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激戰北平(五)

字數:4292   加入書籤

A+A-


    眾人心裏一聽,頓時皺起了眉頭:我們可沒答應你出征呢,營州後屯衛指揮使郭廣長就說道:“王爺,不是我等貪生怕死,也不是推脫,這兵符…”

    郭廣長還沒說完,隻見張璞抬頭掃了眼眾人,氣勢逼人的說道:“怎麽?王爺,有人不願出征打韃子?”這一掃之下,眼中殺氣畢露,嚇的郭廣長趕緊閉上了嘴,其他人也趕緊低頭。

    遠處的姚光啟和朱能見到這個情形,相視一笑,姚光啟問道:“你用的什麽法子讓頭馬驚的?”

    朱能故作神秘的搖頭:“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朱棣率領營州五衛回到北平的時候,北平的燕王三護衛和北平都司下轄的九衛,一共十二衛已經整頓完成,隻待朱棣一聲令下便隨時出征了。

    朱棣站在城頭,看著城下飄展的各衛的大旗,心裏無比的激動,這可是數萬大軍,自己第一次上疆場,就能指揮這樣一支大軍,朱棣感覺自己的血在沸騰,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興奮,極目遠望,他似乎看到了未來,看到了遠方的戰場,看到了自己在陣前親自指揮調度,自己的大軍朝著蒙古人潮水般的衝去,蒙古人負隅頑抗,但在己方的強力衝擊下,最終戰線還是垮了,蒙古人如喪家之犬一樣四散奔逃。

    “王爺!”一個聲音將朱棣拉回了現實,說話的人正是張玉,此時他依舊化名張璞,身份還是百戶,“斥候已經都派出去了,咱們是不是也出發?”張玉還以為朱棣在謀劃如何進兵,生怕打擾了朱棣的思路,所以故意壓低了聲音。

    沒有激勵全軍的慷慨陳詞,沒有殺敵立功加倍封賞的豪言壯語,雖然這些話朱棣早已醞釀過無數次了,雖然他害怕遺忘,已經將這些話寫好裝在口袋裏,但現在,麵對這樣的大軍,麵對迎風飄揚的軍旗,麵對那些整裝待發的將士,朱棣發現自己一句話都講不出來。

    “出發!”朱棣大聲下了這道簡單的出兵令。

    天地蒼茫,萬物生長,河北大地一片勃發氣象,十七衛九萬大軍出動,行軍的隊列一眼忘不到邊,浩浩蕩蕩直奔開平衛,大軍隊列整齊軍容整肅,士兵們的步伐並不整齊劃一,但十幾萬個步子踏地,還是震的大地發出沉悶的哄響。姚光啟和唐豪此時一身草原商人的打扮,在隊伍旁的小山坡倚馬而立,二人也震撼於這恢弘的場麵,尤其是唐豪,他雖然從小便常接觸軍旅之人,但麵對這樣規模龐大而雄壯的大軍,而且是如此近距離的看,還是第一次,這少年的看的熱血沸騰,不禁翻身上馬,向著北方的草原打馬飛奔而去。

    從小便跟李文忠研讀兵書探討兵法的朱棣,直到真正領兵,才意識到帶兵真的不簡單,行軍序列,輜重補給,前方情報匯總,協調各路人馬,先要麵對一堆的細節瑣事,對於很少在軍旅中的朱棣來說,確實有些應接不暇,好在朱棣有兩個好幫手,張玉和朱能。

    張玉已經在軍中曆練了大半年,對軍務已經非常熟悉,每次朱棣下了命令,他都能仔細的斟酌並改進成切實可行命令,而朱能一向是無兵書不讀,此次正好是他親身驗證兵法的最好機會,所以他從一開始就不停琢磨,為朱棣提出各種建議建言,所以朱棣這第一次帶兵,倒也沒出什麽大的岔子。

    行進了大約五十裏,天色突然陰了下來,隨即天空中憑空一聲驚雷,大軍趕緊停下避雨,而此時朱棣又找到了朱能和張玉,“這樣行軍太慢了,照這個速度下去,我們還沒跟開平六衛匯合,蒙古人就打過來了。”

    張玉點頭:“兵貴神速,帖木兒沙場宿將,也一定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一定會快速南下,打我們個措手不及。”

    很快,朱棣幾個人便商議出一個新的對策。

    朱棣張玉等人對帖木兒的推斷沒有錯,闊貼帖木兒征戰沙場數十年,當然知道兵貴神速的基本道理,他也確實是這樣部署的,他原本的計劃是,由鎮南將軍耷拉花赤出兵佯攻開平,吸引明廷注意力並將明軍主力吸引到開平方向,待明軍向開平方向救援之後,自己便率領主力大軍出其不意的出現在北平城下,能攻下北平最好,即使攻不下北平,那時明軍發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必定會回師救援北平,那時隻要在明軍回程的路上設一支伏兵,必定重創明軍主力,這招其實並非闊貼帖木兒首創,這幾年他常讀些漢人曆史和兵書,尤其是古今名將的戰例,這一招說白了,其實也是從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中悟出來的。

