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13 章 提前布局
字數:5923 加入書籤
                    坐洋車到了德勝門附近。下車轉了幾個胡同,確認沒盯梢的。就去了安全屋。這安全屋學自後世的諜戰劇,自己一個人租的房間。沒有第二個人知道,不可能被出賣。這是一個隱藏在胡同謎宮中的獨立小院。隻有一棟平房,分內外兩間。院子頂多二十平米。在裏屋,點上煤油燈拉上窗簾,李學文開始搜撿戰利品。有二十二條大黃魚,三十五塊大洋,五千多法幣。一些珠寶和女人用的零碎。李學文挪開衣櫃,橇開地上幾塊磚,露出事先準備的暗洞。把金條藏了進去,挪回衣櫃。又把珠寶零碎等物和今天的所有行頭通通塞進今天買的大布包。在院裏挖個坑埋了。上麵放了一個養魚用的大瓦缸。最後把法幣揣進兜裏,找塊頭巾包了大洋提在手裏。出了門心裏高興,運功飛奔。不多時到了家,看看表已過夜裏12點。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接到了孫老師的電話,說是輔仁大學有民先隊的學習活動。要求務務必參加。輔仁大學的教學樓建在原濤貝勒府的一角。感覺像個城堡。大門和幾個角是三層建築。相連的主樓是兩層建築。整個教學樓圍成了兩個連在一起的口字。在口字內部有遊廊把各個房間連在一起。整幢大樓是西式建築。但又有飛簷鬥拱和遊廊等中國元素。天井內也是假山亭子、魚池樹木等中國園林式布置。
    李學文走在二層的遊廊上。此時雖然是暑假期間,校園裏依舊是熙熙攘攘地人流不少。各個教室裏也滿是亂轟轟地嘈雜聲。感覺這裏就是學生運動的策源地之一。現在是各派學生各種社團各自活動,但如果爆發什麽事件。那就象火星掉進幹柴堆裏,非燒起來不可。
    李學文走進教室,見桌子圍成一圈。前兩排已經坐滿了人。就在後排找個空位子坐下。環視一遍,來的都是青年學生。李學文從進門起就感到臉上熱熱地。順著熱源看去。原來是一雙明亮地眼睛在看著自己。不由地上下打量,見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兒。生得眉目如畫體態婀娜,舉止端莊大方,氣質溫潤如玉。竟然是個絕色。李學文收回目光端坐如儀。不想臉頰還是發熱。抬眼看去,見那女孩兒還在看著自己。不由地一笑,對方也報以微笑。李學文心頭一暖,繼續端坐如儀。卻感到對方並沒有放過自己。心想我們認識嗎?第三次看過去,那女孩兒果真看了過來。
    倆個人就這麽隔空對望。全然不管屋子裏還有其他人,會發生什麽事。李學文用自以為放肆的目光看著女孩兒的眼睛,欣賞著她的美貌。但預想中的女孩兒羞紅了臉,嬌羞地低下頭的情景並沒有發生。反而是大膽地毫不退讓地繼續看過來。她好象知道李學文的心意。故意對著幹!李學文感到進退兩難。進?此情此景沒法進。退?輸給一個小丫頭,咱丟不起這人!倆人就著麽僵持著。雙方的目光來回的碰撞,有如實質般地相互交融。雖然沒說一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直到會場上響起熱烈地掌聲,倆人同時將目光轉向了主席台。還好,打了個平手。李學文心中暗自僥幸。
    此時主題報告已經進行了大半。李學文隱約記得是宣講由國母宋先生等民主人士發布的<中國人民對日作戰基本綱領>。宣講人又聯係形勢進行發揮。對當局的不抵抗政策進行了批判。還好沒有涉及中g問題。看來上級還是比較謹慎的。
    單從對日鬥爭的角度看,此番宣講遠不及李學文的<清河論戰>。因為<清河論戰>來自後世的成功經驗。但此時國g的重心都是國內鬥爭。雙方黨員都要學習黨內文件。反而是無黨派人士沒有黨內文件可學。把<清河論戰>視為圭臬。使得<清河論戰>隻在少數知識分子當中流傳。這也在客觀上保護了李學文。使他沒有過早地進入日本人的視線。
    宣講完了是交流環節。李學文沒提問也沒發言。幾次向那個女孩兒看過去,對方再也沒有看過來。好象倆人從來沒有用眼神交流過。散會後,那個女孩兒對李學文詢問的目光視而不見。和幾個女伴兒簇擁著出門而去。李學文隨著眾人出了教室,一眼看見那女孩兒和幾個女伴兒說說笑笑地往前走。不由地凝神細聽,憑李學文的功力,不到二十米的距離就象在耳邊說話一樣。原來幾個女孩兒說的都是沒什麽營養的廢話。到是搞清了一點,那女孩名叫馮小琳。一幫人下了樓,幾個女孩取了自行車。李學文自己都沒意識到,一直跟在人家女孩後麵。那馮小琳忽然衝李學文回眸一笑,好象早就知道李學文跟在後麵似的。李學文毫無思想準備,一下子被驚得呆立當場。馮小琳卻把頭上的短發向後一甩。咯咯笑著側身上了自行車,和女友們飛奔而去。身後留下了一串清脆的笑聲。
