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算命先生
字數:4667 加入書籤
nbsp; 劉通恍恍惚惚,任由紅鯉擺布,洗漱、吃飯都心不在焉,晚上,疲憊的紅鯉早早進入了夢鄉。
而劉通,一直在揣測這段曆史,這曆史的改變,讓劉通一夜未眠。
自己來到了漢末,卻發現曆史已經不是原來的狀態,這是為什麽呢?這種改變是怎麽造成的呢?
應該不會是自己,自己年紀小,沒有這個能力和空間。難道還有人也穿越來到了這個時空?不然好好的曆史怎麽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
老爸,劉通躺在床上,自然而然想起了劉禎,自己穿越了,一同掉下懸崖的劉禎,會不會也穿越了呢?
不過,有點不對,自己剛剛醒來,來到漢末不過幾日,而劉寬已經是一方聞名遐邇的諸侯了,時間上不同步啊。劉禎應該不是穿越了,多半死在懸崖下了。
但這個劉寬橫空出世,顯然不正常,曆史上默默無聞的一個人,能逆天改命,能戰勝雄才大略的一幹雄主,顯然如有神助,即使是後人穿越,要取得如此成就,也是相當不易的。
想到劉禎,劉通不禁蒙被痛哭……
劉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裏一直浮現著與劉禎相處的最後一日。
尤其是那個戴墨鏡的算命先生,那副墨鏡,是最清晰的影象。
尼瑪,這個算命的,說的真準啊!
……
公元2017年農曆7月28日,劉通十歲生日這天。
鶴鳴山中,五行觀下。
太陽西斜,陽光透出樹影,連同身形斑駁映上石階。
“兩位請留步。”
劉通轉身,拉著劉禎停下腳步,見一三十來歲,穿著黑色唐裝,留著齊肩馬尾的男子從一個馬紮上站了起來,置身兩段石階連接的平坦處,麵向這邊。
行人不多,劉禎也意識到男子在叫自己。透過那精致的圓形小墨鏡,男子投來關切的目光。
“兩位五行純正,命格奇特,來來來,我為兩位算算。”
劉通笑了起來:“你是算命先生?誰有血光之災了?你肯定有破解之道吧。”
劉禎拍了一下劉通肩膀,“不要胡說!”
劉通無趣地避開了一步,見馬紮旁邊有些旅遊指南之類的折疊小冊子,便拿起來,展開一張看了起來。
劉禎禮節性地衝男子點點頭,去拉劉通,準備離去。
男子毫不介意,說道:“先生父子均是短命之相,卻有疑惑之處,不妨坐下來,讓我參詳一番。”
劉通驚訝,見劉禎臉色頓時不好。脾氣再好的人,也無法忍受如此無禮的話吧,為了一單生意怎麽能詛咒別人?
“你今天不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看我如何罵你!”
劉禎本就是思維嚴謹、善於辯論的人,頓時有心看看這江湖騙子有如何口舌之利。伸手將男子身邊另一馬紮端來,坐在他對麵。
男子來回仔細打量劉禎、劉通,臉色凝重,喃喃自語:“確實是短命之相,為什麽有千年之數?現代民主社會,怎麽會是紫微坐命?”
