百餘眾,所幸眾官及家眷未失。
出了城門十裏,諸人皆不知欲去何方。史阿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道:“往昔齊侯曾經留下一封書信,言遇險則開。”
何後道:“速速打開。”
史阿打開書信,信上言:“城中若亂,官道截斷。速走水路,有船接應。若遇追兵,逢魏得安。”
眾人皆知薑述之能,連夜急赴黃河渡口,急急如喪家之犬,背後忽有追兵殺來,從火把數量判斷,不少於五百騎。黃忠拔轉馬頭,道:“王越兄護衛車駕先行,太子衛士隨我阻敵。”
等候追兵近前,黃忠策馬上前,喝道:“你等何人?”
火光中閃出一將,打馬上前,道:“我乃西涼董太守麾下騎兵尉李憲。你是何人?”
黃忠道:“我乃太子率衛黃忠,皇後、太子大駕在此,還不下馬叩見。”
李憲哈哈一笑,道:“正欲捉拿弑君之賊見功,將士們,隨我殺敵建功。”
黃忠隻能率兵迎上,雖然部下忠誠,但是兵馬太少,西涼騎兵又是精銳之士,殺了兩個來回,部下隻剩百餘,且大多帶傷。正在艱難之際,遠方又有一標騎兵趕到。黃忠借火光遠望,看清來者皆是西涼衣甲,心中不由暗自叫苦。
李憲見遠處有兵將急馳而來,黑暗裏不知敵我,也勒兵停戰,待到眼前,看清是同僚魏延,道:“魏都尉來得正好,這廝正是逆賊護衛首領黃忠。”
魏延打馬行至李憲身旁,忽然暴喝一聲,疾出一刀,將李憲劈於馬下,隨即上前割下李憲頭顱,大呼道:“李憲引兵作亂,追殺太子等人,實屬謀逆之舉,眾軍隨我衛護太子,以全忠義。”
眾軍今夜稀裏糊塗,各聽將校號令,不知究竟誰是謀逆,如今見魏延殺了李憲,更是不知所措。魏延喝道:“不降者殺!”
李憲親兵欲逃,卻被魏延部下阻住去路,瞬息之間,便被魏延部下殺死。魏延武勇眾軍皆知,李憲部已失主將,見狀納首歸降。
魏延打馬至黃忠眼前,道:“我乃義陽人魏延魏文長,奉齊侯之命前來救駕。”
黃忠觸起史阿信上所言,不由大喜,道:“太子重傷,正在前方趕路,欲去黃河渡口,文長收攬眾兵隨上。”
魏延收攬眾軍,計有八百餘眾,往前追上何後車駕,合兵行至黃河渡口,一看卻無渡船。眾人見狀,皆看向史阿,史阿苦笑道:“在下隻有一信,再無他物。”
黃忠無奈,正要打發人尋找船隻,隻見身後趕來數十騎,近前一看,為首者卻是薑信。眾人皆知薑信為薑述親信家丁,見他來此,頓覺有了主心骨,一齊停下動作,靜候薑信行近。
薑信行到近前,行個團揖,道:“追兵將至,閑話少說,眾人請隨我來。”
薑信說完,引領眾人沿河岸一路向東,行了約十裏,到了河道寬廣之處,大片蘆葦橫生,隻聽薑信策馬行至蘆葦近處,高喊道:“亂起京都。”
蘆葦深處忽然搖出一隻小船,一位中年船夫喊道:“安送眾歸。”
等到近前,薑信看清此人,長籲一口氣,道:“原來是二哥。”
此人正是薑家家丁薑義,奉薑述之命,在此待命已有月餘。見諸軍共有一千餘眾,苦笑道:“隻有大船三艘,隻能載人數百,如何行事?”
魏延眯眼沉思片刻,道:“無妨,我處有董賊軍令,可從陸路通關,隻是中間有黃巾阻路,如之奈何?”
