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46 章 花園論策(2)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A+A-


    這時花園小路上走來一群人,前麵指指劃劃,高談闊論的是於金花。進了小亭子,於金花道:”我說怎麽不見了二少爺,原來和小師妹在一起喝體己茶”。李學文道:”那有什麽體己茶,那個桶裏蓋的有幹淨茶杯,自己倒,*茶管夠”。馮小琳站起來道:”各位學姐學學兄,請坐”。郭峰道:”小師妹,自己人不必客氣”。說著在攔幹上坐下了。眾人或欄幹或石凳坐下。

    大夥又東拉西扯地聊起了天,從會中細務到各種見聞。於金花和高雲芳爭起了兩個文學口號。雙方相持不下,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參與意見。張乃君見李學文不吭氣,便道:”二少爺,說說你的看法”。李學文知道爭論的雙方,一邊是左翼文學的旗手。一邊是中g文藝戰線的負責人。雙方罵戰的文字卻刀刀見血,後來還上升到路線鬥爭的高度。

    李學文想想道:”這個問題也屬於不討論、不爭論的範圍。我個人認為,隻要不是漢奸文學,不是讓人混吃等死的頹廢文學,都可以存在。百花齊放嘛。有人喜歡左翼的雜文,有人喜歡新月派的詩人,有人喜歡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各取所需嘛。唐詩宋詞,古典名著,你說他屬於那個口號?當然這個時代的主流應該是抗戰文學,多數的文人也會努力創造抗戰的文字。可有人隻會寫風花雪夜,還有人隻會罵人或發牢騷,你總不能把他斃了吧”。

    張乃君道:”如果有人當麵辯論文藝問題,我們是否采取百花齊放的立場?”李學文道:”我方才是私下的觀點,公開場合就是不爭論。因為不論你說什麽,總有人不滿,總有人要和你辯。有人喜歡扣帽子,根據你的論點把你歸為某一黨某一派。有時學術問題,政治問題攪在一起辨,辨到最後就成了敵我問題。我們有我們的中心任務,沒有必要在這些問題上,又樹敵又耽誤工夫”。

    張乃君又道:”你提到了我們的中心任務,指的是什麽?”李學文道:”一個組織,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中心任務。在討論中心任務之前,先回答我一個問題。這些年來的學生運動,都是為了什麽?”眾人一楞,心想每次運動各有原因,一句話那說得清?”郭峰道:”二少爺,別賣關子了。有什麽貨就扔出來!”

    李學文道:”依我看,所有和抗日有關的學生運動,無非有三個目的,向政府請願,打擊日本的利益,喚起民眾”。於金花道:”還真是這麽回事兒”。眾人紛紛點頭。李學文頓了頓說:”在我看來,前兩個目的基本沒有效果。今後也不會有效果。第三個目地有一定的效果。所以,我們隻能在喚起民眾上做文章”。

    張乃君道:”可這些年來,知識界在喚起民眾上作了大量工作。如電影、報刊、小說、街頭宣傳......”。張乃君的話代表了大家的想法,眾人紛紛稱是。李學文去摸茶杯,早有小師妹遞了過來。

    李學文道:”你說的都對,但遠遠不夠。我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大多數人還是文盲。在閉塞地區,不要說電影小說,有人一輩子連火車都沒見過。不要說農民,就連士紳也分不清國戰和內戰的區別。日本人殺來了,恐怕有些人以為完稅納糧就沒事兒了。雖然日本人的屠殺最終也能喚醒民眾,但代價將是慘痛的。我們如果能讓更多的人提前作好戰爭準備,在未來的戰爭中消滅更多的敵人,保護更多的民眾。就是對國家民族的一大貢獻”。