    隻把李學文扔在原地回味那明眸皓齒風情萬種的回眸一笑。這女孩兒是對我有意?還是逗我玩兒?我做了什麽她這樣對我?李學文想來想去的結論是,女人心是海底針。既然猜不透,幹脆不猜。搖搖頭,排去心中的綺念。騎上自行車穿街過巷奔家而去。
    大約一個小時前,在新街口大街一處酒樓的二層,有一幫人要了三桌酒菜吃喝正酣。這幫漢子有二十人上下。多在二十三四五的年紀。一半人穿著學生裝,一半人穿藍色便衣。穿學生裝是國民黨憲兵三團的官兵。穿便衣的是藍衣社的成員。
    為偵破中g地下組織,憲兵三團的人常喬裝混入學生組織。這些人骨子裏也是愛國青年。見到日本特務、浪人、漢奸,逮到機會就利用學生的身份很揍一頓。事後日本方麵提抗議,中國當局就往學生頭上一推。並保證嚴加懲處。其實揍了白揍。尤其喜歡揍日本浪人。一來這些日本浪人在街上橫衝直撞,揍了解氣。二來日本浪人穿著怪異,剃個武士頭,好辯認,不會打錯人。沒想到這些日本浪人也是欺軟怕硬的主,遠遠看見穿學生裝的,隻要人數比自己多,先就抱頭鼠躥了。所以想揍日本浪人也沒那麽容易。
    這夥人中憲兵三團的頭是上尉連長宋要武。藍衣社的頭是小組長古鋒。今天在一起喝酒是因為高興。原來昨晚上在北海公園的仿膳茶社,一幫日本人和漢奸喝醉了酒鬧事。說是被盜了,讓茶社賠二十萬大洋!否則拆了茶社。恰好蔣團長也參加了昨兒的宴會。宋連長古組長等負責外圍保護。大夥先把日本人和漢奸好好地修理了一頓。本想通通拉回去上老虎凳灌辣椒水。不想忽略了一個女人。正是這個女人在混亂中打出了電話。居然驚動了日本大使和華北駐屯軍司令。上峰壓了下來讓趕緊放人。
    後麵自然要上演道歉了,誤會了,錄口供,勘查現場等一番戲碼。同時令日本人具結保證不再騷擾茶社。折騰到快天亮才把人放了。從現場勘查結果來看,確實發生了盜竊案。合著日本人破了財還挨揍。真他媽痛快!茶社老板給了大夥一筆辛苦費。兄弟們歇了半晌,這會兒出來慶祝一番。此刻喝得差不多了。一個個敞胸露懷,抽煙的抽煙,剔牙的剔牙。正在那裏神吹海哨。
    忽聽樓下一陣嘈雜之聲還夾雜著日本國罵。宋連長一皺眉道:”小武子,看看怎麽回事?”小武子下去不到一分鍾就回了:”報告連長,有三個日本浪人吃了飯。往盤子裏扔兩蒼蠅正敲詐飯館兒呢?”宋連長喝道:”弟兄們,抄家夥!”眾兄弟吃飽喝足正想鬆鬆筋骨。見有日本浪人可打,嗷的一聲有拿短棍的,有拎著板兒帶的,也有空著手順兩酒瓶子的,一窩蜂地衝了出去。
    那三個日本浪人本想詐點銀子,正在那裏耀武揚威地嚇唬人。忽聽樓梯一陣轟轟亂響,眼見殺出來一幫學生。三個日本浪人二話不說,扭頭躥出了飯館沿街就跑。眾人那裏肯依,呼哨一聲追了下去。三個日本浪人見大街上人多,害怕還有助拳的。一頭鑽了胡同,那兒人少往那兒跑。眾人窮追不舍七拐八拐地進了一條小巷。
    小巷裏沒什麽行人。隻有一個學生摸樣的人扶著自行車站在路旁。那三個日本浪人從那學生身邊經過,忽然全來了個狗吃屎摔在一處。三個剃青的腦袋撞在一起如滾地葫蘆一般。宋連長卻看得清楚,那青年在日本人經過時踢了一腳。造成日本人滾的滾爬的爬。稍一耽擱眾人已經圍了上去。拳頭腳尖,棍棒皮帶加空酒瓶子一齊招呼。
    宋連長走到這位青年跟前道:”兄弟,幹得好!”這位青年回道:”弟兄們,玩兒的通快!”宋連長一楞,兩人相視哈哈大笑。這位青年正是李學文。他在日本人經過身邊時,輕輕一腳踢在對方靠自己一側腳的外踝骨上。人在奔跑時,抬起的那隻腳有一個瞬間在身體的後部。這時加個橫向的力,這隻腳一定會別在另一隻腳的腕子上。人自然就飛撲了出去。跟在後麵的兩個人收勢不及也被拌倒。
    宋連長見李學文氣度不凡,問道:”兄弟是那個大學的?”李學文答道:”慚愧,我不是大學生。各位都是那個大學的?”。”這個......”,宋連長有些含糊。這時小武子跑了過來喊道:”報告宋長......”,一見宋連長要瞪眼。趕緊改口道:”報告宋學長,揍得差不多了。鬧出人命就不好玩兒了”。十幾個揍三個,對方又不是什麽絕世高手。幾分鍾就夠了。宋連長見那三個日本浪人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對小武子道:”讓弟兄們撤”。邊走邊對李學文道:”兄弟也撤了吧。咱後會有期”。李學文應道:”後會有期”。
