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13章各執一詞當何如

字數:5781   加入書籤

A+A-




    “諸卿平身!”皇帝抬手讓他們都起來, 目光落在滿殿之臣, 唯一例外的女眷曹盼身上。

    “謝陛下!”跪拜之大禮,這些麵上情, 一群人是給足了皇帝的。故而聽到皇帝叫起, 一個個才起來。

    當然, 皇帝也注意到了那一邊世族公子的臉上那一條條的鞭痕。

    “諸位公子這是怎麽了?”漢帝純屬好奇的問,實在是,這群人很是顯眼, 看模樣都是各家年輕有為的郎君,偏偏又一致的皆是臉上掛了彩, 還都是鞭痕。

    “陛下, 臣等正因他們身上的傷, 這方驚憂了聖駕,所求無非是請陛下主持公道。”皇帝這麽一問, 已經有人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著要皇帝給他們一道公道。

    “要陛下主持公道之前, 是不是該交代始末說個明白?”滿寵在一旁提醒地說了一句。

    被大臣那麽一哭有些心軟的皇帝一聽是這麽個理, “那什麽, 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 好叫滿殿之臣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臣來說!”楊太尉出列, 自告奮勇,曹盼倒是淡定,“楊太尉想說隻管說,盼不與太尉相爭。”

    楊太尉聽著曹盼這話, 怎麽就覺得不太對味呢,朝著曹盼冷哼一聲,與皇帝作一揖,“陛下容臣稟,諸家郎君身上的傷,皆是曹盼所為,還有臣等各家的客仆,皆是為曹盼府上的人所傷。”

    得,直接將結果說出來,皇帝的關注點卻是不一樣,指著那一撥郎君們,“這些人,都是你打的?”

    “是!”曹盼敢做也敢認,認得極其的幹脆啊!

    漢帝嘴角一陣抽搐,不禁又想起了那天曹盼在他耳邊說的那句話,陛下確定對我能硬得起來?

    數數,數數這是多少人?漢帝趕緊的數數,這,十九個啊!

    “他們是一個個上的?”漢帝又問了一個似是毫無幹係的問題。

    曹盼卻是知道漢帝為何這麽問,搖頭道:“不是,而是他們十九個一起上,我把他們的臉給抽了,再放倒!”

    靠!這到底是曹盼太勇武了呢?還是這些世家公子太草包了?

    如此念頭,不是隻有漢帝一人有,而是其他旁聽者,皆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兩都皆有。曹盼那鞭練得實在是好,又是極適合群甩的兵器,而這些世族公子們,別看一個個腰中都別著劍,但都是裝樣子的。

    裝樣子嘛,打架那會就連抽都沒想過要抽,結果,就被曹盼的鞭子招呼上去了。

    “陛下,不管曹盼怎麽打的人,她都打了人呐。”楊太尉根本沒覺得這裏頭有什麽不對的。

    楊修隨曹操一道出征了,他吧,雖然時常聽楊修說起曹盼不可小覬,然而並沒有過多的將一個小娘子放在眼裏。

    鹽利之大,關係重大,以至於,他也忍不住地出手,隻為將此利奪走!

    “非也!楊太尉,這不得不還手打人,跟上門挑釁打人,那是兩回事,你怎麽隻說了我打人的事,而沒有說,為什麽你們跑到我家府門前,被我打?”

    “諸位跑到丞相府去動了手?”一聽曹盼的府裏,漢帝下意識的就覺得是丞相府,那臉色立刻就白了。

    “不是,陛下,丞相府,臣等豈敢造次。”

    “丞相府他們不敢去鬧,不過我那小小的府邸嘛,他們是敢去的。”曹盼補充了一句,漢帝就在想一件事了,曹盼竟然不住丞相府?

    確實不住啊!漢帝很是有心想問個清楚的,可惜這會兒誰也沒給他這個機會。

    “無論為何,曹盼,你已承認打了人,是與不是。”楊太尉才不想跟曹盼吵下去呢,他隻要落定曹盼打人的罪名就好。

    曹盼冷冷地一笑,“楊太尉,難道昔日楊太尉為官就是這麽過問朝事的,隻問結果,連讓人說明來龍去脈的機會都不給?斷章取義,定人罪名?”

    這話一出,楊太尉氣道:“我何以如此。”

    “那就是說,楊太尉是隻對我如此了?盼對此,倒是想問一問在場的諸位了,楊太尉怎麽就那麽急於定我的罪名呢?諸位難道就由著楊太尉說什麽是什麽,也不打算問問我事情的經過?”曹盼一眼掠過這滿殿之臣,直直地問。

    荀彧出言道:“楊太尉,庶民問罪定刑,當問清楚來龍去脈,而非聽一家之言,況明心乃是陛下所封的衛將軍。”

    把曹盼的官位丟了出來,是哦,曹盼不僅不是庶民,那還是皇帝封的衛將軍,官職不小呢。

    楊太尉想定她的罪,就憑他那麽一說,怕是不能的!

    故而,楊太尉的臉色一青,曹盼冷哼一聲,與漢帝作一揖,“陛下,你說我要是想打人,需要把楊太尉這麽多的人弄到我家府門口去,然後再打人嗎?”

    一幹人聽到曹盼這話,皆是看向曹盼,曹盼道:“打人嘛,打完了走人就是,弄到我家門口去,堵了我家門不說,費心費力,我看起來有那麽閑,又有那麽蠢嗎?”