薑信接話道:“請皇後、太子、諸官火速上船,我與文長沿陸路東上。”
薑義打個呼哨,蘆葦深處閃出三艘大船,行到堤岸近旁。黃忠手下先將劉辯抬到船上,然後荀攸、田豐等衛護何後先行登船,周異、王越各領一班人馬,衛護眾人家眷分別上船。魏延統領餘軍跟隨薑信,沿陸路一路東行。
大船速度很快,出了司隸,行了不到半天,遇上薑述統領二十餘艘戰船前來接應。薑述聽聞劉辯受傷,火速令隨軍醫士醫治。隨軍醫士為華佗二弟子廣陵人吳普,雖然不及華佗醫術,亦算技藝高超,瞧了劉辯傷勢,私謂薑述道:“箭中心脈,已不可救,隻能拖延幾日。”
薑述心急如焚,卻是無可奈何,隻得如實向何後匯報。此時京城消息傳來,靈帝殯天,劉協繼位。何後一夜之間,夫兄皆亡,獨子病危,內心悲痛之極。薑述問道:“何家族人如何?”
何後一路隻顧逃命,猛然省起娘家,道:“二哥統兵在兗州,卻不知京城家眷消息?”
薑述道:“劉協即位,我等皆為叛賊。衛將軍若不知情,必為所害。”
正在此時,典韋來報:“薑信傳來消息,其與魏延領兵東歸途中,遇到大將軍舊部護著何家族人前往濟陰,兩路人馬合兵往投衛將軍。衛將軍聞知內情,集合部下眾軍,欲起兵為兄報仇,請示皇後意見。”
薑述道:“盧植、皇甫嵩、朱雋三路兵馬有何消息?”
典韋道:“盧植得援軍相助,已經突出重圍。黃巾軍攻入廣平,盧植與援軍合兵,反圍廣平城,現三軍在城外紮營,與黃巾軍對恃。”
薑述略一思忖,道:“衛將軍手下兵馬不足七萬,廣平兵馬近二十萬,劉協若是頒旨令三路兵馬南下,衛將軍如何抵擋?衛將軍形勢危矣,請母後下旨,命衛將軍統領部下暫時退往青州境內,我起兵馬接應。”
何後道:“就依述兒之言。”
薑述拿到何後手書,當即讓典韋飛鴿傳給薑信,讓其轉交給何苗。又命令郭嘉起兵,知會管亥,借路迎接何苗部至平原駐紮。
次日一早,船隊到達青州境內,午時到達曆城,薑述統眾棄船登車,一路急赴臨淄。青州文武已經得到通知,皆赴城外十裏迎駕。何後掛念劉辯傷勢,勉強出來與眾官見了一麵,便急急趕往城中。周氏、萬年公主、甄薑等剛從東萊趕到,接著何後、劉辯,赴內城薑府暫時安置。
再說洛陽城中,袁家兵變成功,會集諸臣,擁立劉協登基,下旨言太子劉辯謀亂,弑殺靈帝,詔天下人共討之。中書擬好聖旨,遍尋玉璽不得,董太後使人潛刻一章,偽為玉璽。
又封董卓為太師,輔佐朝政。董卓入城之後,趁亂兼並何進舊部,得兵十萬餘。袁氏見董卓勢大,又飛揚跋扈,不由心生悔意,請董太後詔並州刺史丁原為執金吾,統領並州邊軍進京。又傳密旨給盧植、皇甫嵩、朱雋三將,令三將統兵攻打何苗。
黃巾軍南線兩路兵馬大敗,隻得管亥拚死守住濟陰、山陽一線。此時朝廷內亂,何苗投了青州,南線頓時輕鬆下來。張角趁此良機,調兵遣將,布置fan攻。
騎都尉曹操為左將軍皇甫嵩部將,聞聽洛陽生亂,勸皇甫嵩率部投奔何苗,合兵攻打洛陽,道:“董卓虎狼之輩,將軍若統兵追隨衛將軍,因為手握重兵,董卓必會善待將軍族人而存心結交。若將軍受其挾製,軍權必為其所奪。”
皇甫嵩以家族皆在京城,不聽曹操建議。曹操見狀,認為皇甫嵩非謀事之人,朝廷又混亂不堪,當夜懸印於營,自引親兵往投陳留太守張邈。(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