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臨淄立朝(一)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薑述泣謝道:“謝過殿下。”
劉辯道:“如今協兒雖然繼位,但是董卓飛揚跋扈,協兒定然很不好過。以後將董卓趕出朝堂,若有合適宗親輔佐便罷,若無合適人選就自立。近日雖然不能出門,但是聽說東萊不少傳奇故事,你若治理天下,必是萬民之福。協兒與我不和,畢竟是我親弟弟,以後若是落在你手裏,千萬不要取其性命。”
薑述泣道:“喏。”
劉辯道:“萬年是我嫡親妹妹,嫁給你我放心得下。母後自此孤單,替我多孝敬她。凝兒賢惠淑德,你以後多加照顧。”
薑述泣道:“喏。”
劉辯又道:“日後你與萬年有子,擇一子過繼給我,以傳我宗祠。”
薑述泣道:“喏。”
劉辯道:“黃忠、荀攸、田豐皆你推薦,一向忠心耿耿,又有才能,以後就交給你了。”
薑述泣道:“喏。”
劉辯笑道:“本想與你共治天下,給百姓創造一個太平盛世,奈何命運如此,再也無緣與你攜手。”
薑述泣道:“殿下打起精神,一定會好起來的。”
劉辯抓住何後的手,道:“母後,辯兒不孝,不能侍候您了,您多保重。”
眾人皆泣不成聲。
劉辯又對黃忠等人道:“你等隨我之後,立下鞍馬功勞,奈何天意如此,以後跟隨述兒,定要盡心盡力。”
黃忠等人泣道:“喏。”
劉辯最後對萬年公主道:“妹妹,母後交給你了,莫忘了長子姓……”
說到這裏,劉辯頭往旁邊一歪,已是去了。
室內頓時悲聲一片。薑述強忍悲痛,起身安排劉辯後事,忽聽何後輕聲道:“暫且秘不發喪,我有事與你商議。”
薑述聞言,先命相關人封鎖消息,然後隨何後來到後堂。何後雙眼紅腫,神色憔悴許多,恨聲道:“殺我夫君、兒子、兄長之仇不共戴天,述兒請幫母後複仇。”
薑述道:“喏。”
何後道:“皇兒雖然亡故,我有一計,可讓洛陽小兒坐立不安。”
薑述道:“願問其詳。”
何後道:“玉璽、後璽皆在母後處,小兒雖在洛陽稱帝,名不正言不順,我欲在青州立朝,尋心腹之人假扮辯兒,詔天下人共討逆賊。”
薑述思忖片刻,道:“可行。青州官員大多不識殿下,兒臣可覓相貌相像之人代替,然而隨駕之人皆與殿下熟識,卻是不好隱瞞。”
何後道:“除黃忠等心腹以外,皆可殺之滅口。”
薑述怵然一驚,望著何後默然不語。何後慘然一笑,道:“大仇不共戴天,不得不狠心行事。”
薑述忙道:“其實不必如此,漢升部下衛士,留下心腹在此,餘人可安排到東萊公主府任職。其餘士兵,可以安置異地,隻需遠離齊郡即可。殿下受傷,外人皆知,平常以養病為由,不需經常拋頭露麵,如此足以掩飾過去。”
兩人詳加商議,訂好一套方案,何後召黃忠等太子心腹皆至後堂,道:“方才與齊侯商量,決定秘不發喪,使心腹扮成辯兒,在青州立朝,詔天下人討伐叛逆,以報陛下、皇兒大仇。”
眾人皆道:“謹遵皇後旨意。”
眾人商議完畢,薑述送何後回室安歇,與黃忠商議衛士安置方案。黃忠道:“衛士隻餘不足百人,皇後及太子妃皆需護衛,何必另行安置?”
薑述無奈轉述何後之語,黃忠聞言嚇出一身冷汗,施禮道:“在下替手下兵丁感謝齊侯大恩。”
薑述道:“我想將太子衛士送去東萊,為公主府護衛,漢升以為如何?”
黃忠道:“多謝齊侯。”
薑述道:“漢升忠勇之將,欲使漢升統兵,如何?”
黃忠喜道:“謹遵齊侯之令。”
薑述又召郭嘉、田豐、荀攸等商議諸事,至深夜方止。
次日,薑述令心腹收斂劉辯屍身,暗置密室。
越七日,何後坐堂齊郡州衙,眾文武皆來參拜,何後道:“董氏、劉協夥同袁愧、董卓作亂,殺害陛下,又致太子重傷,反而誣蔑太子謀反。今太子重傷初愈,哀家欲立太子為帝,諸位以為如何?”
