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108 章 舌戰群儒(1)

字數:3818   加入書籤

A+A-


    宴會占了一座跨院,院當中搭了一座天棚。各類桌椅擺滿了花廳、遊廊和院子。拿著食盒,端著盤子和酒水的下人穿梭在桌子之間。客人們按身份高低遠近安排座位。一般是現任官員社會名流近親屬等坐花廳裏的正席,其他人坐遊廊和院子裏的散座。這時來的客人已經不少,各色人等相互間作揖打躬請安問好,亂轟轟地。

    李學文覺得遊廊裏的位置不錯,屬於會場的邊緣,比較清靜。才要坐下,有個丫環過來把幾個人往花廳裏引。原來蓉蓉是今天的壽星,自然要坐花廳。但蓉蓉願和同學們在一起,長輩們自然知道年青人在一起有的聊,又自在。和長輩客人們在一起則拘的慌。付家又格外寵姑娘,不想讓大小姐不高興,所以連幾個要好的同學一並請進花廳。

    李學文不想進去,又看到郭峰等一幹人已經到了。心想一幫男生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縱論天下,豈不痛快。便道:”我就不進去了,裏麵肯定女眷一桌,你們幾個女生陪著就行了”。不想丫環卻說:”太太說了,李同學和小姐是從小玩兒大的。何況民國了,也不講究那些虛理。請李同學也進花廳”。

    豈不知李學文最怕談小時候的事兒。特別是雞毛蒜皮的事兒,如某某年誰和誰去何地幹什麽了。誰和誰惱了又好了。若都說忘了,好,小學以前的事兒忘了,難不成中學的事兒也都忘了?最麻煩的是,和親朋好友鄰居家的長輩有交往,怎麽應付?若是和自家人說起以前的事兒,就幹聽著,還落一個乖。就是忘了,頂多算是沒心沒肺。要是和別家長輩有過什麽交往,都說忘了,那就得罪人了。

    和同輩人交往,李學文可以主導話題,也可以轉移話題,總之招多了。和別家長輩有些招就不好使了。卻說李學文眼珠子一轉道:”我吃像不雅,喜歡狼吞虎咽還叭嗒嘴。今兒好多貴客臨門,我就不好上台盤了”。於金花笑道:”我們女生飯量小,你和我們一桌,正好沒人和你搶,酒肉管夠。你占大便宜了”。李學文搖頭道:”非也,非也,女生喝酒少。閑的慌隻好多吃菜。難道我和女生搶?虧了,虧大了”。

    丫環忍禁不住,咯地笑出了聲。趕緊用手捂住嘴道:”李同學要是能吃,可以特別關照加一份”。李學文還是搖頭道:”不好!不好!我可不想落個飯桶的名聲”。幾位小姐被逗的花枝亂顫,張乃君忍笑道:”知道你嫌花廳裏不自在,不過看在壽星的麵子上,你就忍了吧”。李學文無奈,隻好道:”那我就免為其難了”,逗的眾女又是一陣嬌笑。

    花廳裏擺了有二十幾桌,不過花廳沒有南牆,隻有幾根柱子,和外麵是相通的。李學文幾個坐的一桌挨著老爺太太的主桌,又加入了付家倆位表姐妹和一位小公子,共是8個人。坐好不久就開了宴,主客之間不免應景說了一堆祝福的吉祥話。一邊下人們川流不息的上菜。無非是請名廚把些個水陸八珍,時鮮蔬果做成南北大菜。各種酒水隨意。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客人們隨意起來,亂轟轟地開講各自感興趣的話題。付家是個舊式大家庭,喜歡結交各派人物。也是因為民國以來政治風雲變換,中南海裏走馬燈式的換主子。一些舊家族廣交朋友,也是自保之道。

    今天來的社會名流不少,舊式人物更多。李學文冷眼旁觀,見一些人發表起漢奸言論來肆無忌殫。而在坐的政府方麵的人也都聽之任之。李學文暗想,這還沒七.七事變呢,漢奸就如此的猖獗。

    當時二十九路軍高層有個幻想,就是和國內各方麵都搞好關係,同時對日本人討好敷衍,就能過太平日子了。政治空氣到是空前寬鬆。結果*派和抗日派,抗日派中的左派和右派,各派都準備大幹一場。南京方麵對二十九路軍討好日本人,拉攏漢奸樂觀其成。認為有利於維持現狀,為中央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爭取了時間。

    但對其*不力感到不滿,卻又鞭長莫及。又怕宋哲元真的投了日。一方麵竭力拉攏二十九路軍,一方麵暗中指示政訓處長宣介溪加緊活動,確實掌握部隊。日本方麵也是兩手,一方麵拉攏威逼宋哲元脫離南京政府,另一方暗中偷偷增兵。同時派出特務暗算二十九路軍的政工人員和藍衣社的潛伏人員。還要求派出鬆室孝良等一幫特高課特務出任宋哲元政府的各級顧問。同時策動漢奸*派加緊活動,在社會各界製造華北獨立的政治空氣。

