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惹禍

字數:6955   加入書籤

A+A-


    胤禛確實是累得狠了,沾上枕頭就睡著,琬華側躺在他身邊,摸了摸他的臉,思緒卻不由發散。

    她想起曆史上年氏大約康熙五十三年入胤禛蕃邸,五十四年就生下一個女兒,可見從那時候便開始受寵,到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元年這三四年光景連續生下三個兒子,已是盛寵至極,那個時候胤禛對她可謂專寵,連元配那拉氏都得靠邊站的地步;有人說這是胤禛要利用年羹堯的原因,然而令琬華疑惑的地方在於年羹堯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提拔為四川總督,總領軍政民事,而他真正成為西陲重臣還得等到康熙六十年成為川陝總督的時候因平定叛亂有功才被康熙徹底重視,次年因當時的撫遠大將軍老十四胤禎被召回京,年羹堯才受命與管理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隻有到了雍正朝,年羹堯才真正成了股肱重臣,總攬西部一切事務,一時風頭無兩。

    由此可見,年羹堯胤禛是要用,但不至於為了用年羹堯就提前那麽多年開始專寵年氏,因為年羹堯的大權獨攬是雍正朝時胤禛賦予他的。可以這麽說,曆史上胤禛寵年氏是出於個人喜好,重用年羹堯依然是出於個人喜好。隻不過,年羹堯最終辜負了胤禛。至於年氏,應該是三四年內連續生了三個孩子且其中經曆康熙駕崩時的諸禮繁雜勞累過度而徹底虧了身體,再加上其中兩個孩子剛生下不久就病歿,之前的女兒也早夭,可謂身心皆傷,雍正三年便重病而亡。曆史上的年氏實在不是福壽之人。

    這一世終究與所知的曆史不同,琬華默默地想,自己不是那拉氏,自己可以相信如今的胤禛。更重要的,自己從骨子裏還是一個獨立堅強的女性,對於未知的前路,自己並不害怕。

    春寒料峭,所幸這段時日天氣晴朗,圓明園中梅花隨風紛飛、桃花含苞待放,暗香浮動、芬芳縷縷,確是初春一景。

    年氏等人所住小院各自都不算近,但每日到琬華這裏晨昏定省是不能少的。隻不過每次清晨來時,就見琬華早已起床,在院中打太極。

    一身月白色太極練功服,腳穿同色的千層底緞麵布鞋,長發束髻在頂,用一根玉簪固定,顯得那麽的幹練精神。這套太極拳法她已堅持練習多年,此刻心無旁騖氣守丹田,動作急緩有致行雲流水,極其輕靈灑脫。朝霞的輝芒映照在她的身上,散發著淡淡的光暈。這光暈明明是溫暖柔和的,卻不知為何,在年氏等人的眼裏,是耀目的疼。

    李氏看了看身旁從頭到腳華麗得過分的年氏,就連妝容都是那麽精致豔麗,可是跟院中那個素麵朝天的人比起來,她並沒有感覺到年氏的“美”,反而有種低到了塵土裏的錯覺。福晉同她們是不一樣的,李氏說不出來到底如何不一樣,她隻知道福晉不管外在如何,不管身著華美還是樸素,都沒有什麽不同;可是年氏、耿氏、包括自己這些人,丟掉頭上的東珠點翠,拋開身上的絲帛金縷,洗淨臉上的妝粉鉛華,剩下的,似乎隻有空空一副軀殼而已。

    福晉和元福晉真是像極了,她倆似乎同這裏的任何女人都不一樣。李氏回憶起自己剛入府時,自見到元福晉第一眼,就知道自己是爭不過她的。

    “你們都來了。”琬華收了功,接過丫鬟遞來的毛巾擦了擦額上的細汗。每當練完太極拳,心境都會越加中正平和。“等爺做完早課,一起用早膳吧。”

