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356章有女名恒

字數:15041   加入書籤

A+A-




    楊修看著不作聲的楊彪, 走了過去抄起一邊掛著的劍, 遞到楊彪的麵前,楊彪總算是有反應地問道:“你這是做甚?”

    “既然父親覺得我不該活著, 不若持劍將孩兒殺了。不僅是孩兒, 這楊府上下的人父親若不念及, 那就把他們都一塊殺了,免得父親看不順眼。”楊修彪悍的一番話,驚得楊彪大愣, “豈有如此。”

    “非如此,父親為何苦著一張臉?我當了大魏的中書令, 父親不高興?那你還會為什麽而高興?”楊修咄咄逼人地問。

    楊彪道:“我不甘, 不甘呐!”

    “不甘又如何, 不甘父親有回天之力?不甘,父親能改變如今的局麵?父親不能, 既然不能,那你就把這份不甘收起來, 老老實實的在家裏好好養老, 不要害了我們, 害了楊氏滿門。”楊修咬牙切齒地與楊彪提醒, 他是極致克製著, 隻怕自己一個忍不住犯下大錯。

    “大漢,大漢真的亡了。”楊彪聽著楊修的話痛苦了起來。

    “父親,你想哭便哭吧。但陛下說得對,你們這一輩忠於漢室, 但自我之始,我忠於的是大魏。我沒有看到漢室如何安定天下,自我生來,我看到大漢天下是分崩離析的,為帝王者無用,你的漢室,你的漢帝,皆是無用之人,那樣的人,不值得我去忠,更不值得我去擁護。”

    “你可以留在你的大漢裏,但你不能阻止我走向大魏,否則,你便將我們一家都殺了,與你的大漢一道死去。”

    楊修堅定而果決地表露他的態度。早些年他便想成為曹操手中的一顆棋子,隻要能將這分崩離析的天下一統,他願意以身飼虎。

    最終,曹操用他,但卻不如曹盼這般的用他,互惠互利,這是曹盼做事的態度,比起應對曹操時的膽顫心驚,楊修是真心真意的想為曹盼所用,尤其,曹盼今讓他為中書令。

    曹盼開興科舉,荀攸與鍾繇致仕,楊修與所有人一般,都以為曹盼是要與司馬末或是崔申開路,當時還思及曹盼過於心急,畢竟他們的年輕太輕了,又剛為一部之尚書不久,若入三省,朝臣必有不服。

    初時,楊修還在為此而憂心,沒想到,曹盼竟然會讓他與毛玠為出任中書令。

    從這收到詔書的那一刻起,楊修就已經決定了,他這一輩子,縱萬死亦報曹盼的知遇之恩。

    那麽,首先第一步,楊修就不允許楊彪再與旁人勾結,禍及曹盼。

    “你就那認定了曹盼這個女賊?”楊彪是怎麽也想不到,楊修竟然會是第一個反對他的人。

    楊修聽著女賊這個詞,冷冷地笑了,“於你們這些漢臣的眼裏,陛下是賊,在我們眼裏,陛下是帶領我們平定天下,開創一代盛世的明主。比起你們抱著一個早就已經名存實亡的漢室,漢帝,誰比誰更可笑?”

    一句可笑,氣得楊彪險此翻白眼,楊修卻嫌不夠。“能力不夠,又無與陛下抗衡的餘地,父親的不甘,不服有何用?做得更多,你以為還能複興漢室?你以為這天下,還有多少人願意與你一般?漢亡了,無論你怎麽看,漢早已亡了,永遠都不可能再複。”

    亡了,的的確確的亡,楊彪豈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是不甘,不甘罷了。

    這一夜,楊修升為中書令,楊彪卻在府中痛哭不矣,消息傳到宮中,曹盼卻隻是一笑置之,哭了,證明楊彪已經接受了這個結局。

    改地方官製,重新劃分州縣,安定江東,大魏朝上下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曹盼的肚子越來越大,那跟吹了氣一樣長大的肚子,朝中的臣子每每見著曹盼一步一步地踏上,跽坐於帝位上時,那被他們下意識想要忽視的事不斷地捅著他們的心。

    女帝,他們的陛下是一位女帝,一個位真價實的女帝。

    曹盼掐算著日子,戴圖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六月底,起身的曹盼感覺到腹部一陣陣的墜痛,燕舞是生過孩子的人,一見曹盼捂著肚子連忙地問道:“陛下?”

