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哥 你姓啥
字數:5449 加入書籤
鄭屠不知高道乾心思,拉著高道乾沿著對著正門留出來的通道,直走到酒樓門前右手邊老槐樹樹蔭下一張四仙桌前,那裏隻有一個一身青緞袍服,年近五十比鄭屠還要肥胖的老者,獨自坐在一張靠背椅上。擦拭幹淨的桌麵上一把紫砂茶壺,一個紫砂蓋碗,一碟蜜餞。那胖老者正斜躺在靠椅上,手中捏著一把竹製折扇閉著眼在那假寐。
江南三月天氣,氣候並不炎熱,可坐在樹蔭下乘涼的這肥胖老者卻依然滿頭冒著細細油汗。
還沒到那胖子近前,鄭屠招牌式的粗嗓門又響了起來。
“藍老兒,快快起身,客人來了。”
胖老者也不睜眼,隻是一笑,開口道:“鄭屠,你算哪門子客人,你不好生招呼你的鋪子,又跑我這裏作甚?”
鄭屠幾步走到胖老者桌前,把他那張肥厚的手掌“砰”地一聲拍在桌上,直震得四仙桌上碟碗一陣亂跳,胖老者這才笑著睜開眼,本來還想不為鄭屠所動,待看到高道乾,這才費力起身。
見胖子起身,高道乾忙近前一步給胖老者唱個喏,起身立在一邊,隻等鄭屠介紹。
唱喏,是宋代一種交際禮俗,指男子揖並口誦頌詞。用於下屬對上司或晚輩對長輩,在給人作揖同時揚聲致敬。
哪知鄭屠並不按理出牌,依然粗門大嗓說道:“這是灑家今日結識小友,擲得一手好鏢,快引我等上樓,好讓灑家攀談。”
那胖老者上下打量高道乾,笑著點頭:“好!好!”
也不知這胖老者是答應鄭屠,還是說高道乾長得好,一語未罷又喊道:“巧兒,還不快些把樓上雅間窗子打開,散散氣才好引著客人上樓。”
隨著胖老者聲音,從樓內走出一個十七八年紀,頭梳雙髻,身穿鵝黃襦裙的女子,女子雖素顏不施粉黛,卻顯得格外清麗脫俗。
高道乾知道,女子發式如此,那是未出嫁的樣子,也不知這女子是胖老者的女兒還是孫輩。
那女子站在門前石階上,向著高道乾這邊廂看了一眼,便欲轉身上樓。
高道乾忙道:“老丈,休要煩勞阿姐,這裏透氣涼爽,不若我等就在此稍坐。”
一來高道乾的確感覺樓上氣悶,二來他和鄭屠初識不久,腰上還纏裹著金子,他也不願貿然隨著鄭屠上樓,倒是在這樓下更好。
高道乾一說,鄭屠也轉了語氣笑道:“隻是小官人隨意,這裏倒卻是涼爽。”
鄭屠和這老者好似極為熟悉,不待老者說話轉頭又對那黃裙女子道:“巧兒姐,還不快搬凳子來坐,再把你家好酒好菜拿來與我等吃。”
女子嫣然一笑轉身進樓去搬凳子,卻不想倒將高道乾看得有些呆了。
若說這女子容貌,倒也並非豔麗若何,隻是本就生得清秀,可笑起來卻是極甜,倒是像極了他前世初戀女友。好在這也隻是一瞬間的事情,高道乾轉瞬又變的若無其事,先將手中包裹放到桌上,再將手中鹵肉和那瓶玉露春一並放上去。
“鄭大官人,藍老丈,小底初來臨安,有幸結識大官人和老丈,今日幸會,怎好還要破費!今日就著這酒肉,喝上幾杯,也算小底聊表寸心。”
“也好!到叫小哥破費。”
許是見高道乾爽利,對了鄭屠的心思,鄭屠不知不覺間對高道乾已改了稱呼。
被喚作巧兒姐女子,行事頗為爽利,隻一會功夫,就領著兩個酒保搬著三隻凳子出來,藍老丈又要酒保取來四隻酒杯和一盤熟羊肉,一盤旋煎羊白腸,一盤果子,再把那鹵肉切了,擺上碟子、筷枕和四雙筷子。
高道乾注意到,此時女子裹腳在宋朝已成為時尚,越是大家閨秀越要如此,可巧兒姐卻是一雙大腳,並未裹足。
這藍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可再怎麽說,就是隻建這兩座空樓,也總要一兩千貫,總也算是大戶人家。可這巧兒姐非但不裹腳,卻還在酒樓拋頭露麵,在這個時代怎好嫁人?
莫不成,到最後隨便捉個莊稼漢來就嫁了不成?