    胤禛在圓明園這段時間每天清晨都會花半個時辰誦佛經做早課,然後才用早膳,接著會去校場考察孩子們的騎射功課,順便也鍛煉一下身體。若是當天要上朝,則比平日起得更早,早課縮短了時間,但不會落下。

    “最近沒有皇差,難得清閑幾日,大家不必拘謹。”餐桌上,胤禛見除了琬華外一個個都正襟危坐的樣子,也有點不自在。平時用膳除了逢年過節或者正式家宴很少像這樣後院女人全都聚在一起,都是由膳房的人送到各自小院。自弘暉弘昐念伊各自成家之後,胤禛經常都是同琬華、弘曆、有時加上弘時一起用膳。

    年氏眾女對他是很敬畏的,餐桌上又害怕在他麵前破壞形象,有時舉止就顯得做作,特別是年氏。清朝沿用周禮尊左,琬華自然坐在胤禛左手一方,按等級年氏就挨著坐在胤禛右手一方,同琬華正好麵對麵。離胤禛這麽近,年氏暗自欣喜,一抬眼見對麵琬華正在低頭吃粥,動作挺優雅的,不過是不是吃的有點多?一籠水晶蝦餃,足有六個呢,就全對付完了?丫鬟將琬華麵前空了的小蒸籠撤了,又端上來熱氣騰騰一籠素三鮮蒸餃,就這還不算完,胤禛還時不時地為她布菜,幾樣新鮮青翠的精致蔬菜配粥最好不過,嘴裏還道:“多吃點,這幾天都累瘦了。”年氏在心裏尖叫:爺你是怎麽看出福晉瘦了的!明明還是那樣一點兒沒變好嗎!

    心思一轉,年氏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拿起公筷為胤禛布菜,嬌聲道:“爺辛苦了這些時日,是該好好歇息一下,身體是最重要的。”

    胤禛見她一直給自己布菜,又總瞧著自己,心裏便有點兒不耐煩,道:“你用你的膳,我自己夾菜就好。”

    年氏微微一笑:“淑雲已經用好了。”說著眼角還不經意地掃了琬華一下。

    “你就用了半碗粥?”胤禛驚訝,“胃口不好嗎?”

    年氏忙道:“多謝爺關心,淑雲早膳不習慣吃太多,並不是胃口不好,剛還吃了兩個蒸餃呢。”旋即又甜甜笑道,“不過這方麵自然是比不上福晉的,真是羨慕福晉,淑雲若有福晉一半的胃口,也不會錯過那麽多珍饈佳肴了。”

    琬華正吃著素餃,聞言可算明白人家這是在諷刺自己能吃呢。心中不由嗤之以鼻:不過兩籠共十二個蒸餃,一小碗碧粳粥而已,真的很多嗎?是你自己吃得過分少了吧!

    她並不說話,隻專心吃完一籠素餃,然後在年氏目瞪口呆地注視下用完了一碗文思豆腐,這才擦了擦嘴。文思豆腐的做法是她以前教給膳房的掌勺的,如今也經常出現在餐桌上了。胤禛笑眯眯地看著她,他就喜歡看她吃飯的樣子,太可愛了。

    “今早胃口一般,不想吃了。”琬華仿佛專門為了刺激年氏說道。這下不光年氏,耿氏、鈕祜祿氏都不由色變,隻有李氏不動如山,專心致誌地慢慢吃著粥。

    “那我幫你補回來吧。”胤禛說著三兩下解決了一個如意卷。

    琬華抿嘴一笑,為他盛了一碗魚片粥道:“多謝你了。”

    年氏別提多鬱悶,用完早膳又吃了茶,本想能跟胤禛多說說話的,誰知他接著便去了校場,索性也同耿氏、鈕祜祿氏逛園子去了。

    “你怎麽不和她們一起逛去?”琬華坐在妝台前,拔掉頭頂的玉簪,如瀑的長發披散下來,她輕輕甩了甩頭,對站在身後的李氏笑著問道。

    李氏拿起紫檀梳為她梳順頭發,揚唇道:“馨妍沒有她們那麽好的精力,她們也不樂意有馨妍這個拖後腿的在。自己一個人慢慢散步看看風景,更舒坦些。”頓了頓,看了看鏡中的琬華,笑道:“馨妍為福晉梳起發髻吧。”