    “怕是日子到了。”曹盼說了一句,燕舞道:“那讓胡本去宣布今日不早朝?”

    “不成,這會兒才開始痛,等到生下來還不知道要多久,讓戴圖進來與朕把脈。”曹盼這般吩咐,燕舞心驚地喚道:“陛下。”

    “你知道,朕能在他們沒有察覺之前平平安安的生下肚子裏的孩子,那比什麽都好。”曹盼如此地與燕舞說,孩子生下來了,想要對曹盼動手的人就更不容易了。

    靜姝早就已經去找戴圖了,戴圖整著衣冠走了進來,燕舞也與平娘給曹盼穿好了朝服。曹盼忍著那一波一波沒有規律的痛,讓戴圖給她號脈,戴圖道:“陛下,如今才開始陣痛,怕是沒有那麽快。”

    曹盼道:“如此,你準備著,朕去上朝。”

    戴圖見曹盼艱難地站了起來,讓人與她整理衣冠,挺起頭,一步一步地往外走去,心裏莫名的發酸,為帝王者不易,為女帝者更不易。

    下麵的朝臣在奏著事,曹盼正襟而坐聽著,哪怕後背滲了一層一層的汗,麵上依然不露半點聲色,將近一個時辰的朝會,曹盼如常一般地決定,將他們爭執不下的事情拍定。

    最後朝臣退去,曹盼腿已經發麻了,周不疑敏銳地察覺而停下,喚了一聲陛下。

    “元直去與阿無說一聲,緊閉城門,從現在開始,不許任何人出入洛陽城,直到朕平安為止。”曹盼這會兒已經堅持不住,燕舞趕緊的過來扶住曹盼,靜姝與胡本也連忙的幫忙。

    “陛下放心!臣這就去安排。”周不疑近看才發覺曹盼的額頭也滲著冷汗,但吩咐秦無之事關係重大,周不疑看了燕舞他們一眼,趕緊的出去安排。

    燕舞與胡本趕緊的扶著曹盼往寢宮去,曹盼每邁出一步都宛如刀割,可是,曹盼依然走著,一步一步地走回寢宮去,不忘與燕舞吩咐道:“讓阿會把宮中盡圍在一塊,百官從現在開始,不許他們走動,就讓他們安安份份的呆在宮裏。”

    安安份份的,曹盼沒事,他們自然都會沒事,反之,要是他們敢耍什麽手段要害曹盼,那就別怪曹盼手下不留情了。

    “陛下放心,奴婢這就去安排。”燕舞也不敢遲疑,如今戴圖在此,她要趕緊的去吩咐好。

    “陛下,陛下快吃些東西,吃了才有力氣。”平娘早就已經去給曹盼準備吃的了,端著進來喂著曹盼吃,曹盼道:“辛苦平娘了。”

    平娘做的是粥,入口即化,曹盼將那一大碗都吃完了,戴圖道:“陛下若是能動就多動動,臣觀陛下的胎位有些不正,動一動,陛下好生些。”

    因著曹盼是女帝,從她登基之後曹盼就讓戴圖研究婦科的事,戴圖也不敢怠慢,畢竟曹盼是他老板,女子產子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大事,戴圖是半點不敢鬆懈的研究了幾年,這期間也曾為不少女子診治,就是保證曹盼產子之時的安全。

    吃了一大碗粥,平娘也道:“對,戴太醫說得極好,陛下能動就多走走,走得多了好生些。夫人早年生陛下的時候也是這般。”

    “好!與朕將這朝服脫了。”曹盼應了一聲,讓他們先將她身上那厚重的朝服給脫了,再扶著她在宮殿來回的走動,汗流了一頭,燕舞回來了,跟著來的還有郭夫人與蔡琰。

    “陛下如何?”郭夫人與蔡琰都看著曹盼麵露關心,曹盼道:“還沒到時候,這孩子看來是個穩重的。”

    極穩的孩子,曹盼撫過小腹,並不見慌亂,看著郭夫人與蔡琰道:“餘下諸事,要交給師娘了。”

    郭夫人點頭道:“陛下放心,陛下隻要平平安安地誕下皇嗣,餘下的有臣。”