青州文武皆是薑述心腹,已得薑述吩咐,自然無人出麵阻攔,齊聲道:“謹遵皇後旨意。”
何後道:“既然諸位沒有異議,左豐傳哀家旨意,即日立太子劉辯為帝。”
左豐道:“諾。”
左豐寫好聖旨,蓋上玉璽,當堂誦讀完畢。何後高呼道:“請新帝上殿。”
劉辯身著帝服,從後堂轉出,眾人行下大禮,皆山呼萬歲。劉辯坐上正座,高聲道:“眾卿平身。先帝遭難,舉國悲哀,群小猖獗,社稷調零。今奉天承運,得繼大位。諡先帝為靈帝,改年號為正德,以臨淄為陪都,生母何氏為太後。封齊侯薑述為大將軍、丞相、青州牧,掌管天下軍政大權。薑戰為司徒,周異為司空,郭嘉為太尉,其餘文武皆由齊侯議定名錄報朕。朕因平亂受傷初愈,上朝理事時間不宜過長,近期文武眾臣有事不決,均由齊侯決斷。退朝。”
正德一年八月十六日,太子劉辯在臨淄即位,薑述年方十五,總理朝政。
正德一年九月十一日,張角之女張寧率領黃巾軍獻地歸附,冀州九郡、兗州兩郡恢複。朝廷下旨,賜婚張寧為薑述平妻。任命賈詡為冀州刺史,關羽為冀州兵曹,黃巾諸將皆有封賞。
正德一年九月十九日,東海賊首敬江率部歸降。朝廷封敬江為靖海校尉,其部由東萊水軍整編。
正德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泰山賊首臧霸率部歸降。朝廷封臧霸為中郎將,其部由青州兵曹整編。
正德一年十月六日,遼東太守程立宣布臣服。
正德一年十一月四日,荊州刺史劉表宣布臣服。
正德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益州刺史劉焉宣布臣服。
大漢由此割據為兩個朝廷,劉協朝廷控製司隸、雍州、涼州、並州。齊郡朝廷控製冀州、青州,濟陰、山陽、東海、琅琊、遼東五郡。荊州、益州雖然宣稱臣服,但因信息隔絕,朝廷並無掌控能力。
正德二年春節,薑述合家皆在臨淄老宅過年。
正月初六,薑述召集文武眾臣議事,商議招募人才、增加建製、調整文武分工、出兵恢複洛陽諸事。除賈詡、關羽坐鎮翼州、程立、徐晃坐鎮遼東、樂進坐鎮東倭以外,其餘文武重臣皆至,文有薑戰、郭嘉、蔡邑、周異、荀、陳群、荀攸、田豐、國淵、諸葛謹、步騭、糜竺、諸葛玄、臧戒、卞廣、卞遠、丁紀、孫乾、王修、薑東、薑合、薑清、薑洪、薑樂、薑勇、薑亞、薑陽、薑信等。武有何苗、王越、黃忠、張飛、許褚、張合、太史慈、典韋、魏延、趙雲、張遼、史阿、臧霸、張牛角、官亥、程遠誌、張燕、周倉、龔都、劉辟、裴元紹、吳敦、孫康、孫觀、應力、敬江、付紀、管承、卞喜、方略、張蘭、薑虎、薑乙、薑義、薑丙、薑丁、糜芳、尹禮等。
文武分列兩班,薑述正色道:“承蒙陛下信任,授予軍政重任,今歲舉兵討賊。兵者凶事也,關乎成敗得失,不容絲毫大意。會後諸事以討賊為重,人事、軍事、財物需提前籌謀,不容有失。陛下登基未久,朝堂草創,雖間或有前來投奔者,然人才嚴重不足。人才乃治政之本,此事至關重要,由公達主持招賢納士,卞廣輔佐。”
荀攸、卞廣躬身領命。
薑述道:“青州為我朝根本,我現任大將軍、丞相兼青州牧,實是分身乏術,任命文若為青州刺史。文若熟悉新政諸事,因有戰事,推行新政不宜過急,一切以穩妥為要。”
荀起身道:“諾。”
薑述又道:“子瑜向為子尼副手,主抓軍屯事務,兢兢業業,克己奉公,兵將皆親附,軍屯無言失者,為人有思度,於時服其弘雅,可當重任。任命子瑜為東萊太守。”(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