    李學文猜想這幫人是體製內的紀律部隊。就不知道是軍警憲特那部份的。見那幫人亂轟轟地撤退,不免多看了兩眼。然後騎車繼續奔家而去。
    一進家門,小蓮從門房裏出來道:”二少爺回來了。大少爺在東跨院等您呢”。一邊從李學文手裏接過了自行車。李學文道:”我餓了,先吃飯”。小蓮道:”今兒個大少爺來了不少朋友,就在東跨院請客。讓您一回來就去陪客人”。李學文道:”哦,是這樣啊。行,有飯吃就行!”一邊奔東跨院而去。後麵小蓮笑到:”二少爺莫急,大少爺特特地分付等您回來開席”。李學文應到:”不急”,一邊進了東跨院。
    北房門開著,客廳裏煙霧騰騰一屋的子人。這時都站了起來。大哥道:”學文回來了。諸位,這是我弟弟李學文。學文,這都是最好的朋友”。說著一一給李學文介紹。每介紹一位,雙方握手口稱:”幸會!”李學文心中暗喜,都是一時之選,時代精英。
    這位麵白身壯,三十上下的先生是錢北航博士。燕京大學數力係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理學碩士,斯坦福大學工學博士,現任師範大學物理係教授。身材微胖,二十七八歲,圓臉帶眼鏡的是李國棟博士。清華大學機電係畢業,英國劍橋大學化學碩士,管理學博士,回國後辦實業。身材粗短,二十四五歲,方臉小平頭的先生是魯仁碩士。輔仁大學物理係畢業,美國哈佛大學金融管理學碩士,現任交通銀行經理。最後一位身材高瘦,二十四五歲,長臉帶眼鏡是張誌堅先生。北京大學數學係畢業,現在中學教書。
    李學文由衷的道:”各位都是社會精英,國家棟粱。我不過一後生晚輩,高攀了”。錢博士道:”學文兄不必客氣。你的<清河論戰>我們都看了。真乃遠見卓識。我等讀書雖多,不過是:
    ”書生負氣空議論,有心報國苦無門。今日風雲來際會,隻為不負此生才”。
    眾人齊聲叫好。李博士接道:”今日見了學文兄,才信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學文兄布局海外,借雞生蛋的宏圖非常人能想。非常人能做”。
    這時大哥學武道:”大家都是自己人,就不用相互恭維了。咱們邊吃邊談”。說著引路去了東廂房。東廂房靠南的套間窗明幾淨。中間是八仙桌,幾把靠背椅。周邊是條桌書櫃寫字台。張媽和小蓮正上菜。這裏距廚房較遠,菜放在食盒中提過來。條桌上擺的有飲料餐具等。
    眾人隨便坐了。大哥開了幾瓶啤酒一瓶白酒。一邊分付張媽和小蓮,我們要談事情。除了上菜不要打攪。張媽和小蓮應聲去了。眾人在大哥的提議下先幹了一杯。然後隨意。
    大家海闊天空地聊了起來。李學文隨著話題的跳躍侃侃而談。看似隨意,實則隻撿能說的說,撿合理的說。從中日戰爭的走向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不可避免。從海外發展的策略到科技發展前沿論述。
    在資源開發方麵,李學文給出了南洋兩個大油田的大概位置。在原時空,這兩個油田1940年投產,1941年被日軍奪取。又給出了南洋和澳洲未發現的優質鐵礦。至於李學文是怎麽知道的,通通推到華僑頭上。
    在產業發展方麵,李學文提出了以電視機為龍頭的電子工業發展戰略。此時英國已經造出了原始的電視機。李學文畫了黑白顯像管的原理圖。利用西方的先進條件應該能造出領先時代的電視機。有了一定基礎後向傳媒業家電業擴展。
    前沿科技李學文給出了差不多十年後才發明的半導體二極管和三極管的原理。
    連續一周這幫精英沒日沒夜地工作。李學文休息時他們還在整理筆記,分析辯論。初步提出建立中國工業體係必須的一百多個項目。又提出了發展軍工的問題。李學文本不指望海外項目能夠用於抗戰。但不能打擊各位精英的積極性。就提出了五六式係列輕武器的參數。以西方現在的條件,很容易造出來。隻是這些參數更適合中國人的體型。(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