    前朝有周不疑,宮中有郭夫人與燕舞,曹盼還是放心的。

    一波一波的痛楚襲來,曹盼咬住了唇,堅持不懈地來回走動著,戴圖是每隔一刻鍾便與曹盼號一次脈 ,半點不敢鬆懈。

    但這孩子確實是穩,直到天黑了,宮口盡快,戴圖催促著產婆趕緊的與曹盼接生。

    至於朝臣被困在了宮中,麵對守在外頭黑壓壓如同烏雲的部曲,無論是誰都不敢多言,隻是乖乖的坐在殿中,靜靜地等著消息。

    而益州內,諸葛亮抬頭看那星空,一顆極其耀眼的星星慢慢地浮現,諸葛亮輕輕喃道:“帝星再現,大魏,後繼有人。”

    也在這個時候,洛陽宮殿中傳出了一道響亮的嬰兒聲,那宏亮有力的聲音,聽在眾人的耳中,那是比仙樂都要動聽。

    很快胡本急急地往看守朝臣的地方去,“陛下誕下皇嗣,母女平安。”

    有人大鬆了一口氣,但是也有注意到那一句母女平安。“陛下誕下的是公主?”

    “是公主,卻也是皇嗣。”胡本這般答來,有人想說一個公主而已,但是憶起曹盼這位女帝,那人又沒聲了。

    “不知殿下的名諱是?”墨問出聲而問。

    郭夫人也同樣在問曹盼這個問題,曹盼看著懷裏那胖嘟嘟的小嬰兒,性別女。除了剛出生吼了幾聲,倒是安靜乖巧著,曹盼看了看道:“恒。恒者,恒心也,又通亙,取錦延,延續之意。我們如今要做的事,非我們一代可成,望她將來能繼續完成我們未完成的事。”

    “極好!”郭夫人素來不是喜形於色的人,聽到曹盼取的這個名字,卻是露出了笑容。

    綿延,延續,不僅是大魏江山,更是曹盼的想法,曹盼此時所做的事,為女子,為百姓,為天下人,這個孩子若是承繼者,必將又是一個曹盼。

    很快,天下皆知,七月初一,昭寧女帝曹盼誕下一女,取名為恒,曹恒,恒之意,飽讀詩書者皆知。

    縱然這是一個公主,但有曹盼的女帝在前,公主,與皇子也就沒什麽兩樣了。大魏上下,依然為之而歡喜高興。後繼有人,再沒有比這更叫他們看到希望的了。

    至於戒嚴了幾個月,甚至在曹盼生產之時,城中宮中皆以曹盼的手下最是厲害的部曲,利劍包圍,如今曹盼平安誕下孩子,戒嚴總算是解除了,那被困在宮中一天的朝臣終於是可以回家。

    但是,有些人,在出宮之前,回望了依然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守衛,便知,從一開始,曹盼就已經對所有心懷不軌者嚴防死守,根本不給他們一絲機會在她生產之時作亂。

    遇上這樣一個人,縱然是女人,敗在她手裏,不服也得服。

    諸葛亮聽聞這個消息是馬謖送來的,看到誕下一女時,諸葛亮目光一閃而過一絲溫柔,馬謖道:“魏帝誕下一女,那不就是說,大魏的下一個皇帝還是女帝?”

    “女帝,類今之魏帝者,女帝又如何?”諸葛亮聽著馬謖話中的笑意,這是要看大魏笑話。

    馬謖聽到諸葛亮這麽一問,一下子頓住了,“魏帝啊,文韜武略,比起曹操所有的兒子加起來都要厲害。”

    諸葛亮動作一頓。“如此,何以性別而定人之能?”

    這句話馬謖更無從反駁了,好像也一下子想起來了諸葛亮與曹盼之間的關係,曹盼如今生下了女兒,這個孩子,總不會是他們丞相的,馬謖捉了捉頭,想著究竟該如何地避談此事。

    “公淵如何?”諸葛亮問起了蜀地之事,馬謖不用費心想著轉移話題自然是極高興的。

    “還是那樣與人說陛下之不是,關將軍之不是。”馬謖把得來的消息告訴諸葛亮,諸葛亮目光一凝,“我這便與陛下上奏。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請陛下治其罪。”

    “好。”馬謖一聽高興地直說叫好,“那廖公淵也太過份了,連先帝也時常非議,早看他不順眼了,隻是丞相一直不許我們上折參他。”