    “好啊。”琬華從妝奩內挑了兩樣小巧精致的金釵,“你幫我梳個漢家髻吧,在府裏或者去宮裏都得梳旗頭,隻有在這兒自由些。”

    “福晉喜歡什麽發式?好些樣馨妍都會呢。”

    “那就梳個墮馬髻吧,不用太複雜,首飾也不用太多。”

    不得不說,李氏梳頭的手藝著實不錯。梳好後,琬華拿著靶鏡前後照了照,很是滿意——墮馬髻講究發髻斜於一側,發式簡單卻不失精致,將人襯托得頗具風情,婉約而嫵媚。

    琬華對旁邊侍立的橘香蕊香道:“去把我今年新做的兩套漢裝取來。”

    從小在佟府裏養成的習慣,新做好的衣服會先過水,這兩套也不例外,且已經熨過了。一套裏麵是蓮灰色暗花緙銀絲並米色滾邊的緞麵窄裉夾襖,外罩雪青色暗花緙絲同色滾邊的對襟褙子,下麵配薑黃繡碎花的洋縐百褶裙;另一套質地相同,銀青色梅花緙銀絲的窄裉夾襖打底,外麵是鵝黃色褙子配月白撒花洋縐裙,一樣有暗花和滾邊。琬華拿起那件雪青褙子在李氏身上比了比,笑道:“咱倆身量差不多,這個顏色挺適合你的膚色,你穿會很漂亮,這一套就送給你了。”

    李氏受寵若驚:“這怎麽使得。”

    “你就莫要推辭了。”琬華一邊修飾妝容一邊道,“我現在這個發型比較嬌俏,不太適合雪青這種沉穩的顏色。再說我還沒見你穿過漢裝呢,隻有入府前在娘家穿過吧?在這園子裏住著沒那麽多死規矩,想穿就穿吧,爺準了的。”

    李氏心下感動,接過橘香疊好的衣服,手指撫了撫衣上的繡紋,發自內心道:“謝謝福晉。”

    琬華換上另一套,鵝黃色襯著雪白的膚色,越發顯得她明豔動人。“走吧,咱們也逛逛園子去。”

    弘曆一大早起來就去找哥哥們了,同弘時一起用過早膳便迫不及待地拉著他心愛的小白馬去了校場。小豆子自然是要隨身伺候,不僅伺候弘曆,還要伺候弘曆的馬。他背著一個敞口的布包,裏麵裝著小白的草料甜窩頭,這樣不用他費心喂,小白自己就知道探頭吃布包裏的東西,雙方都很方便。

    弘昐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這匹毛色純淨、皮毛光滑油亮的馬駒,居高臨下地對弘曆笑道:“你這匹小馬駒越發長得滾圓了,照這麽吃下去,這馬長大了還不知是什麽樣呢。你難道要騎它嗎?”

    弘曆摸了摸小白的肚子:“小白是我的小夥伴,現在他還太小了,等他長大了再說。”

    弘昐哈哈一笑,一提韁繩縱馬飛馳,同時張弓搭箭,一箭正中靶心。弘時看得眼熱,拍拍弘曆的小肩膀:“我也去了!”說著迫不及待地背上弓箭,跨上一匹下人專門為他選的性格溫順的棗紅馬,嘴裏吆喝一聲:“兩位哥哥,小弟來也!”興奮地打馬過去,整一個中二少年。

    弘曆低頭看了看自己弱小的胳膊,歎了口氣,從小豆子手裏接過迷你型弓箭,走到為小孩設置的箭靶前。

    一壺箭射完,除了一次正中靶心其它成績都不理想。“沒勁!”弘曆撇撇嘴,一轉身發現老爹正站在那兒,忙改口道:“阿瑪,我胳膊沒勁了,去讀書了。”

    胤禛頷首:“去吧。”雖然知道他是想去玩兒,然而並沒有拆穿他,畢竟弘曆還不滿四周歲,射箭能練到這個水平已是不易了,揠苗助長是不行的。

    弘曆如蒙大赦,拉著小白一溜煙跑了。出了校場,他氣得踢了小豆子一腳:“剛才阿瑪來的時候你怎麽不告訴我一聲!”

