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舊夢第 126 章 巧妙移屍
字數:3853 加入書籤
幾位女生半晌才反應過來,於金花道:“這二少爺膽兒也忒大了,炕下藏個死人,還嬉笑自若的哄我們作詩”。“噓……”,高芸芳道:“小心隔牆有耳,還有”,一指後大椿道:“這兒還趴著一位呢”。張乃君道:“二少爺這樣做必有原因,過後自然知道,現在要全力配合”。於金花道:“這家夥醒了怎麽辦?”張乃君道:“看著他,要是醒了接著灌!”
紗帽胡同有田洋行,此時已經塵埃落定。之前各派學生把洋行圍了個水泄不通,既不參與打砸,也不許假學生出包圍圈。隻是不斷地宣傳。一些外國記者爬到高處不停的拍攝,就連警察也隻是看熱鬧。後來過來一隊軍警,學生們默契的讓開路,軍警把包圍圈裏的假學生一一逮捕。又勘察了現場並把有田洋行的職員帶到警局作了筆錄,作為日後起訴索賠的證據。
至於日本人盼望的那支奇兵始終沒有出現,鬆室孝良在密室裏摔了一打茶杯,把潘毓桂的祖宗八代罵了個遍。事後發現潘毓桂失蹤,意識到是南京方麵的特務所為。一方麵逼迫宋哲元給個說法,另一方麵下令特高課加大對藍衣社特工和29軍中政工幹部的打擊力度。
塒花館東跨院的隔壁是鄰居家的西跨院。在西北角的堂屋裏停著靈。這幾日一直做著法事,明天出殯。這個時代北平城裏不是家家都有電燈,用上電的人家也不是每個房間都安電燈。這間靈堂裏隻點著熒熒燭火。此時隻有兩個丫頭看著靈堂。兩個丫頭正打盹之際,忽聽“嘎”的一聲好像棺材在響。兩個人一驚,隻覺陰風慘慘,幾隻燭火被吹的搖搖晃晃。其中一個丫鬟驚道:“老爺要炸屍?”另一個丫鬟乍著膽子道:“老爺,不要嚇我們”。
不想燭火被陰風吹的隻剩豆粒大小,接著一一熄滅,而棺材又“嘎嘎”的響了起來。兩個丫環叫一聲“嗎呀!”跌跌撞撞的撒腿就跑。過了好久,女主人領著一幫人打著燈籠火把殺到,見靈堂裏一切照舊。就連燭火也燒的好好的,把兩丫頭痛罵一頓。加派人手看著靈堂,各自散了。
其實棺材裏已經多了一人。原來李學文提著潘毓桂翻牆過來,弄出響動,扇滅了燭火,驚走丫頭。打開棺材,道聲歉。憋著氣提出了死者,又拿出了下麵鋪的一摞被褥。把潘玉桂放進去,蓋上一層褥子,再把死者放上去,不仔細看不出異樣。重新蓋好棺材蓋兒,又把蠟燭一一點燃。最後把多出來的褥子卷起來隔著北牆扔出去,十冬臘月的,自有窮人撿走。
回到塒花館,見後大椿還趴在桌子上。先把自鳴鍾往回撥了半圈,然後連掐帶擰加上潑涼水,把後大椿弄醒。後大椿眯糊道:“我醉了嗎?”李學文道:“老兄海量,怎麽能醉呢?不過喝的有點多,差點睡著”。後大椿看了看自鳴鍾道:“還好!還好!真睡著就誤事了”。讓玉蘭幫著喊來了兩個手下,那兩個小特務也喝的搖搖晃晃的。報告並沒有潘處長的消息。後大椿喝了碗醒酒湯,道聲“後會有期”,下令收隊而走。
李學文先撥回了時鍾,謝了玉蘭,叫了幾輛洋車,護送幾位女生到付蓉蓉家過夜。然後返回自家。這漫長的一天總算過去了。
第二天,鐵血同誌會的骨幹聚會。大家把情況一碰,都道僥幸。一幸及時控製住了假學生,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打砸事件,否則事態一定發展的不可收拾。二幸幹掉了潘玉桂,拌住了後大椿。否則槍一響,隻要死幾個學生,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出殯這家遇到點麻煩,死者兄弟家有個不成器的少爺,吃喝嫖賭把家產踢騰光了,不事生產,當了青皮混日子。見大爺沒了,想從孤兒寡母手裏詐些銀子。兩家早就單過了,當年財產分的清清楚楚。侄兒來了頂多管頓飯,這青皮折騰了幾日啥也沒落著。一來人家不該他不歉他,二來給了他到顯得他有理,日後還沒完了。出殯日的一大早,這青皮趕著搗亂來了。