    “同殿為臣,皆思漢興,便不必計較其他,而今,他已生外心。”諸葛亮所不能容於的便是這外心二字。

    而洛陽城內,曹盼產後三日不上朝,朝中之事盡由政事堂諸公議之,但有不決者而與之再奏。

    產後休養,平娘是卯足了勁給曹盼好好地補身子,幸好剛出爐的曹恒是個乖巧的小朋友,吃好了就睡,基本上從來不鬧。

    平娘還嘀咕道:“小殿下與陛下幼時一般,都是心疼娘親的人,吃好喝好了就睡,從不叫人操心。”

    曹盼這個偽兒童聽著有些心虛,然而平娘的話也是給曹盼提了個醒,她這女兒乖成這樣,難道也是跟她一般?

    有了此念,曹盼閑時就開始觀察這孩子了,一觀察就是一個月,曹盼發現,這孩子是真孩子,絕對沒有她的奇遇,隻是人家是真乖,或者可以說,這人像諸葛亮……

    對啊,曹盼悲劇地發現,哪怕這是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這人的性子不像她,至少,就現在看來,人家比她這個偽兒童要省心得多了。

    而且不愛笑,哪像曹盼打小見了人就是一張笑臉,笑得人恨不得把心都掏給她。

    “小殿下長得真好,將來一準比陛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個月的孩子那跟剝了洋蔥一樣,養得白白胖胖的,怎麽看怎麽粉雕玉琢的可愛。

    平娘抱著那叫一個愛不釋手的,曹盼道:“青出於藍而勝而藍自然是更好。你莫總抱著她,累人,讓她躺這裏。”

    指了自己坐著的榻那一處,她這會兒正在批閱奏折,當皇帝的人就是那麽可憐,哪怕是生產元氣大傷,她還得在這兒理著朝事。

    “才抱一下,不累。”平娘抱著曹恒笑盈盈地說,曹盼道:“你不累,那就讓她在旁邊看著我點,不是她將來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嗎?那就打小就跟我學著點。”

    平娘聽著嘴角抽抽,看了曹盼一眼道:“陛下說笑?”

    曹盼搖了搖頭,“不說笑。放過來。”

    “這麽小,小殿下怎麽會學?”平娘嘀咕了一句,但還是聽話地把人放到了曹盼的旁邊。

    一個月的孩子眼睛看不太遠,隻會聽著動靜。曹恒這臉上上下下,也就隻有這一雙眼睛像曹盼,其他的,七分像了諸葛亮,卻又集合了兩人的優點。不怪乎平娘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曹盼拿了毛筆戳了戳曹恒的小胖臉,“趁著這會兒能吃能睡能玩就好好吃你的,睡你的,玩你的,等你長大些了,這好日子就到頭了。”

    平娘聽著不滿地道:“瞧陛下說的是什麽話。”

    “實話。”曹盼笑著說,老大的一句實話了。當皇帝不容易,作為皇帝的唯一繼承人,難道就容易了。曹盼看著曹恒透著一股悲憫,“當朕的女兒,大魏女帝的女兒,人人皆以為你會是下一任的女帝,朕會教你,別人也會教你,更會害你,你小,朕會護著你,可朕不會一直護著你。”

    護得住一時,護不了一世。曹盼清楚地明白,曹恒將來的日子,那是會比她更不容易。生來就是女帝之嗣,縱為女郎,她也跟別的女郎不一樣,朝臣看著她,天下人也在看著她,她的存在,她的所作所為,都將成為旁人的矚目。

    曹恒所承擔的,遠遠比曹盼承擔的還要多。尤其是,在她還沒有長成之前。

    人人都會羨慕曹恒,卻不知,曹恒將要肩負的是什麽。曹盼摸了摸曹恒的小臉,“不過,不用擔心,朕會教你怎麽護住自己的。”

    平娘聽著輕輕地一歎,“這樣的日子,真不知道像什麽樣!”