    小豆子苦著臉,八字眉越發顯得耷拉了:“爺,不是奴才不叫您,是王爺不讓奴才叫的。”說著忙為他捏肩揉胳膊的。

    “哼!饒你這次。”弘曆將韁繩丟給他,“我這會兒累了,得歇歇再去看書。額娘還在‘天然圖畫’嗎?”

    小豆子轉憂為喜:“知道爺要去給福晉請安,方才奴才問過下人了,福晉去了牡丹亭賞花。”

    牡丹亭就是後來的“鏤月開雲”,現在因遍種牡丹而得名。

    弘曆點頭:“就去那兒。”

    還沒到地兒,小豆子安排去報信兒的人回來說福晉這會兒已經離了牡丹亭,過了梧桐院(即後來的“碧桐書院”),前去杏花村(即後來的“杏花春館”)了。聽說額娘和幾個姨娘正在杏花村喝茶賞景,弘曆道:“她們在那兒喝茶挺無聊的,咱們給她們找點兒樂子吧。”

    小豆子:“……”

    見小豆子半天憋不出個主意,弘曆想了想,拍手笑道:“去田裏抓幾隻田雞來!”

    “這麽冷的天兒,田裏哪有田雞,都在好深的泥地下睡覺呢。”小豆子犯難道。

    “那就挖啊!”弘曆踢他道,“別犯懶,快點兒去!”

    小豆子隻好帶著下人們去挖田雞,還別說,挖了一會兒真挖出一隻來,不過再挖不出第二隻了。弘曆挽起袖口,抓著這隻迷糊眼兒的田雞:“好了,去杏花村,咱們去嚇唬嚇唬額娘跟前那個胖乎乎的丫頭蕊香,聽說她最怕田雞和癩□□。嘿嘿,這下不無聊了。”

    小豆子:“……”究竟是您怕福晉太無聊,還是您自己夠無聊?

    杏花村裏菜圃疏籬、茅屋連舍,一派田園風光。琬華她們正在靠山的齋廬內喝茶歇腳,齋廬向南一麵的門窗全部敞開,一眼望去,便見枝頭含苞的杏樹,以及新開墾出的田地,還有一些生機勃勃的綠樹花草,十分養眼。

    李氏笑道:“這裏可真漂亮,我都想跟這兒長住了。”

    年氏嘴角勾了勾,冷笑一聲:“你是初見這景兒覺得稀奇罷了,等你真在這兒住長久了,看慣了這兒的花草,未必還會覺得這兒好。”

    耿氏啜了一口茶:“這兒是不錯,不過我覺得桃花塢比這兒更美。那裏到處都是桃樹,桃花快要開了,傍晚映著雲霞,別提多好看了。”

    “各有各的好處罷了,等到了夏天,荷花盛開之際,你又會覺得‘曲院風荷’最漂亮了。”琬華淡淡一笑。想到再過一百多年,這裏的一切都會被賊寇付之一炬,就怎麽也高興不起來。

    年氏吃了個餑餑,淨了手,懶洋洋道:“這兒也看過了,再去別處逛逛,去湖裏劃劃船也好。”

    “你們去吧,小心別掉水裏了。”琬華又對李氏道,“你也去玩兒吧,不用陪我,我跟這兒等弘曆。”

    “是。”李氏剛應了一聲,忽聽已經走到齋外的年氏驚叫起來,接著是丫鬟們的驚呼:“側福晉小心!”

    “哪兒來的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