他以親友團的名義難為扛房,提出棺材一路不得傾斜。這要求貌似合理。當年光緒的梓宮從乾清宮奉移景山觀德殿,宮內的台階又多又高,京師扛房無人敢應。隻因若梓宮傾斜,有砍頭的危險。後來由號稱“杠王”的燈市口永利杠房承辦。“扛王”收費動轍上萬輛銀子。其規矩是不論路途遠近、如何難走,在棺柩上放一滿碗水。如有一滴涓出,不取分文。
這青皮不許棺材傾斜,貌似尊重死者,其實是出難題。因為棺材過大,不歪一下根本出不了大門。北平城裏的老四合院,大門都有規製。平民商戶家再有錢,大門也不能過大。這棺材前大後小,上寬下窄,當初就是斜著進的門。偏偏這青皮又不許拆門,理由是拆牆破門,關乎全族風水。
寡婦明知是刁難,卻束手無策。還有一個著急的是馬仕魁。馬仕魁秘密加入了鐵血同誌會,專門聯絡五行八作中的愛國人士。這次是奉了李學文的命移屍來了,偏偏出不了大門,這夜長夢多,如何是好?扛房的朋友們卻不著急,幹這一行的,遇到千奇百怪的刁難多了去了,隻說了句:“馬爺您就擎好吧”。
說聲“起”,眾人抬起棺材,這時棺材是幾個人用手抬著,出了大門再用全副繩扛。眼瞅著滿滿一碗水擺了上去。這青皮不錯眼珠的盯著,隻見緩緩地走到大門口。這時旁邊躥過一人,抓過碗喊道:“這不是難為人嗎!爺不過了!”,說著話拿碗衝自己臉上砍去,一下給自己砍了個滿臉花。滿院子的人齊齊驚呼:“啊!”就在碗落地摔碎的同時,有人叫道:“棺材出去了!”眾人再看時,見棺材的頭已經出去了。那碗水還好好的放在棺材上呢。
棺材的頭出去,意味著整個棺材可以出去。眾人看的是目瞪口呆。原來出門的瞬間,門裏門外都是扛房的人,抬的抬,扶的扶,旁人的視線受阻。這時躥出一人來拿碗砍自己,事先準備了雞血讓效果更加驚人。眾人下意識地以為是棺材上的碗,更加放鬆了警惕。碗砸了等於認輸嘛。其實碗被另一個人端起,同時棺材一歪大頭出了門,又正過來把碗放回去。整*作幾個人配合默契,在眾人的眼球被自殘的場麵吸引過去的瞬間完成。等把眼球轉回來,棺材已出門了。
這青皮明知對方作了手腳,卻無話可說。又沒抓住現行。再來一遍嗎?有本事你先弄進去,同樣不許歪棺材。送葬的隊伍出了城門,半路上設了席棚路祭。席棚被圍了個嚴實,潘毓桂的屍首被弄出來藏到工具車裏運到亂藏崗子裏埋了。
因為日本人催逼,潘毓桂好歹是個處長。幾日後冀察政務委員會出動軍警憲特,重點對八大胡同地區進行梳篦式搜察。不過沒人查塒花館,因為案發當晚偵緝隊長後大椿就在塒花館。潘毓桂一定是離開塒花館以後失的蹤。
因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有媒體猜測,潘毓桂因漢奸罪被南京政府秘*決。也有猜測被民間反日分子幹掉。總之成了一樁無頭案。
北平的學生又組織了幾次遊行,然後又組團南下到處宣講。全國有幾十個城市響應。在國民黨控製嚴密的城市,南下團都及時撤離。特別的,張學良、楊虎誠邀請北平12.9學生運動的代表到西安演講。常傑因在包圍有田洋行時的出色表現,被北平學聯邀請共赴西安。在東北軍和17路軍控製的區域內,民眾抗日情緒高漲。
平津地區的大學和企事業單位繼續偷偷地向大後方轉移設備和人員,但遭到激進派的批判,說是逃跑主義。
29軍擴充到十萬人,表麵上兵強馬壯。對上華北駐屯軍有絕對的數量優勢。隻要*不大舉南下,日本人未必敢動手。一些人產生了幻覺,以為當前的平衡局麵可以長久保持,29軍高層的內部在如果對日對蔣的問題上也產生了分岐。
29軍不同於其他軍閥部隊,不是軍長一手拉起來的。其主要部下也不是軍長個人培養出來的。過去在西北軍時代,大家都是同僚。西北軍解體後大家因為誌同道合在一起重組的部隊。所以大事要大家商量著來。宋哲元在內外各種勢力的擠壓下,常常借口探親躲起來。
日本方麵,華北駐屯軍通過換防偷偷地增兵。出動大批特務浪人暗算29軍的政工人員。經濟上不斷提出新的侵略要求。日本人先是圖謀壟斷華北的糧棉市場,被冀察政務委員會向農民發放小額貸款給破解。又提出了開礦修路控製鹽業的要求。29軍方麵本著:“不說硬話,不作軟事”的原則打太極拳。日軍中的強硬分子越來越認為,必須用戰爭解決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