    “天下人,天下事,人皆有所思慮,平娘以為朕和阿恒難過,這天下人,又有誰不難?不過是多了些人盯著,多了些人要防著而已,那又有什麽關係,隻要足夠強大,誰皆不畏。”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痛苦難過,處在曹盼這樣位子上的人,一些小痛苦已經不算痛,也不算苦,隻要還活著,還有一口氣在,路總要繼續地走下去。

    而隨著一年的秋收而來,各地的得糧迅速地報了上來,一車一車的糧食運入各州縣的糧倉,這一年的風調雨順,更是促使了一年的豐收。因曹盼登基之後即減免賦稅,如今朝中供應軍中所需的糧草,皆是軍中子弟開荒種植而有。

    比起世族與百姓來,數以萬計的將士開荒墾土,曹盼眼下有多少糧食,身為戶部尚書的司馬末最是清楚。

    司馬末拿著手上的帳本,他手中管的不僅僅是曹盼糧倉,更是曹盼的銀庫,鹽利所得,每月一統計,除了各家的分紅之外,曹盼手裏的錢,哪怕是整個國庫都不及其一。

    所以,曹盼開私塾,建太學武校,更是資助赴洛陽趕考的學子,沒有動過國庫的一分錢,早先的那位戶部尚書,每每瞧著國庫那慘淡得連俸祿都拿著艱難的模樣,那叫一個痛不欲生。

    或許,前頭那位麻利的辭官致仕,也是被國庫沒錢給逼的。

    “秋收已畢,各州縣的糧食都已經統計上來,請陛下過目。”司馬末做好了賬本不忘交到曹盼的手裏,讓曹盼親自過目。

    曹盼接過看看,笑了道:“風調雨順,全懶老天爺給百姓們飯吃。”

    “也是托陛下之洪福。”一眾人拍馬屁地說著,曹盼搖了搖頭,“論起功勞來,朕是比不得夏侯叔叔,當初阿爹才將洛陽的荒地給朕時就與朕說,閑時讓夏侯叔叔教朕如何興修水利,灌溉養田。這些年征戰不斷,多賴夏侯叔叔帶著將士百姓一路開荒一路興修水利,方有朕今日坐收其利。”

    夏侯惇被誇讚了一回,連忙恭手道:“陛下誇讚了,臣也隻是奉命行事。”

    曹盼道:“此功就連阿爹也再三稱讚,叔叔就不必過謙了。不過依朕所見,這開荒墾地,興修水利之事,還是要繼續。”

    墨問已經出列附和道:“陛下聖明。臣以為,江東之地,尤其當興水利。長江之流,今歲平和而無事,然不將長江之水引之導之,若以遇狂風暴雨,流離失所者,百姓也。”

    “這麽說,你已經有了章程?”曹盼聽著墨問之言,立刻反問了一句,墨問道:“非臣一人之功也。阿瑤當年隨陛下至南郡,本為造船之事,但在觀察江東的船時,也注意看了長江之流,對長江的河流有所記憶,故繪製了百流圖。臣這些年也讓其他的師兄弟前往長江勘查,略有所得。”

    說到這裏,墨問即把他那早就準備好的圖給曹盼拿了出來,胡本與靜姝非常識趣的上前將那張圖打開,所謂百流圖,不過是統稱罷了,何止是百流。

    曹盼大致看了看,結合記憶中的地理位軒與圖上的流支相對,再看上麵墨問標記著的要修建河壩的地方,“依你之見,你之意是要讓誰主持這場水利大修?”

    墨問一聽樂了,碰到一個知你的明主就是這樣,聞弦而知雅意,墨問與曹盼作一揖道:“臣舉薦一人,鄧艾!”

    一聽這名字曹盼就覺得有些耳熟,一時半會兒的卻想不起是什麽人。曹盼道:“為何舉薦此人?”

    “陛下,鄧艾此人,是臣無意中發覺的。”向來隻做事很少說話的墨瑤在此時開口,曹盼意示他說下去。

    “鄧艾本是義陽棘陽人,武皇帝得荊州時,曾令荊州百姓北遷,鄧區隨其母、族人,遷到當南為屯田。臣是在兩年前一次勘查當南的水利時發現的他,鄧區喜歡勘察地形,指劃軍營處所,臣雖對軍事知之甚少,多少還是懂一點。與他相談幾回,便發現此有才。陛下拿下江東之後,曾命盧前往東南一帶進行屯田,臣帶了鄧區一道去,鄧區自陳縣、項縣一直巡視到壽春,隨後提出了兩項建議,臣聽之覺得十分有理。”