    哪個敢說曹盼蠢的,漢帝第一個不答應。

    “那,曹娘子言下之意?”漢帝覺得吧,曹盼不管說什麽做什麽,都是有目的的,隻要順著曹盼問就是了,別費腦去想,想了也不一定能想明白!

    不得不說,漢帝也算是悟出了與曹盼的相處之道,不容易!

    曹盼道:“楊太尉,你跟你的人,還有這些人,都到我府上做什麽的?去找打?”

    沒有回答漢帝,曹盼隻問楊太尉,楊太尉卻顧左右而言他,“無論我為何到你府上,你打了人是不是?”

    “既然楊太尉不肯說,我說了什麽,想必諸位大人都會心存疑慮。既然這樣,那就讓證人來說好了?所謂證人,便是與你我雙方,皆無關係的人,比如,路過的百姓。”曹盼才不跟楊太尉吵呢,各執一詞,結果還不是要傳證人,既然都是要傳證人的,那就讓證人一個個的進來,一個個的說好了。

    “庶民之言,何以為證。”楊太尉隨口就反駁表示了不同意。

    但是這回用不著曹盼開口了,一位剛正不阿的人說道:“楊太尉此言差矣,你與曹娘子雙方皆有利害,你們二人之言,原就不以為證,倒是圍觀的百姓,與你們並無糾葛,當以眼見而說之,當可取信。”

    這說話的,乃是清河崔氏崔琰,錚錚鐵骨的臣子啊,最是剛不阿,不偏不倚了。

    “人是她找來的,萬一她叫人串供了呢。”正事上的心思不多,這歪事上吧,一個個的心眼真是不少啊!

    曹盼道:“那又何難,一個一個的問,一個一個的記錄在案,想必串供的,供詞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吧。當然,如果都是親眼所見的,說出來的情況,必然都是一樣的。”

    聽到曹盼這話,一幹正直的人皆是同意地點了頭,荀彧道:“諸位覺得明心之言,可行否?”

    “善!我看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幾個人單獨詢問證人,一道聽之,若是證人之言皆一致,此案可結!”前頭的幾個大臣都同意了曹盼出的這個主意,這不一個個的想辦法補充。

    楊太尉一聽忙喚道:“此事……”

    “怎麽,楊太尉怕了?若是怕,那你就自己把事情的真正來龍去脈好好地說出來,我便不與楊太尉計較了。”一看楊太尉想要再出言相阻,曹盼已經出口打斷,極不客氣的刺了一句。

    “放肆!你一個小娘子,也敢口出狂言!”楊太尉一看曹盼這等模樣,那是氣得火冒三丈啊。

    “比不得你楊太尉顛倒黑白。”曹盼相比起楊太尉的勃然大怒,那是淡然無波。

    雖然楊太尉年紀不小了,就這修養,與曹盼一比,立刻可見高下,不少人搖了搖頭,暗道楊太尉是糊塗了!

    “好了,朕聽曹娘子的提議甚好,而且也十分公證。太尉與曹娘子各執一詞,難辨真假,如今叫證人來說,也比你們雙方可信。”漢帝這樣說了一句,楊太尉喚道:“陛下!”

    “莫不是楊太尉覺得,這世上的人都蠢,隻有你一個是聰明人,所以你說的話別人該信,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該聽,不該信?”曹盼又刺了一句,楊太尉那眼睛都快噴火了。

    至於其他人,連楊太尉都不敵,其他人自覺熄聲。

    “此案待問明證人之後再言其他!”見到楊太尉的表現,一個個臉上的失望之情也都流露了出來。

    都不是蠢人,楊太尉他們這些人必然是自己到曹盼的府裏去的,既然如此,為的是什麽,如今許都什麽鬧得最大,他們難道不知?

    正是因為知,所以他們才覺得,楊太尉實在是失了風範呐,哪怕鹽利巨大,難道就該為此而丟棄了世族的風骨,欺壓一個小娘子至此?

    荀彧在內,那真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認同他這樣的做法的。

    漢帝道:“朕也一塊去聽聽證人之言,也好知道事情究竟孰誰孰非,才好裁定。”

    雖然問的是尋常的百姓,這不是也正好可以弄明白,曹盼為什麽對那些世族公子動手?

    “如此,陛下請!”崔琰恭敬地相請於漢帝,就是準備往側殿去,傳證人,拿證詞。

    漢帝站了起來,故意慢了數步喚了荀彧上前,荀彧以為漢帝有什麽事,錯落於漢帝幾步,等著漢帝說話。

    “曹娘子不住丞相府嗎?”漢帝對於此甚是好奇,便也問得直接。他記得荀彧是曹盼的師傅,這事荀彧一定清楚。

    荀彧沒想到漢帝喚他上前隻為問這一句,但還是如實地回答,“明心是丞相與夫人和離後,夫人所生之女,自幼與丁夫人居於一處。”

    “和離後生下的,那曹娘子是丞相私生女?”漢帝瞪大眼睛好奇地問,荀彧其實很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但皇帝問了,他隻能答。

    “明心雖是夫人下堂後所生,卻是未和離時所孕,依宗法禮節,是丞相名正言順的嫡女!”

    作者有話要說:  釀大招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