    隻不過帖木兒做的是兩手準備,第一是重創了明軍主力,占了北平,以北平要挾明朝,盡可能的為自己爭取糧食和財寶,收了糧食就歸還北平。隻要有了糧食和錢,自己就可以收攏更多的部下,去搶奪更多的地盤和草場。之所以做這樣的打算,是因為帖木兒深知,自己的幾萬兵馬是斷然無法在北平站穩腳跟的,明朝的勢力遠大於自己不說,自己的身後還有黃金家族的掣肘,就算自己在北平站穩了腳跟,最後很可能也撈不到好處,還有可能被人從身後捅刀子,最後拱手讓出北平。

    帖木兒的第二手準備是,如果明廷不妥協,自己則趁著秋收之際,將北平城和周邊的糧食全部運回草原,有了這些糧食,自己也不算白來一趟。

    可以說,帖木兒這次是有必勝的信心的,一來自己南下的時間必定讓明廷始料未及,二來去年戰勝自己的李文忠已經回京,據自己在應天的探子回報,李文忠剛回到經常便生了重病,如今已經臥床不起,明廷其他的老將名將,死的死老的老,已經沒人能統領大軍與自己抗衡了,有了這層心思,帖木兒才敢於在去年剛剛戰敗的情況下再度進兵。

    隻不過帖木兒的算計雖好,但到了落實的時候卻出了問題,問題出在人身上。第一個問題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花,自己這次出來,帖木兒本想帶著兒子也不花上戰場曆練一番

    ,一來讓他見些世麵,二來在軍中也積累些人望,免得將來駕馭不了那些屬下。可是自己那活寶兒子竟然在出征前不見了。

    帖木兒麵臨的第二個問題是手下不和。帖木兒手下兩員大將,達戶魯和庶壇勒原本是交情過命的生死兄弟,但這兩天兩人的關係突然緊張起來,上次會議,兩人在自己的大帳外直接對峙了起來,要不是自己的衛士攔下了,兩人差點動了刀子。

    帖木兒暗中派人打聽才知道,矛盾的爆發是因為達戶魯得知庶壇勒在與自己的小妾偷情,找庶壇勒理論,庶壇勒躲了起來,可是隻隔了一天,庶壇勒竟然主動上門找達戶魯理論,理由是達戶魯與庶壇勒的小妾偷情。知道了來龍去脈,帖木兒立馬心知肚明,這一定耷拉花赤在中間搞鬼,先是將庶壇勒與達戶魯妻妾偷情的消息悄悄透漏給了達戶魯,然後如法炮製,又將達戶魯與庶壇勒小妾偷情的消息透漏給庶壇勒,耷拉花赤挑起二人的矛盾後,他自己便可以坐山觀虎鬥,真是好手段,帖木兒心想,自己沒有看錯這人,心思深沉不在自己之下  。

    可是如今到了進兵的關鍵時刻,兩員大將如此緊張的關係,讓他們很難一起進兵,所以帖木兒不得不臨時變陣,讓耷拉花赤率領本部人馬前去佯攻開平。

    耷拉花赤雖然心計重,但在執行帖木兒命令這點上卻從不打折扣,接到命令後立刻出發直奔開平。

    耷拉花赤進軍速度很快,很快就到了距離開平不到二百裏的地方。隨即耷拉花赤下令全軍原地修整,等待前哨傳回開平衛方向的消息。沒多久,前哨回報,抓住了明軍一名落單的士兵,前哨說這人是主動投奔過來的,所以就帶了回來。

    “你叫什麽名字?幹什麽的?”耷拉花赤問道,他的漢話雖不標準,但說的還是很溜的。

    被抓住的是一個肥頭大耳的大胖子,兩頰的肉由於太多太厚已經開始鬆垂了,一說話渾身的肉都在發顫:“小的叫秦昭銘,原來是明軍的一名千戶,如今是一個馬夫。”

    耷拉花赤一聽是千戶,頓時來了精神:“是千戶,怎麽又變成馬夫了?你說你要投奔過來?”

    秦昭銘咬著牙說道:“小的得罪了燕王朱棣,被朱棣貶為馬夫,他們不拿小的當人,小的就趁人不注意偷偷跑出來,專門來投奔您。”

    此人正是訛詐朱棣的那個肥千戶,此人雖然可惡,但朱棣一時心軟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貶去養馬。當然了,秦昭銘並沒有實話實說,沒說自己幹的壞事,而是將朱棣描繪成了貪財好色的大壞蛋,他自己則變成一個被迫害的無辜軍官,借著養馬的機會,偷了一匹馬逃走,陣前棄暗投明。

    耷拉花赤聽著秦昭銘編的故事,覺得此人有些可疑,便開始詢問明軍內部具體的情況,包括軍戶和各衛的編製,秦昭銘在營州衛多年,確實熟悉情況,對答如流,耷拉花赤這才略微釋懷。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