    “且說來聽聽。”故事的始末聽完了,重頭戲也該上了。

    “鄧區言之,第一,開鑿河渠,興修水利,以便灌溉農田,提高農田產量和疏通漕運;第二,在淮北、淮南實行大規模的軍屯。這是《濟河論》,為其所著,請陛下過目。”墨瑤繼續給曹盼加一記重記,將一份論述與曹盼呈上。

    曹盼打開一看,細細地讀完,連叫了三聲好,“你們都看看。”

    便將那份《濟河論》遞給了其他人,墨問已經看過了,便不再看,餘下的人,由周不疑而始,一個個都看了,看完之後,夏侯惇這位過來人也連中點頭道:“此人有才,陛下盡可用之。”

    墨瑤遲疑了半響,曹盼一眼就看到了,問道:“怎麽,墨尚書?”

    “回陛下,鄧艾一腔才學不能施展,皆因他有頑疾。”墨瑤如此地提起。

    “是何頑疾?”曹盼問之,墨瑤答道:“口吃。”

    曹盼道:“朕還以為是什麽大不了的頑疾,口吃而已,說話不利落,隻要會寫字也成。能為大魏辦事的人,什麽樣都是極好的。”

    滿是不在乎的口氣,墨瑤連忙與曹盼作一揖,“謝陛下。”

    “朕以為,今日召鄧艾見見,諸卿誰願與朕一道?”曹盼是想親眼見一見這位寫出這樣利國利民之大事之人,故一刻不想耽擱。

    “臣也想見一見。”周不疑與夏侯惇異口同聲地說,墨問與墨瑤後了一點道:“臣也隨陛下一道。”

    “如此,去傳鄧艾入宮。鄧艾如今在何處?”要傳人了,曹盼也才想起來都沒問人在哪兒,要傳,往哪兒傳?

    “回陛下,鄧艾在臣的家中。”墨瑤回答了曹盼,曹盼與胡本吩咐道:“去一趟墨尚書府上,代朕請鄧艾鄧先生入宮。”

    “諾。”胡本但聽曹盼吩咐,豈敢停留,應聲地趕緊的去。

    崔琰等有其他事要辦的,自然是先行告退了。曹盼讚了墨瑤一句,“不錯,隻看這份東西可見鄧艾是個人才。”

    墨瑤是難得被曹盼誇讚一句,臉上浮現了紅雲而道:“隻是因緣巧合遇上了而已。”

    聽著墨問真是想捉住他的雙肩問一問,你那嘴是什麽嘴,就不能說幾句好聽的話讓曹盼聽一聽?難得曹盼誇上他一句,他是傻瓜?還不會趁機表表態?

    “你急,不如你幫他說。”墨問那點心思,曹盼還能看不出來,直接地懟了墨問一句,墨問嘴角抽抽地道:“陛下難得誇獎墨尚書一回,臣隻是覺得墨尚書該有所表示。”

    “嗬嗬……”曹盼嗬嗬這麽一句,直接讓墨問汗毛聳立,曹盼道:“墨家子弟與法家子弟可有接觸?”

    提起法家,墨問想到了曹盼一登基就說要修法的事,曹盼也直言道:“修法之事,並無多大進展,不符合朕的要求。”

    說到曹盼的要求,墨問道:“陛下以為,新法當如何?”

    “德主刑輔,專尚仕義,慎刑恤典,簡明扼要。”曹盼將自己的要求道來,周不疑道:“若如此,臣有一人舉薦。”

    曹盼一聽意示周不疑說來,周不疑道:“莫譽。”

    一聽這名字,曹盼想了想並無印象道:“朕從未聽說過此人。”

    “這是此次考入太學的學員之一,臣幾次去過太學,發覺此人對法家之事如屬家珍,行文字裏之間亦透著正法典之意。”周不疑說著繼續道:“另還有兩個人,陛下或者可以去看一看。”

    曹盼道:“他們此次要參加科考嗎?”

    “臣看了太學中的名單,太學之學子皆已報名。”皆已,這樣的局麵,恰恰就是曹盼想要的,曹盼點頭道:“如此甚好。科考在即,你這個主考官多費心了。”

    周不疑作一揖而應,胡本已經回來了,引著一個青年走了進來,一入而作一揖,“草,草民,鄧,鄧艾,拜,拜,見,陛,陛下。”

    曹盼抬手道:“免禮。說話不便,朕允你以筆代答。”

    並無半分嫌棄之意,聽得青年鄧艾心下大喜,忙道:“謝,謝,陛下!”