隻是,高道乾再怎麽說也是個男子,直盯著人家女兒家一雙腳看也不是事,隻好把目光轉到桌上,隻是這一看不打緊,又唬得高道乾一陣心跳。
讓高道乾感到一陣心跳的,是因為看到桌上那酒杯和筷子,這酒杯和筷子竟然都是銀的。
這年月在歐洲,尋常小貴族平素都用不起銀質餐具,隻有王室和權勢貴族才有的用。就是在幾百年的後世明、清兩朝,恐怕也是如此吧。
見擺好杯筷,鄭屠伸手拔去玉露春的塞子就要倒酒,卻被巧兒姐劈手奪過,逐一給三人麵前杯子斟滿酒,又在第四隻杯子倒滿一杯後安然坐下。
高道乾直到這時才明白,原來這巧兒姐也要就坐吃酒。
看著高道乾有些吃驚的樣子,藍老頭尷尬地笑笑道:“小官人有所不知,老夫而立之年才得小女,我家巧兒姐幼時又失了娘親,老夫對巧兒姐自是溺愛,便如男兒一般,讀書識字也是如此,自持有些才學,尋常人看不上,以至至今未嫁,閑來無事,每日也便跟著我走動,對這吃酒早已慣了。”
見藍老頭提起吃酒,那喚作巧兒姐的女子,頓時柳眉立起,半是對著藍老頭,半是說給高道乾聽。
“女子吃酒又如何?強漢盛唐早已有之,偏是如今一幫醃臢文人講什麽男女大防,什麽女子不能授器,什麽女子餓死事小,失節為大雲雲,皆是狗屁不通的鳥話,自家堂堂正正,何須聽那些酸儒呱噪。”
高道乾知曉巧兒姐口中所謂一幫醃臢文人,指的是倡導發揚理學,也就是後世所謂程朱理學那些人,理學的最終創立,主要是北宋時期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和後世有許多把程朱理學說的一無是處的人不同,高道乾認為,程朱理學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和德操、注重社會責任和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在程朱理學創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張載就曾莊嚴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際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慷慨呼號;文天祥、東林黨人在異族和皇權麵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都浸潤了理學的精神價值與道德思想。
唯一讓高道乾詬病的,就是程朱理學裏麵的滅欲觀點,比如“女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反對女子再嫁,提倡從一而終”等等。
不過好在在有宋一朝,程朱理學在社會思想中並不占有優勢,此時世人並不反對女子再嫁,越有文化越是如此,李清照、唐婉都是再嫁女詩人。
“巧兒姐說得好。”
鄭屠哈哈笑道:“那些賊鳥廝都是假君子、偽道學,紹熙五年時,那小報上不是傳出那個朱元晦於兒媳有染被罷了官嗎。。。。。。”
藍老頭一聲輕咳,打斷了還要說下去的鄭屠,鄭屠也適時收住口,隻是嘿嘿笑著。
高道乾心道,這鄭屠看著粗俗憨厚,其實也是個伶俐人,這插科打諢倒轉了話題。
古文化專業畢業的高道乾,自然知道鄭屠所說朱元晦,就是朱熹,對於朱熹這段故事高道乾倒也是清楚。
那是紹熙五年,朱熹倡導理學正春風得意時,不知是惹惱了那個同僚,被人暗中做了手腳,把這件不知真假的事情在小報上刊出,頓時在朝野鬧得沸反盈天,最後狼狽萬分的朱熹不得不要求被辭官。這是一段誰也說不清道不白的事情,令人奇怪的是,這件事隨後竟然不了了之,即無人查清事情真偽,也無人追查小報消息來源。
不過,似乎現在小報是被朝廷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說,凡抄寫、印刷小報,都是違反朝廷律法的。當然,朝廷發給各部的邸報那是合法的。
鄭屠嘿嘿笑著端起酒杯:“今日結識小哥,灑家甚是喜歡,來和灑家吃了這杯酒。”
鄭屠說完,也不待高道乾是否喝了,一仰頭,一杯酒一滴不剩都倒進口中。
穿越以來,高道乾還是頭一次喝酒,雖然他清楚知道,宋朝是沒有蒸餾的高度白酒的,而所謂燒酒,僅僅是經過高溫蒸煮殺菌的米酒而已,度數不會很高,可他依然還是很小心滴先輕輕淺嚐一小口。
高道乾發現,這玉露春雖然色澤和後世白酒相同,可卻沒有白酒那樣的甘冽、辛辣、清香,口味微微有些發甜,感覺度數隻有十幾度模樣。
正在慢慢咂摸這玉露春滋味和後世白酒作著比對的高道乾,被對麵一聲輕笑驚醒,抬頭看去,卻見巧兒姐看著他飲酒的樣子忍俊不禁笑出聲來,還是被那藍老頭瞪了一眼才強忍住笑。見高道乾看過來,巧兒姐不屑地哼了一聲,一舉杯,示威般一杯酒也是喝的一滴不剩。
高道乾前世雖不敢說千杯不倒,可畢竟可是喝過幾十度白酒的,對於這甚至比不得啤酒度數的什麽燒酒,高道乾哪裏會在乎,巧兒姐的舉動頓時臊的高道乾滿臉通紅,忙著把手中杯裏差不多還是滿的酒一飲而盡。
高道乾前世雖是宅男,可被女人恥笑哪裏讓他受得住,自己取過酒瓶,給幾人斟滿酒,端起酒杯,先謝過鄭屠,兩人喝過,再去敬藍老頭,然後又和巧兒姐對飲,連喝三巡,再去取酒,那瓶玉露春早就見底。
鄭屠喜酒,見高道乾善酒,哪裏肯就此放過,忙又喊酒保上酒。
雖然藍老頭這天然居乏人問津,可畢竟是酒樓,這酒水怎會缺了。
偏是藍老頭雖不好酒,可巧兒姐卻甚是能飲,三人推杯換盞,一會功夫,兩瓶玉露春又見了底,鄭屠越喝越高興,又喚酒保上酒。
想必藍老頭擔心女兒,又不好勸阻,放下酒杯笑著問高道乾:“敢問小哥高姓,家住何方?此來臨安何幹?”
藍老頭的意思,就是問高道乾,‘小哥你姓啥,家住哪?來幹啥?’
喝的興致正高的鄭屠張口就想替高道乾解說,不想此時才想起,到現在他還沒問過高道乾姓甚名誰。。。。。。(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