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啟發

字數:5829   加入書籤

A+A-




    韓藝已經將該說的都說了,他的建議,其實跟做買賣一樣,不談禮儀人倫,不談什麽忠孝仁義,他談得全都是利益,其實任何政策都會有風險,從古至今沒有一條完美的政策,哪怕國家將錢全部分給百姓,也不是完美的,因為這會讓國家負債累累,到時還是得有百姓來為此買單。

    如何來權衡,當然是看政策帶來的效益以及風險。

    韓藝已經將商人條例所有的優勢都告訴了李治,劣勢他沒有說,因為他畢竟沒有當過皇帝,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是怎樣的,將優勢都告訴李治,李治可以自己去權衡。

    接下來等李治決定了。

    原本來說,這等大事,不是李治一個人能夠決定的,這還得需要大臣的支持,而如今的話,韓藝與李義府分為兩派,下麵都有人支持他們,因此在這種局麵下,李治是可以拍板,反正他答應的話,朝肯定會有一部分人支持的,他不答應的話,朝也會有人支持的,這是皇帝最為喜歡朝廷。在長孫無忌時代,下麵得人都支持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不點頭,李治點頭也沒有用,因為皇帝是離不開大臣的,如果群臣都反對,皇帝也不敢一意孤行。

    李治聽罷直接站起身來,來到殿間,在韓藝麵前踱來踱去,突然停在韓藝麵前,斜目一瞥,問道:你可知道一旦失敗了,可能釀成大禍,到時所有的罪名都將由你來承擔。

    韓藝道:微臣知道,但是微臣有信心一定會成功的,因為規矩是他們自己定的,隻要官府依法治理,縱使出了什麽錯,也是那些酋長來背,朝廷的初衷還是為了百姓考慮。

    李治聽得嗬嗬一笑,道:原來你已經將後路給想好了。既然如此,那依你所言吧。

    韓藝立刻道:陛下,這事不宜遲,朝廷應該立刻調遣大量的官員前去西北,趕緊建立好官府製度,穩定住西北地區,這樣一來,也可以形成我們對於吐蕃的包圍趨勢。

    李治點點頭,道:推薦官員的名單,由你跟吏部尚書去定吧

    商人條例是以商人為先,他真心不太懂,要是把崔義他們這些人安排過去,那隻會適得其反,等於是在作死,因此這個人員安排,還得交給韓藝去弄。

    微臣遵命

    李治最終還是點頭了,畢竟這誘惑實在是太大為了,要是能夠有效的治理好西北和北邊,那真的是完成了一個連漢武帝和唐太宗都無法完成的偉業,這必將名垂千史,從實際來看,這也能使得大唐國力迅速增強,對於吐蕃和漠北地區形成絕對壓製,並且有足夠國力進軍西域,西域對於原王朝始終是從未踏足的領域。

    而唯一的弊端可能會對原製度產生一點點衝擊,但是即便在西北,也都是由酋長來製定,而不是每一個百姓,即便影響到原,那也應該由朝廷商議,而且這裏麵有很多操作的空間,反正官字兩個口,最終解釋權還是在朝廷,這利益和風險完全不成正,李治當然答應。

    韓藝出得兩儀殿,輕輕吐了口氣,但神色還是非常輕鬆,他先斬後奏,肯定早想好如何跟皇帝說,隻是吐蕃那一封謝罪信在他的意料之外,但同時他也低估的李治智商,其實李治隻是為了顧全大局,因此不想跟吐蕃發生衝突,但並不是說他對於吐蕃完全沒有戒心。

    但是韓藝此時無暇去想這些,他才剛回來,還未享受家庭的快樂,急急忙忙往宮外走去。

    這才剛出的兩儀殿範圍,兩名宮女迎了來,奴婢見過韓侍郎。

    天啊有完沒完啊韓藝很不高興道:什麽事

    其一個年長宮女道:回稟韓侍郎,皇後請你過去一趟。

    韓藝心一聲哀歎,但也隻能老老實實跟著這兩個宮女往花園那邊走去。因為大臣不能去後宮,因此每回武媚娘都是在花園接見韓藝。

    來到花園內,隻見一位雍容華貴的貴婦坐在亭,欣賞著園內盛開的花朵。

    韓藝來到亭外,拱手一禮,道:微臣韓藝參見皇後。

    武媚娘笑道:進來說話。

    是

    韓藝入得亭內。

    武媚娘先是打量一下韓藝,笑道:你可算是回來了。

    韓藝唯有苦笑。

    武媚娘輕笑道:你呀,每回出去,不管是去做什麽,都得幹出一些驚心動魄的事來。

    韓藝道:皇後,臣也不想,隻能說臣較背時吧。

    是嗎

    武媚娘道:包括策劃讓弘化公主繼承可汗之位

    韓藝訕訕道:這個臣也是審時度勢,無奈之舉。當時的情況,算不讓弘化公主繼承汗位,也得讓弘化公主垂簾聽政。

    這垂簾聽政倒也正常。武媚娘道:但是讓女人去當可汗,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呀,不瞞你說,我當時聽了,都嚇出一身冷汗來。

    韓藝道:皇後說得是,這聽去,確實有些駭人聽聞,但是吐穀渾當時的情況,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我也聽說了一點。武媚娘道:而且我也理解你這麽做是為了大唐著想,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可汗可不是那麽好當的,弘化公主乃是一介女子,她也定未想過她有朝一日能夠當可汗,她並未為此做好準備,也不具備這方麵的才能,她真能夠治理好吐穀渾麽要是出了差錯的話,朝肯定會有不少人彈劾你,你這麽做實在是太衝動了。

