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二章:卻是他鄉遇故知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似乎應了喬北溟的祈求一般,捷勝軍一連兩天都沒有遇到敵軍。不但如此,還遇到另外一支流落在遼東大地上的“隋朝餘孽”

    與捷勝軍一樣,他們也是在薩水之戰中幸存下來的將士。當年的薩水之戰,隋朝三十萬大軍隻逃回二千餘騎。隻是高句麗這地方窮山惡水,山多路險,逃起命來往山林裏一鑽,縱有百萬大軍也無能為力。

    捷勝軍是一支,而捷勝軍巧遇的差點大打出手的則是另外一支。隻不過,他們規模很小,隻有千餘人,生存環境比捷勝軍惡劣得多。

    為首的是一個名叫張天采的人,此人四十許間,身形壯碩,手足頎長,臉容古挫,不苟言笑。臉上還帶著一道深深的疤痕,隻是神色有些疲乏,精神氣色有些不佳。

    相見之時,堆著一張笑臉,笑容比哭還要難看一點,其他人也似乎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不過大家初次相識也不好問,喬北溟暗暗記在了心中。

    雙方見麵,自然少不了一番客套。

    同是天涯淪落人,說起往事來自然免不了一番噓唏!

    當天晚上,張天采極盡全族之能,款待了遠道而來的捷勝軍。

    而張天成則請喬北溟、夏凝裳、卓不凡、陳成四人入內用飯。

    看著桌上的食物,雞鴨魚肉,應有盡有。

    喬北溟嘀咕不已,看他們的樣子,應當是生活拮據才對,不應如此富裕呀!

    吃到中途,外麵走進四人,他們一手端著一個蓋著的盤子,分別將是個盤子放在喬北溟、夏凝裳、卓不凡與陳成四人麵前。

    張天采爽朗笑道:“貴客來得正是時候,我們昨天獵得大棕熊一頭,正好以四隻熊掌招待諸位。”

    士兵將盤子打開,一股濃鬱的香氣直通肺腑。

    肥厚若圓盤的大熊掌散發著誘人的味道。

    喬北溟垂涎三尺的道:“好大的熊掌,這熊不小吧!”

    張天采笑道:“當真不小,算得上是一方霸主。若不是它負傷在身,我們還真還拿不下它。”

    喬北溟兩世為人,還真沒吃過熊掌,他也不客氣,大快朵頤。卓不凡、陳成也動筷品嚐,唯有夏凝裳見主人家沒有,不好意思下手。

    喬北溟說道:“這主人特地準備的,吃光才是道理,客套反而白費了主人的一番心意。”

    張天采哈哈大笑,讚不絕口,作為統兵大將,最喜歡的就是爽快人。

    夏凝裳也不再客氣。

    氣氛上來,喬北溟好奇問道:“你們在太白山立足,難道就沒有想過回家?”

    “想,做夢都想。”張天采聽了這個問題,整個人頓了頓,長歎道:“想啊,做夢都想。隻是回去又能怎麽樣,又有何顏麵麵對家鄉父老?如果左鄰右裏問及他們的親人,我怎麽答複?隻是想不到這躲就躲到現在,更想不到時過境遷,大隋竟如大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我們這些人這輩子沒啥盼頭,隻希望新朝皇帝有那麽一點點骨氣有那麽一點點血性,有朝一日能夠揮師東進,為我們犧牲的同胞報仇雪恨。屆時,隻要還活著,我願率部充當死士,為同胞天辟一天血路。”

    喬北溟肅然起敬,張天采跟捷勝軍的想法一模一樣,他們都在期盼、等待,意圖與攻伐高句麗的大軍裏應外合,找機會為犧牲的同胞複仇。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張天采放下碗筷,歎息道:“隱藏多年,終將功虧一簣,那些狗賊不知犯了什麽病,這幾天就跟瘋狗一樣四處尋找咱們的同胞,已有幾個千人部落讓他們屠殺一空。實不相瞞,諸位若是遲來一步,我們已經躲進深山老林裏去了。對了……”張天采似乎想到了什麽,隨口問道:“你們跑到這裏,是不是也遇到狗賊子的追殺?”

    卓不凡收到喬北溟的眼色,會意的點了點頭,他站了起來,一躬到地。

    張天采茫然不知所措,的還了一禮,急切道:“卓兄這是為何?”

    卓不凡道:“在下代捷勝軍上下向您致歉了,連累諸多同胞受罪,我等萬死莫贖。狗賊們之所以患了失心瘋,皆因我們闖了天大的禍事,他們一時半會找不到吾等,便拿同胞出氣,實在罪過。”

    張天采忙問忙問緣由。

    卓不凡問她可知國內城?

    張天采點頭答道:“國內城曾是高句麗都城,遷都後,國內城作為‘別都’,與平壤、漢城並稱高句麗三京,國內城曆史悠久、人口眾多,是高句麗第二重鎮,因為它往往是抵禦、入侵中原的集中地,所以地位至關重要,可謂是高句麗的命脈之一,國內城一旦有失,高句麗將損失慘重。對了,國內城怎麽了?”

    “前不久,國內城城守高惠貞趁我等不備,領四萬精兵從天而降,除了我等兩千多人,萬餘族人全部罹難。其中,就包括我們的老族長。”提到這場滅族之災,卓不凡悲痛難當,他顫抖著身軀,艱難道:“狗賊之獸行不止如此,賊子們將族人屠盡一空後,還將頭顱盡數斬下,修築京觀以誇其功。”

    “賊子該死。”大家悲痛填膺、熱淚盈眶,一個個心如刀割、感同身受。

    薩水一戰,以隋朝慘敗而告終,數以十萬的兵卒戰死異鄉,高句麗將這數以十萬計的兵卒屍骨堆積起來,以炫耀他們以弱勝強,大勝隋朝的事實。這數十萬骸骨搭建的京觀是漢人身上莫大的恥辱,也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隋朝將士揮之不去的痛。如今,舊仇未雪新仇又添,大家恨得咬牙切齒。

    “那場慘劇中,尚有千多族人陷於敵手,危難之際,我們公主臨危登上族長之位,率領族人展開了鬥智鬥勇之壯舉……”卓不凡領會到喬北溟合兵一處之意,又看到張天采一副不知將往何處的茫然之色,便將捷勝軍一路走來所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的和盤托出。

    他的口才極佳,本來就匪夷所思精彩萬分的故事,經他一說更是讓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張天采等人聽的是津津有味,在腦中幾乎將自己當作故事的主角,聽到驚心動魄處為之驚歎,聽到高興處為之歡喜。

    尤其是聽到淺水原那生死一瞬間之際,更是替捷勝軍捏了一把的冷汗。

    待聽到楚桓等勇士犧牲自我的壯舉時,更是不勝噓唏,滿懷敬仰。

    張天采大笑不已,又喜又悲道:“痛快,太痛快了。哈哈,人口高達五十餘萬的高句麗第二重城,付之一炬,算是為了我們慘死的同胞報仇雪恨了。難怪,哈哈,難怪賊子們會發瘋發狂。都說年少出英雄,果真一點不假,喬族長足智多謀,張某對您心服口服。”

    張天采等人深信不疑,這種大事遲早會鬧得天下皆知,稍一留心即可知道真偽,卓不凡不會蠢到撒這種低級的謊言。

    也因此,大家對喬北溟刮目相看,也才知道人家年紀輕輕,為何身為一族之首、一軍之首,這支驍勇善戰的虎狼之師為何將他敬若神明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