    張乃君道:”我們具體要怎麽做呢?”李學文道:”我過去談過淪陷區和大後方的工作規劃問題。今天就探討一下淪陷區的工作問題”。這時有幾個同學掏出小本子記了起來。李學文繼續道:”重點是農村問題,廣闊的農村和億萬農民將是抗日遊擊戰的主戰場和主力軍。我們能做的,就是散布火種。培訓盡可能多的當地骨幹分子,這些骨幹分子要能組織民眾開展遊擊戰。日本人來了,要能打能藏能逃。如果無數的村落能建成抗日的保壘,日本人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張乃君道:”可我們有能力培訓別人嗎?”李學文道:”當然先要培訓我們自己。我們可選一批自己的骨幹份子,辦一個遊擊戰的學習研討班。然後到農村去實踐。取得經驗後到各地去辦班。我們就像放火者,隻要條件合適,野火自己就會燒起來。至於學習班的容,大體有這樣幾項:基本戰鬥技能,如射擊、投彈。基本的作戰原則,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戰場分析,山地、水網地帶、平原地區要因地製宜。一般來說,山地比水網地帶有利,水網地帶有比平原有利。土匪為什麽占山為王?就是要用有利的地形對抗政府軍。平原是主要的產糧區,也是敵人奪取的重點。但平原也是可以打遊擊戰的。如地道戰,我打你的黑槍,你打我打不著。如地雷戰,到處給你埋上土地雷,讓你寸步難行。如麻雀戰,躲在青紗帳裏,東一槍西一槍地零敲碎打。民眾會通過戰爭學習戰爭,發明更多的戰法。組織問題,如何組織發動民眾支持戰爭?政府撤退後如何建立村級政權?在農民和地主矛盾尖銳的地區怎麽辦?和各黨派的關係怎麽處?如何建立村級聯防。山區和平原如何相互支持?內部怎麽鞏固?宋江三打祝家莊,還是因為祝家莊出了叛徒,破了消息埋伏才打下來的。以上問題學習班可以給出解決方案,但最後還要在實踐中完善”。

    李學文侃侃而談,眾人刷刷地作著筆記。李學文趁喝茶的時候偷眼看去,見蓉蓉若有所思的樣子。心想這丫頭又在轉小腦筋了。因為蓉蓉和原來的李學文最熟,自然要迷惑。蓉蓉正在琢磨:“現在回想起來,李學文自清河大會一辯成名,表現的越來越出色。武是偷練的,文是讀雜書來的。過去怎麽一點沒露?現在也懶的問了,人家是天才。看他和孫老師的關係,可能已經是g黨的人了。但他作事還真不是為一黨一派謀利。更不是為個人,憑他的本事,取榮華富貴真是易如反掌。不知為什麽,他對政府不看好。將來真是前途莫測”。

    李學文最後說:”大家說說吧,這個班兒怎麽辦?”眾人經過熱烈討論,決定盡快開班。時間兩個月,半天學習半天培訓。學員誤課的事由學生會出麵和學校交涉。人數一個連,地點櫻桃溝。大家又分了分工,有負責招生的,有負責勘查地形號房子的,有負責後勤保障的,有負責外聯的。經費從鐵血同誌會財務支出。臧玉書負責通過漕幫搞一批步槍,李學文任第一期的總教官。在座的各位任連排班長。一般的隊列和手槍射擊由在坐各位任教官。

    討論完畢,看看天色不早。趕緊開晚飯,席間馮小琳宣布,三天後家父四十五歲壽辰。邀請各位參加家宴。郭峰首先道:”又要有酒喝了,隻是我們窮學生拿不出像樣的壽禮來”。馮小琳道:”不瞞各位,家父生日,學校的同事都不知道。隻為單請各位聚一聚,各位去了,就是最好的壽禮,那還要什麽壽禮”。於金花道:”我們帶著嘴就行了,上次伯母可是反複叮囑學文來著。我們就當喝學文的酒了”。

    李學文道:”那裏,我看各位小姐更招伯父伯母的喜歡。是我沾了各位的光了。不過我們這次人多,伯母恐怕忙不過來。不如這樣,到了日子一大早先到我這裏集合。然後買些東西,用自行車馱過去。就這麽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