    韓藝道:不知皇後是否知道,當時弘化公主曾去鄯州借兵,並且再極短的時間內,奪回了伏俟城,而且臣與弘化公主有過幾次的討論,弘化公主展現的才智和膽識,已經超出不少男人,甚至與勝過河源郡王,臣相信她一定能夠治理好吐穀渾的。

    心裏卻也納悶,為何她偏偏對這事感興趣難道這事給她帶來了啟發,為今後她成為千古第一女帝埋下伏筆,不會吧難道我帶來的不是蝴蝶效應

    但願如此

    武媚娘一笑,道:我隻是想提醒你,不要什麽事都往自己身攬,你攬得越多,你越會成為眾矢之的。

    難道她隻是關心我是我多想呢如今的她應該還不敢有這一份野心吧韓藝還真有一些捉摸不透,道:多謝皇後的教誨,臣一定謹記在心。

    武媚娘笑著點點頭,又道:閑話到此為止,我今日找你來,可是有件要緊的事。

    韓藝愣道:不知皇後說得是什麽事

    當然是昭儀學院的事。武媚娘很惱火道:你難道忘記你走之前,曾設放出風去,說昭儀學院將會建立新得學院,並且采取學費製度,如今天天有不少人來找我或者我母親,打聽這事,我當時也鬆了口,可沒有想到你會去那麽久,如今昭儀學院已經開學,這新學院卻還未有著落,他們是更加著急了。另外,士族學院如今完全模仿我們昭儀學院,很多原本想來昭儀學院的人家都已經跑去士族學院了。

    韓藝哭喪著臉道:皇後,這不能怪臣呀,臣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麽多意外。

    武媚娘道:我沒有怪你,但是你趕緊得將這事給辦了。說著,她又道:罷了,罷了,反正你都回來了,這事也不急於這一時,你剛剛當爹,在家休養幾日,再來處理這些事吧。哦,差點忘記跟你說一聲恭喜了。

    韓藝聽得感動不已,這的確是他目前最為需要的,忙拱手道:多謝皇後體諒,微臣感激不盡。

    武媚娘笑道:我去看過一回,模樣簡直跟無衣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但是那股子機靈勁可又像極了你。

    是嗎

    你前麵不是回去了麽,怎麽,你連自己的兒子都沒有見著

    臣剛回到家,陛下派人來召我入宮。

    陛下也真是的,一點也不通人情,這事雖重要,但也不是什麽一刻都等不了,犯得著這麽急著召你入宮麽。

    說得你好像挺近人情似得韓藝暗自嘀咕一句,言不由衷道:臣本應該及時入宮向陛下匯報的。

    是嗎武媚娘一笑,她太了解韓藝了,你不是這麽一個人,道:我看不像,說不定你心裏還在埋怨又將你給叫來了。行了,你先回去吧。

    韓藝眼閃過一抹喜色,道:微臣告退。

    出得皇宮,韓藝是拚了命的往蕭府趕。

    回到蕭府,隻見大廳內站著不少人,蕭銳大姑姑二嬸一群人圍著一個裹在繈褓的嬰兒團團轉,兒子,兒子,你爹來了韓藝心裏是既激動,又忐忑。

    倒是蕭銳先看到韓藝,嗬嗬道:賢婿回來了。

    韓藝這才醒悟過來,趕緊入得大廳,前行得一禮,道:小婿見過丈人。

    回來好,回來好蕭銳笑著打量著韓藝,語氣卻好似胸口懸著的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他肯定是知道韓藝被刺殺一事。

    這時候二嬸跑著一個小嬰兒來到韓藝麵前,拉著嬰兒的小手,道:鬧兒,你看看誰來了。

    韓藝激動得看向那個嬰兒,真如武媚娘所言,眉目清秀,像極了蕭無衣,但是一對小眸子卻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嘴裏咬著手指,斜目瞧了眼韓藝,好似在打量韓藝似得,卻又夾帶一絲蕭無衣那不可一世的神情,十分可愛,惹得二嬸大姑姑他們都笑了起來。

    韓藝也被逗樂,又看向二嬸,鬧兒

    二嬸道:這是無衣給他取得乳名,你這兒子從出生那一刻起,鬧騰的很,非得讓這一屋子人圍著他轉,他才開心。

    那大姑姑嗬嗬道:這可是像極了無衣呀。

    是嗎韓藝笑道。

    蕭銳嗬嗬道:你大姑姑說得沒錯,從無衣出生到如今,無衣什麽時候讓人省心過,你看看她這當母親,這才帶了一個時辰,開始喊累了,這不,又回屋休息去了。

    說罷,他們又笑了起來。

    韓藝突然拱手道:這些日子真是多謝姑姑嬸嬸的幫忙,韓藝感激不盡,請受韓藝一禮。

    那大姑姑忙道:韓藝,你這是幹什麽,都是一家人,你這麽說可見外了。

    二嬸也道:姐說得是,再說鬧兒也是可愛的緊,我們也是非常喜愛鬧兒,要真有一兩日不見,心裏還掛念著。對了,你要不要抱抱看

    這個我這粗手粗腳的,又不知道輕重,等他長大一會兒,我再抱吧。韓藝暫時還真不敢抱。

    292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