    “與鄧郎君取紙筆墨硯來。”曹盼一吩咐,靜姝立刻端著東西上前去。鄧艾再拜謝之,曹盼問道:“江東之地,以鄱陽湖為界,今與蜀漢兩分,江東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然臨長江之水,有利有弊。你這一份《濟河論》朕瞧著不錯,但是還差了點。”

    曹盼說到差了點,墨問與墨瑤都看向曹盼,雖然早些年曹盼也攻過水利之事,然江東之事,地勢江流,樣樣都不是曹盼所熟悉的,曹盼覺得差了什麽?

    “朕以為,興修水利,要於災裏衛民保田,不僅僅是水災,連旱災也一樣。”曹盼這般地說,夏侯惇一下子就明白了,“陛下要是興建水壩。”

    曹盼點頭道:“正是。”

    那頭的鄧艾已經眼冒精光地看向曹盼,在紙上揮筆如灑,曹盼幹脆地走了下去,看著鄧艾都寫了什麽,一看而笑了,“不錯,修一個水壩,水漲時既可收長江之水,旱時又能將長江之水供於長江河流之水田。”

    鄧艾一個勁地點頭,曹盼將鄧艾寫的字條遞給了夏侯惇看,興修水利之事,夏侯惇是老行家了,看完了鄧艾寫的內容,指出了幾個問題,鄧艾又一一的寫下回答。

    期間曹盼也同樣提了些問題,鄧艾的回答讓曹修與夏侯惇都甚是滿意,故曹盼道:“若此事交由你去辦,你能辦好?”

    完全懵住的鄧艾半響沒反應過來,還是夏侯惇道:“怎麽,不敢?”

    被激了一記的鄧艾挺直了背道:“鄧,鄧艾,萬,萬,死,不辭。”

    “墨尚書,即日起,鄧艾入你工部,盡快將興修長江水壩之事落實了,趕在入冬前開工,用最快的速度辦好此事。”既然人得用,曹盼立刻一表示要用。

    墨問剛要應下此事,沒想到鄧艾卻作一揖,“陛,陛下,且,且慢。”

    夏侯惇聽著他說話甚是費力,連忙地道:“你有什麽要說的直接寫出來,我看你寫得比你說的還快。”

    一番打趣,但無惡意,鄧艾作一揖,趕緊的要把自己的意思表明出來,靜姝在一旁將紙條給曹盼遞了上去。

    “你要參加科考,真真經經的出仕?”曹盼瞧著並沒有責怪之意,鄧艾點頭,讓曹盼繼續看下去。

    “草民因口吃而被人所棄,縱滿腹經綸亦不受重任,今陛下開科考而選才,草民願以身作側,讓天下人都看到,陛下用人唯才,以科考而選才,天下有才者,投報無門者,從此,都不必再受世族之輕慢,懷才不遇而終。”曹盼將鄧艾在上麵寫的內容讀了出來,鄧艾與曹盼點了點頭。

    因口吃這個缺陷,鄧艾不知受了多少白眼,此一生,他以為自己是不可能再出頭了,然而他從不放棄,從前沒有,如今更沒有。

    沒想到,終於讓他等到了這一天,因墨瑤而起,卻不隻因墨瑤,曹盼開科舉而考,不以出身而取才,凡有能者皆可參加,隻要通過了科考,魚躍龍門,他們也可以站在朝堂之上,為自己,為天下人,做他們想做的事。

    曹盼勾起一抹笑容道:“朕許了。不過,興修長江水壩之事刻不容緩,科考要參加,這份方案你也要拿出來。”

    “是!”這一個是字,鄧艾應得分外的利落。

    “科考,大魏朝舉國而興之科考,將由此開始。朕,願天下有才之人,皆能一展才華,不負一腔才誌。”這是曹盼懷著的最大的希望,科考,不僅是郎君,當然還有女郎……

    一些人沒有人注意到,但是考試的日子漸近,總會發現的。

    作者有話要說:  小包子終於是出來了!

    如果,作者渣說,這個月依然完結不了,會不會被打死?

    總覺得作者渣坑自己……淚目(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