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三章:驚破淵蓋蘇文膽(求收藏推薦)
字數:3182 加入書籤
不提周殷倉皇敗逃,再說捷勝軍,這會正在享受殺戮盛宴!
高句麗一萬大軍來勢洶洶,最後卻被打了個丟盔棄甲!
“族長,這仗打得過癮哪!”李岩拎著四顆人頭,大步流星來到了喬北溟麵前,不及見禮,便大聲嚷嚷起來,“過癮,真是太過癮了!”
“族長,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啊,一萬精兵,竟然就這樣讓我們給滅了?哈哈,現在想起來,末將都還跟做夢似的!不敢相信,讓人簡直不敢相信哪!”跟在李岩身後的石懷信卻足足拎了六顆人頭,連走路都不利索了。
“是啊,說起來我們已經很久沒打過這樣酣暢淋漓的大勝仗了,要是天天都能打這樣的勝仗,那該有多好?”宗榮走在最後,卻隻提了一顆人頭,不過這顆頭顱還帶著皮弁,估計是個官,搞不好還是個軍侯甚至司馬。
三將身後,數百將士也各有斬獲,不過,更多的將士卻仍在漫山遍野地追殺潰逃的高句麗殘兵。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誰不愛幹呀!
喬北溟淡淡一笑,回顧身後隨行的卓不凡道:“傳令,讓將士們不要追逐那幾顆人頭了,全軍停止追殺,即刻回城!”
“回城?”卓不凡愕然道,“回哪,新城?”
李岩也不信道:“族長,這幾個家夥不會真的已經襲了新城吧?那裏少說也有兩萬人馬呢!”
“是有兩萬人,可連番奔波得不到休息就投入了撲火之中,這些人的戰力還剩下多少呢?或許,兄弟們殺到的時候,這些人還赤手空拳的搶救物質也說不定呢。”說到這兒,喬北溟環顧諸將道:“你們盡管帶著部曲出山,兄弟們隻怕早已經在山外迎候了,再曉喻全軍,本將已在新城擺好了慶功宴,進城之後,所有人盡管敞開了吃,敞開了喝,一定要盡興!”
話音未落,李岩、宗榮、石懷信諸將以及隨行的士兵頓時便熱烈地歡呼起來。
**********
豐夫,高句麗軍大營。
淵蓋蘇文正在一個美豔小婢的服侍下愁眉苦臉地喝藥。在那場大雨中,淵蓋蘇文因為沒有及時換上幹衣,結果一不小心染了風寒,今天起來,隻感到頭重腳輕,便趕緊讓人熬藥來喝。
說來也是倒黴,其實淵蓋蘇文並非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物,反而,他非常有本事,也非常刻苦,雖是高句麗第二族淵氏嫡長子,未來的繼承人,雖說自小錦衣玉食,過著人上人的生活,但胸懷大誌的他從未懈怠,大風大雨從未間斷的練習武藝,這也使得他文武雙全,是高句麗青年輩最出色的人物,但,不管他再怎麽刻苦,再怎麽在雨雪中練習也逃不掉這一特殊的身分,以前在家時,每每練武完畢,總是及時換洗,這也使得他體魄強悍,但抵禦能力並不強,所以,這次冒著雨雪行軍的時間太長,由於得不到及時換洗所以中了招,並成了軍中少有的病號,這令他非常鬱悶,也非常不解:什麽時候自己的體格連普通士兵都不如了?
其實他並不知道,這不是體格的問題,而是在於適應與不適應,軍士一般都是來自底層百姓,早已習慣了風裏來雨裏去,這適應能力自然不是他能比的了。
這時,剛喝完苦藥,讓他收服的李效與副手淵武便聯袂到了,而且兩人臉上的神情都很凝重。
“你們兩個怎麽了?”淵蓋蘇文皺了皺眉,沒好氣道,“大白天的就拉著個死人臉?”
照例又是淵武發話,揖了一揖說道:“將軍,出事了,剛剛斥候來報,新城失守了,周殷在追擊流寇時吃了大敗仗了!”
“什麽?”淵蓋蘇文聞言先是大吃一驚,待回過味來又笑指淵武,說道,“我說武弟哪武弟,你就是愛開玩笑,還說得跟真得似的,不就是隋朝餘孽麽?周殷也是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了,新城城高池深,又有五萬精兵,這城怎麽可能會丟?他怎麽可能吃了敗仗?我才不信你的鬼話。行了,別逗我了,我不是那種接受不了失敗的人。我這次確實輸了,這也給我敲了警鍾,我過於自傲,也過於輕視那支流寇的機敏,這才使得對方從包圍圈裏脫困而出。”
淵武是他的族弟,兩人一塊兒長大,一塊兒練武,所以感情非常深厚,淵武一心一意的潛心學武,成就也是非凡,在高句麗的新生代裏,在武道上的成就僅次於淵蓋蘇文及乙支文德次子乙支揚武,這一次他以淵蓋蘇文親衛隊長的身份前來曆練。
“將軍,淵武將軍真沒開玩笑。”李效道,“新城真的失守了,周殷確確實實敗了。”
“周殷還真吃敗仗了?”淵蓋蘇文這才信了,因為李效素來是不開玩笑的。
淵武點了點頭,又道:“將軍,周殷不僅吃了敗仗,而且敗得很慘,新城的五萬大軍經過重新收編,隻剩不到兩萬多人。周城主正在貴端準軍,打算一雪前恥。”
“這個周殷,還真是沒用!”淵蓋蘇文拍案大怒道,“莫非是李唐進軍了不成?”
“不是李唐,而是那夥燒了國內城的流寇!”李效說到這兒,把打探到消息詳細的說與淵蓋蘇文。
“無能,廢物!”當知道周殷敗給了兩千流寇之手,還把新城這邊防重鎮弄丟之後,再也無法保持冷靜的大發雷霆。
地了半晌,淵蓋蘇文又道:“幸好不是李唐,不然,我高句麗將永遠受製於人,處處處於被動的地位。周殷實在太令人失望了。”想了想,肅然道:“新城太過重要了,不能有絲毫差錯,我等立刻發兵,與周殷匯合奪回此城。你們認為如何?”
李效應道:“理應如此。”
“好,你們下去準備。”
“喏!”
淵武、李效離開後,淵蓋蘇文揉了揉腦門,旋即伏案開始草擬奏折上報朝廷,同時,也給淵太祚寫了一封家書,將此間事進行詳細說明,並提醒淵太祚周殷能保則保,不能保則棄之,在淵氏重掌大權前,理應低調,同時,也讓淵太祚盡快找到德高望眾的合適人選,與皇室、乙支文德一黨競爭新城主帥一職。(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