    在花廳裏坐的都是有點地位的人,漢奸*派的言論竟然占了上風。各派人物罵南京政府是一致的,盡管罵的角度不同甚至相反。亂轟轟地議論逐步變成了演講。一些或老態龍鍾,或油頭粉麵之輩輪流站起來得意洋洋地高談闊論一番。花廳裏不斷地有人鼓掌叫好,已經引起了花廳外客人的注意。

    李學文隻是喝酒吃菜,一邊和身邊坐的小公子講收音機的原理。對各種議論不聞不問。於金花不耐煩道:”二少爺,你怎麽不講話?就任由那幫漢奸大放厥詞?難道要我們女孩子出麵?”李學文笑道:”對牛談琴,浪費吐沫,不值當”。高芸芳道:”當年清河論戰,你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這會兒倒嫌費吐沫了?”李學文道:”當年的聽眾都是學生,自然要辯明是非。今個兒來的盡是些什麽人?”

    李學文向正在發言的幹瘦老頭努努嘴道:”整個一棺材瓤子”。眾女望去,見這老者瘦骨零仃,彎腰駝背。三角臉麵色灰黃,滿是皺文。兩眼呈八字免強掛在眉下,使勁兒掙著才沒有被皺皮淹沒。兩個黑洞洞的鼻孔朝天,半寸長的鼻毛齜在外麵。大熱的天兩個招風耳上卻掛了一副白口罩。此時口罩沒有捂在口上,而是捂在下巴上。講起話來一口氣要喘三喘。

    眾女不由”吱”的一聲笑了出來。李學文又道:”那些鐵了心要當漢奸的,都是一條死路要走到黑的。比如醫生給人看病,若還有救,自然或開刀或用藥,還要精心調養。若病人得的是絕症,就不費那個心了。頂多告訴家屬,病人想吃嘛吃嘛,想喝嘛喝嘛”。

    宋要武恰好端著酒杯過來,插話道:”*派到處造勢,目的是形成風潮。對內向宋長官施壓,對外招至日本人的幹涉。必須給與反擊”。李學文站起來道:”正要恭喜宋大哥,官拜市局副局長”。宋要武道:”這官當的窩囊,你看這些名流漢奸都是宋某的上官。倒是你們當學生的,說話沒有顧忌,狠狠敲打敲打這幫孫子。出了事也不用怕,自有弟兄們暗中保護”。

    李學文笑道:”對這幫人沒道理可講,隻能連諷帶罵。但是做人要厚道,像這位說話喘氣,走路打晃。要是一口氣沒上來厥回去了,未免勝之不武”。眾女士聽了,更是咯咯的笑成一團。

    演說的這位是個前清遺老,祖上出過一品大官。辛亥年後的日子越過越失落。今天總算逮到講話的機會。正在聲斯力竭地數落民國的種種不是。見一幫年青人嘻嘻哈哈的笑成一團,全不懂得尊師重道,不免火往上撞。拿起茶杯狠狠的往桌上一敦,用刀劃玻璃般的刺耳聲尖叫道:”笑什麽笑!如今的讀書人一代不如一代!不讀聖賢書,不懂上下尊卑!早先那會兒,那有你們的座位!都是孫大炮教的,成天價民主自由的。不過胡亂搞些自由亂愛罷了。現而今的國民政府,一味地鉗製民眾言論?今天查這個,明天禁那個。大清朝那會兒,民間辦的報紙有好幾百種。監查禦史可以風聞言事兒,可以隨時彈劾官員。那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

    ”打住!打住!”李學文插話道:”大清朝講言論自由?我聽著都新鮮!那蘇報案是怎麽回事兒?有清以來一樁樁酷烈的文字獄是怎麽回事兒?言論自由?恐怕我等小民隻有高喊'皇上萬歲!'和'太後吉祥!'的自由吧。聖賢書有用嗎?何況'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呢'。”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哄笑了起來。就連這老頭的政治盟友也跟著訕笑。隻見這老頭氣的黃臉兒變成了黑臉兒,嘴唇泛白。用拐杖指著李學文,哆嗦了半天沒說出話來。李學文笑道:”別急!別急!坐下喝口水。別背過氣去。左右,準備掐人中”。話音一落,又是一陣哄笑。老頭則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粗氣。

    這時有人用勺子當當的敲酒杯,見場上安靜了下來,站起一位西服革履的中年人。此人年近五十,手持象牙煙嘴兒,派頭十足的道:”鄙人白堅武,忝為冀察綏靖委員會高等參議。敢問這位同學,屬於何黨何派?信仰什麽主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