劉通不知道所謂的紫微坐命是什麽意思,見男子眉頭緊鎖,沉思無解,不像想象中擺攤算命之人那般口若懸河,便覺得索然無味,看向劉禎,見他也完全沒有了跟他一論長短的心思。
“老爸,你看,這個介紹好詳細啊,觀裏的導遊怎麽沒有跟我們講。”劉通也覺得算命先生胡說八道,自己完全聽不懂,便岔開話題。
劉禎接過冊子來看,第一折是對五行觀來曆的介紹。
男子略有尷尬,見劉通對這個有興趣,便將劉通拉了過來,卻也不推銷。
“這個太簡單,叔叔給你介紹這五行觀的來曆吧。”
劉禎見男子臉露愧疚,對他的反感立即減了幾分。見劉通很是期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便展開倒在地上的另一個馬紮,讓劉通坐了下來。
男子立馬恢複了符合他職業的神采,滔滔不絕,背書般流利,將這五行觀來曆拋了出來。
話說東漢年間有張道陵者,乃西漢留侯張良之九世孫。漢光武年間生於豐縣阿房村,乃其母夢魁星而降。自幼聰慧過人,七歲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歎無書有法可解決生死問題,遂棄儒改學長生之道。二十五歲,曾官拜江州令,卻身在朝政,誌慕清虛,不久就隱居到洛陽北邙山思學道,修煉三年,有白虎口銜玉符而至其所。永元初年,也就是公元89年,辭漢和帝太傅、冀縣侯之賜,而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曆淮河、桐柏太平山、貴溪雲錦山、四川鶴鳴山諸地。漢順帝漢安元年,即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臨蜀地,傳授張道陵《太平洞極經》、《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籙》、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斬邪劍等經書、法器,拜為天師,囑天師廣行正一盟威之道,掃除妖魔,救護生民。天師降妖伏魔,救護眾生,蜀地民眾無不感動,皆願聽受天師教化。東漢桓帝永壽元年於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冊,敕封天師為正一真人,天師世壽一百二十三歲,於蒼溪雲台山白日飛升。
張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真傳者有三人:一為王長,一為趙升,一為其子張衡。王長長期跟隨師傅,擅長天文之學,精通黃老之術,深得張道陵賞識。而趙升能得師傅道法,卻有一段來曆:張天師在鶴鳴山煉丹己成,並服了半劑丹藥,成為“地仙”之後,他看到身邊弟子,多為俗態未除,不足以附托宣教任務,將九鼎大要,留得奇人。後來,有一年上令之日,從東方來了一位冰胎玉質、道貌安然的青年,名叫趙升,天師一眼看出定是奇人,欲收為弟子。為了考查趙升的道心程度,張道陵曾七度驗試,結果,發現他拒絕財色,忍辱負重,憐憫天下窮人,恪守正一道規,稱得上滿意。遂收為弟子,傳其要術。後趙升與張祖、王長同飛升證仙。
趙升有傳弟子五人,因張祖有法旨,後世真經隻傳其張氏嫡係子孫,趙升隻傳五人道家經書、武功心法,對於長生之法因尊師囑,不曾相授。趙升有徒五人華鈞、劉真、王冰、張曆、楊博,自幼跟隨,因感五人孝悌,飛升之前,根據五人各屬金木水火土屬性,據張道陵所傳《黃帝九鼎之丹書》、《太玄經》自創五行訣分授五人,五弟子得吐納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內見五髒,外集外神,靈氣日盛。趙升囑到,他日若有人靈氣由黃、藍、青入紫後,五人同布五行陣法,由紫色靈氣者承受天雷渡劫,有望進階深紫得道,得道之人日後可為其他師兄弟渡劫護法,遂可同升深紫,可得長生。五人在趙升飛升後便在鶴鳴山築起此五行觀日夜修行。
劉通至今能想起戴墨鏡的算命先生的這段話,應該是從哪本書上背誦下來的吧,這麽拗口!就不能自己組織一下,說的簡潔易懂些嗎。
別的不說,說自己父子短命,有血光之災倒也蠻準的!
不過,哪裏不對,劉通自從發現自己身負神通後,也感覺自己很敏感了,這五行觀,這些人,我想到的時候,為什麽會有異樣的感覺?跟我有關嗎?是第六感,還是微電反應?
劉通腦海裏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或者說是一閃念,又仿佛回到當時。
“老爸,你是二師兄哎!”劉通聽得入神,聽到男子談到趙升五弟子後,不免興奮地插嘴道。
“重名而已,大河不要插嘴,先生見諒。”劉通小名大河。
“無妨的。”男子臉色又有了笑容。
“後來五人怎麽樣了?”劉通好奇問到。
男子搖頭攤手,“此後就沒有了五人的記載。也許飛升成仙了,也許羽化入土了。”道士死去叫羽化。
劉通頓時覺得惋惜,本以為會是一個精彩的故事,沒有想到草草就結束了。
劉禎抬頭看了眼西山落日,“大河我們下山吧,天黑路就不好走了。”
劉禎背上大背包,挎上另一個旅行包,衝男子點頭後,拉著劉通便沿著道觀的石砌山路往山下走。
“兩位謹防近日之災!”男子像是關心,又像是不甘心地衝著劉禎父子喊了聲。不知道劉禎聽後什麽反應,反正劉通頓時一股厭煩湧上,心裏罵道,神經病!
(www.101noveL.com)